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耐洗紙,用過實返唔到轉頭🤩】
好多家庭都喜歡用㕑房紙,用嚟一次性抹飯枱、抹碗碟、抹爐頭等等,貪佢方便又衞生,但有時啲污漬唔係話抹兩三下就搞掂😝,特別有時要清潔嘅範圍比較大,分分鐘要用上三五張㕑房紙先抹得乾淨㗎!我哋自從用咗 維達耐洗紙 就可以解決到以上問題,除左可以乾濕兩用,仲可以重複水洗5次😍,濕水後一擰即乾,唔怕細菌滋生,乾淨衞生,重複抹多幾次都得,唔驚浪費!有時我仲會配合清潔劑使用,清潔客廳、㕑房、厠所都好輕鬆,抹電視、牆身、雪櫃、茶几、爐頭、抽油煙機等等⋯ 無論乾用定濕用,維達耐洗紙都唔易爛,質地強韌,非常耐用👍!絕對切合家居清潔多用途,唔洗搞到咁多條抹布,用完即棄,方便又衛生🌟⋯
邊度買到?各大超市、藥房及HKTVmall有售⋯
有冇優惠?即日起至9月23日,體驗價只需 $20/卷(百佳超市、AEON及HKTVmall),把握優惠期內去入貨喇🛒🛒🛒🛒!
Vinda Hong Kong #HAHA之家 #Vinda #維達 #維達耐洗紙 #耐洗紙 #強韌耐用 #可重複水洗5次 #乾濕兩用 #減少細菌滋生 #清潔廚房 #清潔家居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仁稔醬對我有很多回憶,是兒時家中順德女傭每年夏天也做的開胃佐飯鹹餸。每次都做一大盤,對它的味道非常熟悉,自此每隔數年便會買仁稔做這個懷舊菜。 1979年認識恩師江獻珠女士,跟她學做高級粵菜約半年,後來在2001年跟老師再續師徒之緣。2012年,老師86歲,雖然行動不便,但每星期仍然為《飲食男女》示...
頭抽 用途 在 譚蕙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抓緊着成績表的爸爸]
瘦削的少年,一頭濃密黑髮,梳了時下韓星流行的「中分」髮型(前額留海中間分界)。身上穿着窄身深藍色西裝,裡面的白色襯衣鈕扣的深藍色,和西裝外套顏色一樣,吊腳褲子下搭配了一對啡色綁帶紳士鞋,刻意地沒露出袜子,腳眼配合潮流低調地裸露着。
他要面對三名年紀比他最少大一倍的成年男士查問。有人穿着帶波點煲呔,有人頭髮花白背微佝僂,有人不住托着自己的眼鏡。少年說話清晰,刻意安排停逗位置,句與句之間有足夠的沉默,讓大家有足夠時間抄筆記。
少年那對細小的眼睛,留心地捕捉看着成熟男人抄寫的速度,待對方停筆,眼光從桌子上抬起,他才繼續說下去。即使說到緊湊的內容,他也刻意把語速放慢:「我個人所知_通常_第一_萬用刀有好多地方買到_野外用品_店鋪_有得買既_第二,我自己的用途_同其他人…」
成熟男人問:「你怎知道其他人呢?只能講你自己。」
少年接招應對:「sorry,我自己就只用在野外活動_萬用刀上都是微型工具_用途好普通_係開罐頭剪野既用途。」
***
房間異常安靜,卻坐滿了人,有穿了格仔裙校服的女同學,也有少年人父母。父母穿搭得體,母親腳踏斯文裸色女裝皮鞋,父親剪了乾淨髮型搭配格仔上衣,兒子讀的是區內頗有名氣的直資中學。答問持續兩小時,即使來支持的友好都忍不住打瞌睡,父母仍緊張地伸長脖子探頭張望。
這個場景,和把子女送去心儀學校的面試場景何其相似:一批穿着西裝的大人,輪流向少年查問,看少年人應對如何,穿得過於早熟的少年小心翼翼地回應,背後是一對肉緊的父母。
