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波娃逝世35週年紀念日》
35年前的今天,法國女性主義第二次浪潮重要推手西蒙·德·波娃去世。
* 《第二性》出版那年,波娃才41歲。
波娃見證過她父母之間完全不平等的關係。身為一個女孩,她反對被當作「女孩」來對待。自從被露陰癖書店職員騷擾之後,波娃在不認識的男性面前常常感到侷促不安。波娃也見證過自己的朋友在非法墮胎手術之後感染住院,波娃也和那些對自己身體的功能和樂趣一無所知的女人交談。
國外旅行的經歷讓波娃意識到,公序良俗之所以看起來是必要的,也許只是因為大眾都在遵守而已。
波娃讀過朋友維奧萊特·勒迪克的小說《蹂躪》(Ravages)開篇對女性性行為的坦率論述,感到震驚:書中以「從未有過的女性視角、真實和詩意的語言,講述了女性的性行為」。
*18歲時,波娃在日記中寫道:「愛情中有許多讓人討厭的東西。」
她在20世紀40年代的小說打破了哲學和文學之間的界限。
但在《第二性》中,波娃認為以「愛」之名發生的事根本就不是愛。
這次,波娃模糊了個人、哲學和政治之間的界限,這本書當時引起喧然大波:幾十年後,被公認為女性主義經典之作。
在《第二性》第一行,波娃毫不掩飾她對「女人」這個話題的猶豫和惱怒。
波娃寫道:「在寫一本關於女性的書之前,我猶豫了很久。但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有許多傳統的長篇大論出版,它們哀悼女性氣質的喪失,告訴女性必須「當一個女人,保持女人的狀態,成為一個女人」——因此她再也不願意被動接受、袖手旁觀了。
*波娃對「女人是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女人是男人「所不是的」。
波娃在提出「女人是男人所不是的」這個觀點的時候,借用了黑格爾的「他者」的理論。
人類有一種根深蒂固的傾向,即把自己與他者對立起來,因此男人把自己視為自由的「主體」,而把女人定義為客體。
但波娃想弄清楚這種情況為什麼會如此普遍持久。她想知道,為什麼沒有更多的女性站出來反對男性貶低她們呢?
波娃非常熟悉人們反對女性主義的常見理由:女性主義會毀了家庭價值觀!女性主義會降低工資!女人應該待在家裡!男性和女性早就是「獨立而平等的」!波娃本以為這些都是人們「自欺」的藉口。
蕭伯納曾批評,美國白人讓黑人給他們擦鞋,然後得出結論:黑人所能做的就是把鞋擦亮。
波娃認為,人們對女性的能力也做出了同樣無效的推論——人們認為女性在社會中所處的地位較低,但波娃指出這是因為女性總是處於劣勢的境況中,這並不意味著她們天生就低人一等。波娃寫道:「我們必須理解動詞‘是’(tobe)的範疇,‘是’什麼樣的人實際上就是‘成為’(have become)什麼樣的人。」
*《第二性》於1949年6月和11月以圖書的形式分兩冊出版。
從宣傳的角度來看,波娃在前幾期《摩登時代》雜誌上連載發表了《第二性》的部分內容,顯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她也因此受到了公眾的譴責。
1963年,波娃在《時勢的力量》一書中公開回顧自己的作品,她寫道,《第二性》使自己成了「諷刺的靶子」,而且面對的是前所未有的攻擊。
此外,諷刺還不是最糟糕的,針對波娃的人身攻擊也接踵而至。
*1949年11月,《第二性》第二卷出版了。其中有一句名言:「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成為的。」波娃認為每個女人的經歷都是一種成為(becoming)的過程,而不是一本緊緊合上的書。
所以波娃想要在書中展示女性對她們生活經歷的描述,展示她們在整個生命過程中被「他者」化的過程。
作為一個開放的人,波娃也仍然處在成為自己、試圖理解自己經歷的過程中。波娃意識到,她面臨的一些阻礙對其他女性的成長也構成了宏觀的威脅。
儘管時間流逝,波娃仍然受到阿爾弗雷德·富耶的影響。富耶認為「人不是生來自由的,而是變得自由的」。波娃認為,使得男女性生活迥異、女性屈從於男性的,並不是生物學、心理學和經濟學;在這個過程中,「文明」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波娃對女性性行為的坦誠態度使她遭受了各種緋聞和攻擊,但她受到的最持久的抨擊則源自她對母職的分析。
