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了十年的世界(二)
上星期分享了(一)大加速(二)強者恆強(三)現金為王,我們一起來接著看看其他幾個觀點:
四、大分散
不只區塊鏈帶來了去中心化,COVID-19帶來的疫情也讓我們的世界愈來愈分散。
Amazon奪走實體商店再把店家分散到我們家門口,疫情加強也加速大家在網路上購物的行為;
Netflix與或其它影音串流平台接下電影院的地位,把電影院放在我們的客廳與房間;
醫療照護產業,在美國,過去不被保險規定支持的遠距離醫療、遠距離開立處方,已經在疫情的影響下被接受了,而這樣的規定未來被改回來的機會不大;
食品雜貨業以前所未見的速度朝向分散的趨勢轉型,從2020年三月初到四月中,線上雜貨的銷售大約增加90%,食品運送的銷售額則成長50%,這個轉變帶來基礎設備的更新,從倉儲到客戶關係的深化,都不會隨疫情結束而消失,並且將改變食品運銷系統。(前陣子三級警戒期間,我老婆為了兼顧安全與健康,堅持餐餐自己下廚,對新鮮食材的需求大增,所以我們上網訂購了蔬果箱:選好自已想買的新鮮的蔬菜水果,由廠商幫忙挑貨然後直接送到家。而我們並不是少數這樣做的家庭,很顯然大家已經接受這樣的食物配送方式,而不再堅持一定要自已親手挑揀蔬菜水果)這樣的分散在未來會出現在更多產業。
另外像家具用品、行動裝置的銷售也會因為大分散這個趨勢而大幅度成長,如果我需要花更多時間待在家裡,不管是工作或是娛樂,我都希望自已有更舒適的沙發、更好的音響與電視、更棒的居家空間。
五、「品牌時代」讓位給「產品時代」
「Covid-19在美國的致死率是0.5~1%,在美國的媒體產業,公司淘汰率是它的十倍以上。」被淘汰、面臨危機或是衰退的都是品牌時代的大師。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Google問世之前,創造合於一般水準、大量生產的產品,為它注入一些無形的聯想;接著透過廉價的廣電媒體來鞏固這些聯想……品牌時代從令人喘不過氣的製造業手中奪下指揮棒……創造出廣告大師、行銷部門、以及行銷長的職務……這套演算法在平庸的產品(美國汽車、淡啤酒、廉價食物)裡注入情感,為利害關係人創造數萬億美元的價值。」
而品牌時代在一連串相互影響的因素中,如Google、臉書的出現,加上把財富從廣告中解放出來的科技...等,也終於來到尾聲
還有人記得Tivo嗎?可以讓你預先設定好時間錄下想看的電視節目的數位錄放影機,只要你擁有它然後願意花一點點時間完成計畫,除了可以在任何時間看自已想看的電視節目外,你也不用再看到廣告。
Tivo標誌著從品牌時代轉移到產品時代的開始(花再多錢做廣告,都無法提升平庸產品的形象了,因為可以直接被跳過),2020年夏天則是品牌時代的結束。
「在品牌時代,剛到一個新城市的有錢旅人會吩咐他的司機送至麗思酒店(Ritz),因為這是他認識的品牌。然而,在產品時代,這位有價值的消費者一下飛機先查自已的手機,她知道麗思酒店才剛翻新過,評論者認為它的房價太高,於是她透過眾籌推薦改選一家位在時髦地段的精品酒店」(甚至我們更愛從Airbnb找到自已更喜歡的住宿地點,連品牌都不用了)
「在這場轉變中的輸家,是在品牌時代裡為打造品牌廣告提供平台的媒體公司,以憑藉創意製作這些廣告的廣告代理商。」
臉書和Google在股市裡的表現證明了這個事實:2015年8月到2020年8月,臉書成長174%,Google成長114%,其它老牌廣告行銷公司像IPG、陽獅集團Publicis、WPP集團等是-9%到-63%不等。
景氣黯淡的時候,廣告預算會縮水,這是大家都可以理解的事,但是當景氣復甦,錢潮重新回流,只會流向產品時代的廣告媒體公司,所以未來Google和臉書這對雙巨頭在數位廣告市場勢必會繼續輾壓品牌時代的廣告老兵們。在2020年公佈的數位廣告預算分配比例,臉書加上Google,就拿下了61%。(不過深入探討這個數字,會發現這個趨勢造成更嚴重打擊的的其實是臉書或Google之外的數位行銷公司。BuzzFeed和Yelp在2020年的展示型廣告比起2019年衰退40~70%,Vice跟其它類似的公司也會跟進,只有一些,能撐過加護病房活下來。)
六、紅與藍
數據vs隱私;販賣隱私權vs付費保護隱私
「基本商業模式有兩種:(一)公司用高於製造成本的價格把東西賣出去(二)公司的產品可以免費送人,或以低於成本的價格賣出去,然後跟取用產品的其他公司收費,這裡的產品指的是:消費者的行為數據。」
這也就是在現代商業世界中不可忽視的規則:當你在免費使用某項產品/服務時,你自已其實就是被賣出去的產品。
