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ta變種病毒:攻擊不分年齡。它可以更年輕、更快、更重症,而且年輕人一樣死亡率高:為什麼?》—紐約時報
一名 28 歲的患者在密蘇里州斯普林菲爾德的 CoxHealth 醫療中心,死於 Covid-19。
此外,上週一名 21 歲的大學生,也住進了重症加護病房。
現在在美國醫院的許多 Covid-19 患者不僅包括沒有接種疫苗的人,還有許多年輕人,他們大多還不到 50 歲。
這與去年大流行首次爆發時,住院及加護病房幾乎都是體弱多病的老年患者,形成鮮明對比。
在路易斯安那州,即使沒有任何嚴重疾病的年輕人也來到急診室,而且病危。
目前尚無研究追蹤報告他們為什麼染疫。
在全美國 Covid -19高確診熱點地區工作的醫生說,他們醫院裡的病人和去年看到的病人不一樣。幾乎不是未接種疫苗,或是往往更年輕,很多在 20 多歲或 30 多歲之間:而且他們似乎比去年的年輕患者病情更重,惡化得更快。
醫生們創造了一個新詞來描述他們:“更年輕、更病重、更快。”
許多治療他們的醫生懷疑冠狀病毒的Delta變種攻擊的對象年輕化。
目前Delta 病毒已佔全美國新感染的 80% 以上。
在少數其他國家進行的研究,Delta 變種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疾病,但沒有明確的數據這種新變種對年輕人更糟。
一些專家認為,患者人口統計數據的年輕化趨勢完全是由於年輕人群體的疫苗接種率太低所致。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數據,截至週日,超過 80% 的 65 至 74 歲美國人接種了疫苗,而 18 至 39 歲的美國人中,接種率只有不到一半。
疫苗對感染包括 Delta 在內的任何病毒變種後免於嚴重疾病和死亡都非常有效。全美國絕大多數住院患者(大約 97%),皆未接種疫苗。
紐約大學格羅斯曼醫學院兒科和微生物學副教授亞當·拉特納 (Adam Ratner) 博士談到 Delta 變種時說:“我認為目前還沒有很好的證據它是否會導致更嚴重的疾病。”
他補充說:“這可能是年輕人的行為上的差異——包括美國正在解封。他們是敞開的面對病毒,沒有口罩,沒有疫苗接種,沒有社交距離,這與一年或 15、16 個月前不同。” .
但最近 Delta 變種給科學家帶來了一系列令人不快的驚訝,關於該變體的毒力和引起更嚴重疾病的問題,正變得更加緊迫。
美國疾控中心《紐約時報》上週獲得的文件將 Delta 變體描述為與水痘一樣具有傳染性,並稱它“可能導致比 Alpha 或原始菌株更嚴重的疾病。”
根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數據,去年至今年1 月底,65 歲及以上的人佔所有住院患者的一半,而 50 歲以下的成年人佔 22%。
現在,老年人僅佔住院患者的四分之一多一點,而 18 至 49 歲的患者佔 41%。
“這種病毒在這個年齡段的情況有所不同,”路易斯安那州巴吞魯日聖母湖地區醫療中心首席醫療官凱瑟琳·奧尼爾博士說。“我們總是看到一些我們剛剛說過的年輕人人,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過去這種情況很少見。現在我們看到年輕重症患者更常見了。”
“我認為這是一種新的 Covid,”她補充道。
阿肯色大學醫學部校長 Cam Patterson 博士表示,去年冬季入住 UAMS 醫療中心的患者平均年齡為 60 歲;現在,它是 40。
“我們的感覺是,年輕、健康的人比去年更容易感染 Delta 變體,”帕特森博士說。
5 月 1 日在美國大學醫院發現了第一例 Delta 變異病例,到 6 月 17 日,幾乎所有感染都是由該變種引起的。
帕特森博士說:“我們看到的向年輕患者和更快生病的人的轉變幾乎恰好與 Delta 在阿肯色州的出現相吻合。” “這對我們來說就像是一種完全不同的疾病。”
33 歲的唐納德·麥卡沃伊 (Donald McAvoy) 是一位名叫 Frue 的健美運動員,在佛羅里達州傑克遜維爾經營一家健身房,他沒有接種 Covid 疫苗,因為他認為這種病毒只會影響有健康問題的老年人。
但到了 6 月底,他開始流鼻涕,他認為是感冒或過敏。他的女朋友堅持要他接受冠狀病毒檢測,結果呈現陽性,他帶著一個叫做脈搏血氧儀的小裝置被送回家,用來監測他的血氧水平。
