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雜誌》好文選讀
「AI來襲!8億個工作消失,但有9億個工作崛起」
〜〜麥肯錫預估,在2030年,全球將有4~8億個工作將會被自動化科技取代。不過,好消息是,隨著社會人口結構、生活型態、消費行為等因素的改變,新的工作機會也將隨之出現。問題就在於,是否所有人都能順利轉移到新的工作機會?
吳凱琳編譯
曾經是科幻小說的場景,如今成為了現實,像是自動駕駛的汽車,回應客戶服務詢問的軟體,以及能夠組裝生產線、翻轉漢堡包和檢查商店庫存的機器人。
機器和人工智慧的普及,讓我們的生活更為便利、有效率;但另一方面,也讓我們的工作加速消失。
29日,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公布了最新研究報告——「工作的消失與崛起:自動化時代的勞動力轉移」(Jobs Lost, Jobs Gained: Workforce Transitions in a Time of Aumation)。
這項研究報告針對46個國家(總體GDP佔全球將近90%)、超過800項工作職務進行研究,綜合考量自動化科技應用的速度與範圍、開發與應用自動化科技的成本、勞動市場的動態變化(包括勞動力的品質、數量、薪資待遇等)、自動化的效益等多項因素,並進行模擬預測。
“麥肯錫預估,在2030年,全球將有4~8億個工作將會被自動化科技取代。”
至於像是管理人員、高階專業知識或技術的應用、或是需要社交互動的工作類型,則比較不容易被自動化科技取代,而這些工作也多半屬於高薪工作。
不過,這只是事實的一部分。
好消息:有9億個新工作機會崛起
隨著社會人口結構、生活型態、消費行為等因素的改變,再加上新科技的複雜應用,新的工作機會也將隨之出現。
麥肯錫預估,到2030年,將新增近9億個工作機會,其中8~9%的新工作,是目前還不存在的。
新工作機會的增加,背後的驅動力主要來自以下6大趨勢:
趨勢1)新興地區收入與消費成長;新增工作:3~3.65億
根據麥肯錫的調查,2015~2030年間,全球消費將成長23兆美元,其中絕大多數來自於新興經濟體的消費階級。這些新興消費階級的增加,也會帶動相關消費產品或服務的工作需求,包括消費性耐久財(例如汽車、家電用品等)、休閒活動、金融服務、電信服務、房產、健康醫療、教育等領域。
趨勢2)人口結構高齡化;新增工作:5,000~8,500萬
到了2030年,全球65歲以上高齡人口,將比2014年增加至少3億人。隨著人口結構老化,消費行為也會發生改變,對於健康和個人化服務的需求大增,也因此增加了相關的工作機會,包括醫師、護理人員、健康科技專業人員、家庭照護助理、個人照護助理等。
趨勢3)科技發展與應用;新增工作:2,000~5,000萬
2015~2030年,全球新科技支出的成長將超過50%,其中有一半與資訊科技服務有關。雖然這領域的新工作機會增加的數量不如健康醫療產業,不過新科技相關的工作絕大多數為高薪工作。
趨勢4)基礎建設與建築需求成長;新增工作:1.35~2.8億
為了彌補基礎建設落差,未來全球每年的基礎建設投資將佔整體GDP的3.8%,大約為3.3兆美元。基礎建設的需求主要來自兩大方面:一是開發中國家的都市化和工業化,以及已開發國家維護既有基礎建設的需求。另一方面,收入的增加對於高品質建築的要求也會隨之提升。新增的相關工作機會包括建築師、工程師、電氣技師、木工等。
趨勢5)節能綠能投資支出增加;新增工作:2,000萬
再生能源的應用、節能科技、氣候變遷的因應等需求,也會新增大量的工作機會,包括製造業、建築業等領域。
趨勢6)家務工作外包愈來愈普遍;新增工作:5,000~9,000萬
目前全球有75%的嬰幼兒照護工作是由家庭中的女性負擔,這些家庭主婦完全未支薪。但是,隨著雙薪家庭的增加,許多提供家務服務的公司也快速崛起,新增加的工作機會主要以托嬰、幼齡教育、清潔、烹飪、園藝等為主。
就以上6大趨勢來看,如果以較樂觀的估計數字加總,在2030年將會新增8.9億個工作機會。
表面上,似乎完全彌補了失去的8億個工作機會。但是,工作性質和需要的能力不相同,並非所有人都能順利移轉到新工作。
“「最大的問題不在於『還有工作嗎?』」麥肯錫全球研究所合夥人與經濟學家朗德(Susan Lund) 說,「最大的問題是:『失去工作的人找得到新工作嗎?』」”
對於失去工作的8億人來說,不是每個人都能很幸運地在接近原本的工作領域找到新機會。麥肯錫預估,全球將會有3.75億的人必須學習新技能、轉換職業領域,才能找到下一個工作機會。如果失去工作的人,無法在一年內找到新工作,中短期內國家的失業率將會上升,整體薪資成長也會減緩。
此外,這一波工作機會轉移的另一個困難點在於,它牽涉到經濟和勞動市場的轉型,「我認為這會是非常困難的轉移過程。」朗德說。
確實,美好的未來並不會憑空發生,還有4件重要的事情,是政府和政策制定者必須去做的:
1)先有經濟成長,才有新工作的出現
長期且穩定的經濟成長,才能夠促進新工作以及新事業的成形。而資金的取得是企業投資與創新的重要關鍵,這就牽涉到金融政策的改革。此外,政府對於特定產業的投資,例如能源轉型與綠能開發等,也會有助於創造新工作機會。
2)政府拉一把,老狗也能學會新把戲