但這個少年人面對的是審訊。他被控於2019年11月11日,於鰂魚涌被捕,於其袋中搜出一把萬用刀,被控「管有非法用途工具意圖作非法使用罪」。
11月11日早上,西灣河發生警員槍擊男學生事件。不久,警員在附近康怡一帶,從警車下來追截一班在行人路上奔跑的年青人。少年被噴中胡椒噴霧,警員作供指稱學生承認自己堵路,並在他身上搜出手套、游泳鏡、望遠鏡、黑色口罩等,但案中關鍵那個「非法用途工具」,是一個放在背包裡面暗格底部已摺起的萬用刀。
少年於1月15日選擇在法庭上自辯。他解釋,那天早上,他從借宿的女友家離開,穿黑衣是因為準備參加位於自己入讀的小西灣中學的罷課活動。當他和同校女友準備搭地鐵上學,怎知遇上交通塞擠,聯絡同學後決定回路面匯合,再計劃回校。在路上才知道較早時西灣河發生槍擊事件,怎知道在路上就遇到「奔跑而來的警察」,有人嗌「快啲跑!」他們受驚就跑,再被噴射胡椒噴霧、制服及被捕。
代表少年的辯方律師,呈上一本小冊子,證明少年在學校有參與童軍活動,是故袋中的萬用刀和望遠鏡,是在一個月前,在學校作為童軍領袖要使用的工具,少年稱平常沒有收拾袋子習慣。
少年人指着證物相片,詳細解釋多功能萬用刀:「這套萬用刀主要用途,只有五至六種。第一個用途是開瓶器;第二個是小剪刀;左下角那個『一字鈚』用來開電器上的電芯蓋,例如露營燈;上面那個細鈎就是用來開啤酒蓋;右面細那個刀仔,好鈍的,我用來在外活動處理食物和包裝;右邊『一字鈚』更細小,也用開小電器螺絲;最裡面鈎型東西,是罐頭刀。」
法官問:「你是逆時針方向去解釋?」
少年答:「對。」
控方追問:「小刀你說比較鈍,鈍的『定義』是甚麼?」
少年答:「只會用來處理食物或切包裝,不會用來切比較硬的東西。」
法官追問:「甚麼叫作『處理食物』甚麼叫『切包裝』?實在點告訴我嘛。」
少年補充:「例如我去露營時,會用這小刀來切午餐肉,切腸仔,(開)雞蛋的包裝盒。」
法官抄寫時重覆呢喃着:「嗯……切午餐肉,腸仔。」
彷彿像一場中文科閱讀理解課堂活動,又像一場辯論比賽。那個證物萬用刀,放在膠袋裡,再放入紙箱裡,靠在法庭的牆邊,隨時準備翻出來讓大家有需要時檢閱。
控辯雙方,曾就「萬用刀」的威力,各執一詞。較早時,法官更曾在庭上測試,用那把萬用刀切開一張白紙。辯方指出,萬用刀「合法用途達一萬種」,切紙都要力氣,沒證據可以用來堵路。法官則指出:「測試過能夠切紙,難不難是另話,但係切到。」
萬用刀威力爭辯過,少年「童軍」的資格亦一度被爭議。
控方白髮大狀,微胖的他佝僂着身子,他質疑地問少年,他的童軍紀錄本,更新日期在2015年之後便沒有,言下之意,近期未必是童軍。
少年則反駁,自小學三至四年級已領有童軍紀錄本,升上中學後,由於是以「學會」形式運作,故執行程序沒有那麼嚴謹,才沒有每年更新,堅持至今仍是童軍總會的會員。控方追問:「有沒有更可信文件?」少年答:「學校的成績表……(也可證明)。」
語音未落,此時,旁聽席發出微微聲響,少年的父親壓抑着想衝出去的欲望,其太太提點丈夫說:「(把文件)交給律師吧!」原來少年爸爸在目睹兒子自辯,一直緊緊握着一堆兒子的文件,聽到控方挑戰兒子的「童軍資格」,想把多一點文件交出來,證明參與過童軍活動。
此時,父親躡手躡腳地走到辯護律師旁邊,把成績表交出來,希望幫上一把。當爸爸回到坐位上,庭上的討論已轉移到其他焦點。忽然,旁聽席上,少年的父親鼻頭抽搐了幾下,哽咽的聲音傳出。坐在他前面的記者,感覺到這對父母,面對着巨大壓力。
