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問為什麼?》
你走在一個歐洲小鎮的郊區, 前面看到了一個正在施工的工地, 看到了一位正在建築教堂的石匠. 你走過去問他: 師傅, 您熱愛您的工作嗎? 石匠回答: 我已經記不得砌這道牆砌了多久了… 我只知道我日復一日的頂著大太陽在這裡做工, 我的腰痛得腰死, 我甚至不知道在有生之年看不看得到這間教堂完工.. 但至少這還是一份糊口的工作, 可以讓我一家溫飽.. 你謝過他, 繼續往前走. 沒走幾步, 又看到一位石匠在工作, 於是你又走近問他: 師傅, 您熱愛您的工作嗎? 石匠回答: 我當然熱愛自己的工作啊, 我正在建造一座偉大的教堂啊! 雖然我也記不得我倒底工作了多久, 每天一直這樣砌牆, 讓我每天腰都痛得要死… 我甚至不知道我有生之年看不看得到這座教堂完工, 但最重要的是.. 我是在建造一座偉大的教堂耶!
同樣的工作, 但是對於這兩位石匠師傅的意義完全不一樣! 這就是他們是否擁有”為什麼”?
這一本書其實應該是要先看, 才讀第二本”找到你的為什麼” . 但是我的順序是反過來閱讀. 不過無損對於”黃金圈” 理論的理解, 反而讓我有了更深一個層次的認識
作者Simon Sinek在年輕時創立了一間投資顧問公司, 當時的他意氣風發, 集合了一對志同道合的好夥伴一起創業. 在公司營運的頭三年, 業績蒸蒸日上, 每一年都可以找到新的客戶與他們合作, 每一個人的鈔票都賺得可以把口袋鼓到爆! 但是, 突然有一天他開始產生了深深的焦慮… 他清楚知道公司現在之所以看似鵬程萬里的原因是所有的成員都很年輕, 充滿激情, 而且體力旺盛. 絕大多數的業績都是靠他們的三寸不爛之舌以及與客戶死纏爛打得到的… 但是, 這樣還以持續多久? 他明白其實他是沒有理想的, 目標就只是賺錢… 等到有一天原來的方法行不通時, 公司很有可能就在短時間垮台!
因此他開始逃避與人接觸, 開始拒絕面對人群. 一段時間後, 他覺得不能繼續這樣下去. 他開始參加了各式各樣的心理與領導力課程, 但是一直沒有找到他想要的答案.. 一直到一次的課程中, 他聽到了關於人類大腦構造與功能的介紹, 竟然發現這與他在大學時想出來的”黃金圈” 理論不謀而合! 因此他恍然大悟, 再將自己的理論加以擴展, 不但幫助自己從低潮中走了出來, 更積極的開始與人分享這個概念. 因為, 他回憶當初之所以成立投顧公司的原因是為了幫助他人, 他喜歡看到客戶成功以後的喜悅笑容, 這才是他的”為什麼”! 但是正如絕大多數一般人一樣在職場打滾久了, 或是少年得志以後, 反而遺忘了自己當初的初心
黃金圈裡面的最內層是”為什麼”, 就是我們做任何事的理由, 它是我們內心對於自身情感最渴望的聲音. 中層是”怎麼做”, 是我們透過哪一些選擇來我們的理想, 而最外層是 “做什麼”, 意指我們是靠什麼手段來實踐我們的”為什麼”?
想想, 你走進一間3C商場, 在樓面上的各家店員看到你, 就湊過來告訴你: 我們這一家的電腦顯示器有多漂亮, 運算效能有多快, 內存容量有多大, 外型設計有多精美, 價格有多優惠… 你看到他們電視牆上面的廣告也都是在重遇同樣的訊息.. 你都會怎麼回他們? “好的, 我再看一看吧”.. 可是你一轉角進了另一間店家, 店員不疾不徐先讓你看一下他們的宣傳廣告影片: 我們的精神在於挑戰傳統, 而且我們相信”不同凡響”的力量. 而我們的使用的方式, 就是讓我們的產品擁有最精美的設計, 而且簡單好用! 我們是蘋果, 提供給你最好的電腦. 我相信即便是你都還沒了解他們電腦的相關規格是什麼之前, 就已經被打動一半了! 蘋果電腦怎麼會有這種魔力呢?