但是現在愈來愈多隱私外流、資安問題的新聞出現(好萊塢女星私密照外流、劍橋分析事件…等),越來越多人重視跟保護自已的隱私,甚至願意付費保護這些被證明非常珍貴的無形價值。
「過去我們用我們的時間交易價值,如今我們用我們的隱私來交易價值」
「安卓手機每天向使用者收集1200個數據點,傳回Google數據挖掘的母艦。iPhone手機擷取200個,同時蘋果不厭其煩強調它的數據不是用於謀利」
「安卓的使用者是以隱私交易價值的芸芸大眾,iOS則是享受隱私和地位的有錢人,以砸下含稅1249美元的費用(超過匈牙利人一個月的平均家庭收入)來換取價值443美元(製造一台iPhone的成本)的感應器和晶片組。」
安卓是紅色,iOS是藍色。
「你可以在YouTube上得到免費的影視娛樂,不過它的內容是個大雜燴……十之八九你會收到一些煽動、挑釁的內容……。另一方面,Netflix的運作取用『藍色』/iOS的模式:你付費,你得到內容;你是客戶,內容很精彩。」YouTube是紅色,Netflix是藍色。
以社群媒體來說,目前幾乎都是紅色,Facebook、TikTok是紅色:免費的服務,大量榨取我們的個人資料,甚至是用我們不理解的方式巧取豪奪。
「2020年六月,TikTok被揭露它每隔幾秒就掃描使用者的剪貼簿,甚至連它的app只在背景運作時也照掃不誤。這家公司已經承諾停止這種作法(在它的動作被iOS的新安全系統抓個正著之後)。使用臉書或許不會讓你的個人數據被上傳到中國共產黨的數據雲裡,但是臉書過去保護使用者隱私的不良紀錄來看,這不過是因為中國人喊價輸給了一個烏克蘭青少年,……」
搜尋引擎也一直是紅色的,但是藍色的搜尋引擎也即將登場。
「蘋果專有的iOS搜尋勢不可當,你可以期待蘋果很快就會買下DuckDuckGo,或是推出它們自已的搜尋引擎。除此之外,Google廣告部門的前主管斯里達爾.拉瑪斯瓦米(Sridhar Ramaswamy)不久之前推出Neeva,這是採用訂閱模式的Google新對手。」
「同樣的,過去十年來最創新的公司也抓住亞馬遜剝削它的客戶(第三方零售商)的機會。Shopify的價值主張很簡單有力:我們是你的合夥人。你可以掌控自已的數據、品牌、以及消費者的監護權。」
「越來越多產業會出現這種紅藍分野的融合。從航空業到速食業,一些低成本的賽局參與者將充分利用消費者的數據,把省下來的錢用在它們的『廣告資源位』上頭--抱歉,我的意思就是『消費者』。至於頂級的參賽者,則會高舉保護隱私的隱私大旗,藉由不濫用消費者的數據而收取優渥的利潤。」
有人願意犧牲隱私把自已當產品賣掉換取免費的服務,但也有越來越多人願意支付合理的費用保有自已一切的所有權。就像「駭客任務」裡墨菲斯給尼歐選擇的紅藍藥丸,只不過藥丸裡包著的是你的隱私。
七、四巨頭
很多人應該都聽過「FAANG」或「FAAMG」,沒聽過至少也用過他們的產品,科技巨頭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了,我們現在是活在大型科技公司的世界中。而這些巨頭們在疫情期間或是疫後的未來,會是什麼光景?
「2020年3月到7月,五個月的時間裡,九家主要的科技公司市值增加1.9兆美元:Google、微軟、Netflix、臉書、蘋果、亞馬遜、Paypal、特斯拉、Shopify。」
「這類產業裡的龍頭大哥,『四巨頭』,亞馬遜、蘋果、臉書、Google,加上微軟,這五家公司在2020年上半年股市成長了24%,總計市值增長超過1兆美元。到了八月中,它們從年初到現在的這段時間獲利成長47%,達2.3兆美元。……這五家公司,占了美國所有公開上市公司市值的21%。」
「去掉一些科技業龍頭公司之後,主要股市指數在2020年中其實是下跌。在科技股之外,眾多美國資本主義的雄獅也都被拔了爪: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可口可樂(Coca Cola)、摩根大通( JPMorgan Chase)、波音(Boeing)、迪士尼(Disney)以及3M公司,它們半年的股價約下跌30#,市值損失總計將近五千億美元。」
