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開學季,我梳理了給孩子們在課内學習、課外學習共七點建議。祝廣大學子們充分開展更多元的學習範式,提升自我的創新創造力!
我在《李開復給青少年的十二封信》書裏,也談過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我覺得很適合在現在這個開學季再次分享給大家。比起應試考試中的分數,如果同學們具備“3C”的三大能力—— Curiosity(好奇心)、Critical thinking(批判式思維)、Creativity(創造力),未來更有可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 課內學習的4個建議:要充分利用好在學校裏上課的時間。
1. 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有同學問我:“怎樣學習知識,才能真正記住呢?每年考完試後,好像就把所有的知識還給老師了。”
我給這位同學的回答是:“我學懂的知識以及知道如何實踐的知識,我現在都還記得;在工作中常用的知識,我全部記得;我自己感興趣的知識,記憶更加清晰、準確,就算有不記得的,也可以快速推算出來;相反,那些靠死記硬背學到的知識,或者自己不感興趣的知識,我已經全忘掉了。”
也就是說,死記硬背只能過考試關,而不能獲取受益終生的知識。你們在學三角形面積定理時,一定都會背“底乘以高除以二”的公式。但是,你有沒有理解這個公式是如何推理出來的,為什麼三角形的面積是這樣計算的。記住這個公式和探索這個公式是如何推導出來的,學習的效果是不一樣的。有的同學學習化學,如果每天只是機械地背誦一些反應式,肯定會覺得枯燥無味,但如果掌握了每個反應式內在的規律,並能和現實中的化學現象聯繫起來,就會理解化學這門學科的意義所在,自然就會對這門學科產生興趣。
只有懂得了知識背後的道理,才能在遇到新的問題時舉一反三,才能在需要的時候,靈活地將自己掌握的知識付諸實踐。
2. 要多問問題
會提問也是一種能力,而且你也會因為提問而加深對問題的理解。
我的女兒在學習指數的時候,不理解指數是什麼,更不相信在真實生活中指數有什麼用處,就主動來問我。我用計算銀行存款的思路來指導她,比如存入 100 元,每年的利息是 10%,那麼 10 年後,你的存款是多少?
通過這樣的計算,她終於明白了,原來指數知識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而她能得到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也是因為她主動提問獲得的。
多提一個問題,你就擁有一種多瞭解這個世界的可能性。只有不懂就問,才能真正學到有用的知識。
3. 要勤奮
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的人,一定是勤奮的。
去美國讀中學之前,我只學過半年英語,因此,語言障礙成為我面臨的最大難關。剛開始,同學和老師說的話,我幾乎一句也聽不懂,那種感覺非常痛苦。那“催眠”一般的語速,總讓我在課堂上打起瞌睡。有時候,聽到同學們因為老師的一句笑話笑得前仰後合,我才從夢中驚醒,但還是摸不著頭腦。天書一般的英文,開始讓我有些望而卻步,後來,我乾脆帶幾本中文的武俠小說到課上去讀,因為覺得怎麼聽也聽不懂,還不如看小說。
然而,我心裏又是暗暗憋了一股勁的。於是,我找了一大本英文單詞書來背,經常背到半夜,不會的就一次次地翻厚厚的中英對照詞典。不過,沒多久,我就發現這並不是學英文的最好方法。因為,即使當時記住了一個單詞,但是使用率不高的話,就會完全忘記。我終於悟到了,在沒有語境的情況下,背單詞是沒用的。
後來,我還是下定決心用多交流的方式來學習英文。下了課,我不再膽怯,站在同學中間聽他們說話。如果 5個詞當中有 4個聽懂了,只有一個聽不懂,我也會趕緊問,同學們會再用英文解釋一遍給我聽。回家以後,我會默默回憶我聽不懂的單詞,然後記下來。而上課的時候,遇到聽不懂的內容,我也勇敢舉手問老師,請求老師再說一遍。
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師,她甚至犧牲自己的午飯時間幫我一對一地補習英文,她複印了小學一年級的課文,每天拿來給我念。從簡單的課文起步,我們堅持了一年。在這一年裏,我的英文水平迅速提高。學校裏所有的老師還允許我享受“開卷考試”的特殊待遇,她們讓我把試卷帶回家,並且告訴我題目裏不認識的單詞可以查字典,但是不能看書找答案。我每次回到家都嚴格按照老師說的做,遇到題目裏不認識的單詞就去查字典,但是從來沒有去翻書找過答案。因為,我覺得這是老師給我的最大信任,我不能辜負這份信任。
通過種種渠道的學習,我的英文終於逐漸接近同齡人的水平了。一年以後,我完全可以聽懂老師講的話了,英文會話也沒有問題了。到了初中三年級,也就是到美國兩年之後,我寫的作文居然獲得了田納西州的前十名。我想,這和我年齡小,容易接受新的語言不無關係,但也和我勤奮的學習有關。
4. 要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我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都獲益於獨立思考的能力。甚至想不到的是,這種批判式的獨立思考的能力,“救”了我的命。
在我五十二歲生日前不久,我在一次體檢中被查出肚子裏有數十顆“腫瘤”,經過反復復查,我被醫生宣判得了第四期淋巴癌。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我突然感受到死神和自己離得那麼近;我氣餒、懊悔、內疚,但是,治療過程中的一件具有轉折意義的事件發生了。
我遇到了一個好醫生。我的主治醫生唐季祿給我打氣:“淋巴癌第四期真的沒那麼嚴重,它跟肝癌、肺癌第四期是不太一樣的。”他告訴我,網絡上有兩篇專門討論“濾泡性淋巴癌存活率的預估方式”的論文,如果我有興趣,可以找出來看看。我認真地研究了唐醫生推薦的那些學術文章,發現淋巴癌的分期方式已經有四十多年了,可以說過時且不精准了。如果說只看標準的分類,我因為腫瘤數太多,所以必須歸類為第四期。但是只看腫瘤數量是最準確的嗎?根據我研究的那幾篇論文,分期的目的就是預測存活概率和時間。那麼,最準確的預測方法就是尋找和我病情足夠相似的人,根據他們的不同因素,如年齡、症狀、血液指數、腫瘤數量及大小等 20多種,和他們的實際存活結局來理解哪些因素是最重要的,並且把這些因素整合起來。這樣的研究肯定要比四十多年前的粗分類來得准!
