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不景,央行正常應「放水」,卻因為全球供應鏈斷裂令物價上漲,使央行反其道「收水」遏止通脹,這就是我一年多前已講「後疫情時代」下將面臨的「滯脹風險」。對央行而言,這是個「向左走向右走」的難題。特別是對於已有28萬億美元國債的美國,滯脹就是「美元遊戲」的死門。
大家有時間可重溫我這兩年疫情前後所寫的文章,值得大家重溫。局勢正按照劇本一步步的進行,大家要及早部署,然後繫好安全帶,準備坐上大時代的過山車。
———————————————
向左走 向右走的大時代
全球各國央行為應對新冠肺炎的疫情,均紛紛減息,重啟大規模量化寬鬆(QE)救市。部份經濟學家以傳統的貨幣經濟理論分析,均認為「無上限量寬」即將會帶來全球史無前例的惡性通脹(hyperinflation)。然而,全球經濟不景氣,加上新冠肺炎等不明朗因素將導致全球需求大幅萎縮,按此推斷理應會出現通縮。那麼,全球物價的走向應該會是向左走(通脹/滯脹)還是向右走(通縮)?這是一個複雜而有趣的議題。
要解題,首先要將複雜的事情簡單化。所有經濟理論都不外乎「供求理論」(即DSE同學仔都會的demand & supply),關鍵是將「供求理論」放在哪一個市場進行分析,而得出綜合的結論。今時今日,我們面對變化最大的主要有兩個市場,一是貨物市場,二是貨幣市場。
大家印象中應該還記得,08年金融海嘯後,美國新增了數以萬億計的貨幣供應,不少經濟學家都認為會引發全球通惡性通脹。然而,惡性通脹最後並沒有到來。原因之一是全球化導致的產能過剩。全球化供應鏈使生產鏈由先進國轉移集中佈局在中國、越南、柬埔寨和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大幅增加全球產能的同時,其低廉的生產成本及關稅的下調大幅降低了物價成本。在全球化供應鏈下,一個國家的物價水平已並非由單一國家的國內的供求所決定,而是以全球產能反映的總供應與全球性需求的角力。
另一方面,量寬新增的貨幣供應沒能有效地流入實體經濟,反而增加了投資/投機性需求,資金追逐高息及風險資產,最後只推升資產價格,要知道資產價格並不會計入消費物價指數(CPI)去衡量通脹水平。這是為何海嘯後的十年,儘管大規模QE,全球的通脹率仍然維持低水平,箇中的原因是全球產能過盛和資金流向資產市場的兩大主因。
以上是08年金融海嘯後十年的情況。然而,今次情況將會比當年有所不同,而且將會更複雜。首先,今次黑天鵝的主角是新冠肺炎,而新冠肺炎的傳播性使人人都不敢外出消費,一切都好像回歸基本,人人都只會搶購日用品,對於非必要的奢侈品需求一下子完全消失,消費意欲預期都會維持低沉相當一段時間。更重要的是,各國的封城封關使經濟完全停頓,全球供應鏈斷裂。正所謂飛得越高,跌得越痛。近年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得越來越成熟,當發展中國家集中生產,已發展國家加強科技的發展和消費,生產要素成本大幅下降,關稅下調,國際貿易效率一日比一日提高。萬萬想不到的是,一個看似完美的「全球供應鏈模式」,竟然被一隻黑天鵝切斷了,還要是完美地解體,一個完美的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正在發生,各國即時走向供應鏈本地化(localization)。從此,產能不再過剩。
另一方面,正如前文《「對症下藥」還是「落錯藥」?》所講,量化寬鬆手段能夠即時解決的並非實體經濟的問題,要量寬能夠解決經濟問題,其關鍵在於資金流向是否能夠有效流入實體經濟,但事實證明,大部份資金最終只會流向投資/投機,資金追逐資產,最終使資產價格不停上升,情況如08年金融海嘯後十年一樣。因此,要真正救經濟,一定要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雙管齊下。問題的關鍵就在這裡,錢從何來?同一個題,2016年特朗普上場時我也問過,當時我寫了一篇名為《特朗普上場 (二) - 錢從何來與加息的邏輯》的文章。大家有時間可以參考一下。
有關「錢從何來」的問題,一般的財政政策項下的政府支出(Government Expenditure)是從政府的財政儲備而來。正如我們香港政府昨天剛公佈的1375億港元大規模抗疫救市措施,號稱是史無前例,但要知道香港政府目前的財政儲備有1.1萬億,而「全副身家」(即計及外匯基金的總資產高達4萬億港元),是次的大規模救市的支出對比副「身家」依然是九牛一毛,可以說全民退休好幾年也沒有問題。這是為何我經常說香港的金融系統和基礎是非常穩健,即管是當年金融海嘯,香港的金融系統依然穩健。
