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名作《男女字典》,邊個睇過兼睇曬20集?
https://youtu.be/70hIEJkL6vA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7萬的網紅MYBY孟言布语,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Remember to like, comment, subscribe and turn on notifications~ Dayday's Social Media Instagram: Dayday_boy Weibo: 孟天Wiley Snapchat: Hellodayday Bl...
香港 同性恋 在 華人民主書院 New School for Democrac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北大风波主人公岳昕一年前的文章】自我审视 | 一个北大既得利益者的自述
2016-12-01 木田无花 岳昕
我生于一个标准意义上的北京中产阶层家庭,有北京户口,家人在北京有房。敲出这行字时我感到十分愧疚与不安,因为这行字里包含了绝大多数中国人奋斗一生都未必能得到的东西,而我居然一出生就拥有。
我妈有事业单位编制,不过主要收入来源是搞物流;我爸退休前是机关公务员;家里的钱大多数是我妈挣的。说中产阶层是因为,一方面我的未成年生活里完全没有为物质问题操过心,另一方面我的童年伙伴里也有那种真正来自富裕家庭的,我从小就知道有些东西不值得像他们那样花那么多钱,而且我这辈子大概也不会为那些东西花那么多钱。有意思的是,我六岁上小学一年级时就知道「中产阶层」(当时叫「中产阶级」)这个词了,而正在写这段文字的我今年二十岁,依然认为这个词能够形容我原生家庭的经济状况。
虽然也经历过大家在公众号爆文里读到过的「北京小升初」、「奥数班」、「周末课外班赶场」,但现在回忆起来,我童年时期所处的教育氛围依然是比较宽松的。父母给我报了那些课外班,但不会特别要求我的学习成绩;甚至在我小学三年级时听说「北京小升初与奥数脱钩」这一流言,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把我的奥数班退掉。相比于我自己有要求的学习成绩,父母更关注的是我的心理健康,毕竟我那时情商太低,会因为一点点因为「马虎」而导致的成绩波动而强烈地自责甚至自虐。当然,这一相对宽松的教育氛围跟北京市内的具体地域也有关,我小学在东城,初中在西城,高中才到海淀区。
可能是部分由于那一代人的历史经历,我父母都比较政治冷感,他们不鼓励我过于关心政治,也不鼓励在家庭日常讨论中经常出现社会议题。他们对我的最大期望就是做一个「接地气的」快乐的人,最大担忧就是我因为过于关心政治又难以把控局势而陷入麻烦。这样说吧,我妈是一位会多次鼓励自己的女儿多看电视连续剧的母亲,她的理由是,多追剧才能多「接地气」,多懂点人情世故,少为那些社会问题花太多心思。后来不少人很好奇我父母的职业背景,以为是他们培养了我对社会政治问题的热情,其实那完全是学校教育与课外阅读的结果。
我十分感激我的父母能给予我无忧的物质条件与相对宽松的教育环境,当然也能比较清醒地发现他们的思想认识与我的不同。比如,他们完全不能理解同性恋,也完全不能理解非宗教出于伦理考虑的素食主义者。我上中学时针对类似这样的问题和父母争论过,有一次搞得十分不愉快,到后来我主动去找了学校的心理咨询师(所以我再次强调,大家有心理压力与困惑一定要寻求专业帮助,千万不要自己扛着)。后来我和家里人在这方面争论得很少了,但如果他们在微信上转发明显的科技谣言,我还是会马上给他们指出来,不管有没有用。
关于宗教信仰,我父母符合中国大多数人的情况,不信教,但也不算严格意义上的无神论者;毕竟真正的无神论者不会在自己孩子高考前在卧佛寺花钱敲钟,孩子考上了北大还专程去「还愿」。不过不管怎样,我和大多数中国孩子一样,成长在一个世俗的环境里;直到来到印尼,通过访谈了解到虔诚信徒家庭子女所经受的挣扎与压迫,我才真切地感到生长在世俗国家与世俗家庭的可贵。
可以说,在我截至目前的短短二十年人生里,人生的每一大跨步都充满了极端的幸运。小升初,提前通过面试从优质小学升入优质初中;中考,擦着分数线的边被人大附中录取;高考,再次擦着分数线的边考上了北京大学;大二升大三时,在最后关头拿到了公派名额与国外高校方面的录取,成为了整个语系唯一一名大三公派出国的学生。面对这些幸运,我无意感谢上天,一是因为我不信神,二是因为社会学的学术训练告诉我,这一切都是社会结构性不公的结果,如果我感谢上天、自得其乐,那简直是又蠢又坏。