被多方質疑,父親都忍不住哽咽,但少年人仍在語氣平緩地,一板一眼地回應一個又一個問題。
控方:「你見到警察點解要走?」
少年:「當時社會環境,例如那幾個月,警方經常拘捕我們年輕人,更傳出傳聞,說會給人毆打,新聞都會見到這情況,所以見到幾個警察衝過來,自然會驚。」
控方:「我向你指出,你的裝束是黑衣人,所以你驚。」
少年:「我不認同,(和我一同)被拘捕的十來個人,不是全部黑色衫,而且不少人都不是,其中一兩位是匯合一起的同學,直情是穿着校服的。」
辯方大狀總結陳詞時不忘指出,其中一名拘捕少年的警員曾在口供中被問及「是否學生就可疑?」當時這位警員表示:「當然是的,有甚麼問題?」。大狀指出,在2019年11月,學生就被標籤為可疑,學生就被理解為示威者。
答辯過程裡,控方律師一度因為組織不了自己的問題,被法官教訓了一頓。在裁判法院的小小房間裡,大家都要按遊戲規則運作。而小心翼翼的少年,每一刻都維持着比他年紀更成熟的平和語氣,直至一處,才顯露一點點稚氣。
控方:「萬用刀可以用在堵路的過程裡?」
少年:「我不同意,我不會這樣用,我不同意……囉~!」那個短促而沒有尾音的輕輕的「囉」字,輕飄飄的。即使穿着整套西服的裝束下,在唇槍舌劍的對答之中,少年人只有那麼一剎那流露了一點點孩子氣。在那個初秋,背包裡被發現一把小型萬用刀,被噴了一臉胡椒噴霧的他,被拘捕時年齡才17歲。
(案件前日判決,裁判官指,少年打算參加罷課,是故沒有帶上課用品,故認為他曾整理過背囊,沒可能沒有發現裡面有萬用刀。裁判官亦認為,少年背囊被搜出的物件,是堵路常見裝備,涉案萬用刀可作鬆脫地磚及剪開物件。裁判官亦認為警員口供可靠,而警員指拘捕時少年曾招認自己堵路,判處少年罪名成立,需還押至農曆年後,等候報告及判刑。和他同案的另一被告,因為警員搜證出錯而脫罪。
後續:2月19日法庭判處少年240小時社會服務令,他在還押21天後可以回家。)
頭抽 用途 在 急急Touch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香港人食香港菜!
馬寶寶農墟星期日開2-5pm!
上星期連日大雨,好多落咗哋嘅冬天菜苗都頂唔順死晒喇,就來有得收成嘅白菜都死死爛爛咁,咁點好呀?咪再培過苗,再種過囉~~~🌞
⋯⋯⋯⋯⋯⋯⋯⋯
🐴*馬寶寶有:*
$28/斤
茄子
青通
白通
節瓜
青豆角,大量!
白豆角
紅豆角
青皮冬瓜,4-6斤1個,可切開出
$36/斤
鶴藪白菜
菜心
$10/4兩
秋葵
⋯⋯⋯⋯
*東北菜檔」有:*
🍠馬屎埔六嬸
青木瓜(1斤至1斤半1個) $28/斤
竹蔗 $28/斤
🐎馬尾下 黎生
大蕉 $28/斤
🌳南涌結青
山檸柑 $26/3個
檸檬 $70/斤
👨🏽🌾鄉土學社
青通 $36/斤
鮮蘆薈 $30/塊 (約30cm長)
🌽蕉徑唐生
粟米芯 $30/斤
🌟蕉徑星姐
青莧菜 $28/斤
👴🏼沙嶺輝記
青通 $30/斤
節瓜 $28/斤
👯沙嶺孖記
沖繩苦瓜 $40/斤
老黃瓜 $36/斤
🧑🏽🌾坪輋恩福
迷你冬瓜 $40/斤(2-5斤1個,可切開出)
冬瓜 $40/斤(6-8斤1個,可切開出)
🍄元朗菇場
大啡菇 $18/粒
小啡菇 $35/200g
🍋古洞琴姐
紅火晶(紅肉火龍果)$60/斤
火龍果花乾 $50/包(帶咸香,2両,4人量夠煲3次湯。和霸王花的外貌相似,兩者都有清热解毒和清肝明目的功用。不同的是,火龍果花像曇花一樣,只在夜𥚃一現。)
.......................
