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側感染性心內膜炎
✅ 危險因素和病因
右側感染性心內膜炎Right-sided infective endocarditis (RSIE) 約佔所有 IE 病例的 10%,並且隨著多病人群的老齡化而繼續上升。近 90% 的 RSIE 發生在注射藥物患者中,9% 發生在心臟植入式電子設備 (Cardiac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CIEDs) 或血管內設備患者中,1% 發生在先天性心臟病 (CHD) 患者中 。到 2015 年,Opoid類藥物的流行,尤其是在年輕患者中的流行,使美國與 IE 相關的住院率高達 30% 。靜脈注射毒品 ( intravenous drug use, IVDU) 引起的 IE 年發病率估計為 2%-5%,約 90% 的患者經歷 RSIE 直接累及三尖瓣 (TV),10% 的患者直接累及肺動脈瓣或其他結構。
✅ 發病機制
對於 IVDU,引起RSIE 的機制:
共同使用注射針筒導致直接內皮損傷的其他物質(例如滑石粉),以及將皮膚上的生物體、稀釋劑或藥物本身直接引入注射部位的血流中 。
CIED 或血管內裝置,IE 通常從植入或處理時的污染開始。金黃色葡萄球菌佔大多數 RSIE (60%-90%),其次是鏈球菌、革蘭氏陰性菌或HACEK細菌。
Methicillin-sensitive S. aureus引起人工瓣膜或血管內導管的RSIE;而 Methicillin-resistant S. aureus和真菌生物則是引起 IVDU 或慢性酒精中毒和 CIED 或免疫抑制的菌種。
(註:HACEK: Haemophilus species, Aggregatibacter species, Cardiobacterium hominis, Eikenella corrodens, and Kingella species)
✅ 右側感染性心內膜炎的危險因素、診斷和治療 (表1)
臨床表現和診斷
發燒是 RSIE 最常見的症狀:厭食、體重減輕、肌痛、呼吸困難、不適和盜汗。多達75% 的繼發於RSIE併發血性栓塞(septic emboli)時,75%會出現肺部症狀,因此不要將胸膜炎性胸痛、咳嗽和呼吸困難誤認為是下呼吸道感染。臨床檢查除了注意右心感染的症狀與徵兆(三尖瓣返流 [TR] 和右心衰竭 [RHF]),13%會影響到左心。因此還需對於腦、眼、腹部和脊柱轉移性感染的系統評估,這些感染在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中很常見。經胸超音波通常足以識別孤立性 RSIE,但可能需要經食道超音波(TEE)來檢測左側心臟併發症。使用CT. MRI檢測栓塞或轉移性感染的閾值應該較低。儘管 RSIE 的診斷通常使用 Duke 標準,但臨床醫生應該意識到,與診斷左側 IE 相比,這種方法的敏感性較低。
右側感染性心內膜炎的診斷及治療策略(圖1)
右側感染性心內膜炎 (RSIE) 的誘發因素包括:靜脈用藥 (IVDU)、心臟植入式電子裝置,或血管內裝置,及右側先天性心臟病。RSIE 診斷依賴於臨床表現(如發熱、敗血性肺栓塞等)以及陽性血液培養(如金黃色葡萄球菌) 和右側贅生物主要涉及三尖瓣 (TV) 的影像證據。
治療通常需要靜脈注射抗生素、控制病源和手術(贅生物切除術或TV修復術)。經皮 AngioVac 系統 (AngioDynamics) 可以提供另一種選擇,但RSIE 對藥物治療無效且手術介入的風險,令人望而卻步。靜脈引流套管配備了獨特的漏斗形和20°角遠端尖端,可通過真空抽吸來抽吸血栓或贅生物,以減少受影響的結構。過濾後的血液然後通過其靜脈-靜脈 (VV) 體外迴路返回給患者;這與體外膜肺氧合不同,它用過濾器組件代替了氧合器。風險包括血管、心肌或 TV 損傷、填塞和肺栓塞。RHF = 右心衰竭;TR = 三尖瓣返流。