自己研究病情,就像是自己坐在副駕駛座上,可以隨時掌握路況。醫生的治病策略、用藥思維,你至少並不是茫然無知。我又拿出以前做學術的精神,把全部20幾個特徵與我的檢查結果相對照,發現我雖然屬於第四期,但整體狀況其實沒那麼悲觀。原來醫學上對所有淋巴癌的分期方式,至少對我的病情來說是不正確的,我的情況是較輕的。於是,我突然從“第四期癌症頂多幾個月”,變成“至少還有好幾年”可以活。倘若好好照顧自己,更有可能終身不再復發!這個發現有如一線曙光,從此之後,癌症所帶來的一切負面影響,就開始悄悄起了變化。
批判性地看待醫學上對淋巴癌的分類,通過獨立思考,獨立研究的方式來獲得對自己病情的準確判斷,讓我自己從精神上獲得了新生。
■ 課外學習的3個建議:課堂外的時間,我鼓勵同學們,去探索你們熱愛的東西,多實踐,多多鍛煉自己的創造力。
5. 要動手實踐
美國華盛頓兒童博物館的牆上寫了這樣一句格言:“我聽到的會忘掉,我看到的能記住,我做過的才真正明白。”
我記得小時候,我的父親曾讓我們幾個兄弟姐妹解答這樣一個問題:用 6 根火柴拼成 4 個大小一模一樣的正三角形。通過動手實踐,我們都找到了正確的答案。這樣的實踐讓我對相關的幾何和空間知識記憶深刻,也訓練了我使用新穎的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在高中時參與美國的高中生創業嘗試課程,創辦自己的公司。我們當時的公司非常簡單,就是從當地的建材市場買來鋼材,然後利用週末時間到工廠裏加工這些鋼材,我們把鋼材切成很小的一塊塊圓環,然後在圓環上刻上簡單的雕花。在負責推廣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的家長並不需要這樣的圓環,最後產品幾乎是內部消化掉了。
這次的親身實踐,讓當時 15 歲的我意識到,真正好的產品,不是求人去買的,而是必須有市場需求。有了這樣的認識,我在第二次的創業嘗試中就會把市場需求作為我創辦的公司的方向。從需求出發,生產有需求的產品,牢記這樣的理念,第二次的創業嘗試獲得了成功。這些對於創辦公司的經驗,都是我從實踐中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
只有實踐,你才能知道你的想法是否可行。
6. 要追隨自己的興趣愛好
只有做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情,才能做到最好。
我在上大學時,一直以為自己喜歡法律,將來想做一名律師。可是上了幾門課後,我發現自己對此毫無興趣,於是跟家人商量轉系,數學是我的一個備選項。但是,當我加入了“數學天才班”後,發現我的數學突然從“最好的”變成“最差的”。我雖是田納西州的冠軍,但當我與來自加州或紐約的“數學天才”交手時,才發現自己真的技不如人。我深深地體會到那些數學天才是因為“數學之美”而對它癡迷的,而我並非如此。我一方面羡慕他們找到了最愛,一方面遺憾自己並不是真的數學天才,也不會為了它的美而癡迷,因為我不希望我的人生意義就是為了理解數學之美。
我想到了計算機,我在高中時就對計算機有濃厚的興趣,有一次,為了解答一個複雜的數學方程式,我寫了一個程式,然後把結果打印出來。當時因為機器運行的速度太慢,我沒有等到結果打印出來就回去了。週一回到學校,我才知道我們學校所有的打印紙都被我打光了。雖然挨了老師一通罵,但我的心裏有了一股欣喜,原來這個數學方程式有無數的解,我走後,程式一直在運行,計算機就一直在打印結果。
對計算機的興趣此時在我的心中醞釀,雖然當時計算機專業算是個默默無聞的專業。接下來,我選修了一門計算機編程課,幾個月的課上下來,我發現了自己在計算機方面的天賦。我和同學們一起做編程,他們還在畫流程圖,我就已經完成了所有的題目。考試的時候,我比別人交卷的時間幾乎早了一半,我不用特別準備,也能拿高分。
通過學習計算機 , 我有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震撼:未來這種技術能夠思考嗎?它能夠讓人類更有效率嗎?計算機有一天會取代人腦嗎?我感受到了一種振奮,解決這樣的問題是我一生的意義所在。
我每天都像海綿一樣吸收著知識,在一門公認為是計算機專業最難通過的“可計算性和形式語言”課上,我考了 100 分,也就是A+ 的分數,創造了該系的一個紀錄。大三大四時我就開始和研究生一起選修碩士和博士課程,接手各式各樣的項目,在這些項目中,我嘗試著攻克一個又一個的難關。畢業後,我在計算機方面創造出了一些成果。
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因為我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找到了自己熱愛的事情,並且願意為之付出一生的努力。
7. 要多培養自己的創造力
我的中學是在美國的橡樹嶺讀的,當時的感受就是,學校的功課很輕鬆,每天的家庭作業很少,但是每天有很多稀奇古怪的項目。比如,當時歷史課教到美國印第安人的時候,不是用課本告訴你發生了什麼,而是讓一個團隊寫一個話劇,或者是進行關於移民者和印第安人的辯論。
這些項目都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但會引導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但我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可以在這些稀奇古怪的題目中得到鍛煉。
後來,我回到北京創辦微軟中國研究院面試時,對前來面試的學生也注重的是對他們思維方式的考驗,我們向面試者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o 為什麼下水道的蓋子是圓形的?
