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老闆的螃蟹科普小教室
《第三課:季節之謎》
Q:秋天以外的季節螃蟹飽滿嗎?
-螃蟹要什麼季節吃呢?🦀️
A:蟹老闆所販售之螃蟹沒有季節之分!只有潮汐才會影響數量與活力。
『螃蟹』為動物界之統稱,而我所販售之螃蟹種為
「鋸緣青蟹」-習慣生長環境為近岸附近以及溫暖跟鹽度低的淺海岸邊;因所需成長區域較大照料與捕捉較耗費成本,全球食用量非常大,故我們一直都是仰賴熱帶國家進口,而我們為「菲律賓」國家進口,菲律賓屬熱帶氣候,面積大且島嶼約有七千多個,各地普遍都是炎熱、潮濕,全年氣溫都跟我們的夏天一樣,而他們只有兩種氣候,乾季與雨季,地理位置與氣候使他們海洋資源相當豐沛。
當然台灣也有印度、印尼、越南…等國家進口,在喜宴與市場一整年也都見的到他們的身影。只是因台灣地理位置有四季之分,故有秋蟹一說,但確實大閘蟹與某些海蟹有時季月份之分,並非所有螃蟹都是秋天肥美!而是一整年都肥美呢~
當然不管什麼國家與地區的螃蟹都還是要有專業人士挑選把關與完整的售後服務,這才是最重要的!
看完這篇,知識技能點讚+1
接下來也別忘了再回來上課囉!
=複習課程=
《第一課:螃蟹的蟹膏》
https://www.facebook.com/crabxxboss/posts/3072227536343240
《第二課:螃蟹的分別 》
https://www.facebook.com/1392697380962939/posts/3101519696747357/
#科普小教室
#第三課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萬的網紅台灣1001個故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灣不少道地的美食老店,隱身在街頭巷尾,新北市永和一住宅區的巷弄裡,也藏了一家老字號上海小館,老闆馮兆霖14歲開始學做菜,上海的「本幫菜」、「海派菜」,在這裡都吃得到。道地的腐乳肉、醬爆青蟹、蝦仔烏參,把上海菜「濃油赤醬」的特色,呈現得淋漓盡致,吸引許多政商名流和藝人慕名而來,還有不少客人上門,指名...
青蟹 吃 什麼 在 質人星球scent of sens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值得從偏鄉跑到永和的經典上海小館 👍
#本來要熄燈結果老客人打爆電話
每次請老媽吃飯她都嫌東區、信義區太遠,結果這次她自己說要去永和的一間小館,小時候老爸帶我們去吃過好多次,但當時是我年紀太小嗎?怎麼一點印象都沒有~重點是一口入魂,超好吃的啊!!(本來這間店今年五月底要熄燈,結果客人打電話陳情~就暫時決定繼續營業了🎉
老媽幾乎是照著當時老爸帶我們去吃的點一輪~還感嘆的說:『味道都沒變呢!』 <3 現場阿姨們的服務也很好,點菜時還會說鮮筍不對時不好吃不要點、或是我們點很多了耶哈哈哈~來分享我們家必點的經典菜色:
#清炒河蝦 鮮滑彈嫩,口感極好,將鮮味濃縮在其中,薄薄的粉漿有滋有味不重口,沾點鎮江醋送入口更顯風味!
#外婆紅燒肉 上桌會剪開來方便夾取,一入口什麼肥不肥都拋在腦後,皮、肥肉、瘦肉三位一體,鹹香下飯、甘甜腴潤、銷魂至極,即使偏甜仍征服我。
#青蟹炒年糕 使用大沙公,肉甜鮮香,味道完全融入砂鍋裡的年糕中,年糕是採購自附近有名的老店 #永和周家大陳年糕,老爸在時,我們家每年過年必備,白切沾醋都好吃!!
