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立秋,雨大涼爽著,晚上十一點是民間信仰俗稱的「鬼門開」
一個月的「鬼月」,雖說是民間信仰,但因為集體信念的影響,所以也就特別容易發生些什麼(#$%%#@&)事。
之所以會這樣,和整體意念造成的信念很有關,有人稱之為迷信...想想這形容也挺恰當的。
自己的信念不夠穩固清明時,就會被這些外來的集體能量迷惑帶著跑,但能夠說不被影響就不被影響嗎?
我覺得不想被影響其實是有點難的,就像我們的自律神經一樣無法控制的,想睡卻睡不著那樣,這種無法用控制力創造的安定感,只能用照顧的方式幫助自己,不被不安的集體氣場牽走,不迷信。
.
我這幾年才發現自己是(超級)高敏+共感體質。
最近瘟疫大神降臨,我終於有了很多“正常”理由,可以不和太多陌生人共處一室,不待在密閉空間太久,說實在,因此輕鬆了很多。
我的高敏不僅對人對環境,對氣場的震動也一樣。
記得小學三四年級的某一天,傍晚睡在永和家,媽媽的大床上,突然經歷人生首次鬼壓床,就是看得見但動彈不得⋯
而後的幾十年,時不時就會來個一次,頻繁出現鬼壓床的高峰在高一16歲剛來月經不久的少女時期,幾乎每天都被壓><“
不記得是不是農曆七月了,只記得那個開學沒多久的盛夏,新的或者說陌生的學校和同學,陌生而讓人不安的上課擠公車路線,少女的憂鬱伴隨著密集的死亡信息。
上學途中頻頻看見路邊的車禍,蓋著白布的遺體在夏天發出殯儀館才聞得到的氣味(看來少女時就對氣味很敏感啊,能聞到別人聞不出來的氣場)
母親和繼父三不五時說著,小阿姨各種自殺未遂的狀況,很害怕但那時的自己不知道要避開比較好。
那個週六,小阿姨穿的很漂亮來我家送了兩桶冰淇淋給我們,冰箱裏的冰淇淋還沒吃完...隔天晚上,電話那邊傳來她這次終於了結了外人看似幸福的四十年人生。
我永遠記得母親拿著電話聽筒聽到後的那個驚恐表情。
那個夏天,常聽起母親提起她的這個愛美又開朗對我很好的小妹妹。
頭七,喪禮,母親被妹妹來夢裏的夜半喚醒....還是高一生的我的那個有奇妙氣味的夏天,夜裏聽過好些次奇怪的聲音在耳邊低喃⋯
這不安的高一,總算混混噩噩的過去了,不過鬼壓床這個狀況,未來的幾十年還是時不時的出現在我的夢中。
有印象好深的幾次,一次是朋友們騎單車環花東,睡在靈骨塔寺廟中的通舖裡,很累的身體卻一整夜被吵的沒辦法睡,一睡就被”推擠”…
一次是去和車隊一起去花蓮露營,(很38為何)自己帶著單人帳?睡到半夜突然就有個什麼很強大的東西從我貼地的脊椎竄進來,聽朋友說她小孩子當晚也是嚇得哭喊了整夜「不要過來」
另一次是三十七歲時去夏威夷跑113公里的Ironman,因為省選手房錢,所以和幾個男鐵人朋友擠一間,第一夜半夜就像有人要殺掉我一樣的嘶聲大叫(至於我那晚我在夢境看到什麼就略過吧),隔天一早起來,同房的男鐵人都不敢問我為何叫的如此淒慘⋯⋯哈,真抱歉我不禁嚇屎自己也嚇到他們了。
四十結婚後,身邊有了盧魚先生夜夜伴睡,每次惡夢壓床他都會溫柔的救我,喚醒我後會輕輕地牽著我的手再一起睡。這幾年自己正念靜坐的比較勤快了,抗阿飄(心裡的飄飄)精油們也用得勤,心也就這樣漸漸安定了下來。
.