明明都是自己考上的,为什么还是不公呢?不如我讲一讲自己上高三时的几个细节。高三一年我有用功学习是真的,但我的「用功」和衡水等名校学生的「用功」完全不在一个量级:离高考不到一个月,我还有闲工夫读《南方周末》(后来的高考作文用上了那时读到的案例,关于安庆殡葬改革事件);离高考不到三天,我还有闲工夫看香港电视台关于某敏感事件25周年维园晚会的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高三?而我竟然考上了北大。而那些千千百百饱受非人类学习压力折磨的同在一个国家的同龄人,很可能连本科都考不上。
不公不仅关乎户籍与地域;甚至关乎考题与评价标准本身。我高考的数学成绩并不理想,文综分数也比以往的模拟考试低很多;可以说,最后能擦边上北大,几乎完全是高考作文得满分起了作用。而认识我或者读过我其它稿子的朋友应该都清楚,我的文笔并不够优美,至少也没有高于同龄才子才女的水平;如果说作文分数能比同龄人的高一些,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我在文字中流露出的所谓「社会责任感」。当然,我流露出的社会责任感是真情实感,我甚至没办法不在作文中流露这样的真情实感。然而,如果我能有一点点对社会问题的理性思考、对社会不公的批判精神,都是学校教育与课外阅读的结果;而我之所以能享受到如此优质的教育资源与课外阅读机会而多数人享受不到,说到底依然是社会不公的结果。
从小到大,我没有经历过很多明显的人生挫折或打击;唯一一次可以算上的,是我十七岁正准备上高三那个暑假发生的家庭变故。关于那场变故我不想多谈,因为我不需要大家因此可怜我,毕竟相比这一个不幸,我拥有的幸运要太多太多。除非我发现有朋友也遭遇了和我类似的家庭变故,我才会告诉他们具体的细节,因为我也希望自己和家庭从变故中一步步走出来的经历能够真实地帮到一些人。
如果非要总结我的原生家庭与成长经历,那么我不得不说,这是一条很残酷的因果链:我生来享受了北京户口和很好的家庭条件,然后是优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让我没有受什么非人类的折磨就考上了北大,考上了北大就又享受了北大光环带给我的名声甚至是物质利益——如果我没上北大,就不会因为仅仅给乡下孩子上了堂普通的性教育课而获得一些小名气;如果我没上北大,我每周写给《南方周末》的稿子即使仍承蒙编辑老师赏识,也未必能长期厕身于报纸的重要版面,我也就不可能身为全职学生还获得相对稳定的收入(一篇评论1200-1400字左右,稿费800元,如果每周都发稿,一个月能获得稿费收入3200元)。而在可以预知的将来,这一光环还将带给我更多;虽然光环之所以成为光环,大部分都是因为北大前辈的创造,而非我的个人努力。
如果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我就属于那「达」的人;如果说「车厢内的人,有责任尽量前行」,我就属于那「车厢内」的人。我不敢想象,一路走来,按照鲁迅的话讲,我已经「吃」了多少人。虽然身为无神论者,我引用基督教的概念时很可能会犯错,但作为一个希望能被大家理解的比喻,我不得不承认,我时常感到自己是负有原罪的人。这里的「原罪」不是来自神的国,它恰恰来自人的国;我背负的是整个社会结构不公的原罪。
我能力有限,也还有很多很多缺点。然而我清楚地知道,如果我每一天都能用力地生活,尽力地完善自己,努力地为这个社会变得好一些而做一点点事情,很大一部分动力都是来源于这种深重的不安与愧疚。
我实在没有理由不向前走;我实在没有理由仅为自己而向前走。
香港 同性恋 在 冯以量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回顾2017
2017年走进电影院看了 33 部电影。一路以来,感恩自己总是很有办法“偷”一些时间出来看戏。不管如何繁忙,都要看戏。
去年我最爱的电影有八部:(没有排名)
1。Arrival
2。海墘新路
3。Coco
4。A monster calls
5。Moonlight
6。Lala land
7。一念无明
8。Bad Genius
1。Arrival