o 估計一下北京一共有多少個加油站。
o 你和你的導師如果發生分歧怎麼辦?
o 給你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你想怎樣去解決它?
o 兩條不規則的繩子,每條繩子的燃燒時間為 1小時,請在 45分鐘燒完兩條繩子。
這些題目雖然聽上去很“怪”,但我們出題的本質也不一定要聽到正確答案,而是要從回答問題的思路中聽到面試者的思維方法。
孩子們,比起試卷上的分數,我認為你們底層的思維能力,會是更珍貴的能力。你在學習每一門科目時,鍛煉出來的能力是未來最能幫助你們的事情。就像你學了代數,也許不會去研究數學,但是這對鍛煉你的思維有幫助;你學了英文,不一定會出國,但是英文可以在瞭解世界最前沿的文獻、在有效交流方面幫助你;你學了畫畫,不一定成為畫家,但是你在學習畫畫的過程中鍛煉的觀察力、空間力、想像力會對你有幫助。
過去,我們對教育成功的衡量標準是學生能不能記得被教的東西。但是未來,教育的精華體現在即使你忘記了所有你學的東西,你還具備思維方式、智慧和能力。
當你已經忘記了歷史事件發生的年代,你還是知道歷史帶給我們的人類的智慧和教訓;當你已經不會編程了,你還是有編程帶給你的邏輯思維;當你已經不會背莎士比亞的詩了,你依然懂得文學的美,這些才是教育的精華。
同時也有8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pros.is/SPQZ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10/...
「駕 訓 班 每天都要去嗎」的推薦目錄:
- 關於駕 訓 班 每天都要去嗎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駕 訓 班 每天都要去嗎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駕 訓 班 每天都要去嗎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駕 訓 班 每天都要去嗎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駕 訓 班 每天都要去嗎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駕 訓 班 每天都要去嗎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駕 訓 班 每天都要去嗎 在 [問題] 大家學駕訓班時,都上多少時數? - 看板car 的評價
- 關於駕 訓 班 每天都要去嗎 在 關於考汽車駕照之駕訓班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駕 訓 班 每天都要去嗎 在 駕訓班開車時間 - 閒聊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駕 訓 班 每天都要去嗎 在 [心情] 駕訓班超不專業 的評價
- 關於駕 訓 班 每天都要去嗎 在 安全駕訓班 的評價
- 關於駕 訓 班 每天都要去嗎 在 關於考汽車駕照之駕訓班- Mobile01 - 社群貼文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駕 訓 班 每天都要去嗎 在 Re: [問題] 駕訓班課程期日長度是否有變通模式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駕 訓 班 每天都要去嗎 在 [心情] 駕訓班超不專業daydreamdog 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駕 訓 班 每天都要去嗎 在 VLOG|人生第一次開車駕訓班#1【小月】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駕 訓 班 每天都要去嗎 在 [閒聊] 駕訓班心得分享- 看板Keelung | PTT台灣在地區 的評價
- 關於駕 訓 班 每天都要去嗎 在 [問題] 請問考駕照一定要上駕訓班嗎? | car 看板 - My PTT 的評價
- 關於駕 訓 班 每天都要去嗎 在 [心情] 駕訓班的不愉快經驗- WomenTalk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駕 訓 班 每天都要去嗎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紐約時報》8/23
* 創紀錄降雨,洪水湧入美國田納西州部分地區,22日至少已有22人確認死亡,救援人員仍盡力搜查、目前仍有數十人失蹤。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22/us/tennessee-flash-flooding.html?referringSource=articleShare
* 颶風亨利在美國東北部帶來停電和創紀錄的降雨
預計風暴將於周一晚上繼續經過美國東岸的地區·並降下傾盆大雨,多個州已進行洪水監測。
美國國家氣象局氣象學家表示,週六和周日光紐約市的降雨量為 7.04 英寸,是自 2011 年颶風艾琳以來最大的兩天降雨量。
週日,颶風亨利以狂風和暴雨襲擊美國東北部,導致羅德島沿海大部分地區停電,康州被迫疏散,紐澤西州數十名駕車者受困,紐約市的降雨量記錄也破紀錄。
這場熱帶氣旋在登陸羅德島數小時前,從颶風降級,使該地區免於最嚴重的影響,並在向北移動時迅速減弱。周日下午亨利颶風的高峰期,風暴使從紐澤西州到緬因州的 140,000 多戶家庭斷電。
這場風暴——繼上個月艾爾莎之後,也是本季第二次襲擊美國東北部的颶風——促使羅德島普羅維登斯和麻州新貝德福德關閉其港口的颶風閘門。這是自 2012 年的桑迪颶風以來。他們第一次為風暴關閉颶風閘門。
長島的國家氣象局氣象學家多米尼克·拉蒙尼 (Dominic Ramunni) 表示,預計到週一晚上,該地區仍將繼續傾盆大雨——再下雨 3 英寸。在紐約、紐澤西、康乃迪克、羅德島、麻州、佛蒙特和新罕布什爾州部分地區,洪水警報將一直持續到週一晚上。週日晚上,它已降級為熱帶低氣壓。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22/nyregion/tropical-storm-henri.html?referringSource=articleShare
* 塔利班正討論組織新政府,喀布爾機場混亂持續
塔利班武裝分子與前官員哈米德卡爾扎伊和阿卜杜拉正式與莫斯科進行接觸,尋求他們幫助建立一個“包容性”政府,同時鞏固阿富汗的統治。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22/world/asia/afghanistan-taliban-biden-karzai.html?referringSource=articleShare
* 阿富汗最新消息:拜登考慮在8 月 31 日之後持續撤離工作:拜登重申他讓美國人和阿富汗人離開喀布爾是的堅定意志,並表示他將保證所有撤離的阿富汗盟友,未來在美國會有一個家。
拜登說阿富汗撤離的最後期限可能會延長。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22/world/biden-afghanistan-evacuation.html