✅ 處置與治療
在 RSIE 中,主要的治療方法是靜脈抗生素治療、移除血管內裝置和手術。大多數孤立性 RSIE 患者可以單獨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對於贅生物 > 2 cm、儘管使用了適當的抗菌劑但仍反復出現敗血性栓塞、持續性菌血症以及心因性或敗血性休克的患者,建議進行手術 。
在 200 名患者的病例係列中,20% 接受了手術,但主要是因為左側受累(1)。藥物治療的RSIE預後良好,1 年死亡率為 6%,尤其 IVDU 或 CIED 與血管內導管或 CHD 相比,效果更優。
與左側 IE 相比,心衰竭不是常見的手術要件,因為嚴重TR的血流動力學改變,臨床耐受力仍可承受,而且使用利尿劑治療,效果頗佳。
在需要手術的情況下,應通過植物切除術去除大的贅生物,並在可能的情況下通過 TV 修復來矯正嚴重的 TR。
機械或生物瓣膜面臨較大的挑戰,因為已使用高劑量抗凝劑、術後止痛劑或靜脈注射吸毒者的胸骨傷口不易癒合、起搏器置入,經常需要重做手術。
因為RSIE 的藥物治療成功率相對較高,在考慮手術時,需要謹慎決策。炎症指數居高不下,可能由於化膿性栓塞不斷演變的肺部變化,而不是持續性菌血症或抗菌藥物失敗。
在使用適當的抗生素後,栓塞的風險會顯著降低,因此無論贅生物大小,剛開始治療時,可以採用保守策略。如果臨床症狀改善,且沒有進一步敗血性栓塞的證據,並且對TV之可修復性或IVDU 之復發,有所存疑時,則採用保守的抗生素治療。
✅ 經皮體外迴路的創新療法(Innovative percutaneous extracorporeal circuity-based therapies)
JACC的一篇病例報告中,Zern 等人報導了他們在一名 25 歲的女性患者中使用 AngioVac 系統 (AngioDynamics),該女性患有獲得性嚴重TR、敗血性肺栓塞,和低氧血症引起的心臟驟停,而需要靜-動脈(VA)體外膜肺氧合(ECMO)。該系統通過經皮靜脈-靜脈 (VV) 體外迴路運行(圖2),並使用真空抽吸通過90厘米 22-F 線圈增強專用引流套管,從靜脈循環中去除新鮮的軟血栓或栓子。有報告稱,對於那些過於虛弱無法接受手術治療者,可用此法去除大面積的TV 贅生物,作為 RSIE 患者的一種治療程序。其原則是減少感染負荷和進一步栓塞事件的風險,並幫助病人穩定。雖然有創新的吸引力,但基於真空的抽吸系統用於該適應症的全球經驗有限,明顯缺乏隨機對照試驗數據,至目前為止,無法將此方法列入傳統抗菌和手術之外的策略。
在這種情況下,基於真空的抽吸程序的主要適應症是基於贅生物的大小。單獨的抗生素治療是否會導致類似的患者結果仍然未知。難治性低氧血症才是難以處理的棘手問題,而不是心因性休克、RHF、持續的栓塞事件或無法控制的敗血症。儘管基於真空的抽吸是 RSIE 的一種有吸引力的選擇,但它確實存在血管、心肌或三尖瓣損傷、填塞和全身栓塞的風險。
因此,考慮使用時,應根據心內膜炎專家團隊的共識,並根據現有治療策略對患者總體有利的結果。
Zern 等人還揭示了一種利用 ECMO 優化患者氧合的動態方法,擴展了我們對此類迴路的了解。作者進一步展示了他們如何克服向現有靜脈-動靜脈 ECMO 系統添加另一個靜脈迴路的技術挑戰。患者對雙側頸內靜脈和股骨系統進行了插管以適應這些雙迴路。動脈回流套管被夾在治療性抗凝劑上,以避免夾帶空氣或植物栓塞,同時說明了患者適合從 VA 到 VV 支持以恢復心臟功能的低氧血症。儘管患者最終受益於 ECMO 配置和基於真空的抽吸系統的這種組合使用,但需要多個通路的複雜迴路增加了血管通路部位出血、感染、肢體缺血、功能失調等的潛在風險。
結論