我在戏院看了一次之后,回到家在电脑荧幕前再看两次。真心喜爱这部电影。我一直无法用文字写出这部电影。尝试写好几次,还是写不出我自己要的感觉,所以只好作罢。其中我很喜欢电影里女主角及外星人对“时间”的诠释、对“符号”的运用及解读。这部电影很深,我很喜欢。
“战争不会成就英雄,它只会带来更多的寡妇及孤儿。”到現在還記住這句對白。
它是我去年的最愛。
2。海墘新路
这是一部让我在戏院里哭得半死的马来西亚电影。我看完了之后,我很久没有看过一部如此有家族治療性的电影,有感而发写了一篇观后感。
https://goo.gl/dAxxZi
3。Coco
这也是一部让我在戏院里哭得半死的电影。剧终时还不停抽泣,前面的观众转头疑惑地看着我。是的,这是一部有关生离死别的电影、也是一部关系修复的电影。赞叹墨西哥文化对死亡有如此深度的应对:我們要永生思念著亡者,直到我們死去。有感而发写了一篇观后感。
https://goo.gl/QpZVKg
4。A Monster calls
我是在一月份槟城办系列演讲时候的某一个晚上,“偷”时间出来看的一部电影。每一个人面对痛苦的时候,难免需要同步正视自己的黑暗面。人性是自私的、利己的,也唯有承认这黑暗面,爱及关怀才能站的更稳。印象最深刻是树魔要小男孩说出内心的真话,小孩寧可死也不說出真話。很震撼。有感而发写了一篇观后感。
https://goo.gl/9mcFbv
5。Moonlight
这部電影无法在电影院上映,因为有同性恋題材的緣故。它因拿了OSCAR最佳电影奖,所以我才留意到这部电影。导演有很多王家卫的影子、他也坦言他很欣赏王家卫,是部向王家衛致敬的一部電影。一个男人的生命、三部曲、三种颜色的主轴。請留意海报不是一个人来的,是由三个男主角:小男生、年轻人及成年人弄成的一张脸。海報已說出了整部電影的架構,很棒的呈現方式。
一个男人的坚强及冷漠是因为要保护自己不再受傷害所造成的。一个男人背后其實脆弱得很,都渴望著一个能依靠的肩膀,只是沒辦法說出口。那個時候,因為看電腦螢幕,比較沒有畫面感覺,写不出什么观后感。只是寫了几个文字,做了简单的记录。不管如何,好電影一部。
https://goo.gl/18waJJ
6。Lala land
超喜欢“拉拉链”的。音乐、男女主角、舞蹈、电影的铺排、劇情都是一流一。说出当初那份恋爱不开花不结果的遗憾。到现在我还在听“拉拉链”的歌曲及音乐。
7。一念无明
这是一部香港电影,我看完了,没有什么感觉。原來它在内心需要一些发酵、酝酿。有一个画面久久挥不散;那就是最后一幕两父子蹲在湖边看着安静的湖面。什么时候人生才能够一念无明?好赞的手法。
当初看完了电影,本来是很想写观后感的。可是没办法,工作时间不允许。后来感觉也冲淡了,下笔的动力就没有了。确实是一部好电影。
8。Bad Genius
这部泰国电影很有意思。以考场为背景的电影,居然可以如此紧扣人心、而且步步惊心。实在精彩。掀开教育黑暗的一面:校长的贪污、老师的补习班、家长的忍辱、学生的无奈。兩位高材生加兩位富家子弟如何透过考试来赚大钱。这种题材都想得出,實在佩服編劇。
***
终于可以為去年的電影观赏简单地给自己做了一個交代。繼續期待今年有好電影的到來,精彩依舊。
看电影是很主观的。我的心头爱,未必是你们的那杯茶。你们呢,去年你们愛的電影又有哪幾部?欢迎大家来分享。
以量 祝福大家、祝福自己。
04/01/2017
#去年沧海遗珠的有三部
#LovingVincent
#相亲相爱
#空手道
#想看却没有办法看到或没有时间去看
#希望今年可以补看
香港 同性恋 在 MYBY孟言布语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Remember to like, comment, subscribe and turn on notifications~
Dayday's Social Media
Instagram: Dayday_boy
Weibo: 孟天Wiley
Snapchat: Hellodayday
Blair's Social Media:
Instagram: Blairsugarman1
Weibo: @英国布莱尔
MYBY孟言布语
Weibo:MYBY孟言布语
微信公众号:孟言布语
哈喽各位MYBY们!这一期DAYDAY和黄布要聊一聊中英美的同性恋文化。
这周要问问大家:你们所在的国家对同志是怎么样的?有什么想要分享的故事和经历?
在评论里告诉我们!
