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深水埗主教山水務遺址】
1)當年反對清拆皇后碼頭運動後
政府做左一次全港survey
搵晒啲有potential評級的歷史建築出來
最尾搵左1444幢出黎( www.aab.gov.hk/b5/built3.php )
但原來當年的survey並沒有涵蓋「地底建築」(原因不明)
所以水務署呢個主教山「減壓缸」並不在清單內
冇放入去1444個清單的後果是
政府做工程前唔會做「文物影響評估」( www.amo.gov.hk/b5/hia_01.php )
因此呢個項目在上深水埗區議會時並無提及歷史價值(www.districtcouncils.gov.hk/ssp/doc/2020_2023/tc/committee_meetings_doc/DFC/18887/SSP_DFC_2020_18_TC.pdf )
而由於整個拆卸工程開支少於3000萬(見圖)
在立法會財委會中不需要立項審議
變相又少了一個機會發現問題
2)依目前輿論之熱烈
主教山「減壓缸」可以保留的機會很大
畢竟政府本身在主教山沒有發展計劃
又不涉及私人物業
但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的核心矛盾
即是否以公權力限制更多歷史建築的私人業權拆卸物業
10幾年來依然毫無寸進
未來也不指望會有
3)但是,保留及活化主教山「減壓缸」
肯定是另一個危機的開始
主教山的生命力在於DIY的庶民空間
而結合殖民管治+中共極權管治術的香港政府
最擅長就係消滅庶民空間
如果高官諗住將「減壓缸」視為政績工程
放大錢入去「活化」
除了搞個缸,又點忍到手唔搞埋成個山
一搞個山,又點忍受到嗰啲土炮乒乓波枱和健身單雙槓
░支持朱凱廸團隊工作░░░░
⚡www.patreon.com/chuhoidick
🔥WHATSAPP 9776 0474
💧info@chuhoidick.hk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8的網紅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從終審法院大樓細讀香港的風格記憶」由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兼任副教授馬冠堯先生,講述終審法院大樓的發展背景、設計、歷史痕跡和修復活化。 分段: 00:51 發展背景 19:59 建造、設計與象徵 32:10 歷史痕跡 43:45 修復活化 「專題課堂」配合「教材套」推出,透過邀請本地專家及學者...
「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的推薦目錄:
- 關於香港歷史建築保育 在 八鄉朱凱廸 Chu Hoi Dick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香港歷史建築保育 在 TUGO CHENG Photograph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香港歷史建築保育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香港歷史建築保育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香港歷史建築保育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香港歷史建築保育 在 《香港新活力》第1集保育活化歷史建築變成打卡熱點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香港歷史建築保育 在 【香港歷史建築消失的1%】... - 本土研究社Liber Research ... 的評價
- 關於香港歷史建築保育 在 「保育歷史古蹟會阻礙香港城市發展。」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此 ... 的評價
香港歷史建築保育 在 TUGO CHENG Photograph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有超過60年歷史的北角皇都戲院的保育問題近日惹起爭議,古蹟辦提出將其歷史建築評級定為三級,不少意見則認為戲院頂部的拱橋式結構獨特,應給予更高評級。然而更高的評級是否就能令此歷史建築逃過被清拆的命運?
香港的歷史建築主要有兩類:第一類是法定古蹟,受條列保障;第二類則是已評級的歷史建築,評級機制本身仿效英國,但在根本上有天壤之別:英國的歷史建築評級具法定效力,任何人士要進行清拆或改建等必須申請特定許可,否則屬刑事罪行;而香港的評級屬參考性質,是行政措施而非法定保護,故一級和三級歷史建築的法定地位其實分別不大。雖然受清拆威脅的一級歷史建築可被列為暫定古蹟,但一般只維持12個月,期間政府和私人業主若不能達成保育共識,該建築仍然難逃厄運,何東花園正是例子。有見及此,最有效的方法是將私人歷史建築列為受保護的法定古蹟,但過程困難重重,業主可透過法律程序提出反對和呈請,而政府亦須依法賠償,當中涉及公帑故必須小心處理。為避免法律爭議,政府盡可能會與業主事前達成共識,可是問題複雜,成功個案少之又少。
作為行政措施,香港的歷史建築評級制度旨在為不同評級的歷史建築提供保育準則,同時透過通報機制讓政府有機會與私人業主協商雙贏的保育方案。可是因為評級本身不具法定地位,整個機制純屬自願性質,成功保育與否完全取決於業主意願。曾經有業主得悉其二級歷史建築原來不受強制保護後,便拒絕與古蹟辦商討保育方案。而通報機制本身亦存在漏洞,2013年的審計報告便指出有已評級的歷史建築被拆卸而古蹟辦事前未獲通知,可見評級制度在本質上和運作上均有待改良。
皇都戲院的歷史建築評級再次喚起社會對保育的關注,而市民普遍亦期望評級能更有效反映歷史建築的價值和政府對文物保育的決心。然而更高的評級始終不具法定地位,實質效果有限。要從根本解決問題,我們必須對症下藥,如爭取擴大法定保護的框架、改善行政措施的執行、增加建築保育的資源(如稅務寬減、財政和技術支援等),在不同層面軟硬兼施地改變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的生態。此外,政府亦應加強公民教育,令市民和業主更了解歷史建築的意義和價值,在不同崗位為保育出力。
#heritage #architecture #conservation #hongkong #culture
香港歷史建築保育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從終審法院大樓細讀香港的風格記憶」由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兼任副教授馬冠堯先生,講述終審法院大樓的發展背景、設計、歷史痕跡和修復活化。
分段:
00:51 發展背景
19:59 建造、設計與象徵
32:10 歷史痕跡
43:45 修復活化
「專題課堂」配合「教材套」推出,透過邀請本地專家及學者,闡述不同具體例子的文化藝術內涵,豐富學校教師在應用教材套時的教學內容。
「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