🌞有機水果🌞
🍏平叔高原青蘋果 $8/個
🍎平叔高原富士蘋果 $16/個
🍇平叔高原夏黑提子(無核) $50/磅(每串1.5-2磅)
🍐平叔高原貢梨 $10/個
⋯⋯⋯⋯⋯⋯⋯
推介乾貨:
🔸台灣池上有機白米 1.5kg $108
🔸台灣池上有機糙米 1.5kg $108
🔸台灣池上有機白米 3kg $192
🔸台灣池上有機糙米 3kg $192
🔸台灣里仁有機白米2kg $96
🔸台灣源順有機糙米米粉 (4個裝) $39
🔸台灣源順有機南瓜糙米米粉 (4個裝) $39
🔸台灣大呷麵本家糙米麵條 (3束裝) $34
🔸台灣大呷麵本家金盞花麵條 (3束裝) $34
🔸台灣大呷麵本家黑芝麻麵條 (3束裝) $34
🔸台灣大呷麵本家原味麵線 (3束裝) $30
🔸香港悅和醬園有機頭抽 500ml $85
🔸香港悅和醬園有機甜豉油 500ml $65
🔸香港悅和醬園有機甜醋 500ml $75
🔸香港悅和醬園和風白醬油 150ml $28
🔸香港悅和醬園椒漬 150ml $28
🔸香港悅和醬園有機磨豉醬 210ml $55
🔸香港悅和醬園辣腐乳 $58
🔸菲律賓公平貿易有機粗黑糖 500g $42
🔸菲律賓公平貿易有機幼黑糖 500g $47
🔸柬浦寨公平貿易貢布海鹽 500g $38
🔸柬浦寨公平貿易貢布黑胡椒粒30g $33
🔸台灣里仁黑糖薑母茶 (十包裝) $50
🔸菲律賓公平貿易薑糖100g $30
🔸台灣有機糙米芝士味小圈圈 (零食) 40g $17
🔸台灣里仁原味香烤條 (純素/零食) 120g $26
🔸台灣里仁黑胡椒香烤條 (純素/零食) 120g $26
🔸英國 Shipton Mill 傳統高筋白麵粉 2.5kg $84
🔸德國 Bioreal 有機乾酵母 9g $20
🔸印尼雨林咖啡一級曼特寧濾泡式掛耳包 (日曬) 10g $14
🔸印尼雨林咖啡一級曼特寧濾泡式掛耳包 (半水洗) 10g $13
🔸台灣豐年農場有機茶樹菇 50g $60
🔸台灣豐年農場有機黑木耳 150g $56
🔸意大利有機高溫煮食油 1000ml $82
🔸台灣里仁100%胡麻油 250ml $72
🔸台灣純素麻辣醬 250g $56
🔸台灣味榮素XO醬 280g $62
🔸台灣味榮芝麻香椿拌醬 350g $62
🔸台灣味榮有機素蠔油 420ml $69
🔸台灣豐年農場天然鮮菇粉 150g $73
🔸台灣味榮有機濕豆豉 400g $50
🔸台灣味榮有機乾豆豉 400g $42
🔸台灣味榮有機幼味噌 300g $49
🔸台灣味榮有機昆布味噌 300g $49
🔸台灣味榮有機粗味噌 500g $59
🔸馬寶寶防蚊香茅油 100ml $48
🔸台灣陳年薄荷油(有效舒緩蚊叮蟲咬引起的痕癢) $42
🔸台灣洗碗去油污茶籽粉1kg $40
🔸台灣里仁天然無泡沫牙膏 144g $36
🔸台灣里仁超濃縮洗衣粉 1.8kg $84
🔸NOESIS 上海製多用途環保漂潔粉1kg $60
⋯⋯⋯⋯⋯⋯⋯
🧑🏻🌾 各農場以不同的農法生產,大家可以先了解,再根據自己的需要和喜好去選購農產,今次出菜有以下農場:
🐴馬寶寶社區農場
區家位於粉嶺馬屎埔村,珍惜和愛護這片養活了他們三代的土地。希望養護土地,順應天時、不時不植;回收社區及家居廚餘自行堆肥,另使用有機肥料及農藥,不會使用化學肥料及農藥;不靠有機認證賣菜,只希望你能親身步進農村、探訪農墟、認識農夫。
https://www.facebook.com/mapopo.page/
🍠馬屎埔六嬸
位於馬屎埔村,六嬸一人打理農田,親力親為,常規耕種,會使用化學肥料及農藥,同時又會回收社區廚餘做肥料,也會施有機肥料。六嬸善長種植根莖類作物,例如薑、粉葛、蘿蔔、甘筍、薯仔等。
