萬元等級電吉他|CORONA TELE開箱實測
嗨大家好 歡迎收看Ryan吉他指南!
很多朋友問我:
「如果沒有預算,可以買哪牌的Telecaster?」
有天剛好彈到 CORONA Telecaster。
滑順的Neck手感、經典的Telecaster Tone,不只是新手琴等級的屠龍刀,拿來作為中階琴來做錄音、演出,其實也都游刃有餘!
另外,他所附贈的超厚保護琴袋,也是我看過隨琴附贈的琴袋中,最有誠意的一款,超級大、超級大、超級大。
而且加起來才$11000上下!!!!
趕快手刀來看看吧!
------
Corona Traditional Series Classic TE Maple
21格,單單,Tele復古式搖座、弦鈕。
Body: Basswood
Neck: Maple + Maple Fingerboard
特別感謝:
錄音室租借/錄音/錄影- 未來音樂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950的網紅Ryan吉他指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嗨大家好,歡迎收看Ryan吉他指南 今天要介紹的是電吉他器材中最常被忽略卻也是最重要的角色 「吉他音量與Tone鈕」 透過不同的應用方式,可以上器材的變化更多元! 你有什麼特殊的旋鈕調法嗎? 在下方留言告訴我吧! (影片一定要看完喔! - 器材: Gibson 2014 Les Paul Clas...
「電吉他tone鈕」的推薦目錄:
- 關於電吉他tone鈕 在 Ryan 吉他指南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電吉他tone鈕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電吉他tone鈕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電吉他tone鈕 在 Ryan吉他指南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電吉他tone鈕 在 Ryan吉他指南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電吉他tone鈕 在 Ryan吉他指南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電吉他tone鈕 在 Re: [問題] 電吉他上"tone"的旋鈕~是? - 看板guitar 的評價
- 關於電吉他tone鈕 在 CatForce - 【吉他Tone鈕電容解析】 常常都會有聽到有人要改 ... 的評價
- 關於電吉他tone鈕 在 Re: [問題] 電吉他上"tone"的旋鈕~是? - guitar | PTT Web 的評價
電吉他tone鈕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貳. 談談電吉他相關 }}_13
長久以來,因為工作屬性的關係,關於電吉他相關的所有週邊器材、對比正常的電吉他愛好者而言,我可能更著重在『數位模擬』的發展面向上,而不是非常熱衷於類比器材的追求;當然!我認為真空管音箱組加上優秀的效果器,絕對是非常迷人的音色首選方案,但如果我們的工作場域就是無法提供『讓真空管器材好好工作』的外在環境條件的話,『數位模擬器材』用於『解決客觀環境的障礙』來說,應該已經是近年來所有樂器製造商所不能忽略的主流思考了。