波伏瓦認為社會沈浸在一種表裡不一的集體自欺當中:整個社會蔑視女性,卻同時尊重母親。「整個社會不讓女性參與所有的公共活動,不讓她們從事男性的職業,聲稱女性在所有領域都沒有能力,但是社會卻把最複雜最重要的任務——養育人類——托付給女性,這簡直是一種充滿罪惡的悖論。」
*波娃認為,男人在愛情中仍然是「至高無上的主體」——他們追求心愛的女人,同時也追求其他的事物,愛情是他們一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僅僅是一部分。
相比之下,對女性而言,愛情被視為生命本身,愛情理想則鼓勵女性為了所愛的人自我犧牲甚至是完全忘卻自我。
男人在成長過程中被教導要積極主動地去愛,但同時也要有雄心壯志,並在其他領域有所作為。
女人則被教導她們的價值是有條件的——她們必須被男人愛,她們才有價值。
通往真愛的障礙之一是,女性被物化得如此嚴重,以至於她們物化自己,試圖從她所愛的男人眼中認同自己,不斷地追求他眼中的魅力。
戀愛中的女人試著透過她所愛的人的眼睛去看自己,圍繞著他,塑造她的世界和她自己這樣一個原本早已完整的人。
包括讀他喜歡的書,對他的藝術趣味、音樂、思想、朋友、政治觀念等感興趣。
波娃也反對性方面的不平等,她指出許多女人被當作男性享樂的「工具」,女性的慾望和快感,從來不在考慮的範圍之內。
*在波娃看來,愛的主要問題在於,它從來不是相互的。
男人希望女人用不求回報的方式給予自己愛。因此,愛情對女人來說是危險的,而但對男人來說則不是。
*波娃沒有把這件事完全歸咎於男人。女人在這裡面也有一定的責任,她們參與其中,因而使不平等的愛的壓迫性結構永久化。
但波娃寫道,要女人不參與其中是很難的,因為這個世界誘使女性,不得不應允了這種壓迫。
*梵蒂岡教會曾把波伏瓦的《第二性》列為禁書。在《第二性》,波娃就女性受壓迫的問題進行過一場哲學探討,她從女性(包括她自己)的生活經歷中得出結論:要想成為真正的「人」,就必須改變許多女性的處境。波娃認為女人的慾望應該影響她們的性;女性的事業應該影響她們的家庭生活;女性的主觀能動性應該影響這個世界。
但是波娃受到的攻擊大部分都是完全針對她個人的。這對於所有的成功女性,一點也不意外。
在世界及法國許多地方,波娃遭到諷刺、嘲笑、咒罵、和奚落。
但這不是全部——的故事。
下一代人歡迎和擁抱波娃和她的這部作品。
下一代讀者發現這部書前無古人,開誠布公地談論女性經驗這個曾經的禁忌話題:有些讀者迫切地想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甚至把《第二性》當作性手冊來讀。
《巴黎競賽畫報》(Paris Match)在8月刊發了《第二性》的部分節選,反對把波娃介紹為沙特的副手和存在主義專家,她無疑是出現在男性歷史上的首位女性哲學家。
波娃有責任從人類的偉大冒險中提煉出一種女性哲學。
托莉·莫伊在《西蒙.德·波瓦:一個知識女性的形成》(Simonede Beauvoir:The Making of an Intellectual Woman)一書中寫道,1949年底,「西蒙.德·波娃已經真正成為西蒙.德·波娃。就個人和事業而言,她都是‘被造就的’」。
托莉·莫伊認為波娃在1949年之後的作品大多是「回顧性的」,在那之後波娃「幾乎都在寫自傳」。
但是,從作者角度來說,那時的波娃還沒有寫出她日後的獲獎小說《名士風流》(The Mandarins)、另外兩卷小說和她的生命寫作,還有關於晚年的書。
當《第二性》會成為第二波女權運動的鐘鼎之作;那時的波娃作為女權主義的生涯,甚至還沒有開始。
—-摘錄自《成為西蒙波娃》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5萬的網紅EHPMusic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頻道收聽更多好聽的歌:https://www.youtube.com/c/EHPMusicChannelII ❖Facebook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EHPMC/ ❖IG:ehpmusicchannel ** 喜歡的朋友記得要分享出去喔~ 超級需要你們的支...
