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命大平台》:他人的地獄,與我何干?
.
圖文好讀版:https://mypaper.pchome.com.tw/hatsocks75/post/1380454192
.
「這世上有三種人:在頂端的、在底端的,還有注定沉淪的人......」
.
男子葛蘭簽了一紙合約,自願前往絕命坑待半年,離開後便能獲得一張合格證書。絕命坑是個垂直天井式的建築物,沒人知道絕命坑共有幾層,食物會從上層開始往下傳遞,越下層的人吃到食物的機會越少。為能活命,殺人食人時有所聞。絕命坑的「住客」每一個月會都更換一次住所,有些日子衣食無虞,有些日子飢餓難耐......
.
《絕命大平台》令人想起《末日列車》或《摩天樓》,關於階級差異與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但它又不僅僅只是如此,影片最厲害的設計在於對人性的探討,每個月的樓層替換(階級的流動),究竟是讓人們變得更懂得體諒不同階層的人的辛苦與無奈,或是因為吃過虧受過苦,反而變得更加自私與殘暴?但它同時也在提問,到底是誰在分配樓層?是誰在掌管這一切?最高階層的人設計垂直管理中心的目的,不是為了好玩有趣,而是藉由不同樓層者的相互牽制與對立,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勢力。
.
「崔馬加西先生,你知道絕命坑是怎麼一回事嗎?」
「很明顯,重點是進食。有時候很簡單,有時候很困難,取決於你的位置,幸虧第48層很不錯。」
.
(#第48層)
.
電影開場,葛蘭在第48層醒來,他的室友崔馬加西跟他說:「#這個樓層最好。」不高不低,不至於吃太飽又不會餓到,可以自給自足。葛蘭一開始還對「吃他人剩下的食物」感到噁心與抗拒,但接受了「現狀」之後,他在這一層的時光便顯得自在而愉悅。
.
電影裡有位名叫光美的女子,她會搭乘食物平台前往不同樓層,想要找尋失蹤孩子的下落。當光美進入第49層,並被該樓層的兩名男子強行拉走(準備侵害光美),站在48層的葛蘭目睹一切,即便心慌與憤怒,卻沒有跳下樓幫助光美,說明位於中產階級的人,或許有意識到「社會結構不太對勁」,但畢竟沒有切身之痛,也就不會(不敢)想要做出重大的改變(例如分配更多食物給下層的人)。
.
(#第171層)
.
每個進入到絕命坑的人都可以帶一個隨身物件。崔馬加西帶了把「終極武士」(利刃),葛蘭帶了一本書《聰明絕頂的紳士唐吉軻德》(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小說)。物件說明了兩人性格的差異,崔馬加西相信並接受「弱肉強食」的命運/設定,所以他在絕命坑的日子,不會想對上層的人做出反抗,而是想盡辦法活下來,等待自己「脫坑」日子的到來。至於帶著書的葛蘭,既是點出葛蘭的不知人間疾苦,卻也暗示葛蘭與他的小說主角唐吉軻德一樣,帶有理想(浪漫)性格,在他人眼中或許是個瘋子,但卻可能對一成不變的生活(體制)做出改變。
.
「飢餓會把人逼瘋,吃人總比被吃好。」
.
一個月後,葛蘭被分配到第171層,當他從睡夢中醒來,發現自己已經被崔馬加西給五花大綁起來,在絕命坑待過無數日子的崔馬加西知道食物平台大概分到百層左右就會被搶光,171層的人們該如何熬過這一個月?答案是:吃人肉。崔馬加西說他很喜歡葛蘭的陪伴,但為了活下去也只能慢慢地吃掉他。
.
「我們的友情會隨著時間過去而開始淡薄,然後彼此猜忌,最後引發衝突和罪行,我很清楚,因為我有經驗。」崔馬加西。
「你就是個該死的殺人兇手!」葛蘭。
「不,我只是很害怕,我也不想這麼做,我的小蝸牛。」
「我不是蝸牛。」
「對不起,把你當成一隻正在淨化雜質的蝸牛,對我來說比較容易。」
「你得對我的死負全責。」
「不,是上面的人逼我的,這應該怪罪在我之前的340個人。」
.