每一年對於各個樂器製造廠牌來說,最重要的技術發表與競技場合 --- NAMM Show,在今年年初可以觀察到的主要發展趨勢,是『IR』技術加載到所有你看得到的產品類型上,從包括『Suhr』所發表的 PT15 I.R. 音箱頭:https://www.suhr.com/electronics/amplifiers/pt15-ir/ ,到『Audient』所發表的 SONO 錄音介面:https://audient.com/products/audio-interfaces/sono/overview/ ,對於電吉他愛樂者、工作使用者來說,這種『類比混搭數位』的產品,在可預見的未來,可能只會越來越多,也因此,瞭解並熟悉『IR』的使用,應該會是新世代樂手無可避免的全新課題。
在『全數位模擬』的器材方面,『Kemper』與『FRACTAL』應該已經底定了高單價市場上的兩大技術門檻而分庭抗禮、各擅勝場;但在中、低價位的市場爭奪戰,我們不得不特別觀察到中國的幾家新興廠牌,已經將工業產品的完成度,提升到令人詫異的水平,而將原本的日系產品,驅趕到更低階、更入門的位置 (可以觀察一下 Zoom 所推出的最新產品 G1 Four:https://www.zoom-na.com/products/guitar-bass-effects/guitar/zoom-g1-four-g1x-four-guitar-multi-effects-processors )。而今年的 NAMM Show 中,最讓消費者期待的中價位器材,可能就是『Mooer』的 GE300:https://www.gearnews.com/namm-2019-mooer-presents-powerful-ge300-prototype/ 與『Hotone』的 AMPERO:http://www.hotoneaudio.com/news/297.html 了 (雖然另外一家『JOYO』也公佈了產品 Gembox 3:https://www.facebook.com/JoyoGembox3Effects/ ,但網路討論聲量好像沒有那麼集中)!從這兩家中國廠牌一釋出產品訊息開始,我就一直在注意這兩個產品的技術規格與完成進度;而 Hotone 更早就開放了網路預購,似乎意味著能夠比競爭對手更早將產品面市。果然,在春節之後,透過北京朋友的大力協助,我拿到了第一波預購的實際成品。經過幾天的實地操作之後,有一些粗淺的使用心得可以來分享一下。
[三. 電吉他相關器材測試]_測試藍皮書_01 Hotone AMPERO
為什麼我覺得在中價位器材領域,『中國製造』已經將『日本製造』驅趕到邊疆去了呢?其實,從 AMPERO 的外包裝一直到產品本身的質感,我認為所有的工業設計與製作完成度,不用說臺灣了,連日本可能都無法以相近的成本去執行到這麼高的水準!可能要等到你親手、親眼拿到、看到 AMPERO 實體,你才能瞭解我的讚嘆 … 且不說它外表的黑色髮絲紋路烤漆的細緻,與幾乎與 iPhone 一樣大的觸控式螢幕的亮度、彩度了,我幾乎不敢相信按照 Hotone 的技術規格書 (http://www.hotoneaudio.com/downloads/manual/Ampero/MP-100%28Ampero%29_Online%20Manual_CN_V01_190119.pdf ) 所提到的所有硬體、軟體,可以建制在這麼短小輕薄的體積裡 (請參考它與前文所提到過的 TECH 21 RK5 的大小對比照片)!但他們真的做到了 ……
在這種『又眼紅、又忌妒、又讚嘆』的複雜心情下,我的測試筆記是:
1. 在電源方面,AMPERO 原廠所提供的 18V 500mA 數位交換式變壓器,很意外地讓本體在工作時會發出一種高頻的數位雜訊 --- 以 Zoom 的相關產品來說,如果你不是用原廠提供的變壓器、而是使用其他廠牌的數位交換式變壓器,也會發出這樣的雜訊,不過,只要是使用原廠所配置的就不會有這個問題;但 AMPERO 剛好相反 --- 我必須更換成類似在光華商場購買的數位交換式變壓器,才能將這個數位雜訊消除,這其實是一個令人費解的疑惑。
2. 如果多年前 Zoom 的產品就能做到『自定義的效果器序列』,那麼 AMPERO 在這個版本中的『固定式效果器鏈接』就顯得有點兒侷限了。雖然,原廠所設定的鏈接已經非常接近大多數吉他手在效果器盤的擺放順序與思考邏輯,也應該可以應付大多數的音色設計使用需求,但這種『想要多一點彈性』的奢望,我還是希望能在未來的韌體更新中可以被達成 --- 如果它不是來自於硬體限制的話。