幾天之內,他的病情很快惡化,癱倒在臥室的地板上。他的血氧處於最低點:56。正常讀數為 95 或更高。
在 Baptist Medical Center Beaches,他先送醫吸氧最後送進重症加護病房,在那裡他住了 11 天,他形容這是“我一生經歷過的最可怕的事情,不僅是身體上的,而且是精神上的。”他的醫生告訴麥卡沃伊先生,他感染了Delta變種。
他於 7 月 8 日出院,繼續靠著氧氣罐過日子。他已經減掉了 25 磅,並被警告說需要四到六週的休息和呼吸治療,才能恢復工作。而他擔心,時間可能會更長。
“現在這更像是一種機會均等的病毒,”拉斯維加斯大學醫學中心重症監護室主任安吉·洪斯伯格博士說。
在大流行的早期,患者會在出現症狀後在家中待一兩週後才進入醫院。在需要插管或重症監護之前,他們通常會在普通地板上接受一段時間的治療。
洪斯伯格博士說,像麥卡沃伊先生一樣,她的年輕患者生病的速度要快得多。 “我懷疑 Delta 變種確實有所不同,”她說。
在密蘇里州斯普林菲爾德,擁有 500 個床位的醫院 CoxHealth 的重症主任特倫斯·庫爾特博士說,該醫院的 Covid-19 患者比上一波感染者更年輕、病情更重。
“他們在第一輪認為年輕患者和孩子不會被感染,甚至不知道他們患有它或患有輕度疾病,”庫爾特博士說。 “對於 Delta 變體,它改變了一切。毫無疑問,它比原始變種嚴重得多。”
過去許多住院患者都有潛在的健康狀況,如糖尿病、肥胖症或高血壓,這些都是嚴重疾病的危險因素。
但今年所有的年輕患者沒有這些危險因素。
“這才是真正讓我害怕的地方,”他說。 “它正在打擊年輕健康的人,你不認為自己對這種疾病有如此糟糕的反應。因此忽略,不打疫苗。而事實上,年輕患者通常需要長時間的康復,有些人還會有持久的肺損傷。
在美國Delta 變種病毒是一個較新的醫療經驗,關於它的科學及醫療證據仍在積累。專家同意,它更具傳染性。一些研究發現,被感染的人即使已經施打兩劑疫苗可能會在呼吸道中大量攜帶這種變異。
一些研究人員建議,這種變種也可能導致更嚴重的疾病。
發表在《柳刺胳針》醫學雜誌上的蘇格蘭研究,今年春季Covid 病例Delta 已成蘇格蘭主要毒株。
與感染早期 Alpha 變體(英國變種)的患者相比,Delta患者住院風險幾乎是其兩倍。作者說:患者也更年輕,原因是因為他們在各國皆排在最後一輪才接種疫苗。
在一項已發布但尚未經過同行評審的初步研究中,加拿大研究人員發現,與感染其他變種的患者相比,患有 Delta 變種的患者進入重症加護病房的風險幾乎是其四倍。 Delta 變種的患者死亡的風險,是Alpha變種的兩倍。
即將發表在《刺胳針》醫學雜誌上的新加坡研究得出的結論是,Delta 患者更需要氧氣、更需要重症加護病房。他們死亡的機率也更高。
印度的一項研究也已發佈在網上但尚未經過同行評審,該研究發現,在研究印度第二波感染中,當 Delta 變種占主導地位時,患者面臨更大的死亡風險,尤其是 45 歲以下的患者。
一些專家表示更大的病毒力可能只是 Delta 變體更具傳染性的結果。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被感染,重症患者的絕對數量必然會增加,即使該變種本身不會導致比以前版本的病毒更嚴重的疾病。
“我沒有看到證據表明 Delta 有選擇地針對兒童、青少年和年輕人,”貝勒醫學院國家熱帶醫學院院長彼得·霍特茲博士說。 “我的印象是Delta病毒的傳染性非常強,任何未接種疫苗的人都會被捲入其中,包括年輕人。”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3/health/covid-young-adults-sicker.html?referringSource=articleShare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啾c物理治療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頸椎是我們人體唯一會造成全身癱瘓的脊椎, 大腦的血液和神經全都從這七個小小個關節中通過, 我們不經意間低頭或伸頭的動作,都會帶給頸椎不小的壓力, 頭往前彎15度,頸椎的承重就增加12公斤; 頭往前彎30度,頸椎的承重就增加18公斤, 這部影片我會讓你知道如何保養頸椎,延緩退化時...
