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生日常-檢查篇
《西醫的望聞問切》
從病人口中訴說的不適,我們稱之為病徵(Symptoms),病狀(Signs)則是指那些可以藉由觀察或檢查探知的身體變化。在傳統的臨床教學裡,病歷詢問是了解病情的第一步,而身體檢查(Physical examination)往往緊隨其後。
但在現實生活中,醫護人員偶爾會遇上危急關頭、溝通困難等情況,這時候就可能要一心二用地邊問症、邊檢查,甚至只能依賴病者身上的客觀證據來作出診斷,畢竟人會說謊,身體卻很誠實,故檢查結果也是十分重要的破案線索。
為了應付各科的臨床考試,醫學生們都會不時留連在病房內Clerk case,對「有Sign」的病人更是趨之若鶩,紛紛前來拜訪學習。到了考試當天,我們便要在數分鐘的限時內完成指定系統的身體檢查,按著視、觸、叩、聽的次序,把所學的招式通通運用出來,就如在師傅面前耍出一整套拳!
1. 事先預備
在正式檢查之前,首先要取得病人同意,再找來一位病房同事幫忙借眼,並把床簾拉上以保障私隱,這就構成基礎的3C──Consent、Chaperone和Curtain了。進行不同系統的檢查,適當的袒露位置與躺臥姿勢也有所差異,例如檢查腹部時要讓病人平躺放鬆、婦科檢查會採用特製腳踏使雙腿張開、病人在探肛檢查中要像蝦米般屈膝側臥等等。
2. 一般檢查
紅黃藍白的面色揭示了體內的奧祕,高矮肥瘦的身軀可以指向不同的內分泌疾病,頭頸四肢、眼耳口鼻的形態能夠讓人分辨出形形色色的綜合症,在一般檢查(General examination)裡細心觀察,根據病者的外貌、神態或姿勢作人物速寫,有時候會讓你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從伯伯紊亂的脈搏發現心房顫動;氣喘如牛的老太婆過往有心臟衰竭的病歷;臉色蒼白的女孩可能因月經過多而引致貧血;一身蠟黃皮膚的男子原來患上了肝硬化;眼瞼下垂的男生看起來總是沒精打采,其實是重肌無力症的臨床表現;目露凶光的女士未必如想像中可怕,眼球突出或許是甲狀腺亢進的徵狀……我們雖然並不篤信風水命理,但這種另類的「睇相」也是一門學問呢。
3. 視診
深呼吸時胸廓呈現不對稱的起伏。右上腹刻劃著一道手術疤痕。蜿蜒曲折的靜脈血管匍匐在兩邊小腿上。視診(Inspection)比一般檢查較為集中,針對各個系統而定,目視觀察的局部位置與注意事項都有所不同。
4. 觸診
接觸病人前,別忘了要利用酒精潔手液消毒雙手,也緊記要問清楚他們有沒有任何疼痛的地方,因為弄痛病人可是臨床考試的大忌,要是對方突然哇哇大叫起來,考官也難以給你打出合格的分數吧。
顧名思義,醫生在進行觸診(Palpation)時需要觸碰或按壓病人的相關部位作檢查,例如以指尖在乳房四周順時針打圈找出硬塊,或是穿上手套把一根指頭探進肛門作前列腺檢查。要是事先未有將過程解釋清楚,床邊又沒有Chaperone的見證,雙方就很容易產生不必要的誤會了。
5. 叩診
將左手中指緊貼胸前的肋骨間隙,再以腕力用右手中指指尖敲擊前者的中段指節,這就是呼吸系統裡叩診(Percussion)的基本動作了,氣胸個案會迴響出異常響亮的鼓音,肺積水則會傳來鈍重的濁音,把雙手轉移到病人的肚皮上,憑著叩診也同樣能找出腹腔積水的水平位置。
5. 聽診
最後一步是聽診(Auscultation),聽筒(Stethoscope)會從體內傳遞出各種各樣的聲音:因空氣經過收窄的氣管而發出的高頻喘鳴聲、心瓣未能正常開合時產生的心雜音、頸動脈狹窄造成的血管流動聲、腸臟阻塞形成的活躍蠕動聲......
忘不了第一次在教授的指導下,從病人一呼一吸間觸摸到那異常腫大的肝臟邊緣;曾與同學於課後結伴到某個術前病房Clerk case,懷著尋寶般的心情聽盡了各種罕見的心雜音;還記得在某次外科臨床考試,見過一個碩壯得撐破表皮並已腐爛發臭的乳癌腫瘤......
就算教科書裡的描述文字多麼仔細、網上的參考圖片或錄音如何逼真,在病房裡身歷其境才能真正加深你對各種病狀的印象!但「練拳」的時候也切忌走火入魔,不要忘記眼前的Sign其實正代表著別人的不幸,我們努力打好問症與檢查的基本功,就是為了將來能夠好好應用在病人身上呢。
——————————————————
醫學生日常-問症篇
《一頁詳盡的病歷》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633439880004707&substory_index=0&id=1157523670929666
頸動脈體瘤位置 在 徐至貝醫師 頸椎、腰椎骨刺特別門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什麼是動脈瘤⚡️
⚡️動脈瘤有什麼症狀,要如何預防⚡️
腦動脈瘤破裂, 腦動靜脈畸型破裂,造成蜘蛛膜下腔出血占腦出血的死亡率逐年升高,30天內致死率為27.0%。
一、流行病學:台灣1.87人/10萬人死於SAH,男女性別比2:3。典型的臨床表現為突然發生嚴重的頭痛及頸部僵硬。
⚡️腦血管瘤發生的原因:
腦部的血管是位在腦的深部,血管瘤發生的位子通常在血管分岔處,尤其是腦底動脈環的大分之處 (Will's circle), 這裡因為血液的亂流對分岔處的衝擊較大, 如果加上高血壓, 這裡的血管壁逐漸破壞, 形成像汽球的血管瘤.