3. AMPERO 是各國同類型產品中,少見的無法在『Preset』模式與『Stomp』模式之間切換的特例 --- 也就是說,你無法進入到那種『可以切換任一效果器 on/off』的 Live 使用慣性。但它提供了一個『CTRL』的切換鈕,依照使用手冊的說明,你可以從 AMPERO 的編輯頁面中去指定你希望切換的效果器族 --- 這樣的功能有點兒像是你用『Loop Switch』去『指定開關』一個或多個效果器,如果設定得宜,它可以讓你在同一個『Preset』裡呈現兩種不同的音色變化,搭配同一個頁面『Bank』的三組 Preset,可以很簡單地切換六種音色設定,就現場演出的需求來說,也還算應付得過去。
4. 在開始編輯 AMPERO 的音色之前,我建議應該要先讀過它的使用說明書。其實,從它附錄的中、英文使用說明書的敘述方式與遣詞用句來看,你可以很清楚理解到現今的『中國製造』與十年前的狀況真的是不可同日而語的進步了。我也必須說,AMPERO 的音色編輯能力與內容,已經不是單用直覺的方式就可以全部發揮的,許多個人化的設定,只要能對說明書按圖索驥,應該都可以達成希望的樣貌。官網同時可以下載電腦用的編輯軟體,而且都有中文說明;雖然是使用簡體字,但的確很能讓人一目了然。
5. 最重要的音色部份,我認為 AMPERO 所製作的 Drive Pedal 類效果器,效能都有非常好的水準 --- 這應該與前幾年 Hotone 所發展的『XTOMP』系列產品 (http://www.xtomp.com/xtomp/description ) 所建立的音色技術與資料庫有直接的關聯。同樣的原因,AMPERO 所提供多達 64 個音箱頭模擬、60 個箱體模擬與 10 種收音麥克風模擬的相互搭配、組合之下,我覺得 Mid Gain 以上的音箱頭音色,都有超出這個產品價位的表現。不過,在『數位模擬』技術上最難突破、最難讓消費者心悅臣服的 Clean Tone、Break 與 Low Gain 的這些音色表現上,如果單純要用單一的音箱頭音色來論,我覺得 AMPERO 就只能是『還過得去』的感覺 --- 主要是因為在最基礎、最重要的 Clean Tone 音箱頭模擬音色方面,你很難調整出讓你真的可以感覺得到『細膩動態』的音色平台 (奇怪的是,Hotone 在早年所研製的迷你音箱頭系列,特別是仿 Vox 的那個型號,其實動態表現是非常優異的 --- 也許,實體與模擬,終究還是有物理上的絕對限制吧?);不過,如果先調出一個堪用的 Clean Tone 平台,然後搭配 Drive Pedal 去做認真的音色調配,我覺得還是可以整合出分數還不錯的 Break 與 Low Gain 的音色組合。
另外,我在調整 AMPERO 音箱頭的各種參數時,覺得這些的聲音基礎,在『觸感』上會很類似『Kemper』那種『音色快照』的特徵,就是那種雖然參數都可以調整,但調整超過一個範圍之後,聲音就會『迷失』、『模糊』了原有形體的感覺,反而會覺得沒有調整之前還比較好聽的奇特感。
在其他調變類、時間系與空間系的效果器表現上,我覺得 AMPERO 提供了一些還算有趣、但應該不算是『究極華麗』的元素;如果你對於這些類型的效果器有一定的要求,我想,你很可能只能把 AMPERO 當成單純的『前端型』音色組 (動態類效果器+破音類效果器+音箱頭+音箱箱體收音),而另外尋求其他高階效果器的支援了。
但我很想特別強調其中一個技術環節:AMPERO 的『麥克風收音位置』,是用了 X、Y、Z 三軸的概念來體現收音時,麥克風與喇叭單體的相對 3D 立體空間位置,而這三軸的變量,應該是我在這類型中階價位產品中覺得效能最好的技術表現,你的確可以非常清楚地聽到參數改變時所帶來的頻率具體變化,搭配那 10 種製作水平也頗能表現各自特色的麥克風,以及適度調整 EQ 這個效果器,對於調整出自己希望的音色,它完全是游刃有餘地非常重要而有效的工具。