RSIE 具有獨特的危險因素、病因、臨床表現、併發症、預後和治療選擇。診斷仍然需要杜克標準,影像學的右側贅生物為主要依據。隨著 IVDU 的普遍使用、血管內裝置植入的增加以及 CHD 或其他慢性免疫抑制疾病患者的長期生存,RSIE 的發病率預計會增加。在靜脈抗生素保守治療頑固且手術風險過高的情況下,新型經皮介入(如基於真空的抽吸系統)可作為複雜 TV IE 患者的治療選擇。目前,沒有RSIE 中使用經皮治療策略的指引,因此,應通過仔細權衡不同處置方案的風險和收益,單獨考慮每個案例。未來的工作需要評估這些治療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Keywords:
RSIE: Right-sided infective endocarditis, 右側感染性心內膜炎
CIEDs: Cardiac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心臟植入式電子設備
IVDU: intravenous drug use, 靜脈用藥
Septic emboli: 敗血症血栓
Vegetation: 贅生物
TV: 三尖瓣膜
References:
1.Novel Frontiers for Managing Tricuspid Valve Endocarditis. JACC Case Rep. 2021 Sep 1; 3(11): 1350–1353.
2.Right-sided infective endocarditis 2020: challenges and updates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J Am Heart Assoc. 2020;9
3.2015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infective endocarditis. Eur Heart J. 2015;36:3075–3128.
4.Infective endocarditis in adults: Diagnosis, antimicrobial therapy, and management of complications. Circulation. 2015;132:1435–1486.
5. 2016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oracic Surgery (AATS) consensus guidelines: surgical treatment of infective endocarditis: executive summary.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2017;153:1241–1258.e29.
6. Severe tricuspid valve endocarditis: a tale of 2 circuits. J Am Coll Cardiol Case Rep. 2021;3:1343–1349.
革蘭氏陰性菌外膜 在 皮筋兒 Journe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上次記者問可以跟國外買疫苗回來,培養後分裝嗎?
我翻翻我的疫苗發展與技術實驗課程有介紹~
我就想來科普一下~沒那麼簡單一言以蔽之~~
疫苗的發展與應用是人類在對抗傳染性疾病的一個偉大成就。從英國醫師Jenner發現接種牛痘病毒,可以預防人類天花病毒的感染,確立了疫苗的概念,到至今疫苗已有200年歷史。
傳統疫苗包括:
1. 不活化疫苗:又稱死毒疫苗,但疫苗效力下降。
2. 減毒疫苗:可能有毒力回歸的危險性。