⚡️症狀:
一般發生腦血管瘤破裂與蜘蛛膜下腔出血時病患多半有突發性頭痛, 頸部僵硬,嘔吐,甚至昏迷. 當醫生檢查時常會發現頸部僵硬, 當所流出的血經過三' 五天候沉澱到腰椎底部時, 有些病患會有腰酸背痛, 這是一種容易被忽略但極為重要的徵兆.
⚡️如何檢查?
腦血管攝影是診斷顱內動脈瘤的最標準檢查
檢查工具中包括 腦部電腦斷層掃描, 在出血三天內可以在蜘蛛膜下腔看到出血, 如果出血在一週以上, 腦部電腦斷層掃描就看不到血塊, 這時候如果強烈懷疑, 可用腰椎穿刺來看腦脊隨液中有否舊的紅血球. 有了以上的證據, 我們便應該安排 腦部電腦斷層腦血管攝影 (CT Angiography) 或是傳統的腦血管攝影. 也就是將一條細小的管子從右腹股溝的股動脈注入, 再將這條導管引導到總頸動脈和脊椎動脈, 然後將顯影劑由導管內注射入動脈, 就可以將腦部動脈顯影出來, 如果有血管瘤就可以清楚看到他們的影像, 但是因為某些原因, 有20%的例子在第一次腦血管攝影不能找到血管瘤, 這些患者必須再兩週後再進行第二次腦血管攝影.
⚡️死亡率
腦血管瘤如果出血它的死亡率第一次有百分之 50; 第二次百分之 80; 第三次百分之百.
當一個病患懷疑有腦血管瘤破裂所引起的蜘蛛膜下腔出血時, 治療的方針首先要預防再度出血, 包括讓病人安靜獨處, 甚至禁止訪客. 其次要控制血壓以免血壓太高引起再出血. 但是如果病患本來就有高血壓, 這時就要更小心以免血壓不足, 反而引起中風. 再來就是要減輕頭痛及使用軟便劑並教導 大小便不可用力, 以免腦壓驟然升高引起破裂.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治療是發現血管瘤, 並且早期手術.
⚡️手術的方法
手術夾除顱內動脈瘤是最有效減少再出血的方法。
宜外科手術的情況:
1.小於七十歲,屬Hunt 第一級至第四級,全身健康狀況佳的病患,沒有腦部動脈血管痙攣及嚴重腦水腫的情況,
2.Hunt 第五級的病患,除了腦脊髓液體外引流EVD等簡易之處置外,原則上不建議早期開刀。
不宜外科手術的情況
(a)顱內動脈瘤位於不易手術之解剖位置,應優先考慮血管內栓塞治療。
(b)不易手術之動脈瘤解剖位置:
1).海綿竇內動脈瘤。
2).除了後下小腦動脈及血管遠端之後循環動脈瘤
(c)年紀大於八十歲,且屬Hunt 第五級或全身健康狀況差的病患,不適合手術治療。
一般用血管夾夾住血管瘤的頸部, 使血不能再由此破出. 在某些情形無法用夾子夾住時, 會改採包夾方式, 由血管兩端結
紮或血管近端結紮, 或是包扎法, 就是在血管瘤的附近用細紗條包住.
水腦的治療: 顱內動脈瘤的病人約20%會有急性水腦,體外腦室引流可能增加再出血或感染的機會。水腦可用腦室腹腔引流。
腦血管瘤也會有家族遺傳, 特別發生在遺傳性高血壓史, 而約有百分之二十有兩顆以上的血管瘤.
⚡️結 論
蜘蛛網膜下腔出血是一種嚴重具有生命危險的出血 , 如果診斷是腦動脈瘤破裂 , 應該及早轉診到神經外科醫師做進一步的處理. 如果有過這種嚴重爆炸般的頭痛, 應該提高警覺及早治療,千萬不可以掉以輕心.
資料來源:
http://www.tcmg.com.tw/%E7%A5%9E%E5%A4%96w…/…/aneu/aneu.html
腦動脈瘤就像顆不定時炸彈,患者可能沒有任何症狀。破裂時,患者會感到劇烈頭痛,可能失去意識,死亡率相當高!
【A4海報】腦動脈瘤
http://medcartoon.com/aneurysm_a4
【明信片】腦動脈瘤
http://medcartoon.com/aneurysm
頸動脈體瘤位置 在 如何治療頸動脈體瘤?新技術可減輕病人痛苦 - 乐享健康 的相關結果
什麼是頸動脈體瘤?據四川新聞網報道,頸動脈體位於頸總動脈分叉后正中處的血管外膜層,正常為扁橢圓形小 ... ... <看更多>
頸動脈體瘤位置 在 千萬不要輕忽頸部腫塊竟發現為頸動脈體瘤!|核磁共振 的相關結果
頸動脈體瘤就是由頸動脈體所生長出的腫瘤,雖然本身是良性腫瘤,卻不能輕忽。 頸動脈體瘤發生率為百萬分之一,以頸部腫塊來表現,少數病人會覺得疼痛或是 ... ... <看更多>
頸動脈體瘤位置 在 頸動脈體瘤| 醫學影像學習園地 - 中國醫藥大學 的相關結果
頸動脈體瘤(Carotid body tumor)是一種較少見的副神經節瘤(paraganglioma),同時也是一種化學感受器腫瘤(chemodectoma),又稱為Carotid body paraganglioma,簡稱CBP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