因為他們先告訴你他們的”為什麼” : 我們的願景, 理想與信念, 而別的公司卻是先告訴你他們的”做什麼” : 他們的產品, 服務與價格…
首先, 在商場上所有銷售手段為了證明自己與眾不同, 會不斷的大量強調他們的特色, 也就是”做什麼” : 我們的車有最佳油耗, 我們的手機有最強的照相功能, 我們的餐廳有最新鮮的食材, 我們的健身房有最專業的教練與設備… 聽起來很熟悉對不? 越是企圖強調自己的不同, 反而越是與人相似! 因為我們總是習慣由黃金圈的外部望內溝通, 而且頂多到”如何做” 就沒有了. 但是反而遺忘了最重要的”中心價值”
黃金圈完美的與人腦的構造與功能相互匹配. 人類大腦的緣腦, 是較為原始與古老的部分, 負責情感, 反應, 生存與決策. 而新皮質 (新皮層) 是最後發展出來的”智人腦” , 負責理性思考, 分析, 以及語言. 緣腦對應到黃金圈的”為什麼”與”怎麼做” , 而新皮質則對應到”做什麼”. 我們的情感運作都是圍繞在緣腦 (有著”邊緣系統”而取名), 所以很多的時候, 我們會有 ”我說不上來, 但總覺得不對…” , 或是 ”感覺對了, 什麼都對了!”由於緣腦不具語言功能, 因此是以情感與直覺為主導, 而新皮質 (特別是前額葉), 則會幫助我們經情感尋找倒適切的言語加以表達
簡單的來說, 由黃金全由內而外的溝通方式, 可以以真實的情感為起點, 但是假如我們是以外向內, 就會喪失了溫度..
作者又提到了一個”創新的擴散法則”. 我們可以將一般人的行為概分成五大類, 而這些人的比例也形成了一個鐘形曲線: 有2.5%是屬於創新者, 這種人就是會徹夜排隊, 只為了成為這世界上第一批買到新iphone, 或是playstation的狂熱份子, 接下來是早期採用者, 占13.5%. 他們也許不像創新者一樣那麼積極, 但是對於特定品牌與行為也是擁抱一樣的熱情, 有著想要搶先體驗的心態. 這兩種人都是以情感驅動, “跟著感覺走”. 一個品牌的腦殘粉, 就來自於這15.5%的人群, 而這一群人, 則會往後影響後面的34%早期大多數. 在後面的34%後期大多數則比較處於觀望狀態, 他們會先看看試用者的反饋再做決定, 因此忠誠度算是最低的, 所以早期大多數的體驗, 會連帶改變後期大多數的行為. 而最後面16%的落後者則是守舊派, 最討厭變動
所以Simon擔任企業的顧問時, 常常會問他們的高層: 你們公司的腦殘支持者佔所有客戶的幾%? 大多數的公司都會很驕傲地回答: 10%! 這根本不夠, 這個覆蓋率還不及創新者加上早期使用者的15.5%, 也就是剩下有90%客戶是很浮動的, 只要競爭對手給他們更好的優惠, 更多的服務, 他們就會見風轉舵了. 而要贏得這近16%的人群, 要與他們的”心” 溝通, 就是由”為什麼” 出發
假如我們對於自己的工作缺乏 ”為什麼” 的感知, 自身就會感到焦慮或是厭倦, 進而也無法讓服務的客戶產生積極的體驗
但是我覺得Simon在書的後半段提的一點非常好, 有了強大的”為什麼”, 你必須要找到一位了解你的人幫助你執行信念, 不然理想家非常容易因為看不清現實而失敗. 因此有一位志同道合的軍師是非常重要的, 他有能力將想法轉化為現實, 而且可以維持一致性, 不會有偏離航道的可能
使用你的”為什麼” 來感動自己, 打動客戶吧!
