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干涉你是我最大的善意—為何我選擇佛系教養子女」
家族的孩子目前在申請學校,過程中有各種的顛頗與擔心。
女兒說:「不順利也沒關係啊,人生的路那麼多條,這條不通,走別條路就好了。」
語畢半晌,她說:「奇怪,看別人的為難倒是清清楚楚的,說別人也是容易。怎麼換到自己身上就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各式各樣的糾結與在意。」
我說:「人家說,外面沒有人,只有你自己。
有別人在外面指指點點時,我們所有的力量都在滿足、應付、對抗外面的人。
沒有別人指指點點時,力量就不得不轉到看清楚自己要什麼,應付內心矛盾的諸多信念,對抗自己不同的慾望。
看清楚自己,那可不容易啊。」
我唸五專時,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睡覺。
但我卻記得有一位老師分享她的婚姻,那是我第一次學習到外面的聲音是如何的掩蓋了自己的議題,當外面的敵人消失時,面對的議題是如何的更挑戰。
我的老師說,她和她先生結婚前,整個力量都放在對抗反對他們交往的婆婆上。她形容自己和先生的關係是「雙手牽緊緊」,唯恐婆婆興起的風浪會沖散了他們倆。
後來婆婆過世了,風浪停了,眼中的樑木消失了。忽然間,他們倆發現了房間裡的大象:他們倆是如此的不同,沒有共同的話題,共同的興趣。甚至她先生嫌惡的說:「妳跟我媽好像。」
不是婚前就要看清楚彼此的迥異嗎?他們夫妻倆的迥異如大象般的巨大,為什麼在一起那麼久都沒有看到呢?
因為他們有個共同的目標,對抗反對他們在一起的婆婆。婆婆興起的風浪太大了,大到比大象還大,遮住了他們倆的視線,什麼都看不見。
我一直記得老師講過的這個例子,因此從孩子還小的時候,我會引導他們適應社會,但很少要求他們做什麼來符合我的期待,讓我開心。畢竟我有什麼期待,自己去完成就可以了。要求他們來滿足我,會模糊了他們自己內心的聲音。
因此,我的孩子很早就要面對自己選擇,沒有我擋在那邊讓他們看不清楚。
這就是何以我會選擇佛系教養子女。
在華人文化的薰染下,我們的注意力多數是放在集體的利益,在了解自己,滿足自己,與自己和解上甚少著力。
然而自己才是那個拿著鞭子譴責自己最嚴厲的人。
為了讓孩子充分認識自己,與子女的相處上,我選擇議題分離。除非你踩到我,侵犯我的權益,否則我都是閃邊去,不成為孩子的假議題,如此才能讓孩子傾其全力去了解自己,滿足自己,和自己和解,也才能夠得到內心真正的平安。
如此規範自己不干涉,選擇佛系與子女相處,應該是我對子女所能表達最大的善意了。
貼圖小語:和孩子好好在一起,別讓自己的期望模糊了孩子的人生
~[時時正念]line貼圖(文字版)~
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duct/16284967/zh-Hant
~[時時正念]line貼圖~
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duct/16210111/zh-Hant
~郭葉珍的《和自己,相愛不相礙》~
博客來 https://tinyurl.com/y723qf8r
~郭葉珍的《我們,相伴不相絆》~
博客來:https://reurl.cc/NjZWge
鞭子形容 在 天堂島嶼.撒哈拉.蔡適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奧運都還沒結束,就有號稱動物權組織在批評馬術,質疑馬被迫比賽,質疑受傷馬的安樂死.我跟馬不熟,跟驢子駱駝比較熟,但我不相信這麼大隻的動物那麼容易被強迫,所謂的「馴」,在很大程度也是要順應動物天性,建立關係.這我就有經驗了,我照顧過兩隻雛鷹咧怎樣!馴鷹,有沒有聽過?
瞧,啊就說馬沒有那麼好擺佈啦!
我不覺得用「擺爛」來形容這匹馬是適合的,也未必是騎士說的「缺乏信心」,很可能只是不想走,偏偏騎士又反覆使用鞭子要讓馬前進,馬當然更不爽啊!