美國軍方啟動軍事後勤支援計劃,徵調六家商業航空公司幫助美國運送阿富汗撤離人員離開中東。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22/world/asia/afghan-refugees-commercial-airlines.html
喀布爾機場目前的情況越來越嚴峻,情勢在惡化。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8/22/world/taliban-afghanistan-biden-news/the-situation-grows-increasingly-dire-at-kabuls-airport
美國共和黨人在阿富汗難民問題上內部意見衝突。
聯合國工作人員表示,塔利班執政對阿富汗工人,尤其婦女的威脅正在增加。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8/22/world/taliban-afghanistan-biden-news/afghanistan-refugees-republicans
G7 領導人將於週二舉行視訊會議,討論阿富汗問題。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8/22/world/taliban-afghanistan-biden-news/g7-leaders-will-meet-virtually-on-tuesday-to-discuss-afghanistan
到底還有多少美國人在等著離開阿富汗?國務院尚不確定。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22/world/asia/americans-afghanistan-evacuation-how-many.html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8/22/world/taliban-afghanistan-biden-news/?referringSource=articleShare
* 拜登總統的國家安全顧問周日警告,伊斯蘭國發動恐怖襲擊的威脅對政府從喀布爾國際機場撤離數千名美國人和阿富汗盟友構成嚴重威脅。
“威脅是真實的。它是急性的。它是持久的。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在 CNN 的“國情咨文”節目中說,這是我們撤離計劃中的每一個人都關注的問題。
官員們說,他的評論是迄今為止關於情報和軍事官員私下向拜登先生及其高級幕僚簡報情勢中最緊迫的發言。
蘇利文先生和其他美國高級軍事或情報官員,都未提供有關威脅或其具體性的詳細來源。然而,現任和前任官員表示,ISIS可攻擊的範圍從對哈米德卡爾扎伊國際機場起飛或降落的運輸機發動導彈襲擊,到載有炸彈的卡車或滲透至機場外人群自殺式炸彈式攻擊,皆有可能。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22/us/politics/isis-kabul-airport.html?referringSource=articleShare
* 為了回答紐約時報讀者如何幫助世界各地阿富汗難民,列出一些在美國、加拿大和英國接受阿富汗安置計劃的註冊慈善機構、組織和基金。
《美國》
人權第一:正在尋求無償律師幫助阿富汗撤離人員。
國際難民援助項目:正在募集捐款,為流離失所的阿富汗人提供法律服務。
路德會移民和難民服務中心:志工可在其官方網站註冊頁面,看到如何協助阿富汗難民從機場出發、入住公寓或提供膳食。
信守我們的承諾:總部位於紐約州羅徹斯特,他們未來將提供阿富汗難民安置服務,包括技能培訓和住宿。
自 1984 年以來一直在阿富汗開展業務的國際醫療隊:在該國提供醫療培訓和服務,並正在為其緊急救濟基金募集捐款。
國際救援委員會的目標是籌集 1000 萬美元,用於在阿富汗“提供救生援助”。該組織的當地分會也在尋找志工,以幫助持阿富汗特殊移民簽證抵達美國的人,尋找工作和住房。
英聯邦天主教慈善機構:與社區組織合作,正在弗吉尼亞州李堡為來自阿富汗的特殊移民簽證持有人提供重新安置服務和兒童保育服務。
擁有大量阿富汗移民的加州佛里蒙特市正在收集捐款,以支持當地慈善機構為新阿富汗移民提供必需品。
位於亞特蘭大的非營利組織 New American Pathways 正在尋找志工支持阿富汗難民。
《加拿大》
加拿大政府要求希望捐贈物品(包括衣服、家具或金錢)或志工服務的公民發送電子郵件至 afghaniresettlement@ccislive.ca,以便與慈善安置機構取得聯繫。
一些慈善機構已經為阿富汗的家庭開展了緊急籌款活動,包括加拿大兒童基金會、加拿大伊斯蘭救濟會和退伍軍人網站,該網站表示將利用捐款支持該國的口譯員等待撤離。
《英國》
Mercy Corps 正在幫助阿富汗的流離失所家庭獲得清潔水和其他必需品。
AfghanAid 已在阿富汗開展工作近四年,其人道主義項目旨在支持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該慈善機構正在收集捐款,為家庭提供資金、廚房用品、太陽能燈和其他物品。
《如何幫助女性》
Women for Women International 正在為其緊急救濟基金募集捐款。
Vital Voices 設立了 Vital Voices 阿富汗婦女基金,以支持阿富汗婦女權利活動家和從該國撤離的婦女的安全。
《如何幫助當地記者》
國際媒體支援機構正與阿富汗記者安全委員會合作,接受捐款以保護仍在該國的記者。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20/world/asia/how-to-help-afghanistan-refugees.html?referringSource=articleShare
* 亨利颶風上週一在美國東海岸附近形成,在達到颶風強度後,它在周日向西北緩慢移動穿過羅德島前減弱,但它仍帶來大雨和每小時 40 英里的風。
https://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21/08/20/us/hurricane-henri-path-tracker.html?referringSource=articleShare
* 去年冠狀病毒出現時,沒有人準備好如此長時間地、危險的進入我們日常生活的各方面。大流行迫使美國人在過去 18 個月的每一天都在生死攸關的選擇中掙扎——而且看不到盡頭。
對病毒的科學理解,似乎每小時都在變化。該病毒僅通過密切接觸或在受污染的表面上即可傳播,甚至通過空氣傳播。病毒初期變異緩慢,但隨後以一系列危險的新形式變種病毒出現。
美國人仍有許多人堅持不需要戴口罩。
在這場磨難中,我們腳下的日子從未顯得如此不確定。
就在過去一周,美國聯邦衛生官員宣布他們將在未來幾個月內開始向所有美國人提供第三劑加強疫苗注射。幾週前,這些官員向公眾保證,疫苗對病毒的 Delta 變體具有很強的抵抗力,並且不需要加強劑。
預計最早在周一,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將正式批准輝瑞-BioNTech 疫苗,該疫苗已提供給數百萬美國人。
一些反對者認為,該疫苗尚未得到正式批准,但卻以某種方式廣泛分發,這一點令人懷疑。對他們來說,“緊急授權”似乎永遠不夠。不能保證免疫保護力。
美國人本來生活在頂尖科學中,它實時展開研究。這個過程一直是流動的,不可預測的。但它很少以這種速度移動,讓公民一到前門就面臨研究結果。
探望生病的父母是否太危險?