「面癱康復時間」的推薦目錄:
- 關於面癱康復時間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面癱康復時間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面癱康復時間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面癱康復時間 在 啾c物理治療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面癱康復時間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面癱康復時間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面癱康復時間 在 卓滙物理治療中心- [面癱] (貝爾氏麻痺Bell's palsy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面癱康復時間 在 治疗面瘫有妙招,在家就能自己练习! - YouTube 的評價
面癱康復時間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美國這一兩天,最大的一條奧運新聞,是體操巨星西蒙.拜爾斯(Simone Biles)自承「身心無法負荷接下來的競賽」,而在女子體操團體項目決賽前夕,無預警宣布退賽。
拜爾斯是2016里約奧運四金得主,競技體操世錦賽與全美競技體操資格賽的金牌三連莊、也拿過三面全美自由體操大賽金牌。獎牌無數,而且她現在才24歲,假以時日,她會成為全美歷史最高紀錄。
但是就在東奧賽事正熾的時候,她在社群網站上寫下:「我覺得全世界的重量都在我的肩膀上。」
她選擇聆聽自己的身體與內心,做出這個痛苦,但重要的決定。
我們來講個古。眾所皆知地,體操賽場上為了保護選手的生命安全,有一些動作被禁止使用(或取消計點以達到實質禁止的效果)。其中一個叫做「#托馬斯空翻(Thomas Salto)」。
托馬斯空翻源自於庫特.托馬斯(Kurt Thomas),巔峰於1970年代的美國男子體操史傳奇人物。然而,因為托馬斯空翻的難度實在太高,一個不小心很容易造成死傷事故,是以包括起源國美國在內,民主國家,在1980年代就逐漸把這個高難度動作給淡出。即使有人練,也是處於自我挑戰的邊界,點到為止。
似乎是基於「輸人不輸陣」的心理,一直到1990年代在國際賽場上被禁為止,托馬斯空翻在前蘇聯和中國,一直是尖子選手的必備能力,幾乎可說是國家硬性要求他們得練這個動作。
災難於焉發生。1980年,當年才20歲的蘇聯女子體操天才選手,埃琳娜.穆希娜(Elena Mukhina)就栽在了托馬斯空翻上面。
在1979競技體操世錦賽(於美國德州達拉斯舉行)前夕的訓練中,穆希娜腳部骨折,使她錯過了這次世錦賽。我們知道,骨折雖然是重傷,但只要處置得當,多給幾個月到一年的時間,完全康復不是問題。
但是教練團等不及了。1980年的奧運,是莫斯科主場,而穆希娜如果缺席或表現不佳,黨和國家一個觀感不好,很容易就被其他激烈競爭上位的選手們踩下去。穆希娜的職涯榮譽、還有隨之而來的國家待遇,都會搖搖欲墜。
穆希娜很清楚自己的傷勢,也再三跟教練抗議。但胳膊拗不過大腿,二十歲的年輕女生,又怎麼扛得住來自黨、國家、師長和同儕選手的壓力呢?
不等穆希娜的腳好好痊癒,教練就急著讓她拆石膏、提早回到訓練場上。眾所皆知地,共產國家的所謂「訓練」,其實是幾乎與比賽強度無異的艱苦折磨,而像托馬斯空翻這樣的高難度動作,更是訓練菜單中的頭道大菜。
結果大家都不難猜到了。都還沒等到1980莫斯科奧運正賽,穆希娜就在訓練場上,一次失敗的托馬斯空翻,下巴重重著地、拗斷了脖子-最後,頸部以下全身癱瘓。而黨國意思意思地,頒給她一枚國家榮譽勳章,作為對她事故的補償。
黨國體育的巨輪並沒有因為穆希娜的事故而停下。事實上,1980年莫斯科奧運,蘇聯在體操項目大殺四方、摘金無數-不過那有點灌水,因為稍早蘇聯入侵阿富汗,致使民主國家集體杯葛退出該屆奧運的關係。
穆希娜在病床上折磨了二十幾年,於2006年逝世。
我在油管上搜尋了一下Thomas Salto,看到一支影片,標題是「女子體操賽場上最後一次托馬斯空翻(Last time a Thomas Salto performed in female gymnastics competition)」。
那是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畫面中的主角,是後來成為中國女子體操隊長的和雪梅。那年,她十五歲,嬌小的身材,恐怕還比不上一些台灣國小學童。
和雪梅是個幸運的人,平平安安地渡過她的體操生涯,至今健在。不過,她現在已經不是中國人;在幾次赴日短期留學與技術交流以後,她對日本的生活產生了興趣。2006年,她嫁給了一位日本的上班族,依照日本的入籍要求改冠夫姓,現在正名高堰雪梅。
在嫁人移民以後,高堰雪梅在日本的賽場上拼搏了好一段時間,現在則繼續以教練的身份活躍下去。
如果去中國的搜尋引擎上查找「和雪梅」三個字,得到的恐怕都不是什麼好話。「處心積慮改變國籍」已經是最溫和的評論了,也不少網民直截了當給了她一個「叛徒」的考語。而黨媒官媒對於她這號人物的存在似乎有點諱莫如深。
我不知道和雪梅移民日本最大的理由是什麼。中國的奧運獎牌選手,抱著體育專業移民海外的案例可不少。只能籠統地說,這是他們對於更美好的人生的一種嚮往吧!