作者的第一本書對這個論點已經有很精彩的探討,在本書中進一步更新了現況並進一步分析未來,簡單來說,就是巨頭們會利用自已的地位與資源竭盡所能保護自已的優勢。這些大型科技公司獨占寡頭們打敗了體制,反托拉斯警察跟輿論也不是對手。它們能把自已的企業核心打造成「飛輪」:物理學裡一個可以利用自已旋轉動能儲存能量的系統,把能量傳導到附近的引擎,讓企業可以隨著飛輪的旋轉,不需增加輸入(也就是成本),就能不斷增加輸出(也就是營收)。亞馬遜的Prime就是個終極飛輪,蘋果的手機電腦與品牌旗下其它穿戴式裝置(手錶、耳機)也是它的無敵飛輪(光是在2019年,蘋果的可穿戴式裝置包括Apple Watch、AirPods耳機和子公司Beats,就創造了超過兩百億美元的營收,比麥當勞還更多),其它巨頭們也都有自已的飛輪可以強化各自的寡占優勢。剛且別忘了,巨頭們可以用極低的資金成本取得它們需要的錢,因為有多到難以想像的資金在尋找標的。四巨頭也開始出現無所不在的擴張,像是派送服務、可穿戴式裝置、串流媒體,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至於「反托辣斯法案」能不能打破他們的寡占?作者針對現況說了一句貼切卻無奈的事實:「藉著燃媒動力的亮光寫出的法律,對數位化的寡頭公司起不了作用」
八、破壞性創新
「在一個產業裡,破壞性創新的機會可能和一些因素相關—稱之為可破壞指數(disruptability index)。它的關鍵信號,是在價值或創新沒有相伴增加的情況下價格明顯增加。」
在美國,兩個準備出現破壞性創新的產業:高等教育產業與醫療衛生產業。
美國高等教育的破壞性創新指數已經爆表。過去四十年大學學費增加1400%,(消費者物價指數只增加了294%,一向在價格上歐被批評的美國醫療保險也「只」增加了600%),但是提供的產品與服務並沒有相對應的上升,甚至已經不再是提供階級流動機會的助力,菁英大學甚至變成傲慢的奢侈品牌與一套種姓制度,一個把特權傳遞給一代的管道。學生貸款也因此總額達到1.6兆美元,遠超過信用貸款或汽車貸款的金額。
疫情會催化高等教育的演進,而轉型的核心在於科技—線上課程。因為線上課程可以大量招收學生而沒有空間與時間的限制,因此能減低學費並提升入學率,並恢復大學擔任美國社會向上流動的潤滑劑角色。
在高等教育與醫療產業外外,許多公司賣的,基本上是同樣大量生產、平庸水準的產品,在品牌時代,它們因為投資在行銷與打造品牌上的投資而得以溢價出售。不過轉變到產品時代後,許多二十世紀主導企業的競爭優勢將被侵蝕,因為消費者對品牌資產的依賴,已經出現變化:「如果你的公司欠缺電子商務競爭力,則已經開始受創,因為相隔十年後的世界(也就是—現在)對於不符水準的『直接面對消費者』模式毫不留情。」
Airbnb是破壞創新者、Netflix是破壞創新者、羅賓漢(Robinhood,金融服務企業,主要提供服務散戶的股票app與網站,在網上提供的服務完全免費,推出免佣金交易時讓其化參與者也不得不跟進,2020年時有1300萬用戶)、Shopify是破壞創新者(類似亞馬遜Pay和亞馬遜物流,為第三方零售商提供支付和物流,但沒有使用收集三方零售商的數據來挖取它自身競爭產品的銷售)、Spotify是破壞創新者、特斯拉是破壞創新者(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的另一位教授亞斯華斯.達摩德仁Aswath Damodaran,有著「估值大師」的封號,曾說過:「如果你根據預期獲利或現金流來交易特斯拉股票,那你買賣它的股票理由就不對了。人們是靠氣氛和氣勢在交易特斯拉股票。」)、Uber是破壞創新者。(達拉.霍斯勞沙希Dara Khosrowshabi接任執行長後已做出莫大的改善,持續修復前任執行長造成的品牌形象巨大損傷,雖然還需要時間而且目前尚未有盈利,但是利潤正持續提升中)。許多新的機會在加速十年的這段期間出現,未來看世界的思維與角度,勢必在疫情過後的未來要重新建構。
在300頁的篇幅中滿滿的觀點,認同不認同,至少是作者自己親身經歷萃取出的營養,內容精純,含金量高,沒有太多老掉牙或是象牙塔裡的視角。有些趨勢或許我們已經隱約知道,但是透過作者的分析,我們能更清楚的看到未來很可能會出現的世界樣貌。
跟大家分享的只是一小部份的個人摘錄重點,想更深入了解作者實務經驗與看法,除了《疫後大未來》之外,《四騎士主宰的未來》可以當成前傳閱讀。
#jeffmachine #postcorona #newworld #deusexmachina #deustaiwan
(照片是去年拍的,經歷疫情大加速前的我😆)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萬的網紅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年水尢的第一名,水某前三名電影出爐!先預約明年奧斯卡了! 🔥Joker跟Clown不一樣?喜劇跟悲劇怎麼分?笑不等於快樂?影片解析《小丑》三大反差! 🔥會不會拍續集?跟蝙蝠俠有沒有關係?小丑的爸爸真的是『他』嗎?新影片一次告訴你! 這一次的《小丑》透過精準的角色切入、獨樹一格的風格、以及男主角...