不過,雖然官方號稱可以同時啓用九種效果器組合的鏈接,但還是很容易發生『System Overload』的狀況,因此在音色的編輯上,要稍微去安排資源佔用的先後順位。
6. 就輸入、輸出端來說,AMPERO 提供了 EG、AG 與 Bass 的三種輸入選擇,也能夠搭載第三方 IR 檔案,也就是說,它可以同時應付這三種樂器的需求;而同時有 Stereo 平衡 (XLR) 與 非平衡 (1/4 inch) 兩種輸出端,對於『直送外場 PA』來說,已經做到足夠的硬體配置條件了。但我個人還是會希望未來在韌體的更新上,可以提供『XLR 輸出帶箱體/收音模擬、1/4 inch 輸出可自定義是否有箱體/收音模擬』的這種彈性選項,以滿足我在送完整訊號給外場的同時,我還是可以在內場用我希望的發聲方式來聆聽到我的聲音。
7. 就整體而言, AMPERO 是一臺需要你花一些時間去編寫音色的器材;對宅錄來說,這不是什麼特別的問題,但應用在 Live 演出來說,它比較需要針對每一首不同的音樂曲目去做出完善的『Program』--- 雖然這看起來比較花費時間,但應該很可以提高整個音樂演出的完成度。
8. 綜上所述,我覺得 AMPERO 做為職業樂手的『預備方案』器材來說,絕對是一個優選方案 --- 輕便到你可以任意塞在任何位置帶出門、上飛機,安全的國際電源,當你的第一方案不論是效果器盤或音箱掛掉的時候,它可以迅速直送外場,而且可以同時提供 EG/AG 都非常到位的音色;染色類的效果器族雖然不能說是上乘,但絕對足以解決所有臨時發生的狀況,而不會讓音色顯得呆板無趣 --- 而且在這個價位 (請參考掏寶上的標準店家報價: https://s.taobao.com/search?q=hotone+ampero&type=p&tmhkh5=&spm=a21wu.241046-tw.a2227oh.d100&from=sea_1_suggest&catId=100 )、這個體積與重量,我看不出有誰可以做為它的對手。
而對於電吉他玩家來說,這個 All in one 的設備,應該已經提供了所有在練習與現場彈奏,甚至到宅錄的一切需求,對於精進自己的琴藝來說,它絕對算得上是物超所值的理想選擇。
以上。
就我所知,這個器材應該在三月份會在市場上普及,臺灣也有代理商會進貨,我想,屆時在 Youtube 上會有更多的高手做出更完整的影音測試與評論。我只是很想表述:當今的中國樂器製造商,看的已經是世界的市場,製作的已經是國際化的工業水準了。之於『韓流』音樂席捲歐美市場,這些中國製造的器材,應該也會在國際間被各類型樂手更廣泛地接受與應用以及討論;反觀我們臺灣 ……
所以心情有點兒複雜 ……
電吉他tone鈕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貳. 談談電吉他相關 }}_10
上一週所介紹的簡易器材組合,主要的著眼點是希望用很『親民價格』的器材,達到音色穩定、性能等同於音箱頭 + 各類型調變系、時間系與空間系效果器的音色搭載平台,而且便於攜帶;如果『在這個基礎平台前可以加載自己喜歡的破音系效果器,來讓音色更豐富而全面』這個選項會讓你覺得有點兒麻煩的話,今天想分享的簡易組合,應該能夠讓整件事變得更方便一些。
[二. 電吉他相關器材研討]_08
『Tech 21』(https://en.wikipedia.org/wiki/Tech_21 ) 這家美國吉他音箱系統製造商,早在 1989 年就開發出『SansAmp』這個系列產品,讓電吉他手可以用大約一般效果器大小的器材,就能夠取得 Fender、Marshall 與 Mesa Booige 三種風格的前級類比模擬,各自選擇從 Clean Tone 到 High Gain 三種破音程度,搭配三種不同麥克風收音位置的箱體模擬設計,這種 3x3x3 的類比音色模擬組合,放在九〇年代來看,實在是非常超越時代的作品,也因此,這個系列的 Pedal,早就已經是『名人堂』級的產物。