風流袖之卷 在 法國生活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法國文壇風流才女喬治·桑 (Georges Sand,1804-1876 )諾昂老家一遊。
前兩天參觀完科萊特(Sidonie-Gabrielle Colette 1873-1954)勃艮地地區的家後,今天來訪羅亞爾地區另一位影響法國近兩百年社會思想、愛情觀的女性。
如果說科萊特是法國文壇20世紀引領風騷的女性代表人物,那麼19世紀的傳奇無疑就是喬治·桑 。
喬治·桑二十歲不到的時候在法國羅亞爾鄉下跟某貴族結婚,兩人生了一男一女,不過無法溝通無趣的丈夫很快讓婚姻像死水般激不起一絲漣漪,面對著神離怨夫,她知道如果再這樣下去會葬送掉自己大好青春,便帶著孩子跑到巴黎去。
為了節省置裝費、便於掩人耳目方便跑趴,喬治·桑常穿著男裝、抽著雪茄,用其生花妙筆和熱情有見地的個性思維,將當代社會知名賢達男神們一個個俘擄到手,在花都沙龍中激蕩出朵朵燦爛火花。
這些跟喬治·桑產生情愛的人有畫家、律師、音樂家、博物館員、醫生、女兒的家庭教師、法律系學生、小說家、詩人和劇作家、共和黨領袖等等,據說最高紀錄曾經同時還有過四個情人,大部分年紀都比喬治·桑小,比如情人之中寫出名著《包法利夫人》的福樓拜就小了她17歲,寫出《茶花女》的小仲馬甚至小她20歲,不過其中最出名還是屬與詩人繆塞之間的情事以及音樂家蕭邦的十年同居生活最刻骨銘心,而這兩位都是1810年出生,比喬治·桑小6歲。
十九世紀初的喬治·桑尚未離婚(當時的法國法律不允許離婚)就勾搭眾多男性,並認為婚姻終有ㄧ天將會被更好的社會組成模式所取代,如此離經叛道的行為和觀點放在現代社會仍然會為人痛批為蕩婦甚至被公審丟石塊,但喬治·桑死後仍被大文豪雨果譽為法國最偉大的女性,著作等身至今仍被法國人稱頌不已,真的超神的😅。
喬治·桑諾昂Nohant-Vic 老家跟版主的鄉下羅亞爾老宅位在同一個省區,算是同鄉 🤣,不過這還真是第一次來。喬治·桑其實是在巴黎出生的,爸爸是拿破崙麾下的軍人,羅亞爾諾昂老家算是她貴族世家祖母所買下的房子,她從4歲起到十幾歲青春年少都在羅亞爾鄉下長大,跟農村的孩子們一同成長打成一片,最後也在這裡逝世,房宅旁就有其墓地供人憑弔,而這裡也是她跟蕭邦渡過美妙時光的愛巢,蕭邦一生許多重要經典的曲目都在這個大房內完成,從外面省道一走進來最先看到反而是蕭邦的銅像。
諾昂鎮雖然地處偏遠,但來訪的觀光客還是很多,門票八歐元,每半小時一輪,一團20人的法文導覽還是絡繹不絕,建議大家來之前最好先電話預約比較不用等,很喜歡幫我們導覽的在地導遊,講解深入淺出,個性幽默風趣、時而詼諧時而嚴謹,現場秩序節奏掌控能力佳。 參觀完後在商品區買了一本介紹法國歷代文壇不可思議情事的書,結果刮刮樂抽中了10歐元的餐飲折價卷😄。
風流袖之卷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金馬經典影展:費里尼100系列專文(二):費里尼與天主教會的情與仇〉
●作者:翁煌德(FB:無影無蹤)
.
費德里柯.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是怎麼看待天主教的呢?
.
或可先參考《羅馬風情畫 Roma》(1972)。費里尼在劇中安排了一場詭誕不經的神職人員走秀大會。可見主教、修女與修士齊坐在觀禮台上,看著神職人員們像是時裝秀的模特兒般隨著尼諾.羅塔(Nino Rota)輕盈而古怪的配樂,依序走上伸展台展示經過特殊剪裁的華麗聖衣。整場戲可說是既華麗地令人著迷,卻又荒唐地引人發噱。
.
又如,在回顧家鄉往事的《阿瑪珂德 Amarcord》(1973)之中,面目呆滯的神父只管問男孩有沒有「自瀆」,其他一概不在乎。更不用說《生活的甜蜜 La Dolce Vita》(1960)的開場,馬斯楚安尼(Marcello Mastroianni)飾演的主人翁馬切羅坐在一個懸掛著耶穌像的直升機上橫越城郊,雖然畫面一度有如耶穌再臨的神蹟,但下一刻我們卻看見馬切羅高聲搭訕一群美女。耶穌像頓時像是一個被夾起來展示的商品,神性蕩然無存。這個經典的開場,同時預示了道德淪喪的主題,而看在教會眼中,這無疑是對天主的褻瀆。
.