駭客任務第一集線上看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日稍早北美影壇的熱議話題,除了茱莉蝶兒拒絕演出《愛在》系列第四部曲之外,還有一條值得關注的新聞——史蒂芬史匹柏旗下的 Amblin Partners 將與 Netflix 合作。為此,知名娛樂媒體《Variety》標題更寫道雙方的簽約協議「正改變好萊塢」。
在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的推波助瀾之下,小螢幕風起雲湧且千變萬化,迪士尼旗下的 Disney Plus 因為漫威、《星際大戰》等熱門 IP 蒸蒸日上,訂閱戶約 1.4億;華納媒體(WarnerMedia)則與 Discovery 合併,壯大旗下串流平台 HBO Max 的聲量(雖然不知是好是壞);電商龍頭亞馬遜(Amazon)更以 84.5 億美金收購電影公司米高梅(Metro-Goldwyn-Mayer,MGM)。
至於台灣觀眾熟知的 Netflix,今(2021)年全球訂閱戶早已突破 2 億大關,且持續積極佈局全球,而 Netflix 將與美國大導史蒂芬史匹柏旗下的影視公司 Amblin Partners 合作,Amblin Partners 預計每年將為 Netflix 製作至少兩部電影,此舉引發熱議。
Amblin Partners 在 2015 年成立,整合了安培林娛樂(Amblin Entertainment)、安培林電視(Amblin Television)、夢工廠(DreamWorks Pictures)等多間製作公司,其主席當然是一手打造此娛樂帝國的史蒂芬史匹柏,安培林娛樂的標誌 Logo,就來自於史蒂芬史匹柏的《E.T. 外星人》。
而 Amblin Partners 在成立之際,便與環球影業簽下一份 5 年合約,固定供片給環球影業,由艾蜜莉布朗主演的《列車上的女孩》就是雙方合作問世的第一部作品。
在 Amblin Partners 成立後的 5 年間,旗下各大製作公司操刀的電影作品,有主攻北美獎季的《1917》、《郵報:密戰》、《登月先鋒》、《幸福綠皮書》、《芝加哥七人案:驚世審判》等作品;也有商業娛樂大作的《一級玩家》、《滴答屋》、《大黃蜂》、《MIB星際戰警:跨國行動》、《侏羅紀世界:殞落國度》等作品,未來即將上映的作品則有《Stillwater》、《西城故事》、《侏羅紀世界:統霸天下》等等。
Amblin Partners 也在去(2020)年合約到期之際,再與環球影業簽下一份延長合約,表示雙方合作愉快,畢竟環球影業與史蒂芬史匹柏的關係深厚,舉凡商業大作《大白鯊》、《侏羅紀公園》等等,再到獲獎無數的《辛德勒的名單》等等,都是史蒂芬史匹柏與環球影業合作的結晶成果,因此,雙方延長攜手合作算是各界的預期之中。
不過,今日傳出 Amblin Partners 與 Netflix 的合作,就令各界驚呼,原因在於回朔過往史蒂芬史匹柏的公開發言,都被外界解讀為「擁護傳統電影院」、「反對串流家庭電影」的導演之一。
史蒂芬史匹柏曾經在《ITV News》的訪問中公開表示:「一旦你承諾採用電視格式,你就是一部電視電影,當然,如果它是一個好節目,應該得到艾美獎,但不是奧斯卡。我不認為那些在少數電影院上映幾週,進而獲得像徵性資格的電影,能擁有資格獲得奧斯卡獎提名。」
而史蒂芬史匹柏也曾在 2019 年於「Cinema Audio Society’s CAS Awards」領獎時說:「我希望我們所有人都繼續相信,作為電影人,我們可以做出的最大貢獻就是為觀眾提供電影體驗。我堅信電影院需要永遠存在。我喜歡電視,今天所看到的一些最偉大的作品是為電視而生,一些最好的電視導演,一些最好的表演正在今天的電視上演。但是,當你和一群陌生人在一個漆黑的電影院,一起經歷一場洗腦體驗,沒有什麼經歷能比這更棒。這是我們真正相信的事情。」
如今 Amblin Partners 與 Netflix 簽訂合約,每年將為 Netflix 製作至少兩部電影的前提之下,也正意味著未來 Amblin Partners 旗下的作品不會進入院線廣泛發行,這樣的策略自然與過往史蒂芬史匹柏擁護的「傳統電影院」大相逕庭。
雖然史蒂芬史匹柏也曾聲明否認曾試圖阻止 Netflix 贏得奧斯卡,且也與 Apple TV+ 有合作關係,但外界多數人仍認為史蒂芬史匹柏是積極捍衛電影院的導演,至於 Netflix 的電影不採取院線廣大發行的策略,也早就從北美戰場,燒至歐洲大陸的法國坎城。
2017 年的坎城影展,破天荒在主競賽單元選入兩部 Netflix 出資製作的電影,一部是韓國名導奉俊昊的《玉子》,另一部則是美國導演諾亞鮑姆巴赫的《邁耶維茨家的故事》。不過,在此之後,坎城影展強調在法國有院線上映計畫的電影,才有資格參加主競賽單元角逐金棕櫚;時至今日,這項條件一直擋著Netflix的作品前往坎城競賽,而當時影展藝術總監泰瑞法莫則表示很歡迎Netflix來坎城,對話、討論都仍然持續在進行中:「Netflix熱愛電影,但我們現在處在不同立場。」
然而,對比坎城的守舊,每年秋季登場的威尼斯影展則是大大擁抱 Netflix。
威尼斯早在 2015 年就將 Netflix 投資的首部影片《無境之獸》選入主競賽單元。而投資製作的《羅馬》更拿到了最高榮譽金獅獎,也是 Netflix 首度在三大影展奪最高榮譽;此外,美國名導柯恩兄弟集結六段短篇故事,其中深刻探討人性慾望、種族藩籬、自然環境等諸多議題的《西部老巴的故事》,也是由 Netflix 投資,並拿到威尼斯最佳劇本獎。
顯然威尼斯影展對於串流平台的看法是更具開放性的,之後《羅馬》則一路過關斬將,在北美獎季勢如破竹,最終在奧斯卡的試煉中,艾方索柯朗以外語片之姿,拿下 2019 年奧斯卡最佳導演,同時抱回最佳外語片(最佳國際電影前身)和最佳攝影——Netflix也如願以償,拿到首座奧斯卡獎。