親自上學的好處是否大於對孩子造成感染的可能性?
家庭聚會會變成超級傳播者的活動嗎?
即使對於習慣科學可變性的研究人員、公共衛生官員和記者來說,與反復無常的病毒敵人共處也令人不安。
他們也經常為什麼是保護自己和親人安全的最佳方式而苦惱不安。
但對於不熟悉科學且經常質疑科學又沮喪的美國人來說,公共衛生官員有時似乎在移動目標和翻轉,或誤導,他們甚至認為國家撒謊。
冷泉港實驗室出版社助理主任兼兩個熱門網站 bioRxiv 和 medRxiv 的聯合創始人Richard Sever說,大多數時候,科學家們“以一種非常漸進的方式向前推進”,科學家們在這些網站上發布了新的研究成果。
“人們走下坡路是死胡同,很多時候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
生物學和醫學要求特別高的領域。過去許多重要的想法在被接受之前要經過數年甚至數十年的評估。但現在,我們沒有時間。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22/health/covid-research-delta-boosters.html?referringSource=articleShare
駕 訓 班 每天都要去嗎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怎麼覺得阿載的影片越來越欠揍
喔不是!
是越來越大膽了😂
大家趕快去看一下好嗎😂😂😂
阿載今天考到重機駕照了
他本來興致勃勃說考到要去環島
但這一個星期去駕訓班上課
他說騎車快要中暑了
根本沒辦法環島啊
我就跟他說
你可以早上出發,中午吃飯
還可以去喝你每天都要喝的咖啡
下午變涼一點再繼續騎或是去一些景點
不然台灣人都會中暑了
你這種韓國來的怕熱人一定會曬死
哈哈哈哈哈哈
駕 訓 班 每天都要去嗎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pros.is/SPQZ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10/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0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為你更新,結合心理跟生活的真實運用,陪伴你每天進步一點點,如果你每天都想要有所進步的話,那就請你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哦!
我想對於任何一位有心想讓自己變得更好的朋友來說,適時地把心靜下來,了解自己的現況,並且去提煉出哪些功課是自己需要再精進的,都是一個很必要的過程。
不然的話我們的努力很有可能只是努力「自己想努力」的部分,然而那些真正要面對的問題,我們可能會一直逃避它,甚至於會自我催眠,覺得那還不重要,或者是我現在還不需要去面對;只是當你在檢討你自己或者是回觀你自己的時候,你用什麼樣的角度看待自己呢?你是用那種不斷地挑毛病呢?還是只是還原你此刻的真實?