從48層一下子掉到171層的葛蘭,終於見識到「底層生活」的恐怖,而之前吃過虧的崔馬加西早已學會在困境中求生存,而且懂得把自己的罪孽合理化(這樣才不用受到良心的譴責),對崔馬加西來說,他的行徑或許可怕,但不能忘記他之所以會淪落到這個地步(綁人、殺人、吃人),不單是因為他很野蠻,還有前面171層的人們都太貪得無厭,沒有想過要幫助下層者,放任他們自生自滅,才迫使他出此下策。
.
(#第33層)
.
就在崔馬加西切下葛蘭的大腿肉時,搭乘食物平台的光美剛好抵達他們所在的樓層,光美意外救了葛蘭一命。葛蘭靠著吞食崔馬加西的身體順利活了下來,一個月後,他在第33層醒來。在那裡,他碰到了新的室友:伊美莉。
.
「這裏有幾層?」葛蘭。
「兩百層。」伊美莉。
「兩百層?食物根本不夠兩百層的人吃。」
「若每個人都只吃自己所需的量,食物就能抵達底端的樓層。」
「不,在這裡沒那麼簡單。」
「對,是不簡單,外面也一樣,但垂直中心遲早會發生某件事,某件能激起自發性團結的事情。」
「垂直中心?自發性團結?這是他們發明絕命坑的原因嗎?改變是不會自然發生的。」
「也許這就是你在這裡的原因。」
.
伊美莉曾是管理階層的一員,她想要證明人類可以被救贖,不斷跟下層的人宣導,希望每一樓層的人都可以做好食物分配,這樣後面樓層的人也就可以活下去。但底下居民當然不願乖乖聽話,他們不顧伊美莉的勸說,依然大吃特吃,想要充分享受自己身在高階層的好日子。
.
這像不像之前的「口罩、酒精、衛生紙」之亂?如果社會上的每個人都只買自己夠用的份量,都懂得替下一個人留一條出路,照道理說物資應該會是人人都有得使用。但人類很容易對危機感到焦慮,進而出現私心:反正每個人都在搶,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那不如我們也來囤積貨物吧...
.
眼見伊美莉的勸說不被眾人接受,葛蘭對下樓層的人威脅說:「如果你們不懂分配,那麼我要把大便塗在食物上,讓你們每個人每天都吃大便作為懲罰!」要促使人類團結,就得在他們的腦袋中製造危機意識:「假如不合作就會危害到自己。」哈,好無奈喔,沒有人是發自內心地想要幫助他者,而只是不希望自身成為被報復的對象,才開始聽命做事(我們面對氣候變遷也是類似的態度)。
.
然而,葛蘭的做法只能威脅到33層以下的人,33層以上的人依舊不為所動。這邊倒是可以用政治來作為解釋,如果有心要改變世界,身處底層的人,能夠做的事情非常有限(或說影響範圍很小),但若能投身政治,獲取更高的權力(而且沒有被權力慾望沖昏頭),才有做出更大程度改變的可能性。
.
回看伊美莉這個角色,她在絕命坑(垂直自我管理中心)公司服務25年,自願進入絕命坑,想要改善絕命坑的體制。她剛跟葛蘭接觸時,葛蘭責罵管理階層無良,伊美莉反駁說她替對方工作25年,沒有葛蘭想像的那麼壞。但在度過一段時間後,伊美莉才改口說:「我為他們工作了25年,8年以來,我不斷把人送進這地獄,我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因為我對這裡一無所知,我發誓我真的一無所知。」伊美莉是高層體制的一員,被洗腦,認定自己的所作所為沒有問題,但真正在絕命坑走一遭,才發現這個場域如何把人給逼成了恐怖份子。伊美莉會讓我想起凱特溫絲蕾在《為愛朗讀》中飾演的角色,即便意識到自身的惡,但又在自我催眠與自我諒解的心態下,讓她得以在納粹底下繼續執行殺人任務。
.
(#第202層)
.
葛蘭從33層被換到第202層,伊美莉選擇自殺,把自己的肉身獻給了葛蘭。那是她的自我救贖,也是她對葛蘭的期望,希望這名帶著書來到絕命坑的男子,可以為這個人間地獄做些什麼。
.
(#第6層)
.
「我在第7層我有權利大吃大喝。上個月我在第114層差點餓死,那時候你們那些混蛋在哪?」
.