如果影迷們從費里尼的作品來推敲他的信念,絕不會認為他是一個天主教徒。然而,費里尼在受訪時從來沒有直接詆毀過天主教的權威,甚至一向都以天主教徒自居。不過在義大利影評人的喬瓦尼.葛拉契尼(Giovanni Grazzini)的一次追問之下,他才忍不住露餡說:「我已經說過我喜歡天主教,而且生在義大利,我還能有什麼選擇?」(註1)從中可見難以道盡的無奈,畢竟天主教對於費里尼而言,乃至於對所有義大利人而言,幾乎是如同父母般的存在。即便你有能力忤逆之,仍不可避免地受到它的深刻影響。
.
其實費里尼在早期擔任羅塞里尼(Roberto Rossellini)的御用編劇之時,便與宗教主題的創作結下不解之緣。在羅塞里尼執導的《愛 L'amore》(1948)之中,他甚至參與演出,飾演瘋婦的安娜.麥蘭妮(Anna Magnani)將費里尼當作是下凡的聖徒,而這部辯證信仰意義的作品不出意料地激起了教會保守人士的批評。兩年後,當羅塞里尼與有夫之婦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發生婚外情之後,卻風格丕變,找來費里尼編寫了歌頌聖徒方濟各(St. Francis)的天主教電影《聖方濟各之花 The Flowers of St. Francis》(1950)。
.
羅塞里尼甚至找來兩位天主教神父進行劇本監修,以確認作品完全符合天主教精神。不過當時收到劇本大綱的費里尼,卻是苦不堪言,要不是因為他允諾費里尼能以助理導演的身分參與拍攝,他是壓根不想參與。在回憶錄裡,費里尼甚至不留情面地指出該片「故事單調,角色沒有說服力,講述的題材對現代觀眾過於遙遠而且難以置信。不過我自己還年輕,有本錢面對一個這麼差的劇本」。(註2)
.
事實上,不只是費里尼覺得難以置信,就現代觀眾的眼光,大概都難以想像大導演羅塞里尼何以好端端放下寫實主義題材,去拍攝一個傳說中的完人,而且故事呈現確實頗為呆板。
.
當費里尼後來開始擔任起導演之後,引領其入行的師傅羅塞里尼卻多次扯後腿,刻薄地批評他的電影。然而,費里尼卻不願公開與之辯駁,唯在羅氏過世之後,他才坦承自己其實質疑羅塞里尼當時拍片動機不純,指其拍攝《聖方濟各之花》是為了「安撫被他和英格麗.褒曼緋聞所震怒的天主教審查官」。
.
由此案例可知,教會當時對義大利電影的影響力是超乎當今所想像,如果遭受教會方面抵制,不僅作品上不了,嚴重可能連膠卷都可能面臨被沒收並銷毀。早期執導演筒的費里尼還不敢造次,並未刻意諷刺教會的迂腐,但亦不屈服於其淫威之下。無論是聖母、妓女的角色原型抑或關乎救贖的結局,都有濃厚的宗教底蘊鋪陳,也偶有巧妙訊息參雜其中。
.
在《騙子 Il bidone》(1955)之中,布羅德里克.克勞福德(Broderick Crawford)飾演的老騙徒奧古斯都偽裝成神父走入民居,利用了義大利人對教會權威的盲目遵從,順利從平民手中詐取錢財。然而,當他再次故技重施時,一名罹患小兒麻痺的少女卻對這奧古斯都扮演的假神父熱切地闡述自己的信仰觀,反而與墮落的他形成了諷刺性的劇烈對比。費里尼很清楚地告訴觀眾這個神父是假的,但至少在那一剎那,我們所看見的是一個神父之於平民百姓的意象(見附圖)。
.
當《卡比莉亞之夜 Nights of Cabiria》(1957)準備在義大利上映時,費里尼所面臨到的是前所未有的打擊。卡比莉亞是曾在《白酋長 The White Sheik》(1952)當中驚鴻一瞥的妓女,由費里尼之妻茱麗葉塔.瑪西娜(Giulietta Masina)飾演。她是一個始終對人深信不移,卻屢屢受騙的悲劇角色。在百廢待舉的戰後義大利,費里尼呈現了街頭的買春景致,又以妓女為主人翁,自然惹火教會,未上演就先被威脅禁演。
.