傳統疫苗穩定性較低,有些疫苗「抗原」不易培養製造,導致價格高;或有的抗原需要使用動物臟器培養製造,導致品質不易管制,因此如何改善這些缺失,一直是科學界的目標。
近三十年來,由於分子生物技術快速發展,有別於傳統疫苗的新型疫苗陸續被研發出來。
疫苗的分類如下:
1. 活疫苗:有分減毒活疫苗,跟異質性活疫苗(例如牛痘病毒可作為人類天花病毒的疫苗)
2. 死疫苗:有分 死毒疫苗、死菌疫苗,跟次單位疫苗(又分 類毒素疫苗、基因工程重組蛋白疫苗、胜肽疫苗、基因轉殖植物性疫苗、遺傳型疫苗/非遺傳型疫苗)
3. 多核甘或DNA疫苗
4. 載體疫苗
5. 標記疫苗
要了解疫苗就要先了解抗原是什麼~
#抗原: 一種分子被一個動物體的免疫系統視為外來物,而在該動物體內能激發免疫反應這個分子被稱為抗原。
蛋白質是很好的抗原因為穩定性高分子量大,許多微生物及其分泌物都是蛋白質,可做為抗原,例如細菌毒素、細菌鞭毛、病毒蛋白外衣以及原蟲的細胞膜等,其他物質例如蛇毒、血清蛋白、乳汁、食物蛋白、荷爾蒙以及抗體本身的分子,都可作為蛋白質抗原。
構造簡單的多醣體,不是一個穩定抗原,因為太容易被代謝了,構造複雜的碳水化合物有抗原性,但如果與蛋白質結合就可以成為一種穩定的抗原,例如革蘭氏陰性菌的細胞壁、紅血球的血型抗原。
脂肪也不是一種穩定的抗原容易被代謝掉,但如果與蛋白質或多胜肽結合,可以成為一種穩定的抗原,脂肪常常扮演一種半抗原,與載體結合可以激發良好的免疫反應,但半抗原本身無法激發免疫反應。
核酸也不是穩定的抗原,因為構造簡單容易被破壞,但如果把核酸與具有免疫抗原性的分子載體結合,則可以激發免疫反應,例如某些動物體內存在一些抗核酸的自家抗體,這個核酸抗體常破壞自己的細胞導致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例如人類的全身紅斑性狼瘡。
#人用疫苗有分:
1. 細菌性疫苗:卡介苗、白喉類毒素、破傷風類毒素、百日咳疫苗、肺炎球菌疫苗、B型嗜血桿菌疫苗、腦膜炎球菌疫苗。
2. 病毒性疫苗:小兒麻痺疫苗、麻疹疫苗、德國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流行感冒疫苗、日本腦炎疫苗、水痘疫苗、B型肝炎疫苗、A型肝炎疫苗、狂犬病疫苗。
我覺得病毒比較有趣所以簡介一下人用病毒性疫苗:
1. 小兒麻痺疫苗:目前有兩種型別疫苗,一種為不活化小兒麻痺疫苗俗稱沙克疫苗,它是將病毒培養於動物細胞內增殖,再收穫的病毒經福馬林不活化處理而得成,安全性高但需要注射三次才能獲得有效抗體,常常與其他疫苗做成混合疫苗使用,因製造的成本高,所以有另外一種減毒的口服疫苗俗稱沙賓疫苗來取代,因為口服很方便還可以引起腸胃道疫苗之免疫反應,但可能因為馴化的病毒突變而使毒性恢復,造成小兒麻痺症狀之副作用但機率非常小,因此有些國家建議前兩劑使用沙克疫苗而後再用沙賓疫苗較安全有效。
2. 麻疹疫苗:是一種減毒活性的病毒疫苗,預防效果可以達95%以上,麻疹疫苗是將疫苗株之病毒接種於動物細胞中繁殖,病毒收穫後凍結乾燥而成的活性病毒疫苗,孕婦不可以施打,免疫功能不全者也不可以打。此疫苗常與德國麻疹及腮腺炎疫苗合成三合一疫苗稱MMR。
3. 德國麻疹疫苗:是一種活性減毒疫苗,製造方法與麻疹疫苗相似。
4. 腮腺炎疫苗:是將疫苗株培養於動物細胞,添加安定劑經凍結乾燥之減毒活性疫苗,有十幾種病毒株被採用為生產疫苗之種毒。
5. 流行感冒疫苗:是一種不活化疫苗,目前使用的疫苗是一種裂解型的病毒成分疫苗,僅含有抗原成分而沒有病毒殘餘。每年需要更新病毒株,如果病毒株的預測對了,保護效力可以打70到90%,尤其是老年人可減少50到60%以上罹患嚴重流行性感冒及併發症。由於流感病毒的變異性極大,幾乎每年都發生變異,原施打的疫苗對不同型的病毒不具免疫力,因此疫苗成分每年均會變更,建議每年都要接種一次。