葛蘭從第202層回到第6層,我們已經熟知管理階層的「用心/算計」,不變的是最上層(控制一切),其他樓層會不斷變動,目的是要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對立與紛爭。享受過高層優渥生活的住客,如果淪入底層,吃過苦受過難,當他們再次回到上層,內心想的或許不是如何讓掉到低層的人好好活下去,而是如何讓自己吃得更飽些,如何享受在高樓層的好日子。
.
「合作就有存活的機會。」
.
回看我們生活的社會,有多少人在發了財之後,真心回饋社會,幫助弱勢者?葛蘭在這個樓層認識了巴拉特,一個想要逃出絕命坑的男子。他跟巴拉特達成協議,決心改變絕命坑的運作方式,葛蘭對巴拉特說:「如果能讓最下層的人吃到東西,我們就有機會破壞這個運作機制。」他們攜手合作,搭乘食物平台一層一層往下去,強制分配食物份量,希望每個樓層的人都能吃到食物,如果碰到反抗者,便以暴力的方式捍衛自身的理念(共產制度的暴力面)。
.
葛蘭和巴拉特在某一樓層遇見一名智者,智者要他們以德服人,也告誡他們:「要怎麼讓上面的人知道我們成功了?給他們一個象徵,我們需要的是一道秀色可餐的美味料理,把一道珍饈原封不動地送回第0層,想像一下他們看到絕命坑把那樣一道料理送回去,會是什麼表情?他們便會明白你們的訊息。」一個象徵,一個上下一心攜手合作的成果。要讓管理階層明白不同階層的人民是有可能達成共識,有可能撼動固有僵化的體系。
.
兩人決定將奶酪給原封不動地送回最上層。
.
(#第333層)
.
葛蘭和巴拉特一路向下,途中遭遇許多的反抗,他們也一一撐了下來,只是絕命坑遠比他們想像的更深(暗示底層階級者的數量與困境遠超過人們的想像)。當他們下到333層,巴拉特和葛蘭已經傷痕累累,而在那一層他們遇見了光美的女兒,一個倖存者。
.
巴拉特和葛蘭此時要面臨一個抉擇,把奶酪送給飢腸轆轆的女孩,或是為了完成自身理想,決定犧牲女孩?看到這一幕我其實想到知名的攝影作品《飢餓的蘇丹》事件,1993年蘇丹戰亂頻繁,且發生大飢荒,兩名攝影師看見一名飢餓的孩子在地上匍匐前進,身後有一隻禿鷹等著啃食孩子,攝影師為了取得一幅好作品,決定先拍照再來拯救孩子。這幅照片發表後引發震撼,讓全世界的人知道蘇丹的悲慘狀況,並贏得攝影大獎。然而攝影師受到大眾輿論的批評與攻擊,說他太過冷血無情,導致攝影師在獲獎數個月後自殺身亡的悲劇。人們從攝影師留下的遺書中,得知攝影師同樣有經濟困境...
.
「我覺得其實爸爸才是那個無力爬行的孩子,而整個世界則是那隻禿鷹。」攝影師的女兒。
.
人性的多面性,道德的難題,生命歷程對人的選擇的影響...《絕命大平台》的精彩,在於它透過不同樓層的起落,探討了我們生活的世界的樣貌,同時藉由光美的女兒,述說革命者的犧牲,以及未來希望的可能性。電影最後,光美取代了奶酪(人性大過物質的價值),一路高昇衝向平台的頂端,而第0層的人們看到這名女孩,這個革命(希望)的象徵,會不會做出改變?
.
你,會不會改變?
.
(#第0層)
.
《絕命大平台》中段有一個突兀的橋段,第0層的總管(管理員)發現奶酪中有一根頭髮,他因此大發雷霆,怒斥廚房工作人員的不用心。回到電影結尾,葛蘭想要把奶酪送回第0層,想要傳遞一個訊息。這時我們得去思考:女孩是否存在?電影裡,崔馬加西說光美在尋找孩子,伊美莉卻說光美是獨自一人進入絕命坑。究竟哪個人的說法才是正確?女孩是否存在?她會否是葛蘭意識彌留中所產生的幻想?如果女孩存在,那麼葛蘭讓女孩吃掉奶酪,訴說的是他在臨死之前,維繫住自己的人性。如果女孩不存在,那麼影片中段第0層的總管斥責奶酪裡的頭髮,才是電影的結尾,意即葛蘭等人所追求的意義(改變),並未發生,#上層的人根本不懂底層者的想法還以為奶酪被退回去只是因為食物不乾淨...
.