所幸費里尼在耶穌會友人阿帕神父(Angelo Arpa)的協助之下,找來一位樞機主教在熱內亞觀賞影片。該主教看完片後對費里尼說:「可憐的卡比莉亞,我們應該要幫她一點忙。」(註3)隨後電影果真獲准上映,這固然是費里尼想要的結局,但費里尼在回憶此事時卻不帶感激,戲稱:「不知道那位位高權重的主教是真的看完或睡著了,可能是阿帕神父在適當的時刻,如宗教行進儀式或有聖像畫面時把他搖醒了吧。」(註4)此說算是相當明瞭地表達了費里尼對教會介入電影創作的不滿,顯然也對神父素質感到不甚信任。
.
只是很不幸的,電影最後仍然挨了刀,片中一場戲描述一位善人分發食物給流浪漢,看在教會眼裡卻是嚴重冒犯,只因為他們認為這似乎是在諷刺教會沒有善盡行善的職責。
.
早期的費里尼與教會苦苦周旋,只能試著在「夾縫中求生存」,但基本上他仍然處在可被接受範圍之下。然而,當他以《大路 La strada》(1954)和《卡比莉亞之夜》連獲奧斯卡獎殊榮,奠定國際聲譽之後,表徵其創作史新開端的《生活的甜蜜》便完全露出了真實面貌,直接反映出了信仰淪喪的命題,並且露骨地揭露了肉慾橫流的義大利中產階級。
.
原先反對他的影評人予以盛讚,反而原本為他背書的神職人員紛紛叛變,雙方在報章雜誌上你一來,我一往地打起筆仗,使得電影未演先轟動,爭議十足。大概對於一般觀眾而言,直覺會讓教會氣得直跳腳的影片肯定值得一看,反而帶動起觀影熱潮,使得該片在義大利在當時創下破天荒的票房佳績。當年影迷爭相觀影的盛況可以在皮亞托傑米(Pietro Germi)執導的《義大利式離婚 Divorce Italian Style》(1961)中見著。
.
不過這場觀影熱潮,卻形成了教會內部的腥風血雨,當時在米蘭擔任樞機主教、未來的教宗保祿六世(Pope Paul VI),竟出手掃蕩了出手聲援《生活的甜蜜》的耶穌會信徒,諭令其團體解散,並將教會領袖調往曼谷。自此之後,費里尼反而更不假思索、也更直覺地反映他對教會的見解。他在《羅馬風情畫》之中對教宗的浮誇刻畫,也顯然可解讀成是對保祿六世的諷刺。
.
然而,費里尼卻也是有自覺性地意識到天主教確實是驅動他創作的能量來源,他並不否認自己確實為天主教的概念感到著迷。對此,他曾說:「我喜歡它(天主教)的行進儀式、永遠不變像催眠的場面、寶貴的佈場佈景、沉鬱的詩歌、教義問答、新教宗選舉、奢華的死亡一事。我對一切的隱晦、扭曲、禁忌都有一份感激⋯⋯」(註4)
.
雖然自認從小深受保守教會壓抑,但諷刺的是,天主教那不合時宜的儀式道統,卻啟發了費里尼開創了自己獨有的美學觀,或是他中後期創作得以完全脫離寫實的原因之一,那是他對所謂「一切的隱晦、扭曲、禁忌」的探索的開端。
.
與教會關係的千絲萬縷,一言難盡。在教會眼中,費里尼肯定不是值得被表彰的傑出教徒。只是也沒人會想到這個和解居然來得特別快,在費里尼過世後兩年,梵蒂岡的宗座教會文化資產委員會公布了教廷觀點的45部影史十佳,又稱作「梵蒂岡的電影清單(Vatican's list of films)」,《大路》與《八又二分之一 8½》(1963)同樣在列,雖然不免避開了《生活的甜蜜》,但仍可以視作是教廷對費里尼的善意認可。只不過在費里尼眼中看來簡直一無四處的《聖方濟各之花》卻也入選其中,他若地下有知,大概也不免啼笑皆非。
.