平心想想,1992年,才十五歲,遠從雲南縱谷裡離鄉背井來到國際賽場的納西族少女和雪梅,身心都未臻成熟。但這樣一個不成熟的身心,卻已經被黨和國家押著,練成了托馬斯空翻大法。
我不能代替和雪梅說什麼,但如果是我,再多的榮譽與國家待遇,也很難掩蓋養成過程中的殘酷摧折吧!午夜夢迴之際,會萌生出遠走海外的念頭,恐怕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言歸正傳,實力日正當中的拜爾斯,選擇聆聽自己的身體與內心,而毅然退出賽場。在我來看,這非但不是一個污點,反而是一種勇敢,更是來自民主國家、一個富有人性的決定。更可貴的,是美國大眾,即使少不了一些網路酸民,但總普遍表現出一種「雖然惋惜,但完全可以理解,甚至給她鼓勵」的態度。
如果今天拜爾斯是中國人,又會怎麼樣呢?恐怕黨和國家,還有民族情緒爆棚的十四億人民,都不會給她一點退路吧!如果她真的傷退或失常,不消等黨國的處份下來,中國網民就會血洗她的微博了吧!
中國選手在賽場上「操」來「操」去的下流喊聲、與金牌失之交臂後的僵硬表情與毫無必要的道歉,在我看來,他們並不可恨,而是可憐。我知道,黨和國家和十四億人民,把他們逼到沒有退路,使得他們必須這樣做,來給快要爆炸的壓力桶消消氣。
我應該說,奧運賽場上的人性與示弱,終究是民主國家才有的奢侈品嗎…?
#SimoneBiles
#ThomasSalto
#ElenaMukhina
#HeXuemei
#Tokyo2020
(圖片來源:ABC News, sourced from Mike Blake/Reuters)
面癱康復時間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0708新加坡聯合早報
*【首席醫療官警告:大部分防疫措施解除後 英格蘭年輕“長期冠病”患者料飆升】
英格蘭首席醫療官惠蒂指出,英國在新一波疫情中的死亡人數預料會“低得多”,但長期冠病現象仍“令人擔憂”。長期冠病是指感染者在康復後仍繼續受到健康問題困擾,例如疲勞、氣促、胸痛和認知障礙等,持續時間或長達數月。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708-1166158
*【英媒:須能區分冠病與流感 醫療體系人員才能對症下藥】
英國《衛報》評論文章指出,人類須與冠狀病毒共存,如同對待季節性流感一樣,冠病與流感的症狀既有相同也有差異之處,在來臨冬季,英國醫療體系面對的挑戰之一是區分冠病感染者和流感患者,以便能對症下藥。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708-1166159
*【近四成人口完成接種疫苗 德國外長:8月或全面解封】
德國近四成人口已完成接種冠病疫苗,德國外長指出德國可能在8月全面解封。截至週二的官方資料顯示,德國目前有56.8%人口已接種至少一劑冠病疫苗,39.3%人口或3270萬人完成接種。12歲至18歲的青少年中,已有約50萬人至少接種一劑疫苗,占該年齡組群的近10%。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708-1166164
*【互換協議下 以色列70萬劑輝瑞疫苗運抵韓國】
以色列和韓國6日簽署冠病疫苗互換協議後,以方提供的70萬劑輝瑞疫苗隨即於7日運抵韓國仁川機場。根據協定,韓方將在今年9月至11月份,分批向以色列交還相應數量的輝瑞疫苗。以色列送來的疫苗本月31日將到期,有部分韓國民眾對此表示不滿,但韓國疫苗引進工作組說,目前以色列正使用這批疫苗進行接種,因此不存在品質問題。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708-1166160
*【若疫情兩三天仍不見回穩 韓或上調防疫至最高等級】
韓國6日新增病例超過1200起,創今年新高。韓國政府認為,境內疫情已進入第四波大流行,若現行防疫措施無法遏制疫情抬頭趨勢,兩三天內若不見回穩,政府將把防疫相應等級上調到最高等級。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708-1166161
*【日本將宣佈東京進入緊急狀態】
日本經濟部長西村康稔說,由於面臨新一波冠病疫情,政府將宣佈東京地區進入緊急狀態至8月22日。領導日本政府應對冠病疫情的西村康稔說,緊急狀態將從7月12日開始。東京奧運會將於7月23日至8月8日舉行。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08-1166250
*【印度將獲得多達400萬劑美國製造冠病疫苗】