(#補充)
.
一,崔馬加西的口頭禪是「很明顯的」,那是個反諷,一切都很明顯,但沒有人願意去改變它,視而不見,姑息容忍,人人都是共犯。諷刺的是,正因為人人是共犯,反倒化解了人們使惡的罪惡感。
.
二,葛蘭自願進入絕命坑以換取合格證書,這是利出一孔的誘因,在裡頭待上半年,明白絕命坑的可怕,日後離開此地,必定會更珍惜外在的世界,也可能會想盡辦法遺忘掉「另一個」世界的恐怖(或不擇手段地不讓自己成為「底層階級」)。
.
三,「在高樓層的人可以隨心所欲地大吃,但是未來一片黯淡,很容易胡思亂想。」為何會有高樓層的人選擇自殺?或許是害怕日後會被換到低樓層,不想在這階級地獄中輪迴,失去生的勇氣。也或許是看清了人性的卑劣,不願同流合污。
.
四,崔馬加西和葛蘭在睡夢中被移動,他們從48層一下子降到171層。老經驗的崔馬加西趁葛蘭還未醒來先把對方綁了起來,準備吃葛蘭的肉撐過171層的日子。他先讓葛蘭餓上一星期才吃對方,表示要淨化葛蘭的肉體。諷刺的是,葛蘭進入絕命坑前,曾經表示自己最喜歡的一道菜是法式蝸牛。當時的他當然不知道一個月後,自己會成為飢餓者眼中的蝸牛。吃人比吃蝸牛更殘忍嗎?我們不會在乎蝸牛的感受,因為我們不是蝸牛。同樣的,當我們成為弱勢者時,又如何能期待他人能體會我們的感受?
.
五,某方面來說,網路世界也像是垂直自我管理中心,每個人中間都隔著距離(我們看不到電腦彼端的人),他人奈何不了我們,我們也觸碰不到對方,所以網路上的人們很容易變得暴力與自私,隨意給人貼標籤、言語霸凌他人並貶低他人的存在價值...
.
六,越往下層人類的行為模式越殘忍與瘋狂,這說明了為何貧窮地區的暴力事件如此頻傳,出路有限,不是殺人就是被殺,只能以暴制暴來換取自我的生存空間。
.
七,如果所有人都一起搭平台下到最底層,然後又搭食物平台一起衝上最高層,結果會是如何?
.
八,葛蘭不是救世主,他比較是理念的傳遞者,把一個種子種下,冀望它能開花結果。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10的網紅伊格言Egoyan Z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脫口秀是殘忍的嗎?可以拿鄭南榕開玩笑嗎?可以拿客家人開玩笑嗎?可以拿黑人來開玩笑嗎?界線在哪裡? #冷血 #藝術 #歧視 ─── ☞〈冷血告白〉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8/07/09/冷血告白 ☞IG:https://www.i...
「飢餓的蘇丹電影」的推薦目錄:
- 關於飢餓的蘇丹電影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飢餓的蘇丹電影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飢餓的蘇丹電影 在 伊格言|the novelis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飢餓的蘇丹電影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飢餓的蘇丹電影 在 [徵女] 普立茲新聞攝影獎80週年展或電影墜- 看板AllTogether 的評價
- 關於飢餓的蘇丹電影 在 飢餓的蘇丹- TRIVANI穗樺妮珍愛地球系列影片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飢餓的蘇丹電影 在 飢餓的蘇丹意義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飢餓的蘇丹電影 在 飢餓的蘇丹意義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飢餓的蘇丹電影 在 疫情與糧荒,迫使孩子流落街頭乞討食物… 的評價
飢餓的蘇丹電影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當疫情爆發的起點中國內地逐步復工,東亞疫情勉強走穩,伊朗 歐美作為第三波疫區、還在苦苦掙扎並逐漸「帶病復工」,就連美國這麼兇猛的全境爆發後、近日也開始出現平穩化的趨勢,外界現在最關注的是所謂全球「第四疫區」,也就是非洲、印度和土耳其等國家,正進入「病毒大量擴散」階段,且非洲仿效歐美採取封城措施,已引發嚴重的社會危機。而「歐亞門戶」土耳其雖然爆發時間晚,但上升曲線很陡,短短20天確診人數就已破萬,如今也跨過十萬大關,但他們卻抓住機會快速開展製造業,向中東及非洲多國輸送口罩防護衣甚至呼吸器等醫療設備,正試圖讓疫情危機轉化為他們在地緣政治上的實質影響力。】
﹝內文﹞
<新聞片段>
在整個蘇丹,我們的呼吸機可能少於500台,請保持一公尺的距離,整個馬利共和國人口,我們確實擁有不到60台呼吸器,太可悲了!你知道什麼會殺死許多人嗎? 新冠病毒不會殺死很多人,而是飢餓將殺死許多利比亞人!真的令人心碎,如果您要專家選擇,新冠病毒可能造成最大傷害的大陸,他或她可能會說非洲。
這是一個遲來的消息,卻完全符合所有人預期,非洲疾控中心21號晚間公布最新統計,當地除了賴索托和印度洋島國科摩羅外,其餘52國在過去一周已全數淪陷,且光是4月14到21號這個星期,非洲新冠確診人數就爆增8221例,增幅約54%,總計確診病例達23505例,染病死亡者1158人。
<John Sparks SkyNews記者VS醫護人員>
我們跟整個非洲大陸的醫生訪談,他們都說他們生活和工作的國家還沒有準備好, 這裡有數千萬人居住在缺乏基本設施,如乾淨水的社區中,您可以使用多少張ICU病床?在我工作的世界嗎?沒有!