註1:Giovanni Grazzini,《費里尼對話錄》,邱芳莉譯,遠流出版社,p.84。
註2:Charlotte Chandler,《夢是唯一的現實----費里尼自傳》,黃翠華譯,遠流出版社。
註3:Peter Bondanella,《電影詩人費里尼》,林文琪、刁筱華、羅頗誠譯,萬象出版社,p.164。
註4:Giovanni Grazzini,《費里尼對話錄》,邱芳莉譯,遠流出版社,p.115。
註5:Giovanni Grazzini,《費里尼對話錄》,邱芳莉譯,遠流出版社,p.84。
.
延伸閱讀:
〈2020金馬經典影展:費里尼100系列專文(一):費里尼的秘密情人〉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549613078474753
〈2020金馬經典影展:費里尼100週年誕辰系列專文(三):費里尼導演生涯的寂寥尾聲〉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606715329431194
〈2020金馬經典影展:費里尼100週年誕辰系列專文(五):電視文化狂潮下,大導演費里尼的逆襲〉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626446480791412
〈2020金馬經典影展:費里尼100週年誕辰系列專文(六):情聖還是渣男?費里尼為何要拍歐洲第一風流才子卡薩諾瓦?〉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670082293094497
#FedericoFellini #Fellini #Fellini100
#金馬經典影展 #費里尼 #費里尼影展
風流袖之卷 在 EHPMusicChann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訂閱頻道收聽更多好聽的歌:https://www.youtube.com/c/EHPMusicChannelII
❖Facebook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EHPMC/
❖IG:ehpmusicchannel
** 喜歡的朋友記得要分享出去喔~ 超級需要你們的支持!!! **
❖歌詞在下面❖
----------------------------------------------------------------------------------------------------------
演唱:小魂
作詞:Yoki
作曲:樂金震
詞曲改編:李遇
編曲:呂宏斌、蘇珂
吉他:呂宏斌
笛子:囚牛
二胡:陸二胡
和聲、和聲編寫:常瑋
錄音:殤小謹
混音:李晨曦
封面:小草清清
監制:瀟喆Sean、張博文Bryan Z
OP:鯨魚向海(北京)文化有限公司
我自關山點酒 千秋皆入喉
更有沸雪酌與風雲某
我是千里故人 青山應白首
年少猶借銀槍逞風流
幾載風雪卷刃 朔風同孤晝
瞧得亂石處一般嶙峋瘦
塞外硝煙未斷 黃雲遍地愁
僥倖紅梅久 不曾下枝頭
大漠長煙入我懷 潦草小作運籌
踏破飛沙執劍斬仇寇
待到殘陽暮花火 那春風上重樓
烽火不盡長安囚
我自關山點酒 千秋皆入喉
更有沸雪酌與風雲某
我是千里故人 青山應白首
年少猶借銀槍逞風流
我曾長安走馬 十街任鬥酒
驚夢照烽火 今宵試新鍪
天命輕狂不休 應似孤鴻一遊
怪人間盡是多情人鬼愁
縱意而歌起舞袖 玉碗漿斟北斗
醉眼迷眸只為一人侑
金戈鐵馬破城樓 任烽火燃眉肉
河山萬里誓與君同守
我自關山點酒 千秋皆入喉
更有沸雪酌與風雲某
我是千里故人 青山應白首
年少猶借銀槍逞風流
我自關山點酒 千秋皆入喉
更有沸雪酌與風雲某
我是千里故人 青山應白首
年少猶借銀槍逞風流
----------------------------------------------------------------------------------------------------------
❖歌手資料 About Singer
➸ 微博 | https://www.weibo.com/xiaohunsoul
❖歌曲上架平台
➸ 酷狗音樂 | http://t.cn/AiniSoht
➸ QQ音樂 | https://c.y.qq.com/base/fcgi-bin/u?__=0DlBaOK
----------------------------------------------------------------------------------------------------------
❖合作郵箱:ehpmusicchannelhk@gmail.com
(歡迎投稿音樂/攝影作品)
❖歌曲版權為歌手本人及其音樂公司所有,本頻道只作推廣及宣傳之用,若喜歡他們的音樂請到以上平台鏈接購買歌曲支持。
❖Like, Comment, Share & Subscribe❖
❖喜歡的請分享及訂閱本頻道❖
風流袖之卷 在 一曲新詞酒一杯》、秦觀的《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等 ... 的推薦與評價
有個盈盈騎馬過,薄妝淺黛亦風流。見人羞澀卻回頭。 ... 傾國傾城恨有餘,幾多紅淚泣姑蘇,倚風凝睇雪肌膚。吳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宮殿半平蕪,藕花菱蔓滿重湖。 ... 一葉扁舟卷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