消息人士指出,印度有望在8月前通過冠病疫苗全球獲取機制(COVAX)收付300萬至400萬劑輝瑞和莫德納冠病疫苗。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07-1166100
*【世衛:應對冠病疫情基金仍缺168億美元】
世界衛生組織說,其應對冠病疫情的基金仍存在168億美元缺口,幾乎是其總需求的一半。世衛組織秘書長譚德塞對此發出警告,稱即使已經過了18個月,但冠病大流行病仍處於“非常危險的階段”。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708-1166162
*【社區展開大規模快速檢測 英國研究:能有效減少病例】
英國最新研究發現,一項在利物浦展開的大規模快速檢測冠病,使當地病例減少了超過五分之一。研究人員週三指出,儘管快速檢測的準確性遭到質疑,但這是一種有效的公共衛生干預措施。由利物浦大學牽頭、獲得政府支持的這項社區檢測於去年11月6日至今年4月30日展開,全市任何人不管是否出現症狀都可接受檢測;共有28萬3338名市民接受了檢測,目標是希望通過大規模快速檢測,儘早發現病源以遏制病毒傳播。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708-1166163
*【雪隆森納病例若有增無減 諾希山:馬醫療體系將癱瘓】
馬來西亞衛生總監諾希山坦言,若雪蘭莪、吉隆玻、森美蘭及納閩的病例繼續有增無減,馬國衛生體系將陷入癱瘓。《星洲日報》報導,他發文告說,目前有四個地區的新增病例已經超過當地醫院可收治的最大容量(每10萬人的確診人數超過38起),這些地區就是吉隆玻、雪蘭莪、森美蘭與納閩。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708-1166154
*【緩解醫療設施重擔 曼谷機場新航站樓下月改造為冠病醫院】
泰國冠病累計病例超過30萬起,政府計畫將曼谷素萬那普國際機場新完工的航站樓改造為臨時醫院,希望稍微減輕當地其他醫院的重擔。不過當局表示,將按計劃繼續開放蘇梅島等旅遊勝地。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708-1166155
*【印尼封鎖措施擴大至全國其他43地區直到20日】
印尼冠病疫情急劇惡化,政府宣佈將封鎖措施擴大至全國其他43個地區,直到本月20日。當局還警告,最糟糕的情況可能還未到來。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708-1166156
*【越南新一波疫情日益嚴重 胡志明市明起封鎖15天】
越南新一波冠病疫情日益嚴重,重災區胡志明市週五起將封鎖15天。封鎖措施包括下令民眾除非必要,否則都留在家裡。公共交通也將暫停服務,同時禁止兩人及以上的集會。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708-1166157
*【報告:發達國家疫情期間損失的就業崗位僅恢復一半】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一份報告中指出,發達國家在疫情期間損失的就業崗位僅恢復了一半,其中年輕人和低技能勞動者受到的衝擊最大。經合組織表示,截至2020年底,工業國家有大約2200萬個工作崗位消失,而這些國家必須到明年年底才能完全恢復到疫情之前的就業水準。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07-1166107
*【海地總統遇刺:四名“雇傭兵”被殺 另外兩人被捕】
海地警方說,在海地總統弗內爾•莫伊茲遇刺後,四名“雇傭兵”被殺,另兩人被捕,並補充說,警方正在首都太子港開展行動。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08-1166258
*【制衡中國 日本將在非洲海域與英航母訓練】
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透露,為了制衡中國,日本自衛隊重視和歐洲等區域國家的多邊合作。日本海上自衛隊將在非洲東部索馬裡近海亞丁灣與英國海軍最尖端航母“伊莉莎白女王”號開展聯合訓練。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708-1166251
*【滴滴股價三連跌 又在美面對股東起訴】