為什麼談這個呢?因為啊,當我們在回觀自己的時候,如果你是用那種挑毛病或者是找出自己缺點的角度或方向的話,可能會為你帶來的壞處會遠多於好處的;世上呢很多研究都告訴我們,其實負面思考的天生習性,它是我們演化當中一個留下來的機制,因為當你能夠去看那些可能的威脅,或者是把焦點放在那邊的時候,你才能夠幫助你逃避一些潛在的危險,避免掉一些不必要的傷害。
只是當我們對於這部分少了一些覺察的時候,當負面的思考成為我們的慣性,我們就很容易進入一種「失敗主義」或者是「無能為力」的感覺,在加州大學的心理學教授雪莉蓋博(Shelly Gable)和強納森海特(Jonathan Haidt),他們做的一項研究分析他們就發現了,雖然我們正面的生活經驗大概平均數上是負面的大概三倍之多,但是卻很容易把注意力放在、聚焦在那些負面的經驗上面。
更有數據告訴我們,我們大概需要五次愉快的經驗,才能平衡掉一次同樣程度的負面經驗,所以如果你想要讓你的人生更平衡、更自在,那麼正面經驗跟負面經驗的比必須是5:1耶!然而反過來說,如果你覺得現在自己的生活沒有什麼樣值得太開心,但是也沒有什麼值得太抱怨的,那麼事實上來說,你很有可能是正面經驗跟負面經驗的比,大概就是5:1或者是4:1。
所以當你能夠還原你的生活的真實樣貌,你就會發現,其實你的正向經驗還挺多的,只是那些相對佔比比較少的負向經驗,很容易太過吸引我們的注意力,所以讓我們忽略我們真正擁有的東西,那更不要說去享受我們的生活了,
進一步來看哦,因為這樣的習慣,我們也很容易把自己的成就視為理所當然,即便那是你花了很多年的努力才得到的成果,而當你達到自己設定的目標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仍然不滿意,因為除了傾向接受負面的訊息之外,你也會逐漸地「適應」生命當中的那些好事,這裡的「適應」還有另外一個說法叫做「習慣化」。
簡單來說呢,就是那些你第一次感覺到很棒的體驗,而同樣的狀況再來一次,你的主觀感受上就會沒有感覺到這麼棒,那你已經「習慣化」了,可是負面的經驗或感受它的「習慣化」的歷程,它就不像是正向經驗,它有時候會讓我們過分地聚焦,甚至於俗話說的「鑽牛角尖」。
所以回到今天開頭所談的,你想讓自己變得更進步、更好,你當然必須要去看那些自己不足的,可是你從什麼樣的角度去看它呢?你是用自我批判的嗎?「覺得自己真的很糟」、「覺得自己真的很差」、「覺得自己真的完全不行」嗎?如果你是用那種自我批判的角度去看這些自己有待加強的地方,那麼我可以告訴你,你只會在努力的過程當中越來越挫折,
儘管客觀的條件已經是越來越好了,能力越來越強了,可是你的主觀感受卻完全感受不到成就感、幸福感或者是滿足感,那到底該怎麼辦呢?
其實我必須說,人沒有完美,我們一定有需要前進的地方跟我們需要好好地去改善的功課,只是啊,當你看待自己那些功課的時候,你的角度何不從那種嚴厲地自我批判、覺得自己不夠好,而轉向成「你只是了解自身現在的現況」,那這一份了解在實作上面到底可以怎麼做呢?
比如說吧,我是一個方向感不太好的人,不過我因為方向感不好這件事情,我進入了嚴厲地自我批判,我可能會這樣子說自己,叫做「你笨透了,長那麼大連個路都認錯,左右方向還會搞不清楚,同樣一條路走了這麼多遍,怎麼還是記不住呢?」
當我用這樣的內在語言來說自己的時候,其實哦,我會在找路的過程當中,只要有任何一次的錯誤或者是疑似的錯誤,我就會更加深加重,我的方向感真的很差,儘管我很努力,我似乎在這裡面感覺不到任何前進的成就感,
可是如果我只是說「是的,我認路認方向的反應比較慢,有時候還會判斷錯誤,可是我會願意去一步一步的建立起我對這個區域的認識,而我也很清楚知道,如果真的走錯了路,會有很多的輔助工具來幫助我找到正確的方向」。
好的,如果你是我,當你這樣的內在對自己聽完自己感受完,你會發現我從來沒有去扭曲一個真實,就是明明方向感真的蠻爛的,然後硬是要說成自己方向感很好,自己是有天分的,我也不會去扭曲這樣的真實,
但是我只是如實的去說,不用一種批判的角度、不用一種責罵的角度去說我現在在方向感這件事情我的程度是如何,而且我還點出了我有什麼資源,我有工具啊,我可能有Google map啊,我可能有導航系統,甚至於我有旁邊可以問,我有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嘛!
所以呢,回觀我們的人生,真的有太多事情你可能需要前進,你可能需要幫自己優化,可是呢,有一些人他是越優化越覺得自己很棒、越來越開心。
儘管呢,他真的還是要面對一些有點難的挑戰哦,但是有很多人哦,就不是這樣子,他心裡永遠有更多的需要去圓滿的事情,但是即便他用盡全身的力氣圓滿了很多很多部分,他仍然對自己不滿意。
因為他一直在批判他自己,他從來沒有用一個更適當的方法去還原真實、去瞭解他的現況啊,那麼當你聽到這裡,我邀請你思考一下你是哪一種呢?
我想你會聽我的內容,一定是對自己的成長跟前進有所期許的,我很鼓勵你哦,既然有這樣的期許,何不用一個更「還原真實」的方法說自己,而不是批判自己,不是去拼命的找到或點出自己的缺點,而是如實的去看見你現在的現況是如何?你有什麼、可以怎麼樣幫助自己?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也有Podcast的頻道,你只要在Podcast的應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給我們也記得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的支持。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所談的,你用什麼樣的內在語言跟自己對話呢?
你如果想要調整自己的內在語言,給自己更多的支持跟溫暖的話,那麼我很鼓勵你可以加入我們近期推出的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這門課呢,是由哈克(黃士鈞博士)所主講,他會運用潛意識工作跟隱喻的方法陪伴你,不只是跟他人連結,最重要的一點是你可以先跟自己好好的連結,透過他最溫柔的聲音,我相信你可以找到跟自己連結的那個入口,期待你的加入。
詳細的課程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歡迎你,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b0HKzfLJ6A/hqdefault.jpg)
駕 訓 班 每天都要去嗎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pros.is/SPQZ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10/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0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為你更新,結合心理跟生活的真實運用,陪伴你每天進步一點點,如果你每天都想要有所進步的話,那就請你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哦!
我常常覺得人類是一個很有趣的存在,同樣的一件事情換個不同的說法,不管在我們的認知情緒還是行為的影響,都會有很大的不同,最經典的例子就是我們上超市買東西,如果有一塊肉,它的標示是75%的瘦肉,但另外一塊肉它的標示是25%的肥肉,你會挑哪一塊呢?