#魚羹湯 每一口都能吃到那入口即化的魚肉,羹湯濃稠度完美,多一分太稠、少一分不夠嫩滑~對比菜色,味道清淡怡人,直接喝很棒,加點鎮江醋提味也不錯。
#韭黃鱔魚 我不敢吃鱔魚 🙈 但一上桌澆油拌炒的香氣實在逼人,吃了一口韭黃我覺得味道很棒!
👉 從淡水跑到永和,其實跟跑到東區差不多,但是這間 #馮記上海小館 的風味真正迷人,是不是道地的上海本幫菜我不知道,只知道有機會一定要去吃,而我已經在想下次何時要去吃了!
#其他菜請看單張扛面
#那天5人點一堆共吃4200
#餐後還有水果甜點
#唯一不推是蘿蔔絲餅
#質人星球在新北
#scentofsense
青蟹 吃 什麼 在 三高Sir的美食足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有些年代以前叫做四五六上海菜館,現址經營相當久了,經老闆娘之口~已和從前並無關聯,是我名單中的老餐廳系列,料理的確很具水準,難得一見的夾沙肉(甜燒白)也能夠在這裡吃到,不過飯後覺得軒維不適合人太多(也許6~8人以下),菜也不能點太多,與單一菜量掌控和上菜速度有關,廚房僅老闆在張羅、外場就老闆娘,吃了3小時之久,不過以這餐來說價格真的挺實惠,人均1,300左右~
盆菜烤麩是沉厚的、帶出興致,再來一碟炸得香酥的脆鱔,蠻喜歡軒維的醬汁,就好比歲月累積的餐廳能吃到的醬味,脆鱔、辣椒鑲肉、清炒鱔糊、蔥燒百果烏參、砂鍋蘿蔔牛尾、杭州醬燜肉,這幾道特別好,蔥燒烏參的蔥燒香味強,烏參、牛尾以及醬燜肉,都是完全體現出燒製功力的菜色,非濃醬系但很好吃的兩道,乾煸鮮筍、炸響鈴,筍子很甜,乾煸的做法可能讓它甜度又更上一層,炸響鈴其豆皮香氣帶出,佐酥炸老鹹菜與番茄乾、鹹中帶甜有層次,這兩道的油量處理都很優。
因為軒維本就標榜部分菜式做改良型的江浙上海菜館,其他有些印象就尚可,蒜子豆腐燒野生金花、口味偏輕,椒鹽小排屬正常表現,目魚紅燒肉的墨魚風味淡了點,可能相比於燜肉就沒那麼出色。
最後的甜點夾沙肉,豬油與豆沙、甜糯米的融合,關鍵可能是在無臊味的肥豬肉,豬油香氣強,豬肉品質實在很重要。
當天吃什麼:
(烤麩/脆鱔/辣椒鑲肉)😊
(砂鍋蘿蔔牛尾)😘
(豌豆河蝦仁)
(清炒鱔糊)😘
(蔥燒百果烏參)😘
(杭州醬燜肉-配老麵麥餅)😘
(乾煸鮮筍)😘
(炸響鈴)😘
(青蟹炒年糕)
(火腿菜飯)
(乾煸四季豆)
(鯗燉蛤蠣雞+鰻魚丸)😊
(椒鹽小排)
(目魚紅燒肉)
(蒜子豆腐燒野生金花)
(清炒大豆苗)
(夾沙肉)😊
https://thudadai.pixnet.net/blog/post/69629202
青蟹 吃 什麼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台灣不少道地的美食老店,隱身在街頭巷尾,新北市永和一住宅區的巷弄裡,也藏了一家老字號上海小館,老闆馮兆霖14歲開始學做菜,上海的「本幫菜」、「海派菜」,在這裡都吃得到。道地的腐乳肉、醬爆青蟹、蝦仔烏參,把上海菜「濃油赤醬」的特色,呈現得淋漓盡致,吸引許多政商名流和藝人慕名而來,還有不少客人上門,指名點一道「夢幻煨麵」,究竟是什麼麵那麼夢幻?我們就一起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