繼滴滴出行應用在中國應用商店下架後,滴滴在美國也要面對股東針對滴滴與公司董事和承銷商的兩起訴訟案。律師事務所6日在紐約和洛杉磯向法院提出控訴,指滴滴未公佈公司與中國政府機構曾就遵守網路安全法律法規進行商談。訴方將滴滴首席執行官程維、總裁柳青和其他幾名執行董事列為答辯人,公司上市主承銷商高盛、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也被列為被告。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708-1166253
*【印度總理莫迪大規模改組內閣】
印度總理莫迪7日對內閣進行大規模改組,其中衛生部長等人被替換。7日早些時候,印度衛生部長瓦爾丹、化工和化肥部長高達等12名部長宣佈辭職,印度總統科溫德接受了他們的辭呈。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08-1166247
*【邁阿密坍塌公寓遇難者升至54人 當局結束搜救】
美國佛羅裡達州邁阿密局部坍塌的海濱公寓再發現18具屍體,當局說,已不再對近100名失蹤者可能生還抱持希望。這起事故目前確認54人死亡,仍有86人下落不明。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08-1166245
*【長賜號終於起錨 離開蘇伊士運河】
造成數百艘船隻無法通行、全球貿易中斷的巨型貨輪“長賜號”終於在7日起錨,離開了停泊了三個多月的位置,離開了蘇伊士運河。路透社報導,在運河大苦湖(Great Bitter Lake)區域停泊的“長賜號”週三向北移動,離開了運河。運河將舉行歡送儀式,以紀念這艘裝載了約1萬8300個集裝箱的船隻離開。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07-1166098
面癱康復時間 在 啾c物理治療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頸椎是我們人體唯一會造成全身癱瘓的脊椎,
大腦的血液和神經全都從這七個小小個關節中通過,
我們不經意間低頭或伸頭的動作,都會帶給頸椎不小的壓力,
頭往前彎15度,頸椎的承重就增加12公斤;
頭往前彎30度,頸椎的承重就增加18公斤,
這部影片我會讓你知道如何保養頸椎,延緩退化時間,
也會告訴你,可以愛怎麼低頭就怎麼低頭的方法,
我在家用筆電的時候,都習慣把筆電架高,
如果要帶出門的話,我就會用這個可以貼在筆電後面的支架,
不僅輕薄,最高還可以增加20度的視角,非常方便。
如果你剛好在找筆電支架,輸入我的獨家折扣碼:
『ReviewJuicePT0831』
可以有77折的優惠,有效日期到08/31 23:59
購買連結:
https://bestmade.com.tw/collections/laptop-stands
0:00 為什麼頸椎這麼重要
1:06 頸椎結構
1:48 頸椎容易遇到的問題
3:01 頸椎使用方法
3:44 Bestmade neo2筆電支架
3:59 疼痛點按壓放鬆
4:36 枕下肌群放鬆
5:42 頸椎深層曲肌訓練
7:03 肩胛穩定與活動度訓練
8:00 下斜方肌與背肌綜合訓練
8:56 總結
9:35 網友問答
下方是推薦影片
有興趣的點擊網址觀看哦:
手指麻麻的?可能是腕隧道症候群喔
https://youtu.be/ueLVNOuCocs
網球肘的復健指南
https://youtu.be/wN-XjCDx9Rg
保養手臂的五個伸展運動 - 預防網球肘和高爾夫球肘
https://youtu.be/bHBJkoteM8E
下背痛、膏肓痛的救星,上半身滾筒筋膜放鬆
https://youtu.be/IrQ8tdd603w
肩膀健康的隱形殺手『肱骨前移』,肩膀痛,別輕忽。
https://youtu.be/l7ojcgFNfCU
訓練無法突破,有可能是你的肋骨外翻了喔
https://youtu.be/-H75tY3fYAw
別再抬頭挺胸,正確的『縮肚長高』站姿,讓你不再因久站而腰痠。
https://youtu.be/OwESSKODNRo
天氣超好出大景,最簡單的百岳,新手也可以輕鬆征服的合歡山。
https://youtu.be/6N1LfWYnaFs
走路是怎麼走成假胯寬的?什麼運動適合假胯寬的人做呢?
https://youtu.be/sAwx6yYLQvQ
五十肩第三期能做什麼運動?重建肩胛肱骨節律會很難嗎?
https://youtu.be/SOVJ3vUBqmA
五十肩能逆轉嗎?五十肩確診的三個症狀,你中了幾個?
https://youtu.be/6NcdyoYtkQs
【拇指外翻】拇趾外翻會有什麼前兆?居然跟『它』沒力有關?