鞭子形容 在 職場裡的人類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勿承諾》
投射者好友離開上一份扭曲的工作之後,等待了一段時間,重新接到懂得珍惜專業的工作邀約。
新的公司很器重她,給錢、給空間,看重結果、也尊重在過程中的創意展現。整體來說,是穩定又自由的正確邀約。
遇上伯樂,好友自然全力以赴,上工不久便四處參加會議,被各部門追著下單,短短兩周,交出四份大型企劃。
她在Line上跟我說,我現在知道妳之前的感受了。人人都想上船,等著被載往成功的彼岸。
形容得很貼切,畢竟我們在職場的經歷雷同,陰溝翻船又谷底翻身,對於陽光普照不免特別渴慕,於是在烈日下拼命耕作,以茲證明我們是夠好的農夫。
看著她剛剛獲得一片良田,我想對她說的話,有很多。想了一想,還是長話短說吧,驗證人生,是很個人的事。我回了:「很替妳開心,別忘了妳的意志力中心沒有顏色,感動可以,勿承諾。」
打出「勿承諾」這三個字,手指頭帶著猶疑,反應了心底的不能置信,空白意志力中心的職場應對守則,怎麼三個字就打完了。
而在任何事情都被視為commitment的職場,「勿承諾」感覺上會死無葬身之地。又或者僅屬於某些高層不沾鍋的特權,跟自己毫無關係。我,就是owner啊,要怎樣「勿承諾」。
安節雅的新書,雖然著重在兩性議題,重溫各大能量中心的時候,還是令我有五雷轟頂的感受:「意志力中心是一顆引擎,若裡頭沒有能量,便沒有能力完成承諾的事,所以連『我試試看』、『我盡力而為』這類的言語都有同等的份量。」的確,職場上,雖不見得每一題都必須回答I’ll do my best,總還是免不了需要表明決心或戰鬥力的時候,所以,I’ll try my best、I will figure it out ASAP,大概就是多數人時常會說出來的話。
明知沒有能量承諾、卻還是給予承諾,結果也未必全是壞的,我有不少職場的承諾,都是在非我狀態之下說出口。這讓我獲得檯面上的光榮,而身體陷入類甲亢的運作,達標之前過度緊張,達標以後過度亢奮,萬一失敗,尾隨而來的就是過度自責與過度否定。這加速了消化系統的負擔,每個周一必拉一整天的肚子,胃壁和食道經常處於發炎狀態。
身體是誠實的,會明確反應我們的心態,心態偏頗,健康也跟著歪斜。過了好幾年傾頹的日子,我在這一兩年慢慢學著,如何勿承諾。
一開始很抗拒,從小家裡的教育就是訓練我,君子重然諾。現在突然要把承諾的話語權拿走,心裡老是無法踏出那一步。後來,我改成這麼想,勿承諾,就是不把話說死,不輕易首肯自己不確定的事。這不也是一種負責嗎?如此心裡便好過很多。
職場常常會有那種,上面指派下來非你莫屬的特案;同儕之間,也不時會有一些,超乎你預料與現階段能力的戰帖,老闆與同事看著你,把大概的狀況解釋了一下,該問的問題你也暫時得到答案了(懸疑的仍然懸疑著),輪到你該說些甚麼了,來結束會議、同時使少數意志力中心有定義的人安心,這時候,勿承諾、同時又可全身而退的同義詞有哪些?
有幾個我測試過,頗為受用的語句是:
「明白,但這個案子的幅員遼闊(盤根錯節/環環相扣),還有好幾個面向,我會回去好好消化(研讀/思考/檢視)一下。有問題我會再來請教你。」→你盡到應有的職責,說明接下來你確實會做些甚麼,但不保證絕對會產出甚麼。
「這個問題很有趣,但我有個不同的想法,你願意聽聽看嗎?如果要達成這個目的,有沒有可能往其他方向來做?也或者,我們會需要其他的資源。」→不需要把所有責任都攬在自己身上,適度提醒對方,不是所有任務,都是統包概念,最重要的是,你可能會需要資源與支持。
我知道,來自老闆的指令,很難模稜兩可,我通常會回到自己角色的本質,來和對方聚焦期待值,而不是先說Yes,「老闆,我懂,回到溝通本質來看,能見度是Basic,不過,促購、回銷這些指標,會離得有點遠。如果優先排序是實銷,那我會建議重新再盤整一次資源,把主攻/助攻的角色理清楚。」→和老闆開口「討價還價」之前,永遠記得,自己的核心function是甚麼?還有,看清楚,你所處的相對位置如何,有哪些資源可以近用、而要小心哪些利害關係。
上位者,很多時候要的不只是承諾,還有你的眼光與謀略。看清老闆真正的意圖,回到你的職場本位和內在權威,謹慎應對。
套句安節雅的話,對於意志力中心空白的人而言,每一天都會是新的挑戰。而作為一個意志力中心空白了四十幾年的人,我想補充的是,真正的挑戰,並不是來自於那些看似拿著鞭子訂績效指標、意志力中心有顏色的主管、伴侶、父母、朋友,而是來自於,你是否看清自己的位置、認識自己的本質,充分明瞭到,「價值」,是不需要靠著過度勞動、費盡口舌的承諾來凸顯的。
「價值」是,你深信,你安住,你自在,就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