如果從它的官網 http://www.tech21nyc.com/products/sansamp/index.html 查看相關產品,除了最初形式的『Classic』型號不復生產 (http://www.tech21nyc.com/products/sansamp/classic.html ) 之外,其他當年的型號都還可以購買得到 (http://www.tech21nyc.com/products/sansamp/gt2.html ),這麼跨世代的長壽產品,應該可以知道它的泛用性、C/P 值是多麼有存在的價值了。而其中有一款 Rack 式前級經典之作『PSA 1.1』(http://www.tech21nyc.com/products/sansamp/psa1_1.html ,雖然也已經退下生產線了 … ),更是當年 Rock、Metal 風格的吉他手必敗的致命武器 --- 事實上,雖然經過了二十多年,幾個月前我們在強力錄音室進行的『第二代樂手培訓』時的一些錄音工作,這台 PSA 1.1 Preamp 還是表現了非常強大的音色編輯功能,讓我覺得『時間』在這些經典機材上,好像從來也沒有留下什麼痕跡。
而到了 21 世紀,這家公司的確發揚了自家品牌名稱的意義,因應新世代樂手的實際使用需求,開發出全新的系列『Fly Rig 5』(http://www.tech21nyc.com/products/sansamp/flyrig.html )!我記得三、五年前 (?) 第一次在網路上看到這個產品的發佈訊息時,就覺得這家公司真是與時俱進得可以:在自家極有音色水平與口碑的 SansAmp 前級之前,加載了他們也非常有名的 Drive Pedal 『Hot-Rod Plexi』(http://www.tech21nyc.com/products/effects/plexi.html ),這款以 Marshall 破音為基底的破音,除了本身就具備非常寬廣的破音可調範圍,更有我個人最喜歡的『前置式』Booter 踏鍵,可以推動原本的破音到一個更緊實的狀態;這樣的 Gain Booster → Overdrive → Preamp 的設定,只要『你知道你想要彈什麼』,搭配吉他本身的音量鈕,我覺得幾乎可以涵蓋 Rock 曲風中一切的音色需求!而整組器材,還配備了可以調整輸出比例的空間系 Reverb,以及近十年來很流行的時間系混搭調變系、可以腳踏控制速度變化的 Delay 效果器,以『All in one』的概念來說,這整體的設計可說是應有盡有。
但我也只是覺得很不錯而已。
後來,讓我開始感到興奮的是,隔了不久,Tech 21 找了我非常欣賞的吉他手 Richie Kotze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ichie_Kotzen ),不但出了簽名款式的『OMG Overdrive』Pedal (http://www.tech21nyc.com/products/effects/omg.html ),更把這個破音效果器與原本的 Fly Rig 5 整合成新一款的『RK 5』(http://www.tech21nyc.com/products/sansamp/rk5.html )!且不說這組非常有質感的紅色系搭配髮絲紋路的表面處理是多麼有吸引力;如果你熟悉 Richie Kotzen 的彈奏方式,你就會知道他在彈奏中多麼注重用音量鈕去控制破音的反應,來達到他希望的音樂動態,因此,在機台上的 SansAmp 前所選用的 OMG Overdrive Pedal,是比原始款式的 Hot-Rod Plexi 在音量鈕的變化上,有更敏感、明確的動態反應,而它同時還是保有 Fly Rig 5 一切的優點。到了這個環節,我覺得可以考慮入手這個器材來觀察可用性了。
真正擊潰我的,是當我終於在宜蘭友人『搖滾阿明』的店裡,看到貼出二手出售資訊的 RK 5,經過一路奔馳趕到店裡,真的將這個器材拿在手上時的那一瞬間,這個器材短小輕薄到我完全不能置信!
