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能源轉型整理師EP3
【智慧省電法,如何成為聰明用電人】
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天氣,再加上前陣子的機組歲修,缺水和用電量提前破紀錄,出現了供電吃緊的壓力。小編看到許多關心環境的朋友熱得不要不要的,卻不敢吹冷氣,也有很多朋友私訊小編詢問用電吃緊的時候,怎樣才能聰明用電?這篇就讓小編來介紹一些節電小撇步,讓大家幫助能源轉型的同時,也能安心的用電。
首先要告訴大家的是,用電最吃緊的時候,往往是 #夏天的下午一點到三點。但其實還有另一個--#傍晚過後的夜間尖峰,主要原因是下班回家的住家用電增加,再加上太陽光電減少降低了夜間供電,一來一往就容易造成供電吃緊。因此,我們可以將節電可以分成隨時可做的一般節電,跟尖峰時段的節電。
🔍 省電的第一步讓我們先了解家中有那些吃電怪獸,盤點家裡有哪些電器、功率多少瓦、使用時間多長,就能知道是否有老舊家電需要汰換,以及怎麼調整使用習慣。
--
#一般節電的做法:
⚡ 汰換老舊的高耗能電器,優先選擇有 #一級能效 標示的電器
老舊家電的耗電量平均是節能家電的2.5倍,不要想著家電還沒壞捨不得換,省下來的電費很可觀喔!最簡單的就是先把家裡的照明設備更換成LED的吧。
⚡ 購買變頻冷氣
夏天的用電量有將近五成來自空調,如果使用變頻冷氣,溫度設定在26-28度,勤洗冷氣濾網,搭配循環扇使用,一個月冷氣費大約500塊,既可以舒適吹冷氣,又不會增加太多用電負擔。
⚡ 不再使用電熱水瓶、開飲機燒熱水如果一定要用就加裝定時器
電熱水瓶為了維持水溫,會自動加熱,一年下來大概花掉3600元在加熱熱水。最好的方式是先用瓦斯爐或快煮壺燒水,再用保溫瓶保溫。如果一定要用電熱水瓶,記得使用計時,設定起床或回家時有熱水可以用就好,省下上班時間加熱的電費。
⚡ 關閉待機電力
只要沒有斷電,電器處在待機狀態的都叫待機電力,最簡單的辨別方式是 #有遙控器的一定是待機電力,沒有遙控器的像是電磁爐、微波爐、洗衣機也會消耗待機電力。依工研院測試統計,待機電力約占台灣家庭用電之7.4%,1年電費約1040元。待機電力耗電排行榜的第一名是機上盒,待機跟正常運轉的耗電量差不多,也就是睡覺跟上班的時候,機上盒默默偷走了你的電費喔。省電方式是使用有開關的插座,使用完順手關掉插座上的開關就好囉。
⚡ 做好室內隔熱,冷氣省大半
家裡會熱最主要的原因是外面的熱跑進來了,所以擋下屋外的太陽,還有減少房子的熱傳導便是關鍵。前者可以在窗戶「外面」掛竹簾,或是使用遮光布或隔熱貼,後者可在外牆或頂樓塗隔熱漆、鋪設隔熱磚,也可以加裝太陽能板,同時做到隔熱又發電。
--
⚡一般節能做得好,尖峰、離峰用電一起省⚡
針對尖峰用電我們還可以:
📌 下班關閉電腦、數據機,減少辦公室的待機電力。
📌 沒有必要的話,避免在尖峰時間使用耗能家電
📌 關閉不必要的照明設備及待機電力
📝 每月用電超過700度以上的住家,以及1100度以上的店家,也可以申請使用 #時間電價,將一些用電從尖峰時間移到離峰時間使用,每月有機會省下好幾百塊的電費喔。
任何發電方式都有代價,省一度電的成本比發一度電還要便宜很多,不僅可以為地球暖化盡一份心力,還能守住自己的荷包哦💪
大家還有沒有其他小撇步呢?歡迎在底下留言分享你的節電方法~
#我是能源轉型整理師
#move_to_Energy_transition