People don’t buy what you do, they buy why you do it!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
領導力課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近年來越來越常聽到「正念」這種生活方式,同時這個概念也漸漸深入企業界。一般人對它的誤解可能是冥想、打坐之類的禪修活動。我認為,正念其實是一個「思考與回應的系統」,教你「釐清外來資訊、探索內在情緒、做出重要決定」的一個處理過程。
《靜下來工作》這本書的作者是馬克.雷瑟(Marc Lesser),他是一位修習正念多年的禪僧,悉心推廣正念的概念給世界各地的企業領導人。同時他也是Google熱門課程「SIY搜尋內在自我」的共同開發者之一。
這本書裡,他分享了這門課程帶來的廣大成效:「讓企業領導人更具同理心、減輕心理壓力、提高自我察覺、增進團隊溝通」。他將課程精隨濃縮成七項覺知練習,期許人們學會使用正念之後,能夠在凌亂不堪的世界保持理性,找到內心的寧靜。
這篇文章裡,我會以我自己親身參加過「正念工作坊」的課程經驗,搭配讀完一本書的心得,回顧與提煉成我的體會,用一張圖帶你看懂「正念」是如何運作的。這絕對是一個未來人才必備的內在修練技能。
👇《靜下來工作》什麼是正念?未來人才必學7個內在修練
領導力課程 在 李河泉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No.2189〈「泉新觀點」YouTube整理推出,請河粉們支持訂閲,提供5點大放送〉
很多河粉每天看到老師的Po文,
也敲碗希望看到老師的影片,
其實老師不是沒有影片,
只是說出來會害羞,
因為我的相貌普通,
所以盡量不站出來嚇人。
封城在家思考多日終於領悟,
如果大家常常看到老師,
能夠對自己的外表更加有信心,
應該也是老師的小小功勞。
連我這種長相都能拍影片,
各位美女帥哥更是不用說。
所以大徹大悟,
決定利用疫情期間將影片整理到YouTube,
超過70部影片(長短都有),
整理成9大類別:
1、職場生存類
2、決策/創新類
3、行銷簡報類
4、溝通談判類
5、新世代領導類
6、領導管理類
7、超級領導力課程
8、親子教養類
9、李河泉老師 簡介
10、預告及花絮類
為了慶祝疫情趨於穩定,
大家的生活逐漸恢復正常,
我們也有機會碰面…
決定來個「5點大放送」。
只要各位搜尋老師的YouTube影片「泉新觀點,並且「按下訂閱」+「開啟小鈴鐺」,就有的機會點得到
輕而易舉就能得到Line@的五點。
執行方法如下:
1、搜尋李河泉老師的「泉新觀點」頻道:
https://reurl.cc/LbgmpX
2、「立即按訂閱+開啟小鈴鐺」
3、截圖給小編如附圖
4、小編確認後立刻奉上專屬5點
特別提醒:
1、「按訂閱」和「按讚」不同。
2、按完訂閱,會出現小鈴鐺,務必也要按下去
3、有問題請私訊小編
最後提醒大家,
老師的YouTube裡面,
不論影片長短,
有許多還不錯的內容,
歡迎大家細細咀嚼。
今天星期一
已經完成訂閱「泉新觀點」的河粉
今天留言別忘了跟老師說一聲
各位河粉早安
PS. 李河泉老師的內容都歡迎分享
#並非收費的影片才擁有豐富的含金量
#老師的影片有很多內容絕對有幫助
#一點一滴努力的過程就像目前出賽的奧運健兒請大家為他們加油
領導力課程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 )
PNN livehouse.in頻道 ( http://livehouse.in/channel/PNNPTS )
領導力課程 在 水深之處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王嘉陵] -台大社會系畢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社會學碩士,哈佛大學醫藥行政與人口學雙主修碩士。
前IBM亞洲區行銷副總裁,現任香港科技大學MBA教授,專門教導管理人才『管理決策與領導力』課程
[王生台] -東海大學化工系畢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和加州柏克萊大學碩士。
曾任美國加州政府環保署高級官員,並獲邀擔任美國國防部助理副部長。
活在當下,及時行樂,是一種灑脫,但...,爽快的感覺,常一剎那就消失;
精打細算,事事規劃是一種負責,但...,瞬息萬變的局勢,你能掌握麼?
聯絡我們
http://www.recovery.org.tw/
更多福音
http://www.luke54.org/ 路加五四
更多影片:
水深之處粉絲專頁http://www.facebook.com/luke54.org
水深之處網站
http://www.luke54.org/
領導力課程 在 水深之處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王嘉陵] -台大社會系畢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社會學碩士,哈佛大學醫藥行政與人口學雙主修碩士。
前IBM亞洲區行銷副總裁,現任香港科技大學MBA教授,專門教導管理人才『管理決策與領導力』課程
[王生台] -東海大學化工系畢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和加州柏克萊大學碩士。
曾任美國加州政府環保署高級官員,並獲邀擔任美國國防部助理副部長。
活在當下,及時行樂,是一種灑脫,但...,爽快的感覺,常一剎那就消失;
精打細算,事事規劃是一種負責,但...,瞬息萬變的局勢,你能掌握麼?
聯絡我們
http://www.recovery.org.tw/
更多福音
http://www.luke54.org/ 路加五四
更多影片:
水深之處粉絲專頁http://www.facebook.com/luke54.org
水深之處網站
http://www.luke54.org/
領導力課程 在 【課程宣傳片】領導力講座|你在學期間不能錯過的一門課 的推薦與評價
領導力 講座學什麼?⠿——「 課程 將透過各領域專業領導者分享,#瞭解產業趨勢,建立#職涯規劃藍圖;並透過小組情境題討論,與同學交流個人觀點與分析, ... ... <看更多>
領導力課程 在 核心團隊領導力課程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領導力 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能力,但光是理論的講解能起到提升領導力的作用嗎? 透過體驗式的沙盤模擬課程,能讓學員從中結合職場經驗與名家理論,在課程的過程中,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