然而,除了艾方索柯朗、柯恩兄弟之外,這幾年也越來越多名導演與 Netflix 合作,包含馬丁史柯西斯的《愛爾蘭人》、大衛芬奇的《曼克》、史派克李的《誓血五人組》、諾亞鮑姆巴赫的《婚姻故事》、朗霍華的《絕望者之歌》、查克史奈德的《活屍大軍》等等。未來則有蓋兒加朵、萊恩雷諾斯、巨石強森主演的《Red Notice》;亞當麥凱執導、李奧納多狄卡皮歐、珍妮佛勞倫斯主演的《Don’t Look Up》等大片。
事實上,串流平台能擁有更多彈性,當馬丁史柯西斯耗資近2.5億美金打造《愛爾蘭人》,多數走傳統院線的片廠承擔不起票房上的虧損,Netflix 就給了相對的解套空間;而馬丁史柯西斯下一部史詩作品《Killers of the Flower Moon》也須 2 億美金的製作預算,原先傳出以派拉蒙影業負責,但也因為資金上的困難,最終由 Apple Tv+ 出面相助,最終達成在北美由派拉蒙影業發行院線,而 Apple Tv+ 則負責全球映演。
串流平台的加速崛起,也因 2020 年大流行的 COVID-19 有關,當全世界各大電影市場幾乎全面停擺之際,僅有串流平台能持續進行,且更加蓬勃繁榮。例如,索尼影業原先走電影院發行的災難鉅作《怒海戰艦》敵不過無法上映的慘況,最終將版權賣給了 Apple Tv+;Amblin Partners 旗下夢工廠製作、派拉蒙影業發行的《芝加哥七人案:驚世審判》,也因疫情關係,最終賣給 Netflix 做線上發行。類似的例子在去年層出不窮。
去年華納影業更率先宣布《神力女超人1984》採取院線與HBO Max同步發行的模式,並在上線滿月後從 HBO Max 下架。到了年底,華納更鐵了心對外表示,包括《哥吉拉大戰金剛》、《真人快打》、《紐約高地》、《駭客任務4》、《沙丘》、《自殺突擊隊:集結》等大作,2021年共計17部電影,都採取與「院線」與「串流」同步發行的商業策略,此作法等於直接改變了電影產業發行的遊戲規則,傳統電影院在疫情之下不再有所謂的「窗期」保護,失去了傳統電影院的優勢,給了串流平台人流、資金成長空間。
從世界影壇的趨勢來看,串流的存在與成長已勢不可擋,這次握有好萊塢話語權的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ㄧ改此前對串流的態度,旗下的 Amblin Partners 與 Netflix 共同合作,或許也讓好萊塢其餘傳統大片廠更加確信串流發展的可能性,注入一劑強心針。
對於這次的合作,史蒂芬史匹柏表示:「在 Amblin,講故事永遠是一切的核心,從 Netflix 首席執行長 Ted Sarandos 和我開始討論合作夥伴關係的那一刻起,很明顯我們擁有一個絕佳機會,能一起講述新的故事並以全新的方式接觸觀眾。我們也將繼續與環球及其他合作夥伴共同講述故事,但自從我們與 Ted Sarandos 共事以來,對我個人來說非常充實,我已經迫不及待與 Netflix 團隊工作。」
Netflix 首席執行長 Ted Sarandos 則表示:「史蒂芬史匹柏是一位富有創造力和遠見的領導者,與世界上許多其他人一樣,我的成長過程是由史蒂芬史匹柏鏡頭下令人難忘的人物和故事塑造的,這些人物與故事經久不衰、鼓舞人心。我們迫不及待地想與 Amblin 團隊合作,我們很榮幸也很激動能成為史蒂芬史匹柏電影歷史篇章的一部分。」
Netflix 原創電影的負責人 Scott Stuber 則說:「Amblin 和史蒂芬史匹柏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娛樂代名詞。他們的熱情和藝術相結合,製作出吸引人又充滿挑戰的電影。我們期待與 Amblin 家族合作,製作一批新的電影,這些電影將在未來幾年間,讓好幾代人都感到高興。」
目前 Amblin 娛樂正和 Netflix 合製布萊德利庫柏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作品《Maestro》,卡司部分除了布萊德利庫柏之外,還有凱莉墨里根、傑瑞米史壯,此片處於前期製作階段。
📝完整報導寫在『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請點此👉https://bit.ly/3vN8Bcc
駭客任務第一集線上看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0127新加坡聯合早報
*【赴美乘客登機前 須出示冠病檢測陰性證明】
從即日起,所有前往美國的乘客須在登機前提供冠病檢測陰性證明,否則無法搭乘飛機入境美國。美國國務院與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25日晚公告,從當地時間本月26日起,所有2歲及以上的旅客須出示登機前72小時內接受冠病檢測,並提供陰性結果證明,或是已從冠病中康復的書面證明,才能乘坐航班。這項規定適用于所有外國旅客以及美國公民和永久居民。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127-1119511
*【英國死例破10萬 強森擬收緊旅行措施】
英國26日新增冠病死亡病例1631起,累計死亡病例10萬零162起。資料還顯示,英國當天新增確診病例2萬零89起,累計確診368萬9746起。英國首相強森出席疫情發佈會時說,緬懷因冠病不幸去世者的最好方式就是共同努力戰勝這一病毒。英國正在全力推動冠病疫苗接種工作,目前已有超過680萬人接種了疫苗。報導指英國政府準備宣佈更嚴格的防疫管制措施,其中包括可能對抵境旅客實施強制性的酒店隔離措施。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127-1119617