沒有如歐美大爆發時的一飛衝天,非洲各國近期先後提供的確診和死亡人數,勉強算是「緩步升溫」,一個最簡單的解釋當然是檢測量能不足,但英國Sky News實地調查發現,原因不只如此。
<John Sparks SkyNews記者>
在擁有1.9億人口的奈及利亞,他們確實只對一小部分人進行(新冠病毒)測試,但非洲人一般來說比較年輕,這裡的平均年齡為19歲,而新冠病毒傾向於對老年人產生不成比例的影響。第三,有人認為結核病等強制注射計劃,可能也會減慢病毒的傳播速度。
多數專家預期,新冠肺炎在非洲這片擁有13億以上人口的土地大爆發,終究是時間早晚問題。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日前援引英國倫敦帝國學院報告便指出,就算是在最好的情況下,也就是以維持社交距離為前提,非洲最終仍可能會有30萬人死於新冠肺炎,上億人確診。更遑論在毫無防疫措施的介入下,他們預估死亡數可能將達到33萬,12億人感染。
他們走著跟歐洲幾乎相同的疫情曲線,只是時間晚了好幾個禮拜,問題是,當部分非洲國家,試圖仿照歐美用封城延緩疫情,卻引爆更大的社會問題。
<Denise Martin 南非開普敦市民>
他們不是動物,他們是飢餓的人群,這些飢餓的人只是在找尋食物,拜託,我不認為總統能做些什麼,為什麼不?我們寧願死於新冠病毒,也不願死於飢餓的家園。
寧願病死也不要餓死,非洲多國發放物資的消息,總引發當地爆發一波波踩踏悲劇。領不到食物的憤怒,更透過當街縱火宣洩不滿。
<格奧杰娃 國際貨幣基金會IMF主席>
疫情對每個人來說都確實是一個艱難的時刻,但不只是對那些已經步入這場危機,且面臨複雜挑戰的國家來說,這是困難的,病毒以最嚴重方式,襲擊具備現有條件的人,同樣以最困難的方式,打擊先前就存在困難的經濟體。
這就是專家眼中的全球「第四疫區」,當疫情爆發的起點中國內地逐步復工,東亞的港台韓勉強走穩,日本新加坡正各自處理內部群聚,伊朗、歐美作為第三波疫區,還在苦苦掙扎並逐漸「帶病復工」,且就連美國這麼兇猛的全境爆發後,近日也開始出現平穩化的趨勢。包括非洲 印度和土耳其等國家,不約而同進入「病毒擴散」階段。
這裡頭最新被提及的,就是「歐亞門戶」土耳其,不只在4月19號,確診人數正式超越中國和伊朗,成為中東最大疫區,同時也是歐美以外,全球確診個案第七高的國家。
<Fahrettin Koca科賈 土耳其衛生部長>
我們在與新冠病毒的鬥爭中,每天都在進步,我們獲得的數據顯示,我們已控制了疫情,但是如果您放下警惕,這可能會變成空洞的希望。
這是土耳其最痛苦的時刻,卻也是注定逃不掉的命運,位於伊朗和歐洲兩大重災區的雙重夾擊下,當鄰近的伊拉克、希臘、東歐多國,日前都已出現百例確診,土耳其竟然能獨善其身,遲至3月10號,才確診第一起新冠肺炎個案,可怕的是,就在疫情浮出水面之後,土耳其只花了20天就衝破萬人確診的門檻,接下來,幾乎是以同樣的時間距,染病數便飆破十萬,死亡人數也一舉突破兩千六。
<艾爾多安 土耳其總統>
我看到在我們到達的這個時間點上,我們已經開始拉平曲線,我們的目標是在齋戒月期間,最大程度地遵守各項措施,並且祈求上帝在假期過後,讓國民能夠恢復正常生活。
事實上早在疫情蔓延之初,土耳其跟美國一樣,都是第一時間選擇禁航中國,同時關閉對伊朗的邊界,試圖阻斷境外移入個案,問題是封關看似迅速,實則漏洞百出