去年的農曆七月突然有感,為自己的高敏共感體質調製了一款 『淨心御守』,用了大量的抗飄的杜松,給穩定的檀香,扎根的岩蘭草,再加上舒心活在當下的萊姆,甜馬毓蘭...整個七月精油鍊裡24小時帶著當成護身符不離身。
植物的氣味能量給了我很多定心安神之感(很感謝這些植物的照顧)。
疫情席捲之下,農曆七月感覺到更多恐慌的心神震動,於是今年又有感,調製了一款加強版。
除了淨心御守的精油原配方,另外加入高地杜松,杜松漿果,月桂...不用水,全部用有機的橙花純露混合天然酒精,做了一罐 『去去飄飄走 噴霧』(所以也可以拿來當手部酒精防疫噴霧,會比化學酒精舒服很多)
這兩天新貨才剛到,臥室噴,廚房噴,廁所噴,書房噴,還帶到新家基地到處噴,一瓶就要見底...開始小後悔首批訂的貨量怎麼那麼少...
如果你和我一樣是高敏共感體,除了強烈建議你正念靜心做起來,每天兩次,可能要三個月才會有感呦,不是一次就有感呦。不過精油的植物能量倒是(抗飄捷徑)一次就有感,試試~
我將淨心御守和去去飄飄走的購買連結放在留言處,若你或你的朋友小孩有需要的可以試試呦,這幾天社團和官網都開始開賣,剛問好好小姐說現貨動很快,若是沒買到嗯⋯那⋯就。
#生活好好
#農曆七月好好來淨心最有感
#一切都因心念而起
#心靜了世界就淨了
照片是今早來新家基地觀察風水土火前,附近山路的散步隨手拍。
一出門就有驚喜禮,期待再相見很久的百香果花!!
終於被有帶手機的我遇見了!
超美超美~一朵花就像個小宇宙有沒有(城市鄉巴佬又上身)
今天試戴朋友建議的新口罩和所謂的冰峰防曬帽⋯結果發現還是斗笠比較涼,後頸防曬也都有顧到,台灣斗笠讚讚:-)
才剛除的草又長了好高,雨水果然是植物的超級維他命~
靜心 心安 盧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關於「等」的體會】
最近又把頭髮剪短了,等待何其漫長,但心思可以清爽。
外界不可控的一切,只能等待,越是痛苦,越要冷靜,才不會淪為情緒和心力的消耗,最後,跟著陷入混亂之中。
以前的人遇到戰爭,生活惶惶不安;現在的我們,現世安穩,卻沒想到疫情一來,依然是惶惶不安。
看不見的令人恐懼,但擔憂、埋怨對已發生的一切都毫無意義,因此,在這樣的當下,我都會提醒自己「要小心,但不要恐慌」,在既定政策下做好本分,如同古代有戰爭、瘟疫,以及一切難以忍受的遭遇,不論如何,終有撥雲見日的時候,相信陽光終會出現,耐心在黑暗裡學習冷靜去思考當下,找尋突破點就好了。
———
這段停課的日子,家長也很辛苦。
我每日也在督促孩子的課程與張羅日常中,感受到外在與家庭,他人與個人的浮動。
身為媽媽,雖然無比渴望復學的那天,但在現實情況尚不允許之下,我要自己在這段時間學會只抓幾個大方向就好,畢竟外界已經躁動不安,家裡如果也是同樣紛擾,那是人間煉獄。
❤️我要求自己的大方向是:制訂作息、放寬標準、看見機會。
一是制訂了大致的作息表,時間不像學校固定,但每天行程大致相同,並帶著孩子執行,大概施行了三天後就能讓彼此有一定默契,也減少不斷催促的火氣。
⏰行程是這樣的:
孩子吃完早餐後,哥哥上線上課,弟弟就跟我進房開始寫作業,待哥哥課程結束後,也會進來一起寫作業,這時候就是我們三人最幸福的心流時光。
我很喜歡和孩子一起安靜努力、一同沉浸的感覺,他們寫作業,我也在一旁辦公讀書。
他們先寫學校作業,再來是安親班作業,寫完後,差不多也要午餐了(功課好多,但謝謝老師,挺好的;因為孩子在放假情況下,多半不願再多做媽媽安排的作業了)。