Fly Rig 5 原始的設計理念,就是要讓這個系列的器材做為吉他手的『備用方案』:萬一你的演出場地音箱器材故障了,你還是可以有一個音色非常穩定,而且音色表現非常有水平的器材可以拯救整場演出 --- 所以它一定要很輕便,甚至能隨意塞進吉他背帶的口袋裡。雖說是『備用方案』的取向,但如果你看了 Richie Kotzen 的介紹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K5x4NO-Wi4 ,你就可以知道,這個踏板用做主力器材也毫無懸念。且看一下另外一位器材評測名人、厲害的吉他手 Pete Thorn 所做的示範解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XzGSdOrt7o ,應該可以為這個『主力器材』論點做出極有公信力的背書。
值得特別一提的是:Fly Rig 5 系列可以輸出到後級來當做獨立而完整的 Preamp;但同時,它又可以直接輸出到音箱頭的前端,做為一般的效果器來使用,如果真有必要,它也能直接以類似具備了箱體模擬的狀態,直接輸出到外場 PA 或是錄音介面。這裡有一個我原本不能理解的邏輯謬誤:有箱體模擬功能的器材直接接進音箱頭前端,應該會有一種『中頻壓縮』的怪異感,又或者說,如果 Fly Rig 5 是一個 Preamp,那麼直接接進音箱頭前端時,應該會有『兩次前級放大』的高頻刺耳感,但這些狀況、假想,在這個器材上卻都沒有發生!我的實際使用經驗驗證的是:Tech 21 這個品牌對於從 SansAmp 就開始操作的『箱體模擬』、『前級』技術,讓 Fly Rig 5 的『前級』端具備了非常大的『EQ』調整空間,因此,不論你用什麼輸出的選項,只要適度去調整機材上的 EQ,幾乎都可以得到當下最理想的頻率呈現,而不會有任何奇怪的突出頻率。
因為這些特性,所以我組合了圖例中的便攜式器材組合:我將原本的 AMT V1 Preamp 用 RK 5 來取代,因此我可以有多種不同程度的破音組合;而就像先前曾經提過的,我喜歡在破音前面置放 Fuzz 來增加 Solo 時的破音『黏度』,所以整個組合裡,考慮了音色、顏色 (我是說真正的『顏色』) 與體積大小,因而選用了一顆 Fuzz Face Mini。我會讓 RK5 的 Delay 一直都開著、但比例與速度都很微小,來增加整個前級端音色的『空間呼吸感』,而真正的時間系、空間系效果,還是交給 Zoom MS-70 CDR 來處理。到這個階段,這樣的微型器材應該可以處理大多數我會執行到的商業音樂演出工作了 --- 雖然整體的音色會是更偏向 Rock 的色彩。
我原本認為這樣的設定應該已經很完美了。
隨著 2019 NAMM Show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AMM_Show ) 樂器展的到來,Tech 21 居然提前公佈了第二代 Fly Rig 5 的產品說明: http://www.tech21nyc.com/products/sansamp/flyrig5_v2.html ,也同時將 RK 5 V2 的功能設計,與原先的 Fly Rig 5 V2 做出了相當的區隔 (http://www.tech21nyc.com/products/sansamp/rk5_v2.html ): Fly Rig 5 V2 有了自身的『Send/Return』功能,來讓你加添其他功能性的效果器,或甚至串接其他的前級載具。RK 5 V2 雖然還是維持了封閉式的機體架構,但它將 Delay 改成可選項式的 Roto/Delay,以及其他許多選項式的效果功能鍵。最棒的是:新一代的機體本身多增加了 Tuner 的功能;更棒的是:RK 5 V2 居然有了 XLR 的輸出!
就整體性能考量來說,這一次~我一定不會等那麼久才入手這個再完美不過的器材了!
------------------------------------------------------------------
後記. 今年的 NAMM Show,在電吉他的器材面向上,更明確地發展出『類比/數位模擬』混搭的發展態勢,做為新一代電吉他樂手的你,我會比往年更加希望你可以關注所有這些新世代器材的發展與最新動態。
因為它們有很高的機率,將會左右了你的音色。
電吉他tone鈕 在 Ryan吉他指南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嗨大家好,歡迎收看Ryan吉他指南
今天要介紹的是電吉他器材中最常被忽略卻也是最重要的角色
「吉他音量與Tone鈕」
透過不同的應用方式,可以上器材的變化更多元!