多數人可能不假思索地就拿起75%的瘦肉,可是當你一回神,你會發現75%的瘦肉不就等於25%的肥肉嗎?這兩塊肉其實是一樣的,但是可以保證哦,75%的瘦肉一定會賣得更好,像是關於我們心智運作的「框架效應」這件事情,已經有很多的研究為我們證明這件事。
然而呢今天的分享,如果你本身是一個做小生意,尤其是你想要累積一點會員,透過集點的方式,那麼我今天的分享你就要認真聽了~同樣是「框架效應」的運用,但是會幫助你的生意啊,越做越好!
這裡要從一個2004年的研究開始說起,那個時候呢,南加州大學的紐恩斯和加州大學的洛杉磯分校的雷德茲,這兩位學者他們進行了一項田野實驗,他們想要知道同樣的促銷優惠活動,如果用不同的敘事框架來呈現,會不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紐恩斯和雷德茲哦,他們說服了一家在鬧區裡面的洗車場跟他們合作,這個老闆答應他們先用洗車場的熟客去做促銷優惠來做實驗,時間呢長達一個月,在這個月裡面實驗人員每個禮拜六,會在洗車場的結帳櫃台,發給所有來消費的客戶幾點卡,兩位研究者他們設計了兩個不同版本的集點卡。
而每週輪流發放,第一周和第四周他們發的是「標準版」,也就是上面有8個空格,而你集滿8點可以換一次免費的洗車,而第二周和第三周他們發放的是「特別版」,而這個特別版是要消費者集滿10點才能夠換一次免費的洗車。
只是啊這張卡片哦,那10個空格上面已經有2個空格,上面已經送你2點了,所以不管你是拿到標準版還是特別版,你都只需要累積8點,你就可以換一次的免費洗車,而唯一的差別就在於這兩張卡片的版本是不一樣的,一張上面沒有任何的點數,而另外一張你都還沒有做任何事情,就先送你2點,那你猜猜看,這兩個不同版本的卡片,他們後續的成效表現會有什麼差異呢?
這兩位研究者哦,他們就在發出集點卡之後的9個月裡面他們回收了所有「已經兌換過」的免費洗車的卡片;他們就發現哦,那先拿到標準版的集點卡的消費者裡哦,有19%把卡片集滿,而那些拿到特別版的集點卡的消費者呢,高達34%把卡片集滿了,幾乎是標準版的兩倍;
而且不只是這樣哦,那些拿到特別版集點卡的消費者,再次光臨洗車場的速度也比較快,比那些拿到標準版卡片的消費者平均快了三天,所以你看哦,這兩種版本的集點卡其實提供的是一模一樣的優惠,唯一不同的就是他們促銷活動的呈現方式是不一樣的。
如果更深一層來看,標準版的集點卡上面的8個空格,其實是讓消費者有一種「你可以選擇要不要參加」這樣的一個框架,但是特別版呢,它的集點卡上面已經有2點送你了,也就是它的敘事框架時,「你其實已經參與了,而且你已經擁有2點」了。
然後再強調一次哦,其實這兩個版本的卡片都是要消費者來消費8次啊,它其實是一模一樣的,但是框架的不同它就會造成我們後續的行為有很大的差異。
談到這裡,你平常在跟別人互動,你在跟別人相處的時候,你不管在描述任何事情,你的框架到底是什麼?可能哦談同樣一件客觀的事情,框架一改變你就會讓別人第一個更容易懂,第二個感覺更好,第三個更容易在行動上配合你。
所以這邊其實就很呼應了,我平常在教學裡常說的,「你的語言就是你的框架」,你到底有沒有覺察,你有沒有意識到自己習慣使用什麼樣的敘事方式呢?
就像是那個經典的例子嘛,當桌上有半杯水的時候,你是說「還有半杯水」還是「只剩半杯水」,其實它帶給別人跟自己的感受,和後面的衍伸行為是截然不同的啊。
那麼如果你透過今天的分享也感覺到:「對我真的要好好的去揣摩,我應該用什麼方式去重新調整我的語言框架?」,那我會很鼓勵你哦,可以把握我們近期推出的線上課程,由哈克(黃士鈞博士)主講的《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哈克的專業除了心理諮商之外,他更是在華文地區裡面談「隱喻」的使用,和潛意識工作的大師級人物。
透過《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這門線上課程,你會用最自然,而且一種很特別的方式開始耳濡目染地去體會到,嗯我跟別人互動的時候,如果遇到眼前這個人跟我想的不太一樣,那我可以怎麼樣在理性上換個說法?
最重要的一點是,在你的情感層面發自內心地去欣賞那份「不同」,當你能夠欣賞那份不同,那麼你說出來的語言,自然就會少了攻擊而多了溫暖。
期待你的加入囉!那麼也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不一樣的想法跟幫助,我是凱宇,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有Podcast的頻道,你只要在Podcast的應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也請你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的行動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提到的哈克推出的《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相關的課程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的連結,歡迎的加入,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囉,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JU8QpdwGfk/hqdefault.jpg)
駕 訓 班 每天都要去嗎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10/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0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pros.is/SPQZ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為你更新,結合心理跟生活的真實運用,陪伴你每天進步一點點,如果你每天都想要有所進步的話,那就請你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哦!