#每周一篇不要錯過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頂樓 磁 磚 隔 熱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台北租房 6 年,我見識過的奇葩房源 ]
最近在臉書上發現了一個叫做「奇葩裝潢分享中心」的粉專,裡面搜集了很多荒誕的台灣租屋設計,一張張貌似是 591 租屋網截下來的照片,喚醒了我在外租房 6 年的創傷記憶,但這台式 bad taste 的幽默,還是令我嘴角忍不住上揚。
以前在 591 找房子時,就深深驚嘆於奇葩房源的數量,記得有個公寓,整間房是打通的,美其名叫「開放式設計」,廚房、臥室、餐廳、客廳全部共處一室,以家具種類的不同做精神上的區分,浴廁部分用稍高一點的門檻和浴簾與室內其他地方隔開來,雖然能擋住洗澡水往外流,卻擋不住大便時的屎臭。最好笑的是,整個房子的牆竟然都使用了白色磁磚,一踏進去,就好像踏入了一個巨大的浴室一樣,滑不溜丟的,我想應該很好清洗,但是視覺上實在不美觀。
還有一次去拜訪一位友人位在師大的家,那公寓我目測在正常狀態下,應該只適合一個人住,但該房東卻在這麼小的地方,硬是隔出了三個房間(想像一下一間普通套房被隔成三等份),剩下的區域,只夠放一個又小又窄的浴室(在馬桶上坐下來,膝蓋會碰到前面的牆壁),以及玄關進來一張破沙發與一個無濟於事的盆栽,企圖營造一種「溫馨小客廳」感。我朋友的房間門打開,一張單人床,一個小書桌,一個塑膠衣櫃就滿了,書桌甚至搖晃到不行。這樣一個月 1,2000,不知道是這位房東太貪婪,還是我朋友太白痴。
還有一個房源很獵奇,Google Map 顯示位在陽明山某條小徑上,是一棟紅磚砌成的獨立房屋,周邊樹林環繞,前後都有庭院,屋主還聲明可以在前面做點小生意。老實說當時其實有點心動,但最後因為我不會騎車而作罷。
也曾去看過一個在萬華的房源,頂樓加蓋,要走到房門口,首先要經過天台兩個巨大轟轟作響的水塔,很像周星馳電影裡那些底層餓鬼會住的地方,房東太太卻不以為恥,反而建議我「可以在這裡烤肉喔!材料都可以放在這邊(手比水塔旁邊幾處莫名水泥平台),很方便!」十分具有樂觀正向的精神。房東太太也很自傲地說,前幾年隔壁幾棟曾發生過大火,一棟一棟連燒過來,最後停在她這棟,因為他們房子是真材實料做的,租到賺到。
好笑的是,房東太太一吹噓完,牆角就爬出了一隻巨大的蟑螂,我假裝沒看到,房東太太也假裝沒看到,但下一秒她竟然不動聲色用光著的腳去壓住那隻可憐的蟑螂。我就這樣和房東太太微笑著四目交接走出房間。
591 還有一個我很不解的點,就是很多房東似乎以為,只要房間裡有「象徵性」的物件,似乎就能大言不慚地賦予房子本人根本沒有的「風格」:掛一張英國國旗就是「英倫風」?牆上一張愛琴海的海報就是「希臘風」?角落擺一張網美藤椅就是「度假風」?沒有裝潢就是「極簡風」?果真不能讓貧窮限制我們的想像。
也有很多套房,一看就知道原本根本不是設計來給人住的,而是那些邊邊角角用來當儲藏室的地方,但房東們總會找到方法,在那些詭異彆扭的格局裡,塞入所有民生需要的家具,重新詮釋了麻雀衰小五臟俱全這句形容。
還有看過一個房子,浴室的門打開,竟然還有幾層階梯在裡面,而馬桶就在階梯的頂端,想要大便必須拾級而上,坐在頂端,感覺就像大便之王。《寄生上流》裡那個廁所並不誇張,而且在台灣甚至不少見呢。(據說是因為管線設計不良,才需要靠地心引力讓糞便排出廁所?)