料理三餐就不要太為難自己,通常早餐後的午餐,孩子都不太餓,所以多是一道式的水餃、炒飯、炒麵、湯麵、火鍋、咖哩飯等等,這樣的午餐沒吃完搭配晚餐也很容易,到晚餐才會煮三菜。
下午會午睡40分鐘,這樣可以換遊戲或看電視一小時。午睡起來可以選擇做想做的事,一起玩,或各自畫圖、看書等。
晚餐後,孩子如果還想玩遊戲或看電視,就得抄心經一篇,大概抄一篇需要30分鐘,但可以換一小時。
抄經的時候我也會陪著一起,純粹練靜心過程,要他們學習慢慢寫,但不要求字體美醜。抄完、玩完就洗澡睡覺,互說「你是最棒的,晚安,明天見」結束一天。
❤️管教只有愛跟原則兩大重點,他們可以感覺到爸媽的愛,但卻經常會想挑戰原則。
我的原則是:
🔺如果玩遊戲時吵架,遊戲就立刻結束,然後會要求他們思考下次如何避免吵架的方法,並各說一次給我聽。
🔺在他們開始遊戲前,先提醒他們結束時間,跟他們說:「結束時如果還要我催他們,下次就取消。」要求他們時間到就自動關機,找我報到。
🔺還有,如果為了遊戲瘋狂,或態度不好,也會取消。
以上說到做到,雖然也會遇到被取消時,他們火氣很大,試圖用負向情緒盧媽媽的情況,但冷靜堅定原則,多半經歷了幾次之後,這樣的情況就會減少。
停課時期我覺得學習的質量一定是下降的,所以不會太要求,只要求每天完成老師規定所有線上、線下進度就好;心性的穩定,反而是我更在乎的重點。
———
❤️但,我想過,如果我是中學生,這段停課時間,我就會「有意識」運用在補強弱科上。
線上資源豐富,所有課程只要查詢都可以發現有很多網路資源可看可學,而且可以邊看邊對照,看不懂還可以回放,非常方便。
這些資源在正常上課時間是無暇顧及的,但現階段卻是最好利用的機會。
因此,我同樣會要求自己擬定大概作息時間,並特意把這些弱科補強的時間加進來,對我來說,這就會是這段停課時間最大的收穫。
對大人來說也是如此,原本行程取消後,多出來的這些時間,正好沉潛。
———
每件事都有正反面,看似越大挫折,往往帶來越大突破!
願我們都好,心安平安,小心謹慎,但不慌不忙,順其自然。
❤️《#最難的一堂課》已經三刷了,謝謝大家給予好多回饋,願我的書在沉潛時期,也可以帶給您們很多前行的力量與思考。
愛您們,一起加油唷!
———
❤️【#最難的一堂課:充滿挑戰的教育現場,老師如何帶著愛和勇氣站在台上】
🔸博客來:https://reurl.cc/1gYZlX
🔸金石堂:https://reurl.cc/a59nR4
🔸誠品:https://reurl.cc/Agk7pY
🔸MOMO:https://reurl.cc/GdmxgW
靜心 心安 盧 在 CHA 帶瑜去旅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教學者的疼愛與溺愛拿捏? ◡̈
這題是我這些年不斷在思考的,
最近跟友人剛好也在聊到這件事情~
讓我回想起......
曾經我因為疼愛學生,擔心他們辛苦太累,
而我的疼愛一個瞬間卻變成了溺愛了~
剛開始教課時,
因從不太知道緊繃、僵硬的感受,
因此不斷提醒自己不要對學生當自己練,
於是有次有個媽媽在課堂說她不愛下犬式,
隔壁媽媽聽到也開始附和說她也不喜歡,
於是後排的媽媽們開始在說不要做下犬式。
那時候我心軟,想著好吧少做一點,
反而幾次後媽媽們合力喊的更誇張....
後開始要求我整堂課不要有任何下犬式...
我當時很納悶?
咦.... 之前都可以,那為何現在?
當時剛畢業沒多久的我很心軟....
也當真了...
後來媽媽們開始合力說那某個動作也不要...