「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現已上線,相關的教材套簡介及教學素材可於本計劃網頁下載: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educationkit
教材套內容包括教師手冊、教學PPT及多媒體素材,供全港中小學免費下載。老師可按照不同科目的學習需要,選取適用的部份於課堂或學校活動中應用。「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共分為四節,透過認識傳統建築乃至不同時代的建築風格,配合數碼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及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技術、多媒體教材,讓同學認識箇中收藏的記憶,學習閱讀和欣賞身邊的建築,嘗試發掘和發揮建築蘊藏的創意和文化價值。
本計劃的教學專員將會為參與教材套支援計劃的教師提供教學支援。
報名詳情請參考: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education
觀看本影片並填妥問卷的教師,可獲贈實體印刷「建築教材套」乙套,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請按以下連結登記「建築主題教材套簡介及專題課堂」:https://forms.gle/na1Qs42CYZUNYVgx6
成功登記的教師將於影片首播日收到觀看連結及問卷通知電郵。
(繪畫主題登記連結將會稍後通告。)
「建築專題課堂」影片
建築主題影片首播日期:(時間均為下午2:30)
5月31日(一):建築教材套簡介會(主講: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教育總監 馬健聰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6
6月1日(二):從文曲里公園看中國園林特色(主講:註冊園境師 古兆奉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7
6月2日(三):古蹟活化案例分享─綠匯學苑(主講:註冊園境師 古兆奉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8
6月3日(四):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的發展與項目分享(主講:文物保育建築師 謝正勤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9
6月4日(五):從終審法院大樓細讀香港的風格記憶 (主講: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兼任副教授 馬冠堯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10
詳情請參考: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teacher-workshops
(繪畫主題播放日期將會稍後通告,敬請留意。)
賽馬會「看得見的記憶」藝術教育計劃
主辦機構: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
捐助機構: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
網址: www.howmemorysticks.org
Facebook: www.facebook.com/howmemorysticks/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howmemorysticks/
香港歷史建築保育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的發展與項目分享」由文物保育建築師謝正勤先生,講述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的發展和現況,當中的爭議與平衡,並分享618上海街活化項目的特色、保育方法和經驗。
分段:
01:42 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發展
09:49 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現況
15:38 保育爭議與平衡
31:23 項目分享:618上海街
41:26 如何裝備自己以參與保育事業
「專題課堂」配合「教材套」推出,透過邀請本地專家及學者,闡述不同具體例子的文化藝術內涵,豐富學校教師在應用教材套時的教學內容。
「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
「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現已上線,相關的教材套簡介及教學素材可於本計劃網頁下載: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educationkit
教材套內容包括教師手冊、教學PPT及多媒體素材,供全港中小學免費下載。老師可按照不同科目的學習需要,選取適用的部份於課堂或學校活動中應用。「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共分為四節,透過認識傳統建築乃至不同時代的建築風格,配合數碼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及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技術、多媒體教材,讓同學認識箇中收藏的記憶,學習閱讀和欣賞身邊的建築,嘗試發掘和發揮建築蘊藏的創意和文化價值。
本計劃的教學專員將會為參與教材套支援計劃的教師提供教學支援。
報名詳情請參考: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education
觀看本影片並填妥問卷的教師,可獲贈實體印刷「建築教材套」乙套,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請按以下連結登記「建築主題教材套簡介及專題課堂」:https://forms.gle/na1Qs42CYZUNYVgx6
成功登記的教師將於影片首播日收到觀看連結及問卷通知電郵。
(繪畫主題登記連結將會稍後通告。)
「建築專題課堂」影片
建築主題影片首播日期:(時間均為下午2:30)
5月31日(一):建築教材套簡介會(主講: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教育總監 馬健聰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6
6月1日(二):從文曲里公園看中國園林特色(主講:註冊園境師 古兆奉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7