我也租過一個把陽台改建成浴室的房子,夏天的時候還算舒服,邊洗澡還能享受一下外面的陽光與微風,但冬天的時候簡直是在戶外洗澡,記得有一年寒流來,晚上只剩 9 度,好巧不巧那天熱水器又壞了,我又是不洗澡睡不著覺的人,於是最後只好硬著頭皮洗完,回到床上躺著的時候,身心好像受到極刑伺候一樣受創,眼淚就這樣忍不住滴到枕頭上。
說來說去,以上這些煩惱,純粹來自一個領月薪的年輕人,如果我有錢,想必也不必在租屋這回事上受到這麼多的創傷吧。
你們有租過什麼奇葩房子嗎?
歡迎追蹤我的 IG:https://www.instagram.com/abby_chao_/?hl=en
#為什麼國外電影裡工作普通的男女主可以住市中心三房兩廳
#我以前住過的房子太醜了所以放張網路找來的美照
奇葩裝潢分享中心 #租房 #591 #台北 #生活 #taipei #rental #Abbychao #少女A
頂樓 磁 磚 隔 熱 在 馮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售樓 #我家好好樓找新主人 #目前還在銷售中呦 (若是簽約成交會在文中寫明)
地點在台北市健康路和南京東路五段之間,走路約10分鐘到南京三民捷運站,約5分鐘過個馬路就到河濱公園慢跑。
早上下樓漫步2分鐘就可以到旁邊的南京市場買食材或吃小吃。全聯超市走路5分鐘,離清幽的健康路比紛擾的南京東路更近些。
樓房座落在舊區的的小弄裡,前後門的弄都小,所以車慢車少行人不會逗留在路上(吵架),所以很安靜,就像熱鬧市區裡的郊區,早上有蟲鳴鳥叫,偶然還有珍奇異獸飛來陽台露台小花園say Hi。
.
整棟樓最被稱讚也最重視的設計:是非常通風通氣~
主要是自己這些年明白了『氣』是人體最重要的能量,所以在設計時一定會把這個擺在第一位,窗戶,對流,冷氣位置,房子的坐向...應該也可以說就是風水。
我們自己住在5+6+7樓,都是用德製的折門大片落地窗(可全開一整面),另外可使用的面積還有1樓(停車)及B1和8F儲藏室。
2/3/4/5.6.7樓一層一戶共四戶,每層樓都有大落地窗+大陽台+後陽台。外觀設計風格有人說是北歐簡約,我自己覺得是低調樸實。
.
地坪30坪。前後都有門出入。
10年前我們買時候是三層透天樓,然後自己找建築師/設計師/營造廠,花了5年的光陰精氣神和近4000萬的設計費和營造裝潢成本,建了的這棟7級抗震要給自己住的樓。
現在回頭想想自己真的好誇張,小到每一片磁磚,每一面牆的丹麥富洛克油漆色號,每一顆水龍頭臉盆材質造型到每一顆馬桶...都是我一選再選然後再選才用的(往事歷歷在目,到底為何要這麼辛苦這麼忙哈?逃不過的完美主義陷阱啊)。
.
12月10日晚上9點多,台北來了個有點強烈的地震,也是我們住進這樓5年多來經歷的最大一次地震,當天我和尢都在5樓,覺得這個地震在這樓裡的感覺很妙,像是坐在船上呢~整棟樓的搖擺可以用「So smooth滑順」來形容,我猜這可能就是建築師和結構技師說的『筏式抗震基礎建築』的感覺吧。
.
說到這裡,內心默默很感謝當初營造這棟樓的春越建設,每個樓板都建造的十分紮實,不僅建造時每週的建築進度都有照片和清楚的報告,下次建樓還是想找他們:)
.
體驗最深刻的是去年樓頂密封的花台蓄水造成七樓的地面插座進水,找來的泥作師傅幫我們抓漏抓到很驚訝密封的花壇內已是個小池塘,樓板也沒另做防水,六樓的屋頂卻完全沒有漏水痕跡,一直誇獎我們的建築:『水泥灌漿做得很紮實,竟然不用作防水』
不過那次修漏為了一勞永逸,也同時重新整地做防水貼進口花磚。
.