你有什麼特殊的旋鈕調法嗎? 在下方留言告訴我吧!
(影片一定要看完喔!
-
器材:
Gibson 2014 Les Paul Classic
Fender Japan 1987 Telcaster 71 with 52 neck/ Dimarzio Chopper T bridge
Ravenstone Moonset Overdrive
Ravenstone APOLLO Overdrive
看更多有關於Ravenstone 雷文升學: https://www.facebook.com/ravenstonefx
電吉他tone鈕 在 Ryan吉他指南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嗨大家好 歡迎收看Ryan吉他指南!
很多朋友常常會問我,如果沒有預算的話,可以買哪一牌的Telecaster?
有一天剛好就彈到了這把 CORONA Telecaster。
滑順的Neck手感、經典的Telecaster Tone,不只是新手琴等級的屠龍刀,拿來作為中階琴來做錄音、演出,其實也都游刃有餘!
另外,他所附贈的超厚保護琴袋,也是我看過隨琴附贈的琴袋中,最有誠意的一款,超級大、超級大、超級大。
趕快手刀來看看吧!
------
Corona Traditional Series Classic TE Maple
21格,單單,Tele復古式搖座、弦鈕。
Body: Basswood
Neck: Maple + Maple Fingerboard
https://www.monkcustom.com/corona.html
特別感謝:
場地租借- 未來音樂 Future Music https://www.facebook.com/futuremusicman/
電吉他tone鈕 在 Ryan吉他指南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破音之王」King Of Tone![Ryan吉他指南]
嗨大家好,歡迎收看Ryan吉他指南,今天要介紹的是經典破音效果器Analog Man - King of Tone!
King of Tone之所以被稱之為破音之王,就是因為他有兩個一模一樣的多功能破音電路,兩邊分別可切換成Clean、Overdrive、Distortion,除了Tone鈕外,又多了一個Presence鈕可以針對音箱細修超高頻毛邊。
在使用Fender音箱的狀況下,音箱的Presence鈕相對較多,所以使用破音的時候,可以將Presence關小,讓聲音的『毛邊』不會過多。
在使用Marshall音箱的時候,可以將Presence鈕開大,使得聲音獲得更多的清晰度。
另外,可以利用Tone鈕、Presence鈕來將破音細修成經典Overdrive,如Tube Sreamer的聲音。
又可以調出如Fulltone OCD經典的Distortion效果。
接著又可以互相作為Boost,讓聲音瞬間多得更多的可能性。
趕快來聽看看,破音之王,實至名歸。
----
Ryan吉他指南,每週更新,感謝收看!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留言交流!
電吉他tone鈕 在 CatForce - 【吉他Tone鈕電容解析】 常常都會有聽到有人要改 ... 的推薦與評價
Tone鈕 其實不是什麼神奇的裝置,他就是一個由可變電阻與電容組成的濾波器,它的功能只有一個,就是砍高頻。 由下圖可以看到,訊號由IN&OUT接進可變電阻( ... ... <看更多>
電吉他tone鈕 在 Re: [問題] 電吉他上"tone"的旋鈕~是? - guitar | PTT Web 的推薦與評價
... 出來的我覺得沒有太大差異,加上多經過一些電子元件總會造成訊號的衰減或許這是很多琴根本沒做TONE鈕的原因在使用上我的感想是在high gain的時候 ... ... <看更多>
電吉他tone鈕 在 Re: [問題] 電吉他上"tone"的旋鈕~是? - 看板guitar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handoff (阿星接力)》之銘言:
: 就我自己的理解來說
: VOLUME旋鈕就相當於pedal board中把音量踏板放在最前面的功用
: 當效果器中有經過失真放大的時候,它可以控制gain
: 如果沒有的話,控制的就是音量大小(first = last)
: 使用high gain distortion時,他幾乎只有on 跟 off的差別
: 使用overdrive時,比較可以感受到音量旋鈕對gain的操控性
音量旋鈕 是只輸出的量大小,旋鈕是可變電阻,是被動(如果沒有主動式的電子元件
的琴的話) 被動的狀況下,只能把訊號做衰減
再接上效果器時當效果器輸入值變小,效果器增益或是修改波型會變的很不明顯
控制volume就我所知有兩派,一派就是開到底,要調整音量時靠外接踏板來控制
(我是屬於開到底的,因為轉小時雖然可以得到較低的音量,相對的輸出的波型也會變型
會感覺到某些頻段的聲音會衰減特別厲害,聲音會變掉)
另一派就是視情況,視表演時所需隨時控制音量旋鈕,此時如果想要得到較大音量或較好
共鳴時就會開大旋鈕,需要較小共鳴或是聲音較直接時則會關小旋鈕,不過這控制上需要
極高的經驗! 高手再用!!