如前文提及,有為數不少的工作者必須學習新技能,轉換職業領域,才有可能順利找到新工作。許多國家特別針對中年轉業提供相關的訓練課程與輔導,例如美國,針對退伍軍人特別制定了《退伍軍人權利法》,協助退伍軍人回到大學進修或求職。或者,政府可以提供誘因,鼓勵企業增加員工的在職訓練投資。
3)鬆綁與管制之間,必須拿捏好分寸
一方面政府必須讓勞動市場鬆綁,有更大的彈性空間,讓人才流動更為便利;但同時,也必須兼顧勞動權益,這將是政府的一大挑戰。
4)收入補助不可少,並提供轉職服務
在求職期間,政府應提供相關的失業救濟、收入補助或是相關的基本保障(例如社會保險等);另一方面,政府也必須建立有效的轉職平台,幫助這些工作者更快速地找到適合的工作。
面對因自動化發展而產生的工作轉移,不論是對工作者個人或企業、政府單位而言,都面臨不小的考驗,必須及早準備。
更多內容請上連結點閱,網址: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Login.action?id=5086489
影片來源:KUKA Robot Group
非特定電氣用品 在 觀念座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2015.06.16 伊拉克 ※
請鬼拿藥單?什葉民兵把提克里特變成鬼城
伊拉克政府向伊朗搬救兵,請什葉派民兵幫忙打 Isis,雖然順利奪回提克里特(Tikrit),但什葉民兵卻以佔領者姿態,將居民流放,肆意搶劫民宅,證實了西方最糟糕的恐懼。
提克里特本來有二十六萬人口,被什葉民兵佔領兩個月後,已經變成一座沒有人煙的鬼城。提克里特的居民絕大部份都是遜尼教派的平民百姓,這兩個月來,他們被禁止回家,雖然巴格達政府答應要保護他們的權利。
提克里特的一位遜尼派官員表示,接受伊朗指揮的什葉民兵,對該城擁有完全的主導權。城裡本來有大約一千名的政府警察及遜尼戰士,但人數太少,不足以跟他們對抗,而且他們在日落後遭到禁足。
該位官員表示:「民兵不准提克里特人返家,所以沒有人回來。」
他又說,民兵也不准該城警察打電話,迫使他們在夜裡面偷偷與外界聯繫。逃亡的難民表示,一半以上的房子已經被他們劫掠與破壞。
這種現象只會助長 Isis 的氣焰,Isis 聲稱自己是唯一能夠保護伊拉克遜尼少數族群的人,又說伊朗支持的什葉民兵只會造成更一步的分裂與衝突。
美國也對此情勢深感憂心,它曾經警告過巴格達政府,什葉民兵素以殘酷無情、迫害遜尼教徒聞名。
今年四月,伊拉克政府向伊朗搬來兩萬名什葉民兵,以奪回提克里特。該城順利克復,也代表著巴格達政府第一次從 Isis 手中奪回失地。
提克里特之戰尤其倚重什葉民兵的戰鬥技。美國一度表示不願意提供空軍支援,除非什葉民兵撤兵。然而,上個月拉瑪迪(Ramadi)遭到 Isis 佔領,為了奪回該城,美國最後不情願地對伊拉克政府讓步,同意什葉民兵參與。
上週二,華府宣布將派遣四百五十名軍事顧問,以幫助收回拉瑪迪。美國軍事專家表示,他們願意跟特定的什葉民兵合作,也就是巴格達政府稱為「人民動員前線」(Popular Mobilisation Fronts),但不願意跟三個與德黑蘭有關的強硬派團體合作。這三個團體分別是巴達組織(Badr Organisation)、正義連盟(Asaib Ahl al-Haq)以及真主大隊(Kataib Hezbollah)。
提克里特的遜尼官員說這三個「禁忌」團體就是目前在提克里特頤氣指使的人。
分析家認為華府幾乎沒有選擇。皇家聯合服務研究所(Royal United Services Institute)的研究員麥可‧史蒂芬斯(Michael Stephens)表示:「雖然很不情願,美國必須同意(伊拉克)使用這些民兵。伊拉克軍隊太弱了,讓伊拉克政府跟美國都別無選擇。」
巴達組織的發言人努里(Karim al-Nouri)承認,他們確實不准平民回提克里特,原因是該城沒水沒電,城北又有動亂。他又表示什葉民兵不分彼此,都可以稱之為「人民動員前線」的成員──突顯美國想要尋找特定的合作對象相當困難。
逃離提克里特、來到庫德族地區的遜尼派難民表示,他們害怕什葉民兵,除此之外別無不能回家的理由。
照片證據顯示提克里特在四月的戰鬥中受到嚴重的損毀,又被其解放者破壞。六十二歲的瑪目德(Fadheela Mahmoud)在 Isis 佔領五天後逃到庫德族地區,她對記者表示:「我的鄰居告訴我,他看到我家房子有煙冒出來。那是我從 1990 年以來住的家。」
瑪目德的兒子表示:「那些民兵比 Isis 還糟糕──Isis 殺人,但他們不是政府,他們是土匪。民兵也殺人,他們卻代表政府。」他的電氣用品店已經被民兵搶劫一空。
他又說,有些居民留下來加入了 Isis,還有人沒有辦法走人,只好留下來。「當民兵進城時,他們都被逮捕了。」
五十二歲的拉德‧沙雷(Raad Saleh)表示他不會再回去提克里特,他說他害怕一旦回去,兩個兒子就會被什葉民兵逮捕。上週他一個在提克里特當警察的朋友,被民兵逮捕;他的家人說他受到刑求。
「民兵也不准警察都把家眷接回去。跟我講話的人告訴我,提克里特變得太安靜了──它變成一座空城、鬼城。」
http://www.thetimes.co.uk/…/middlee…/iraq/article4467627.e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