6. 日本腦炎疫苗:此疫苗有不活化疫苗以及減毒疫苗的兩種型別。除了中國以外的國家均使用鼠腦之不活化疫苗,因其將病毒(北京株或中山株)培養於鼠腦再經純化精製,再以福馬林不活化處理,使用此疫苗應避免與含有佐劑之疫苗同時注射,以防止因鼠腦殘餘蛋白引發之過敏反應。中國所使用的日本腦炎疫苗均以動物細胞為基質,生產病毒,但未經純化精製,有一種不活化之疫苗,其免疫抗原性比較差,需要施打四次,另一種減毒活疫苗病毒株SA14-14-2,為凍結乾燥劑,需二到三次的皮下注射效果才會好。
7. 水痘疫苗:此疫苗可以預防水痘病毒引發的水痘以及帶狀皰疹症。是一種活病毒疫苗,目前疫苗所使用的病毒株Oka株是日本大阪微生物研究所高橋博士,由水痘患者分離水痘病毒經不同細胞傳代馴化而成,疫苗副作用小保護效果達90%以上。此疫苗為凍結乾燥保存,但效價降低速度比麻疹疫苗快,僅保存於冷凍庫中,因疫苗價格很貴目前是自費。
8. B型肝炎疫苗:第一代的B型肝炎疫苗是由B肝帶原者的血漿中分離,經福馬林不活化製成,另一種是利用遺傳工程方法以酵母菌或其他細胞培養,而大量生產B肝表面抗原(HBsAg),效果好而且更安全,冷藏保存。台灣使用B型肝炎疫苗自1979年實施新生兒接種至今,已使國小一年級學童之帶原者由10.5%降到1.7%。
9. A型肝炎疫苗:製造方法類似於沙克疫苗,將病毒株培養於動物細胞,再精製純化後以福馬林不活化,是一種不活化且經呂膠吸附之製劑。
10. 狂犬病疫苗:可以在感染之前預防也可於被狂犬病動物咬傷感染後再注射,以預防感染引起的腦炎。是一種不活化之病毒疫苗,是將狂犬病毒株接種於動物細胞,收穫再精製純化經福馬林不活化而得。
#疫苗之檢定
包含特性、無菌、防腐劑含有量、真空、純度、含濕度、病毒迷入、毒力試驗、發痘試驗、抗原阻止試驗、安全及效力等項之檢驗。
因應大規模疫情,許多國家均在考慮提供緊急授權讓 武漢肺炎疫苗能盡快應用,原本疫苗臨床有一、二、三期,在目前緊急狀況下有可能會幾期合併,疫苗上市一定得經過很多嚴格的審核,並不會因為緊急使用就放鬆過關,民眾多關注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報告的資訊即可~~
革蘭氏陰性菌外膜 在 若晴的瓔珞寶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流感及新冠狀病毒全民警戒⚠️⚠️
手部清潔跟出外的口罩配戴你們做好了!
那~~~~~
您知道專家說:出外穿過的衣服就算在外獨立吹風2小時也無法消除病毒,最好直接清洗嗎?!!
❕‼️️❕就在今天2/20晚上8:30~
若晴在阿榮嚴選為您帶來超厲害的「LION獅王奈米樂*抗菌*超濃縮洗衣精」
🛑冷水抗菌配方!15度C冷水洗淨也能滲透纖維底層、長效抗菌!
🛑專利MEE配方奈米等級分解髒污!
🛑長效預防2大臭味菌(革蘭氏陽性菌、革蘭氏陰性菌)
🛑獨特「抗菌+多醣分解酵素」配方,能分解去除洗衣槽上的菌膜
✅潔淨力💯
✅除臭力💯
✅主要洗淨配方MEE來自天然棕櫚油,天然好安心
✅PH值中性,無螢光劑、無漂白劑,對衣物肌膚溫和,適合貼身及嬰幼兒衣物
✅不含磷、壬基苯酚、三氯沙、甲醛,符合CNS2477國家標準,安心無負擔
❤️非常時期,非常用心!就是要給同學們最好的,守護你我的健康❤️
我們晚上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0MTYmxh11o
#若晴 #若晴的瓔珞寶盒🦋 #阿榮嚴選
革蘭氏陰性菌外膜 在 所以革蘭氏陰性細菌一般都對抗生素的抵抗性比較高。另外 的推薦與評價
今天跟大家談一談基本的微生物學知識。 細菌主要分為兩大類,革蘭氏陽性(Gram positive)及革蘭氏陰性(Gram negative)。革蘭其實是一種染色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