6月2日(三):古蹟活化案例分享─綠匯學苑(主講:註冊園境師 古兆奉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8
6月3日(四):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的發展與項目分享(主講:文物保育建築師 謝正勤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9
6月4日(五):從終審法院大樓細讀香港的風格記憶 (主講: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兼任副教授 馬冠堯先生)
詳情請參考: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teacher-workshops
(繪畫主題播放日期將會稍後通告,敬請留意。)
賽馬會「看得見的記憶」藝術教育計劃
主辦機構: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
捐助機構: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
網址: www.howmemorysticks.org
Facebook: www.facebook.com/howmemorysticks/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howmemorysticks/
香港歷史建築保育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古蹟活化案例分享──綠匯學苑」由註冊園境師古兆奉先生,透過位於大埔的綠匯學苑,分享古蹟活化的理念,如何保留當中的歷史記憶,而又兼顧現今環境生態、工程等的種種考慮,讓古蹟在現今社會產生新的意義。
分段:
00:43 古蹟歷史及活化理念
03:02 保留歷史記憶
04:25 現代工程考慮
07:43 環境生態考慮
11:37 推廣綠色生活
「專題課堂」配合「教材套」推出,透過邀請本地專家及學者,闡述不同具體例子的文化藝術內涵,豐富學校教師在應用教材套時的教學內容。
「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
「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現已上線,相關的教材套簡介及教學素材可於本計劃網頁下載: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educationkit
教材套內容包括教師手冊、教學PPT及多媒體素材,供全港中小學免費下載。老師可按照不同科目的學習需要,選取適用的部份於課堂或學校活動中應用。「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共分為四節,透過認識傳統建築乃至不同時代的建築風格,配合數碼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及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技術、多媒體教材,讓同學認識箇中收藏的記憶,學習閱讀和欣賞身邊的建築,嘗試發掘和發揮建築蘊藏的創意和文化價值。
本計劃的教學專員將會為參與教材套支援計劃的教師提供教學支援。
報名詳情請參考: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education
觀看本影片並填妥問卷的教師,可獲贈實體印刷「建築教材套」乙套,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請按以下連結登記「建築主題教材套簡介及專題課堂」:https://forms.gle/na1Qs42CYZUNYVgx6
成功登記的教師將於影片首播日收到觀看連結及問卷通知電郵。
(繪畫主題登記連結將會稍後通告。)
「建築專題課堂」影片
建築主題影片首播日期:(時間均為下午2:30)
5月31日(一):建築教材套簡介會(主講: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教育總監 馬健聰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6
6月1日(二):從文曲里公園看中國園林特色(主講:註冊園境師 古兆奉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7
6月2日(三):古蹟活化案例分享─綠匯學苑(主講:註冊園境師 古兆奉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8
6月3日(四):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的發展與項目分享(主講:文物保育建築師 謝正勤先生)
6月4日(五):從終審法院大樓細讀香港的風格記憶 (主講: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兼任副教授 馬冠堯先生)
詳情請參考: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teacher-workshops
(繪畫主題播放日期將會稍後通告,敬請留意。)
賽馬會「看得見的記憶」藝術教育計劃
主辦機構: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
捐助機構: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
網址: www.howmemorysticks.org
Facebook: www.facebook.com/howmemorysticks/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howmemorysticks/
香港歷史建築保育 在 【香港歷史建築消失的1%】... - 本土研究社Liber Research ... 的推薦與評價
【香港歷史建築消失的1%】 最新立法會財委會數據顯示,近5年(2016-2020) 香港有15項已 ... 的保育政策,未能有效保障已被認定為具歷史意義的建築免於私人重建/發展破壞。 ... <看更多>
香港歷史建築保育 在 「保育歷史古蹟會阻礙香港城市發展。」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此 ... 的推薦與評價
有人說適當保育文物能夠吸引旅客,將新舊建築融合,成為該區特色,帶動香港經濟,並不會妨礙香港城市發展,但是我不同意以上觀點。 自從政府成立古物諮詢委員會後, ... ... <看更多>
香港歷史建築保育 在 《香港新活力》第1集保育活化歷史建築變成打卡熱點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香港 開埠至今180多年,建於1950年以前的 歷史建築 只餘下8800幢,獲評為法定古蹟更只有132項。 香港 在發展的同時,如何積極傳承歷史,需要每一位 香港 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