這個世界級的觀光大國,不但有大批移工頻繁往返於歐陸,土耳其自身與中國往來也很密切,再加上封城措施也極為鬆散,他們是直到首例確診公布隔天,才宣布關閉學校和體育場。但清真寺 電影院 咖啡館和市集均不在此列,且眼看疫情破口越來越大,3月18號中央政府才終於宣布,封鎖50座小鎮。但基於經濟因素考量,排除安卡拉 伊茲密爾和伊斯坦堡等大城。
< Ekrem Imamoglu 伊斯坦堡市長>
我們仍然看到15%的人在伊斯坦堡四處走動,這非常令人恐懼,因為這意味著每天有200萬人在街頭趴趴走,這數字與歐洲一些大城市的全部人口一樣多,這是一個真實的威脅,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說我們需要更嚴格的措施。
另一個爭議之舉在4月10號,內政部突如其來發布48小時禁足令,說要在兩小時後實施,由於消息來得突然引發恐慌,導致國人不顧社交距離,瘋狂搶購麵包和生活物資,內政部長為此引咎辭職被總統慰留,並於4月20號統一宣布,全國31省市同步封城四天。
<艾爾多安 土耳其總統>
土耳其絕對有能力擊敗這種病毒,我們國家有能力精確實施安全措施,我們在沒有恐懼和恐慌情況下,謹慎而耐心地採取的每一步,將能確保我們遠離這個(病毒)威脅。
知名政治期刊Foreign Policy直言,隨著土耳其全球確診數正式超越中國,這波新冠病毒在當地,潛在的危機也逐漸浮現,這包括公衛和金融方面的災難,都可能在內部缺乏團結與信任的情況下,成為破口,但這也是二戰以來,土耳其首次有機會在全球範圍內的重組中,占據中心位置,總統艾爾多安顯然不願意放棄機會,早在全球疫情爆發之初,就已下令向外運送口罩防護衣等醫護裝備,甚至是第一時間開展呼吸器供應鏈。
<Selcuk Bayraktar 呼吸器製造商技術部門主管>
Baykar已決定支持偏向於快速生產,並訂購250台設備,將這些設備贈送給相關的國家機構,它們可以在土耳其使用或發送到有需要的友邦國家,我邀請我們的技術公司盡可能地參與並參與這項行動。
包括英國、利比亞、科索沃,馬其頓(Macedonia)、蒙特內哥羅、塞爾維亞、波士尼亞、義大利、西班牙、伊朗等,都在第一時間收到土耳其送去的物資,甚至包括美國,都收到了土耳其貼心準備的大禮。
<土耳其官員>
我們土耳其已經根據要求,向美國送去了50萬套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
土耳其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全力開展製造業商機,並透過全球援助,擴大他對中東及非洲的影響力,意圖繼續站穩區域大國的地位,儘管紐時報導稱,這樣華麗表演的背後,土耳其隱匿了真正的疫情,因為光是伊斯坦堡三到四月間的死亡人數,
相較過去兩年同期就爆增了2100人,遠超過官方上報的新冠染病死亡人數,但總統艾爾多安長期藉由管控訊息,做為政治操作手段,這回在新冠大流行故技重施,背後的用意,早已不言可喻。
飢餓的蘇丹電影 在 伊格言|the novelis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藝術嗜血」「冷血告白」系列第二講來了,FB精簡節錄版】
脫口秀是殘忍的嗎?可以拿鄭南榕開玩笑嗎?可以拿客家人開玩笑嗎?可以拿黑人來開玩笑嗎?界線在哪裡?