*【研發有效追加劑疫苗 莫德納輝瑞調整策略應對變種病毒】
莫德納已開始研發可作為第二劑追加劑的疫苗,使得接種者共需注射三劑;莫德納也已開始對一種專為南非變種病毒調整過的候選追加疫苗進行臨床試驗。莫德納和輝瑞表明,他們研發的疫苗可有效對抗在英國和南非發現的變種冠狀病毒,只是對南非變種病毒的效力稍弱,他們已就此調整策略。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127-1119518
*【印尼疫情不斷惡化 累計病例已逾百萬起】
自去年11月以來,印尼的冠病確診和死亡病例就直線上升,過去一個多星期的確診病例日均增幅更是在1萬1000起以上,以致從10個月前爆發疫情以來,累計確診病例已超過100萬起。
https://beltandroad.zaobao.com/beltandroad/news/story20210127-1119495
*【秘魯大學:國藥集團疫苗一參試者死亡】
秘魯卡耶塔諾大學(Cayetano Heredia University)26日公告,在國藥集團疫苗的試驗中,一名參試者因感染冠病相關肺炎死亡。這所大學負責該疫苗在秘魯的試驗。卡耶塔諾大學公告,由於進行的是雙盲試驗,所以不清楚這名病亡參試者接種的是疫苗還是安慰劑。該大學補充稱,已將此事報告給試驗的安全委員會和監管機構,以便進行調查。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127-1119624
*【研究:舌頭手足變化是感染冠病前兆】
一項研究結果顯示,舌頭和手掌或腳底的變化可能為感染冠病提供了前兆。西班牙研究人員對馬德里IFEMA方艙醫院的666名冠病患者進行研究後發現,每四名患者中有一人表示,他們的舌頭出現了變化;而每10名患者就有四人發現自己的手掌或腳掌上出現一些不尋常的改變。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127-1119611
*【法國製藥將協助填充包裝逾1億劑輝瑞疫苗】
法國製藥企業賽諾菲(Sanofi)將從7月開始,為美國輝瑞公司數以百萬計的冠病疫苗進行填充和包裝,以協助輝瑞滿足市場對輝瑞-BioNTech冠病疫苗的巨大需求。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127-1119609
*【全球累計超過1億人感染冠病】
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研究人員匯總的資料,全球累計冠病確診病例26日破1億大關,死亡214萬9818起。世衛組織秘書長譚德塞在新聞發佈會上說:“在每一個數字背後,都是一個人,一個故事。”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127-1119594
*【世衛組織針對治療冠病患者發佈新臨床建議】
世衛組織發言人Margaret Harris在聯合國簡報會上說:“指南中的其他新內容是,冠病患者在家中應該使用脈搏血氧儀,即測量氧氣水準,這樣一來,你就可以確定在家裡的病況是否正在惡化,並且最好能接受醫院護理。”她說,世衛組織建議臨床醫生將患者置於他們的前部,使其處於醒著的姿勢,這可以改善氧氣流量。“此外,我們建議使用低劑量抗凝劑,以防止血管中形成血栓。我們建議使用較低的劑量,而不是較高的劑量,因為較高的劑量可能會導致其他問題。”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126-1119461
*【冠病死亡病例激增 東京火葬場工作量翻倍】
據日本《東方新報》報導,日本東京都26日新增冠狀病毒感染者1026人,單日新增感染人數時隔三天再次上升到千人以上的水準,累計感染人數達到9萬5534個。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126-1119460
*【世衛組織專家小組建議以28天間隔兩次注射莫德納疫苗】
世界衛生組織專家小組建議,以28天的間隔兩次注射莫德納(Moderna)冠病疫苗,在特殊情況下可以延長至42天。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126-1119459
*【報導:德政府正討論將飛往德國的航班數量減少至幾乎為零】
德國內政部長澤霍費爾告訴德國《圖片報》,德國政府正在討論將飛往德國的航班數量減少到幾乎為零,以防止冠狀病毒更具毒性的變種病毒在德國傳播。路透社報導,澤霍費爾補充,當局正在考慮實施其他措施,包括關閉對變種病毒更為普遍的地區的邊界。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126-1119457
*【馬國2月4日前決定是否全面封城】
馬國近來盛傳當局將在2月4日之後實施最嚴格的封城措施,不過依斯邁沙比裡今天在例行記者會表示,政府將由國家安全理事會、衛生部或國家銀行商討後才決定怎麼做。依斯邁沙比裡說,衛生總監諾希山昨天通報疫情時已經給了一些暗示。諾希山昨天說,目前的行管令(MCO)將如期在2月4日結束,當局接著將實施為期三個月的有條件行管令(CMCO)。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126-1119454
*【中國吉林市通化市防疫居民斷糧 央視批評市政府不體恤人心】
針對吉林省通化市在實施封閉管理措施期間居民出現斷糧情況,央視批評市政府沒有體恤人心,對於疫情防控不該“一封了之”。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10127-1119502