https://youtu.be/x2LFB3Rv9E8
睡前拉筋十分鐘,睡個好覺比什麼都重要。
https://youtu.be/vdIugUHKGWg
脖子會往前伸的人一定要看,這部影片能讓你的頸椎再撐500年。
https://youtu.be/pY4AVIQ1VY4
#物理治療師
#L=F*d
#頸椎保養
#運動治療
#Bestmade人學院
面癱康復時間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COVID-19疫情全球確診人數截至10/6中午12點已經來到3千5百多萬人(35,456,343),死亡人數也早已跨過百萬(1,043,216)。根據各家的統計來看,死亡人數最高的地區為6月起開始飆升的拉丁美洲地區,其次分別是歐洲、北美洲、亞洲、非洲。以國家死亡人數來看,來看目前仍是美國最高,其次依序是巴西、印度、墨西哥以及英國。我們已經一段時間沒有談全球疫情了,今天就來看看過去9個月來的疫情發展給我們什麼啟示。
世界衛生組織在10月5日表示,根據其「最佳估計 」,全球每10人中就有1人可能已感染新冠狀病毒。比現在的數字多了20倍。他特別提到,東南亞部分地區的疫情正在激增,歐洲部分地區和地中海東部地區的感染率也在上升。而且現在歐洲的官員們擔心,今年春天歐陸醫院慘況會重演,當時病毒蔓延造成義大利和西班牙等國的重症監護室負荷。像是現在西班牙的部份地區,醫院再度出現大量新冠肺炎病患。與此同時,俄羅斯5日的病例上升來到接近5月份的最高數字,但俄國卻已逐步解封。
剛剛講到美國死亡人數全球最高,大約是22萬(213466),這其實就佔了北美的9成,而鄰國加拿大僅有9千多人(9481)病亡。但是其實加拿大總理也說,現在加拿大已經進入第二波疫情,新增感染人數每天也是以千記,但是因為加拿大也是在過去SARS受創很嚴重的國家,所以衛生部門非常謹慎小心。
這樣感覺領導人是誰好像真的有差,現在川普確診,雖然已經出院了,但還沒康復。死亡人數第二高的巴西,之前他們的總統波索納洛也確診。而且這兩個人就是典型不在乎疫情的領導人,才會導致國內疫情這麼嚴重。
拉丁美洲的狀況真的滿嚴重的,拉丁美洲的人口只佔世界人口的8%,但現在卻佔了全球死於COVID-19的三分之一。但是過去幾週狀況有比較好轉,應該過了最嚴重的階段。跟歐美國家不同的是,拉丁美洲大部分的地區很難進行封鎖,因為半數以上的拉美人在非正規部門工作,往往沒有什麼積蓄,只能外出謀生。密集的城市和多代同堂的家庭也讓疾病更容易傳播。
所以看起來防疫還是有文化跟社會結構的差異,但有些基本到像是直覺的事,像是戴口罩,我就不懂有什麼好反對。尤其跟歐美國家比起來,拉丁美洲人已經懂得要好好防疫。有一個有趣的調查是,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顯示,到4月份,拉美大部分地區至少有70%的人表示外出時總是戴口罩,而美國和英國大部分地區的這一比例不到30%。
像希臘還有醫生上街戴口罩遊行,鼓勵大家戴口罩,但是在英國還有人因為戴口罩被別人霸凌。像是美國也是,也難怪主持美國總統大選辯論的Chris Wallace還得說,wear the damn facemask,照規定戴!口!罩!很難嗎!?
接著來看看歐洲,英國首相強生說冬天的疫情可能更嚴重,英國確診跟死亡人數都是最高。之前嘗試要放寬封鎖的國家疫情都飆升,英國,法國、德國和西班牙等等,都可能會逐步恢復封鎖,規定派對的人數等等,並實施更嚴格的防疫措施。我看這個歐美的派對文化要改變也很困難,如果是我就不會想要去可能感染病毒的活動。不過世界上有好幾百萬人是靠這個生活,很多人從派對中得到幸福感和釋放,鼓勵陌生人之間相互信任,進而促進社會凝聚力。因此現在也有很多新的方式,比如說停車場派對,或者是有人在線上放歌,隔空派對,的確也可以解決人類的孤獨感。
而死亡人數超過10萬高居全球第三的印度,確診病例數也突破640萬,也是世界上第二高,而且印度的死亡率和感染率不斷攀升,僅9月份感染的人就佔其病例的40%以上,是目前全球日病例數最多的國家,新病例幾乎是美國的兩倍,過去24小時內就增加75,829例。光是印度官方統計已經有超過10萬人死於新冠病毒,更不要說沒有統計的。但聽說印度官員還是計劃取消更多限制,希望重振已經癱瘓的經濟。而且除了經濟之外,我自己看到這些國家在封鎖中,受到影響有很多是沒辦法去上學的兒童,那種影響才是好幾代的。
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學校還在封鎖當中,很多貧困家庭的孩子都去工作了,印度也不例外,而且這些小朋友從事的往往是非法且危險的工作。這也使得這些國家未來的社會流動性和競爭裡都會出現問題。