: TONE旋紐控制的應該就只有高頻的多寡而已
: 其實跟用EQ調出來的我覺得沒有太大差異,加上多經過一些電子元件總會造成訊號的衰減
: 或許這是很多琴根本沒做TONE鈕的原因
: 在使用上我的感想是
: 在high gain的時候單獨操控高頻對我來說意義不大,我寧願使用PU switch
: 但在low gain的時候我覺得很好用,像我的手感不夠好,attack很難控制
: 就常會使用TONE鈕來做即時修正
: 所以根據以上的結論,我覺得metal掛的可能比較少用到這兩個元件來控制音色
: 但在大量使用overdrive的樂風可能就會有很多大師可以拜,比方藍調
: 像是eric johnson, andy timmons等等,感覺都是對音色蠻講究的樂手
: 可以多看看他們的live來參考
: ※ 引述《sc84110204 (test123)》之銘言:
tone鈕的功能上,要看使用的電容來決定控制的頻率是哪一段做衰減
metal 琴上的確很多都沒有tone鈕或是只有一個音量旋鈕,功能是原po所說的
盡量讓琴上電路簡單化,減少訊號被電子元件以及路徑上的損耗
這種東西完全見仁見智,喜歡琴上有很多控制旋鈕或是單純的人都有
也看過很多日本金屬咖也是會在彈琴時隨時控制音色及音量或是拾音器的選用
: : 本人玩電吉他玩了相當久的時間
: : 但是目前正在努力鑽研"效果器"的使用
: : 問了一些人之後 有人說
: : 有些很屌的吉他手
: : 在SOLO的時候 可是只靠"VOLUME"和另外兩顆"tone"的調整(Fender Str的吉他)
: : 來做出不同的音色(微調)
很多高手 都會在彈琴中隨時改變音量,音色的增減及拾音器的選用
: : 自己試了一下 "volume"真的可以改變"gain"的程度
: : "tone"也可以改變音色...但我沒辦法說出tone改變的是甚麼
: : 有沒有高手可以幫我解答一下
: : 到底兩顆"tone"的功用是?威力真的很大嗎?
每個廠牌跟型號的控制都有差異,可以去網路上查詢或是自己感受
我個人是很少動tone鈕 因為會和效果器互相影響 聲音會有變化
需要長時間的習慣及練習才能達到隨心所欲的境界@@
至於威力大不大 看你琴出力大小及你感受囉
: : 或者是有哪個樂手在調整這些小細節的非常出色可以推薦一下的?
: : 小弟感激不盡!!
Takayosh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Q4AsE0jjeg&feature=related
Sy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nsw9e2qUfU&feature=related
Eric Johnson 空間系效果器用很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BijTkVGAQU
The Edge 我最喜歡的樂手之一 U2樂團吉他手
他在彈琴時就比較少動琴上的旋鈕,因為他效果器多的跟山一樣
把錄音室的器材直接搬上表演會場
常常用一些簡單的節奏以及樂句利用空間效果器及破音的混合,創造出動人的音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Mw8NjCs_dg
--
有誤請大家多多包涵 指正
謝謝 Μ◎γδο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4.216.17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