*【日本去年8萬多人因疫情被解雇 有些流落街頭】
持續了一年的冠病疫情讓日本失業者陷入困境,據日本勞動當局調查,去年因冠病疫情被解雇的日本人有8萬多人,當中以散工族最多。這些人的收入原本就不穩定,現在失去工作,更是雪上加霜。一些失業者因無法繳房租,流落街頭。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127-1119522
*【參院否決彈劾違憲動議 主持審訊民主黨元老入院】
美國共和黨籍參議員蘭德·保羅提出一項動議,要求宣佈在前總統川普卸任後對其進行彈劾審訊違反憲法。參議院以55票對45票否決了彈劾違憲動議。不過,只有五名共和黨參議員否決保羅的動議,遠低於彈劾川普所須跨越的門檻。《華盛頓郵報》指出,這一關鍵表決表明,彈劾川普恐難以過關。參議院必須有至少三分之二的參議員或67人投下贊成票,才能將川普定罪。在參議院擁有50席的民主黨必須獲得至少17名共和黨參議員的支持。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127-1119627
*【雖不會在審訊中定罪 拜登:必須彈劾川普】
美國總統拜登認為,前總統川普不會在參議院的彈劾審訊中被定罪,但儘管如此,此次彈劾仍是“必要的”。拜登週一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訪問時坦承,彈劾審訊將影響他的立法議程和新內閣成員的確認程式,但“不進行彈劾的影響會更糟”。拜登也表示,他不認為會有17名共和黨籍參議員投票讓川普定罪,但如果川普還有半年任期,彈劾案結果將會不同。他說:“自我離開參議院以後,那裡雖有所改變,但變化並沒有那麼大。”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127-1119514
*【報告:中美整體投資 規模遠大於官方數位】
位於華盛頓的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中美之間的總體投資規模比官方數位所反映的要大得多,凸顯美國總統拜登外交政策團隊在兩國關係冷淡之際面臨的挑戰。Rhodium Group副總監Adam Lysenko說,如果領導人繼續把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經濟體割裂開來,“各類人都將蒙受巨大損失”。
https://www.zaobao.com.sg/finance/china/story20210127-1119573
*【美商務部長提名人:積極打擊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
美國總統拜登提名的商務部長Gina Raimondo表示,美國必須採取“積極”步驟對抗中國“不公平”的貿易行為,同時還必須投資美國製造業使之回歸國內。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127-1119621
*【白宮:對中國激烈挑戰 拜登將保持“耐心”應對】
白宮新聞秘書Jen Psaki表明,美國正與中國展開激烈競爭,但總統拜登希望以“耐心”處理與中國的關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週一在世界經濟論壇的線上會議上發表演講時,呼籲全球領袖們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及加強二十國集團(G20)在全球經濟監管的角色。對此,Psaki明確指出,習近平的呼籲不會改變拜登政府的對華戰略。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127-1119512
*【利用政府強大購買力 拜登誓重振美國製造業】
美國總統拜登週四誓言將利用美國政府強大購買力的優勢,來加強國內製造業,為新技術開創市場。拜登當天簽署了一項旨在填補現行“買美國貨”(Buy American)條款漏洞的行政令,讓所有的採購豁免更加透明,並且會在白宮設立一個高階職位負責監督相關流程。這項政令將涵蓋聯邦政府每年採購商品與服務總額6000億美元的約三分之一。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127-1119515
*【梅克爾與拜登在電話通話中同意加強跨大西洋合作】
德國政府發表的聲明中說,梅克爾在通話中就拜登的就職典禮祝賀拜登,並宣佈德國願意承擔與歐洲和跨大西洋夥伴一起處理國際任務的責任。兩位領導人一致認為,需要更多的國際努力來應對冠病大流行病。在這方面,梅克爾歡迎美國停止退出世界衛生組織的進程。梅克爾和拜登還談到外交政策,特別是關於阿富汗和伊朗的外交政策,以及貿易和氣候政策。梅克爾歡迎美國決定返回巴黎氣候協定。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126-1119455
*【拜登普丁首次通話 同意緊急磋商延長軍控協議】
美國總統拜登26日首次和俄羅斯總統普丁通電話,雙方同意緊急磋商延長軍備控制協議;拜登也對美國網路遭與莫斯科有關聯的駭客攻擊、俄方對烏克蘭的侵略行動以及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利內被捕等事件表示關注。美國白宮發表聲明說,兩國領導人同意,讓雙方小組就延長《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New START)緊急展開工作,這項協議將在2月5日到期。拜登重申美國根據《北大西洋條約》第5條對集體防禦的承諾,強調了他對加強跨大西洋安全的承諾。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127-1119595