‧
【限時贈書,辦法簡化!2019/12/25晚上12點截止!】
贈書獎品:伊格言長篇小說《零地點》(麥田出版)一本,全新
#完整版影片連結貼在留言處喔,或者按下「了解詳情」按鈕就可以帶你去看完整版
─────
當一個小說家有多辛苦?
我們往往以為藝術創作者都很任性,可以毫無顧忌地消遣他人,消費現實;
但其實藝術本身也很可能反過來剝削作者、消費作者自身。
脫口秀演員博恩以鄭南榕自焚為題材的笑話引來了諸多批評;而近日也出現了一陣以「客家人很吝嗇」為主題的笑話創作風潮──
這很可能都是「藝術嗜血」的例子。
這是我們今天的主題,來自伊格言老師的一篇文章:〈冷血告白:論藝術嗜血〉。
‧
上一集我們講述了電影《柯波帝:冷血告白》的故事,Capote採訪滅門血案兇手,寫此非虛構小說《冷血》,但這同時也令他陷入了權力慾、道德兩難與私人情感的困局。
冷血的是誰?看似是滅門血案的兇手,但其實也是藝術家Capote自身。
‧
......事實上,作為藝術形式之一種,小說當然也是嗜血的。
小說對作者的剝削何其恐怖。
小說家的心智,往往必須時常來回擺盪於「極端殘忍冷靜」與「極端溫暖熱情」之間。
正如上一集所提到的,因拍攝蘇丹飢荒中的垂死小女孩而飽受抨擊的Kevin Carter──
小說家必須冷血(如同攝影師冷靜等待禿鷹翅膀展開之瞬刻),小說家又必須時時充滿同情(才拍得出小女孩的飢餓與痛苦)。
作品必須冷酷精準(夠冷血才能辦到),又必須滿懷悲憫(心地柔軟才能辦到)。
‧
所以對於小說家來說,駱以軍所說的「身份移位」、「奪胎換骨」,確實都只是基本功而已。
小說家必須分飾多角,設身處地,投入情感,塑造出不同角色的生命──而這些,都屬於極基本的細節。
如若缺乏基本功,那麼此一藝術品必然便稱不上是一部好作品。
藝術家為此傾注之情感(無論此一情感是冷酷、同情、鄙夷、嘲諷、震驚,或是溫柔)往往正是小說之核心,述說著人性的幽微;
而小說此一藝術形式若有任何「深刻」之可能,即在於此。
那就是超越在所有「全景」之上的靈光。
然而這些靈光,卻可能被小說建築完成後醒目的「全景」所遮蔽。
當我們看到一部偉大小說的完成,總會被成品醒目的全景所震攝,忘了這壯闊奇觀的背後,小說家如何艱難地一磚一瓦建造它......
───
【贈書辦法】我把抽書贈書辦法簡化了
這次以《冷血告白》為引子,講〈冷血告白:論藝術嗜血〉這篇散文的影片,
總共有兩部,第一講和第二講。
只要:
首先訂閱本youtube頻道(頻道名:伊格言EgoyanZheng),按下小鈴鐺,然後:
①「公開」分享第一講或第二講任一部影片(換言之,如果你是在Facebook上看到的,你只要分享這則貼文也就可以啦)
②在Facebook文章底下,或直接在youtube影片底下,留言「我不嗜血,而且我喜歡藝術!」或其他任何話、或任何想問我的問題、或告訴我你參加抽書活動了等等。這樣才能讓我知道你參加了ㄛ
③如果你是在Facebook上留言,那麼請你留言中同時標註任一位你覺得會有興趣的朋友
在12/25晚上12點之前,完成以上步驟,就可以參加抽書贈書活動囉
飢餓的蘇丹電影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脫口秀是殘忍的嗎?可以拿鄭南榕開玩笑嗎?可以拿客家人開玩笑嗎?可以拿黑人來開玩笑嗎?界線在哪裡?