不過世界上還有少數零確診的國家,像大洋洲就是目前世界上少數的淨土,有12個大洋洲島國保持零確診,包括台灣的4個邦交國:帛琉、馬紹爾群島、諾魯、吐瓦魯。這些國家主要是因為可以比較容易封鎖邊界,而且從過去的歷史來看,只要病毒一入侵,出現的危機更大。
從今天的討論我們可以發現,世界上每一個地區面對病毒肆虐,都得要重新檢視一下各自面對最大的挑戰是什麼,除了衛生健康專業之外,防疫的路上也要有社會學或是人類學家一起從文化和社會的面向找到最好的防疫措施,至於根據規定戴口罩,就不用我再重複了吧。如果你對我們的討論有什麼意見,請上網與我們分享。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面癱康復時間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青春,何樣美。它卻是個陷阱,讓人沉溺,惹人揮霍。
已是兩子之母的Vicky,是一家養生茶館的老闆,懂得自愛同時,亦關注身邊人健康。只是,每一個人都有過去,因為經歷,嘗過苦頭,才造就了今天的自己。
跟每一位少女一樣,Vicky以前很喜歡拍照,年輕的笑容總是較甜。正因如此,過往的她將青春揮霍無度,經常熬夜,追劇集至兩三點或工作至深夜,又經常吃零食,那個年紀嘛,哪懂得好好愛惜自己?她直言:「以前覺得養生距離我好遠,年紀大先需要養生,我咁後生,使乜喎?」直至她有了小朋友。
懷孕約三十周,她感到不適入院,以為是小毛病,怎料醫生說是急性肝炎,已經有肝衰竭的情況,或許需要換肝。腹中孩子反倒沒有事,一開刀就可以正常地出生。偌大的病房內,只有她一個人,她感到害怕了,小朋友出世,沒有媽媽怎麼辦?她開始後悔,廿來歲的自己,怎麼就沒有想過後果?也許是上天眷顧,結果孩子出世,她也捱過了這一關。以為事情終於完結,卻是另一個惡夢的開始。
Vicky發現,她的半邊臉及半邊手腳變得不靈活,一問之下,原來是神經系統出現問題,右邊身體、由頭到腳癱瘓,她回想起猶有餘悸:「我連瞓覺都瞇唔到眼,要用毛巾冚住,嗰下終於崩潰,點解事情沒完沒了?」她才醒悟,原來青春有限,時光總不能重來。
幸而,家人一直陪伴身邊。媽媽辭職照顧她,又經常煲南棗桂圓黑糖薑茶供她坐月時飲用,因為南棗補血,且補而不燥。結果飲了一百天後,她身體漸漸康復,只是,半邊臉的神經再也回不到從前。經歷生關死劫,她也看開了:「就係因為我身體底子唔好,先會誘發咁多問題,個樣唔靚唔緊要,最緊要我有健康嘅身體。」為的,就是多些年月陪伴家人,看到小孩成長。
當時,Vicky將媽媽的秘方法公開到飲食平台,一夜間,很多網民都查問哪裏能買到,於是家人就開始鼓勵她設立自己的品牌。體會到健康的重要,她決定放棄自己創業,售賣媽媽的味道,希望幫助到。然而,一切由零做起,並不如想像中容易,她跟媽媽二人,不分晝夜地製作茶包,連一點私人時間都沒有,她開始懷疑,到底當初想要工作生活平衡,希望見證小朋友成長,想媽媽沒那麼辛苦,究竟是否做錯了?一個人的能力太有限,就於放棄的念頭萌生時,她爸爸、弟弟及其女友都決定辭職,一起到茶館幫忙:「如果冇佢哋,我諗我放棄咗啦。」堅持還是有價值,如今,一家幾口每天都一起工作,有時候會吵架,有時候會說說笑,對Vicky而言,簡單的生活已經很滿足:「可以見住小朋友成長,每一日返工都見到我最親嘅人,係一件好開心嘅事。」
青春不如長春,惟有身體健康,才可以長久地陪伴着摯親。
採訪:黃寶琳
攝影:胡浩賢、謝本華
四季養生茶館
地址:
- 荃灣地段301號荃灣千色匯二期地下千色Citistore - CTBEATZ內
- 將軍澳新都城中心商場二期2樓千色Citistore - CTBEATZ內
- 沙田馬鞍山鞍祿街18號新港城中心四期3樓千色Citistore - CTBEATZ內
Facebook:四季養生茶館
網站:www.fourseasonsteahouse.com
營業時間:10AM-10PM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面癱康復時間 在 治疗面瘫有妙招,在家就能自己练习!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推拿#穴位推拿#按摩#穴位按摩▻更多专业的养生运动,理疗教学,跟我一起做,健康养生:《推拿》更多完整 ... ... <看更多>
面癱康復時間 在 卓滙物理治療中心- [面癱] (貝爾氏麻痺Bell's palsy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患者必須第一時間向醫生求診,於病發一星期內使用類固醇方有最好效果,否則會延誤病情及有機會影響復原。另外,如果病人的眼睛不能緊閉,而令眼睛容易乾澀,便要使用人工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