另一方面,根據美國財政部2月12日公布的數據,美國預算赤字達到1.06萬億美元,而國家債務總額達到了23.3萬億美元,這是天文數字。當數字去到一定水平後,其實已經再沒意思,天文數字的債務不是債務,因為根本償還不了,再增個一兩萬億美元,影響不大,美元依然是「美元遊戲」棋盤下的唯一「代幣」,各個遊戲參與者只能相信美元,不信者大可離場。至於如何離場,我目前還未想得到。或者說,如果連我都想得出來,我想大部份國家應該一早已經離場。
巨額財政赤字下,美國如何支付即將推出的「2萬億美元救市計劃」?答案只有一個,就是直接向聯儲局借貸,那聯儲局的錢從何而來?那當然又是「憑空印出來」,原理跟QE一樣。說白了,就是美國財政部借聯儲局的手印鈔,因為美國政府很難還清這筆錢,或者亦沒有打算還錢。因此,對美國來說,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雙管齊下」實際上是「雙QE」。
如今,美國政府的債務負擔已經超過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00%,以美國財政年年赤字的作風,這筆負債只會越來越多。因此,美國政府的負債相當於美元的永久性超發。在世界上存在的美元只會越來越多,全球的財富在美國「印鈔」的過程中被稀釋,世界各國再一次被美國政府「收割」。當然,在全球都面臨嚴重經濟危機的時候,美元超發的危害並不明顯,反而能提高市場流動性。但是,經濟危機過後,金融槓桿會迅速放大美元超發的危害,形成通貨膨脹和資產泡沫。
事實上新冠肺炎疫情只是引發美國金融危機的導火線,美股及債券價格之所以會迅速下跌,是因為長期貨幣超發導致金融體系中積累了大量泡沫。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經濟體長期採取量化寬鬆政策刺激經濟,導致債務槓桿高企、資產價格高估。疫情對本身疲弱的實體經濟的衝擊刺破了債券、股票等金融底層資產的泡沫,導致相關的衍生金融產品定價體系瞬間崩塌。而為了解決金融市場的問題,聯儲局選擇了QE,繼續向金融體系中注水,繼續「培育」資產泡沫,同時拉闊貧富懸殊,然後當下一個黑天鵝來臨時又再推QE。這個情況,在未來會繼續重演,形成一個惡性循環。世界各國的財富將不停被收割。
可是,這次與之前不同的是,在今次的「雙QE」中,除了無限量QE的貨幣政策外,美國財政部借聯儲局的手印鈔推出的擴張性財政政策會直接將資金注入經濟實體。另一方面,世界各國開始發現孤注一擲全球化的風險,如以單一國家如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風險,同時亦揭示了全球各國對全球化的隱憂,即使疫情過後,全球化再次啟動時各國之間的互信也大不如前。最後各國只會「各家自掃門前雪」,在表面上呼喊著「全球化口號」的同時,開始建立自己本地的供應鏈,當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全球化也就只成為一個「口號」。未來世界很大可能會走回頭路,「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會令生產要素成本提升,慢慢回復至全球化之前的水平,過去全球化所導至的產能過盛不再。當兩大壓抑通脹的因素不再存在,當經濟回復正常時,全球或產生流動性過剩,而最終導致通脹的來臨,到時美聯儲不得不加息控制通脹,但在疲弱的經濟下加息會剌破經濟/資產泡沫,形成「向左走向右走」的兩難局面,而滯脹(Stagflation)就是「美元遊戲」的死門。這一天可能是「美元遊戲」的終結,同時也可能是世界經濟的嚴重崩潰。
我曾說過,最好解決泡沫的方法不是去延長泡沫爆破的時間,而是讓泡沫直接爆破。
Starman
2020.4.10
原文:
http://starnman84.blogspot.com/2020/04/blog-post_10.html?m=1
#舊文重溫系列
香港回歸前後對比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PatreonIR冷知識🇬🇧🇭🇰】20年間,香港變了多少?年屆70歲的(supposed)香港特區政府二號人物、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在任期只餘下一年的前提下,無聲無息就被免職,事前毫無徵兆,沒有風聲,沒有任何打算讓他順利過渡繼任人,而且還要即時生效,甚至等不及7月1日出席「回歸大典」。雖然他平庸,但唔比面至此,不啻是對傳統文職政務官赤裸裸的警告。特區政府會不會為張前司長搞farewell?不知道。
20年前,後來被《文匯》《大公》點名為「亂港四人幫」核心成員的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榮休,當時非常體面,不同陣營的人都為她farewell,她也非常British地發表了離職感言。對比兩位任內離職的政務司司長的離職聲明,一切盡在不言中......