👨🏽🌾鄉土學社SoIL (Society for Indigenous Learning)
位於上水梧桐河畔華山村旁。兩位年輕農夫主理,不使用任何農藥及外購肥料,只會使用回收菇泥及廚餘堆肥,對土地十分友善。除了種田生產也接待學生,致力推動鄉土教育。
🐮蕉徑牛哥
牛哥在蕉徑的山上耕種,以常規方式種植。出產不同水果和瓜類。
🌽蕉徑唐生
唐生是蕉徑的農二代,原本從事裝修工的他因為生計不穩,回到蕉徑復耕荒廢了12年的田。唐生耕種時會使用自己發酵的雞屎肥及其他有機肥,不使用任何農藥和化學肥料。
🌟蕉徑星姐
星姐以前從事蔬菜批發經銷,到年紀大了,選擇回到老家,家就在田隔離。星姐的田有九、十斗大,靠一位農夫和星姐打理。粗生作物種在戶外,一些種在篷內,避免蟲害,亦無需使用任何農藥。
👴🏼沙嶺輝記農場
一家人經營,老豆耕田,女兒出菜。以前在粉嶺華明邨街市擺檔,後來街市被領展接管後,菜檔被加租至無法經營,現在只種菜給相熟客人。爸爸是常規農夫,種植時會使用化學肥料,但不會使用農藥和激素。最叻種葉菜,款式多又有菜味!
https://www.facebook.com/輝記蔬菜-FAI-KEI-VEGETABLE-270449812979951/
🍋古洞琴姐
琴姐的農莊位於古洞,以有機方式種植。山上種了不同品種的火龍果、野生南瓜和檸檬。
🐎馬尾下 黎生
黎生和太太一起打理家中的農田,種菜又種蕉,田邊種了上百棵的大蕉和奶蕉樹!黎生會用廚餘、咖啡渣當肥料,不會使用化學肥及農藥。蕉收成後,黎生會把蕉放入點了香的大窑裡熏一晚,蕉就會變得又香又滑!
🌳南涌結青
結青的田上是厚厚的覆蓋物,重複的割草、覆蓋,讓來自自然的養份回到土地。沒有肥料或農藥,果樹憑著自己的生命力生長。
🐟活耕建養地協會
位於鹿頸南涌,始於南涌養地運動,以往是人工開發的漁塘,現在協會的農夫會在塘邊種田,只作堆肥及低干預形式,保育生態,並實踐永續農耕。
🍄元朗大棠
菇場位於元朗大棠,使用荷蘭進口有機菇包,二日內新鮮採摘,比起坊間需要較長運送時間的外地菇,味道同口感更好!
⋯⋯⋯⋯⋯
** 以上可能不是全部菜款,菜款以農墟見到為準。菜量及菜款有限,大家早點來買菜。
** 各農場以不同的農法生產,大家可以先了解,再根據自己的需要和喜好去選購農產。有問必答!
** 來買菜請自備購物袋
前往方法:https://mapopo.wordpress.com/where/
#香港人食香港菜
#新界東北靚菜
#粉嶺
#馬屎埔村
#東北菜檔
#社區農墟
頭抽 用途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仁稔醬對我有很多回憶,是兒時家中順德女傭每年夏天也做的開胃佐飯鹹餸。每次都做一大盤,對它的味道非常熟悉,自此每隔數年便會買仁稔做這個懷舊菜。
1979年認識恩師江獻珠女士,跟她學做高級粵菜約半年,後來在2001年跟老師再續師徒之緣。2012年,老師86歲,雖然行動不便,但每星期仍然為《飲食男女》示範一個食譜和說飲食故事。那年夏天七月初,老師說想做銀稔子薑肉醬(老師稱仁稔為銀稔),醬未做,她已想像做出來會是甚麼樣子,應該用甚麼器皿來盛載,務求能凸顯銀稔醬最漂亮的一面。我有一個玻璃碗,是上世紀90年代在連卡佛購買的,玻璃很薄,圖案很美,於是在拍攝食譜當日帶到老師家中。老師的攝影師梁贊坤先生將銀稔醬放入玻璃碗,把完成品拍成一張美麗的相片。
今次把自己的仁稔醬版本與大家分享,問攝影師能否用這個玻璃碗,讓我緬懷與老師的快樂時光。老師,很想念你!