#冷血 #藝術 #歧視
───
☞〈冷血告白〉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8/07/09/冷血告白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
當一個小說家有多辛苦?我們往往以為藝術創作者都很任性,可以毫無顧忌地消遣他人,消費現實;但其實藝術本身也很可能反過來剝削作者、消費作者自身。脫口秀演員博恩以鄭南榕自焚為題材的笑話引來了諸多批評;而近日也出現了一陣以「客家人很吝嗇」為主題的笑話創作風潮──這很可能都是「藝術嗜血」的例子。這是我們今天的主題,來自伊格言老師的一篇文章:〈冷血告白:論藝術嗜血〉。
上一集我們講述了電影《柯波帝:冷血告白》的故事,Capote採訪滅門血案兇手,寫此非虛構小說《冷血》,但這同時也令他陷入了權力慾、道德兩難與私人情感的困局。冷血的是誰?看似是滅門血案的兇手,但其實也是藝術家Capote自身。
......事實上,作為藝術形式之一種,小說當然也是嗜血的。小說對作者的剝削何其恐怖。小說家的心智,往往必須時常來回擺盪於「極端殘忍冷靜」與「極端溫暖熱情」之間。正如上一集所提到的,因拍攝蘇丹飢荒中的垂死小女孩而飽受抨擊的Kevin Carter──小說家必須冷血(如同攝影師冷靜等待禿鷹翅膀展開之瞬刻),小說家又必須時時充滿同情(才拍得出小女孩的飢餓與痛苦)。作品必須冷酷精準(夠冷血才能辦到),又必須滿懷悲憫(心地柔軟才能辦到)。
所以對於小說家來說,駱以軍所說的「身份移位」、「奪胎換骨」,確實都只是基本功而已。小說家必須分飾多角,設身處地,投入情感,塑造出不同角色的生命──而這些,都屬於極基本的細節。如若缺乏基本功,那麼此一藝術品必然便稱不上是一部好作品。藝術家為此傾注之情感(無論此一情感是冷酷、同情、鄙夷、嘲諷、震驚,或是溫柔)往往正是小說之核心,述說著人性的幽微;而小說此一藝術形式若有任何「深刻」之可能,即在於此。那就是超越在所有「全景」之上的靈光。然而這些靈光,卻可能被小說建築完成後醒目的「全景」所遮蔽。當我們看到一部偉大小說的完成,總會被成品醒目的全景所震攝,忘了這壯闊奇觀的背後,小說家如何艱難地一磚一瓦建造它......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香港文匯報專訪: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
香港明報專訪:
https://news.mingpao.com/pns/副刊/artic...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飢餓的蘇丹電影 在 飢餓的蘇丹- TRIVANI穗樺妮珍愛地球系列影片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TRIVANI穗樺妮珍愛地球系列影片-悲憫地球之子(1994普立茲獎- 飢餓 的 蘇丹 ) ... 电影《人类之子》. 科幻梦工场•1.2M views · 10:17. Go to channel · 女人踩了 ... ... <看更多>
飢餓的蘇丹電影 在 飢餓的蘇丹意義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饥饿的苏丹(The Starving Sudan)又名欺凌的苏丹,是摄影师凯文·卡特的作品, ... 饥饿仅仅是苦难之一,而这幅作品的最大意义就是引发了人们对苏丹内乱和内乱中深受 ... ... <看更多>
飢餓的蘇丹電影 在 [徵女] 普立茲新聞攝影獎80週年展或電影墜- 看板AllTogether 的推薦與評價
沒有攝影的興趣
只有兩個單眼
左眼跟右眼?
但是如果你會攝影很歡迎跟我講解一下
照片用的技巧跟要表達的概念
可以救救我?
但是覺得好的照片可以表達很多情緒跟故事
一張好的照片,抵過千言萬語
看到過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照片叫飢餓的蘇丹
令人唏噓的是引起世界關注的作者
也不堪眾人指責自殺了
展期到這週日而已
星期六剛好有空
希望可以找到一位對這個展也有興趣的人
如果都沒人要看的話就揪看一下電影XDD
以展覽為先 電影為輔
來信開頭告知一下要看哪個?
關於我 桃園人 177/65 35Y 不醜
看展的話費用我出
看展跟電影而已 就先這樣?XDD
如果看展順路桃園以北可以接送
晚餐有朋友烤肉局
沒辦法約晚餐
如果想吃飯的話希望可以約午餐時段
私心希望可以吃午餐時段的早午餐
關於你 就是個女孩 住桃園以北
會回話 不尷尬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3.36.24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llTogether/M.1663946640.A.286.html
※ 編輯: onepiece957 (114.43.36.240 臺灣), 09/23/2022 23:24:4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