⏺全文見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posts/irleng-zhi-shi-52909843
▶️大智若愚張建宗:當世長樂老馮道,點樣侍奉五朝八姓十二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HEkU4as0iQ
香港回歸前後對比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經濟通】整頓香港樓市,是下個灰犀牛嗎?
談起香港樓價,在街上問十個街坊,相信十個都會說很貴、很離地;這非止民間之說,官方報告亦有顯示,香港樓價連年攞第一。即使長期處於歷史高位,但仍不有少人堅持「樓市不死」這個信念,篤信買樓都是穩賺不賠的投資;根據近幾年香港樓市的表現,這種立論似乎正確,與此同時,或者已有一隻灰犀牛悄然走在我們面前。
房屋問題被定性為深層次矛盾主因
觀乎多項數據,香港樓價似乎承托力充足,供甩樓比例達66%、環球央行持續寬鬆貨幣政策救經濟、土地及房屋供應持續落後,種種因素都造就了居高不一的怪現象。根據數據顯示,2004年至2019年間,本港樓價累計急升近四倍,但同期的住戶入息中位數卻只升近八成,而自置居所比率更下跌4.5個百分點至僅51%,落後世界各大富裕經濟體的逾60%水平,已不提台灣及新加坡有達90%之高,無可否認,樓價與市民經濟能力已嚴重脫軌,這種資產分配極端化的現象,成為社會分化的成因之一,當然不是唯一。
時而勢易,當國際企業陸續將亞太區總部遷移至新加坡,加上香港居住成本高昂,統統都增加本港專才外流的誘因,故此,對於任何一個管治團隊而言,這是一個必須解決的難題,中央亦早已將香港的房屋問題定調為深層次矛盾的主因。
問題是,自董建華年代起,多屆特首已將房屋問題列為首要任務,但談了24年皆毫無寸進,為何時至今日,卻將整頓樓市視之為灰犀牛?
為何是今天整頓樓市?
近兩年,香港的政治環境劇變,無論是政府架構,或議會當中已剩下一種主旋律,加上選舉制度的改革,經濟民生議題順理成章成為下一施政主題,當中一直為人詬病的房屋問題定必被視為當務之急,如政府最終能解決住屋問題,將收兩效:一、為改革香港政治體制帶來充分理由;二、挽回民心。
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剛於數日前參加港區全國人大小組會議時表示,下一步要著力解決香
港的房屋問題,即使難度很大,但總要有解決開始的時候。在政治、社會環境及時機配合下,而且參考中央近年大破大立的作風,相信港府也不敢怠慢。
然而,無論在貨幣供應、或供求平衡上,對開放形經濟體的香港而言,都是承托樓價的利好因素,即使「明日大嶼」勢在必行,但仍不足以短期內增加房屋供應,政府可用的一招,或許只剩下行政干預,不敢奢望政府會減辣甚至撤辣,因為沒有一位香港官員敢負上令樓市再度過熱的罪名,而且相信在特首換屆前後,也有可能推出更多調控樓市措施,參考近年的施政作風,推出類似內地的限價、限購、限貸等辣招的可能性並非不存在。
樓市未來或在政策市中輪迴
如此一來,雖然能限制樓價升幅,但卻難走回頭路,香港樓市未來可能只能政策市之中輪迴。至於政府何時出招?當官媒吹風大合奏,猛烈批評香港房屋政策時,相信離出招也不遠矣。
可能你會反駁,香港政府預測下年度的土地收入及印花稅,佔全年總收入預算達三成,加上可能有「明日大嶼」等大白象工程令開支大增,港府無可能要自毀地產市場這個金蛋,而且樓市牽涉很多既得利益者,官員都不敢狠下毒手。
如果時光倒流兩年前,這個反駁不無道理,但時至今日,卻可得出兩個結論:一、對比剛回歸的過渡期,中央已不需要透過留住本地大財團、富豪來穩定民心,況且近年已陸續有國企加入本地市場,相較之下,解決房屋問題的得益較犧牲大;二、如果香港的庫房耗盡,中央插手救港,就如當年下放自由行一樣,一來白武士形象討好,二來迫使香港的經濟發展更依賴內地,加速香港與大灣區融合,增加管治籌碼,豈不收一石二鳥之效?
這只是牛頭角順嫂都懂的推論,所以我們才把這個稱之為灰犀牛吧。
#社會 #經濟
香港回歸前後對比 在 英國政府批中國違反【中英聯合聲明】 97香港回歸前後中國與 ... 的推薦與評價
英國政府批中國違反【中英聯合聲明】 97 香港回歸前後 中國與英國地緣政治角色發生歷史性變化中國國力崛起 對比 英國衰落【中英聯合聲明】不能反映現在中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