註:
1. 味道應該是濃、甜、酸、鹹。
2. 只可以於仁稔季節才做(6月底至8月中)。
材料 (可以做1,500克仁稔醬):
1. 新鮮仁稔
500克,切去頂部的椗,用大刀陰力拍開仁稔,拿出核,仁稔肉切粒,1.2公分乘1.2公分
2. 酸子薑條
400克,切粒,1.2公分乘1.2公分,(如沒有酸子薑條便用新鮮子薑,刮皮,不要頂部紅色硬苗粗纖維的部分,淨重應與仁稔一樣,需要用少許鹽醃45分鐘)
3. 沒有色素、少防腐劑、乾淨小蝦米
150克,如用大蝦米,切粒
4. 帶肥脢頭豬肉
400克,切粒,大小與子薑一樣
5. 蒜頭
1粒,拍扁
6. 芥花籽油
共5湯匙
醃仁稔材料:
1 檸檬汁
2個檸檬,榨汁
2 青檸汁
2個小青檸,榨汁
醃豬肉材料:
1. 喜馬拉雅山粉紅岩鹽
¼ 茶匙
2. 大孖頭抽
½ 湯匙
3. 黃糖
½ 茶匙
4. 紹酒
½ 湯匙
5. 胡椒粉
少許
6. 生粉水
1茶匙生粉 + 水1湯匙
7. 芥花籽油
1茶匙
如用新鮮子薑:
1. 喜馬拉雅山粉紅岩鹽
半茶匙。用鹽醃45分鐘,用水洗淨,將子薑抹乾,待用。
煮仁稔醬料:
1. 蒜頭
2粒,切細
2. 指天椒
10隻,切細粒
3. 喜馬拉雅山粉紅岩鹽
1/2 茶匙
4. 廖孖記麵豉
3/4量杯,舂碎一些麵豉
5. 黃糖
180克(最後要試味)
6. 日本九鬼麻油
1湯匙
預備:
1. 仁稔用清水洗淨,抹乾。切去頂部的椗,用陰力拍,將核拿出,淨重應與子薑一樣。切粒,約1.2公分乘1.2公分。
2. 仁稔用檸檬汁及青檸汁浸一小時,其間攪動幾次(作用是增加仁稔的酸味層次)。
3. 最好用酸子薑條,切粒,1.2公分乘1.2公分,淨重跟仁稔一樣約400克。
4. 如用新鮮子薑,刨皮,不要頂部紅色硬苖及粗纖維部分,用半茶匙鹽撈匀,放在筲箕滴水45分鐘,擠去水分。沖淨,用乾淨毛巾抹乾,切粗粒。
5. 視乎蝦米的大小,蝦米用溫水浸15至45分鐘,留蝦米水作其他用途。如用大蝦米便去殼及腸,切粒。
6. 半肥瘦豬肉切粒,約1.2公分乘1.2公分。放入鹽、豉油、胡椒粉、糖、紹酒,用力撈勻。加入生粉水,攪勻,再加油,用力攪勻,醃豬肉30分鐘。
7. 指天椒切小粒。
8. 麵豉醬放在砧板上略為剁碎。
做法:
1 中火燒熱鑊,乾鑊烘乾子薑3分鐘。
2 中火燒熱油3湯匙,爆香蝦米,拿出,留油在鑊裏面。
3 小火燒熱1湯匙油及1粒拍扁蒜頭,轉中大火,放入豬肉,不要動,煎一面45秒,翻轉,再煎45秒,灒酒,繼續炒豬肉10秒,拿出。
4 放入2湯匙油,小火爆香蒜頭,轉中小火,爆香麵豉醬及糖約45秒,小心炒燶麵豉醬,火力不能太大。
5 轉中火,加入仁稔、檸檬汁及青檸汁,煮2分鐘。加入蝦米、子薑、豬肉、鹽及麻油,轉大火繼續煮醬至油有光彩及只有少許醬汁,約8至10分鐘。
試味以決定是否需要多加糖。
========================================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即刻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goo.gl/KwjNOE (@eat_travel_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