Hello all of you sexy MYBYers! We missed you like 宫保 misses its 鸡丁。In this episode Dayday and Blair talk about gay culture in the US, UK, and China~
This week we want to hear from all of our MYBYers: What is gay culture like in the country you live in? Feel free to share your own experiences in
Tell us in the comments!
Remember to like, comment and subscribe and click the bell so you get all of our new updates!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RKioQ0lzK0/hqdefault.jpg)
香港 同性恋 在 拉哥 Lai UP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異性戀的Maggie(女)一直都暗戀Henry(男), 但Henry(男)其實是Gay, 與Devin(男)交往
一天Henry(男)突然變性了, Devin(男)接受不了於是分開
Maggie(女)沒有介意Henry(女)變性了, 於是開始了戀情
然後突然一天Henry(女) 變回男人了
到了後來, 即使Henry(男) 送了項鍊給 Maggie(女), 最後也分開了
一切都化為 Henry(女) 的回憶
妳是愛我的驅殼還是我的靈魂?
訂閱拉UP ▶ http://bit.ly/laisubscribe
我的機械女僕 My Iron Lady: https://youtu.be/ezTOT9U3Hz0
選戰微電影 Election - SU | Students' Union: https://youtu.be/hiAq5PHRRn4
拉的自我介紹
你好啊!我叫拉,是香港人啊!我是個在香港土生土長的男生,接受香港教育和香港文化。我想向喜歡香港旅遊的朋友介紹不同的香港文化。
由於我超喜歡旅行!最近我開始為香港拍攝旅遊短片。希望你能更了解香港的美啊!
Lai's Self Introduction:
Hello! I'm Lai from Hong Kong. I'm just a normal Hong Kong boy being raised in Hong Kong, having local Hong Kong education and Hong Kong culture. Lai in Hong Kong would like to introduce different culture from Hong Kong to Hong Kong lovers.
Since I like travelling so much, recently I started making travelling videos for the sake of Hong Kong. Hope that you can know more about the beauty of Hong Kong.
Related videos:
【醫院故事18+】插尿管時伯伯的小鳥竟然變大鳥!? -《拉姑娘醫院日常》
https://youtu.be/vAS7Vy3H2uY
在香港醫院職員餐廳吃甚麼?私家醫院竟然比公立醫院更難吃?!-《拉姑娘醫院日常》
https://youtu.be/1tgO_hYCNRk
為甚麼讀Nursing? -《HKU拉》
https://youtu.be/VilvDpk3JYc
Lai Facebook: http://facebook.com/jackylaiyc
Lai 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jackylaiyc
Telegram 吹水 Group: https://t.me/laiup
Telegram 收風 Channel: https://t.me/laichannel
合作查詢: jackylaiyc@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YY0RTvZ9Ls/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