這個.... 那個... 也不要...
那到底整堂還能練什麼
當時我很困惑我該怎麼處理這個問題⋯⋯
我也才知道這樣只是太溺愛...
於是開始一次次一點點的加回來....
既然那些媽媽們喜歡討價還價,
那我也開始跟他們討價還價... ⚖️
於是我們花了一些時間終於又練回來了😏
才知道原來討拍在課堂有趣化學反應
讓我回想起幾年前一個學生在說
她媽從小都不疼愛她
老師當時說了一個故事讓我很印象深刻
—
大人牽著孩子在路上走著
大人提醒著孩子前面有個坎要大步跨過去
但孩子跨過時 卻仍然被石頭絆倒
於是在地上哭說大人不愛他
但大人蹲了下來拍拍孩子的腿說
我很愛你 所以我牽著你 我也有提醒你
但跌倒了站起來就好 我也陪在你旁邊啊
石頭並沒有錯 我不會打石頭跟它說它錯了
—
聽到這個故事時 我彷彿被靜心老師打了頭一般
是啊..... 那時候我老師說:
不論是瑜珈老師、父母、大人、伴侶,
都......很難拿捏恰當.....
我們都太「愛」對方,擔心對方會受傷,
反而忘了給他機會學習與成長的空間,
反而變成了溺愛....
導致對方什麼都不會~
我們都幫忙把對方的功課都做了...
—
這個故事想起的原因,是因為朋友說到:
最近他有個學生,他很用心教,
但對方卻做出一樣的頭痛行為,
然後指著朋友說:你身為老師要有教無類,
所以你要幫我完成這個、那個,
因為我不會.... 因為我比較愚鈍...
然後,就把自己該完成的習題丟還給朋友...
然後一直盧說:
是老師不教他,不幫他,
是老師不會教...🤷🏻
當時我就回說:
天助自助者,
他自己都不幫助自己老天也不會幫他,
這是他選擇的,
我們只能在遠遠地看著........
一開始也不懂老師及身邊人的用意與愛
後來幾年後才慢慢懂得如此珍貴
—
我自己回想我的靜心老師及我身邊人
他們教我的方式都有個共同與我的相處模式
當我有時候某些觀念不是這麼正確時
他們就會提出一個問句問我
然後給我一些空白時間
過往的我就會很急的去反射動作
他們就會默默的在比較遠的地方看著
會等我冷靜思考後講出邏輯及正確觀念後
他們會開始從頭把事件拿出來與我一樣分析
這樣的差異想法是有什麼狀況
—
坦白說:教學者、父母,在教育時,
真的很偉大,要相信對方能夠跨越,
要適時安靜在旁邊放心、安心、放手,
真的挺不容易的.....
就這樣很有愛與耐心,
一點點的看著些微的進步,
卻又比我們開心感動萬分~
—
這題的確是一門很偉大的藝術,
隨時要因材施教,適時的調整~
每個人的個性不同,引導方式也不相同~
因此每次跟我說著有興趣拿瑜伽師資,
我都會說 :
我的老師跟我說:教學才是開始!
因為才能夠更瞭解自己 去看見 去改變
我也才懂得 珍惜 感恩 柔軟 慈悲
—
不是最好的愛就是溺愛
不然永遠都不會進步
適當放手也不代表不愛
反而是更多的信任自己與對方
我們總是在自由與束縛之間找到平衡
我們總是在疼愛與溺愛之間找到平衡
生活就是像公案一樣 要慢慢參透
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𓊝𓄹𓄺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
📷: @chachawen_travelwithyoga
📍: 巴拉望
.𖤣𖥧𖥣。.𖤣𖥧𖥣。.𖤣𖥧𖥣。.𖤣𖥧𖥣。.𖤣𖥧𖥣。.𖤣𖥧𖥣。.𖤣𖥧𖥣。.𖤣𖥧𖥣。
•••••••••••••••••••••••••••••••••••••••
#海星 #海邊 #海景 #海 #隨拍 #巴拉望 #菲律賓 #一島一飯店 #沙灘 #旅行 #人生 #pala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