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歷史課:學運的食物】
兩年前的這幾天,一樣下著濕冷的雨,氣溫忽高忽低,但總有一大群人守在街頭,為台灣的民主瞪大眼睛。在這半個多月,是什麼食物滋養了這群人?事隔太陽花學運兩週年,和食物課一起來回憶一下:
▼第一階段|餅乾泡麵八寶粥
3/18晚間學生佔領立院,場內物資集結,民眾送來的乾糧雜貨被堆放在立院主席台,宛如拜拜供桌。
▼▼第二階段|寒流來襲 熱食湧入
3/20低溫下探13度,民眾呼籲煮熱食送去街頭。身邊友人響應,煮了去寒氣的薑絲南瓜和10顆水煮蛋,附送醬油1包。
▼▼▼第三階段|330遊行散場 餐廳擠爆
步入社會的上班族群這天也化作遊行的一份子,和令人敬佩的學生一起站在街頭。散場後,大批人潮急著填飽肚子,但附近餐廳家家爆滿,某店家瞬間忙翻天,老闆娘開門怒號「不接了!」。
▼▼▼▼第四階段|學運退場 烙印另類美食回憶
隨著學運4/10在立院撤場,這段時間附近店家的食物也在人們體內留下特別的食物記憶。也許數十年後,會有人帶小孩來說:「你媽當年佔領立法院,中午都來這家店吃炒飯喔~」
___
還有什麼食物漏寫了,以下開放補充
✎ ✎ ✎ ✎ ✎
#太陽花 #學運 #立法院 #青島東路 #學運2週年
#小助教正正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