我想很多人都看過一部經典的電影——神鬼戰士(Gladiator),在這部電影裡面都有這樣的畫面,就是當決鬥結束之後,國王的拇指朝下,就意味著這一個鬥士要被殺掉,國王賜他死,但是如果拇指朝上的話呢,就是讓這個鬥士活下來。
事實上呢,透過這樣的一個畫面跟過程哦,很多人就會覺得,噢!原來那個時代拇指向上跟拇指向下跟我們現代所指涉的意義應該是很類似的,向上就是「讚」,就是肯定、就是讓你活下來、就是你很棒,而向下呢?相反的意思,
可是你知道嗎?如果把時代還原回古羅馬,大拇指向上跟向下的意義其實是跟我們現代的認知是完全相反的,如果是在古羅馬到了競技的尾聲,一但觀戰的國王竪起了大拇指,那絕對不是要給這些鬥士點個讚,而是要讓這些人「領便當」,就是要讓這些人被殺掉了。
所以如果你穿越回古羅馬那個時候,你是一名鬥士,你最期待看到的是國王把他的拇指向下倒轉,這才是讚許你,這才是一個你能夠活命的手勢啊。然而如果回到現代,也不是在每個文化背景裡面拇指頭向上比讚就真的是「讚」的意思。
其實在伊朗的傳統裡面,竪起拇指也是一種冒犯性的手勢,那跟我們在一般認同的文化裡面竪起中指差不多的意思。可是很有趣的地方是,大概是受到全球化的「文化趨同性」的影響,其實在伊朗的新一代年輕人也慢慢的把竪起大拇指的意義,跟全世界共同的認知就是「讚、你很棒」,已經產生了這樣的認同。
所以如果你現在到伊朗發現年輕一輩的人跟你比「讚」,那意思上可能就很值得玩味了。你可能就要想一下他到底是在稱讚你還是在冒犯你呢?
今天跟你分享這個內容是帶一點趣味性的,可是在這個趣味性的背後,你有沒有想到你現在的生活,其實每一個個人或每個群體都有他們共同認同的文化價值,而在這個文化價值底下會有一些共同的想法跟信念,一些共同的行為準則,只是我們多數時候哦,我們在跟別人相處,或者是在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你想想,在第一時間你會觀察嗎?
又或者是你知道該觀察什麼嗎?我們常常是帶著自己的習慣,也可以說明白一點叫「自己的偏見」,你可能會以為自己有在觀察,自己有提高敏感度去sense眼前的人,或者是環境怎麼回事。
但是多數時候,說得更精確一點,其實你是帶著自己的預設,去核對自己想核對的答案,以導致於哦,我們常常在面對陌生的人或者是陌生的環境的時候,我們依然說自己習慣說的話,看自己習慣看的事情,然後用自己習慣的觀念去認知理解眼前的人、事、物,這就導致了很多表錯情啊,會錯意。
然而這個部分還算是比較輕微的,嚴重的話就是對於眼前情勢的誤判,我想這些誤判如果從輕微的來說可能就是鬧一點笑話,但如果從嚴重的角度來看,他可能就是讓你無法跟別人達成共識、產生合作,或者是自己已經陷入了欺騙的陷阱而完全不自知,回想一下自己過去的經驗,我想你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歷程吧!
在這裡我邀請你想像一下,如果你能夠學會一套技術、一個系統,讓你在很多環境裡面,能夠打開最適當的敏感度,對於那些別人,他的行為背後可能說指涉的意思,他的表述、他所講的話,背後可能「真、偽」還是哪些可以參考?哪些需要檢核?哪些需要再次地釐清?你都有一個很清楚的認知,就會讓你在面對各種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境的時候,更加地成竹在胸呢~
帶著這份自信還有安定,你在透過適當的問句,知道在什麼時候要問什麼話,什麼時候要去檢核什麼訊息,在關鍵的時刻怎麼樣用問句的引導,讓對方產生對你的信任跟合作,讓別人覺得跟你合作是一個更好的選項,透過這個歷程能夠跟你在乎的人的達成必要的共識。
對於這樣的自己有所憧憬,也希望自己能夠透過學習長出這樣的能力的話,那麼我在這裡就要跟你推薦,我在10月13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這一門課哦!這是一門實體課程,是我這一門課程的第二十期,前面已經有非常非常多的學員,來自於各行各業各個不同的專業領域,都在這門課得到很大的學習跟前進。
我在這邊也期待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因為10月13號這一期是我在2020年「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的最後一期,如果你錯過的話,就要等到明年三、四月之後了。
我即將會用4周的時間,陪伴你一起去建立起觀看、傾聽、發問跟整合性的思維,讓你在面對多變的環境,能夠建立起跟他人化解差異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然而不管你會不會踏進我的教室,我都希望你透過今天的分享,讓你在面對各種不同的人進入不同的環境的時候,能夠長出必要的敏感度,因為這樣子退一步才能夠保護你自己,進一步才能夠為自己爭取到更好的資源條件跟位置,祝福你!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也有Podcast的頻道,你只要在Podcast的應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也記得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動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提到的10月13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望聞問切」,這是2020年的最後一期,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名額也在倒數了,期盼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
相關的報名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的都有連結,期待你的加入,希望我能夠在10月13號的教室裡見到你,那麼今天就跟你聊到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H_VweP0VcA/hqdefault.jpg)
駕 訓 班 每天都要去嗎 在 關於考汽車駕照之駕訓班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駕訓班 是有規定每天都要去上50分鐘嗎? 還是我可以一個月每個禮拜四天有空在去上然後滿三十天再去考駕照請問這樣可以嗎 ... ... <看更多>
駕 訓 班 每天都要去嗎 在 駕訓班開車時間 - 閒聊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想請問各位有上過駕訓班的人是每一次上課都是練習開車嗎? 練習開車的時數大概都是多少呢? 因為我一直以為是我上課的時間內都可以去駕訓班練習結果 ... ... <看更多>
駕 訓 班 每天都要去嗎 在 [問題] 大家學駕訓班時,都上多少時數? - 看板car 的推薦與評價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