#風水師精準計算過的好宅
這棟樓從看地到興建到室內設計,都是風水.玉蘭老師指導鑑定過,我也很感謝她!每次買房都給我很多好的建議,也讓我這些年都可以順利的好好活:)
記得當初建築物的角度都是老師用羅盤定出來的,坐正北朝正南,前面有101和W hotel,後面有新美館當靠山,上接天下接地,生活在這裡5年多,從重度牙周病全身都壞了了的住進來,到現在生活好好/身體好好,可以每天睡足8-9個小時,我想這裡的好風水的幫助是絕對大有的。
.
接下來(老廣告創意人的職業病) 想來談談什麼樣子的人(TA)適合這棟樓?
.
#很適合上有老下有小的家族呢
整棟樓是符合嚴格中華民國法規下的無障礙空間,從入門到電梯都是輪椅可以上下樓的,所以很適合老人家或大型老狗居住,說來好笑,當初花了一百多萬裝置的永大電梯是為了我家古代牧羊犬咪咪,她走的最後那幾個月這電梯確實幫了我們大忙。
一開始委託的信義仲介,已有幾位有興趣的買家來看,其中一組就是一對夫妻有兩個小孩還有長輩的,的確夫妻住五六七,小孩一人或兩人一層,長輩一層,一層客房的確很合適,如果你也是想要和婆婆有距離但又不能距離太遠的可以考慮。
.
#也適合想一起終老的好友們
這棟樓權狀有四張,5.6樓一張,2.3.4各一張,我們直到現在並不打算分開銷售。
今天跑完山突然想到也很適合想要住在一起,生活互相有個照應的好朋友們,一人一層,互相照應但也互不干擾。
如果沒有停車需求,一樓也可以改裝成小店面或者美麗的工作室。
.
#更適合喜歡享有各自空間的夫妻
我和尢~就是屬於這一種類型,平常他愛在一樓車庫創造他的手工刀,我呢喜歡在七樓泡澡寫文和靜坐按摩看書。
五樓是廚房和起居室,六樓是臥室和淋浴間,想要在一起的時候相聚在這兩個樓層。
2.3.4當客房給親友住,偶爾租給雜誌廣告拍片,也會收租,這幾年算下來房租的收入可以繳交整棟房貸的利息,是棟可以自給自足養活自己的好宅。
.
#也挺適合投資兼自住的頂客族
九月有個十幾年好友,來我家頂樓看夕陽喝酒烤肉後隔兩天,他就很有感的私訊我說也想要買一棟這樣的樓房,頂樓自己住,樓下租給別人收租(做國王)⋯哈如果你手上有一筆頭款想要投資房地產同時收租,這樓很適合呦。
.
我因為沒有家世背景白手起家,出社會後發現想要做為一個追求品質,不熬夜,要睡飽又要帶著快樂良心的 廣告導演/創業家/好老闆...在工作拼搏真的很難賺到錢。
於是在三十出頭就看破了『工作無法賺錢,要理財才可能會有財』,於是看書上課學理財學投資房地產,十幾年前台北房產起飛前每年在台北市買一兩棟房,到現在手上房有點(太)多了,年過半百此時突然想開,漸漸想要生活簡單點,也計畫要往山裡森林邊去住了👉如果你想問為何會這樓這麼好為何會想要出售這大概就是原因嘍,我接下來的計畫是想買座可以自己種菜種香草的森林來蓋幾棟有機宅:-)想到就很美好❤️
.
房屋權狀136.11坪,土地權狀30坪,可使用面積B1-8F大約150坪左右。若你想進一步知道每個樓層的細節可 #點入照片看各樓層的文字說明。
.
若你對買這棟樓有興趣,可私訊我訊問售價和其他細節
但你我人生都短,一樣也是非誠勿擾嘍~
.
#售我家好好樓
#呼喚新的好好主人
#來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