*【中印軍方會談同意推動邊境降溫 分析:印度複雜政治環境或成阻礙】
中印雙方在本月24日針對邊境問題舉行第九輪軍長級會談,會談長達16小時。相較於前幾輪內容大致相同的聯合新聞稿,這次新聞稿中多處修改了表述,包括表明將“繼續保持對話談判勢頭”,“共同努力推動降溫緩局”。中印邊境談判取得進展,兩國軍方同意儘早推動一線部隊脫離接觸,共同努力推動降溫緩局。同時,印度也在兩國軍隊爆發新一輪邊境衝突後,宣佈永久禁止59款中國手機應用程式。分析認為,會談結果顯示,中國和印度的前線軍官有意繼續推進對話機制,但在印度複雜的國內政治環境中,前線官員與中央政府不一定在中印關係問題上看法一致。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10127-1119501
*【中韓首腦通話 商定為促成習近平訪韓保持溝通】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昨晚同韓國總統文在寅通電話時指出,去年兩國貿易逆勢增長,希望雙方落實加快發展戰略對接、深化重點領域合作的共識,並加快完成中韓自由貿易協定第二階段談判。同時,雙方商定繼續為促成習近平訪韓保持緊密溝通,並重申中韓兩國在維護韓半島和平方面發揮的作用十分重要。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127-1119616
*【朝鮮勞動黨代表大會 7000出席者挨餓受凍暴瘦】
韓國《朝鮮日報》昨日引述消息人士報導,朝鮮為了勞動黨第八次代表大會動員7000名人員,他們為出席大會,三周前聚集在平壤;但今年天氣特別寒冷,加上朝鮮經濟艱難,當局每天只提供出席者一頓大米飯,大會結束後多數出席者明顯暴瘦,參加閱兵式的士兵也被凍傷。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127-1119517
*【布林肯提名獲參院確認 宣誓就任國務卿】
美國參議院以78票贊成、22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通過資深外交官布林肯出任國務卿的人事提名,布林肯成為拜登政府第四位獲確認的內閣成員。布林肯在獲得確認的數小時後,正式宣誓成為美國第71任國務卿。預計布林肯主導的美國外交政策將以帶領美國重返國際舞臺以及重建與盟友的合作關係為重心。此前一天,參議院以壓倒性結果通過了拜登提名的財政部長人選葉倫,並于上周確認了美國情報總監海恩斯和國防部長奧斯丁的人事任命。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127-1119597
*【首屆峰會取得成果 全球多個城市承諾 加強對氣候變化適應力】
第一次召開的氣候適應峰會取得了成果,全球多個城市承諾將利用疫後復甦計畫,加強對氣候變化的適應力。為期兩天的氣候適應峰會週二結束。這個由荷蘭發起的會議,目的是推動各國政府採取更多適應舉措,減少氣候風險,增強各地應對氣候變化的韌性。荷蘭首相呂特在峰會開幕式上說,如果人類不對氣候變化有所控制,並做出適應性調整,將面對“災難性”後果;召集此峰會就是希望促使人們採取行動。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127-1119516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5.5%】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佈《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更新內容,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5.5%,較此前預測上調0.3個百分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說,樂觀地認為新疫苗將使得疫情受控,並允許經濟活動恢復,加上主要經濟體的刺激措施,因此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測提高至5.5%。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說:“這些事態發展為2021至2022年全球展望奠定了更堅實的起點。”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126-1119456
*【伊朗外長訪問俄羅斯 討論伊核協議等問題】
拉夫羅夫在與札里夫會談時說,維護伊核協定是最迫切的地區和國際問題,俄伊兩國真誠希望美國恢復全面履行協議。兩國外長還討論了波斯灣安全、阿富汗問題、敘利亞問題、葉門問題、巴勒斯坦問題等。兩國外長強調,反恐、打擊毒品走私、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等是俄伊兩國合作的重要領域,兩國將繼續加強在上述領域具體的、有益的合作。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127-1119628
駭客任務第一集線上看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今年水尢的第一名,水某前三名電影出爐!先預約明年奧斯卡了!
🔥Joker跟Clown不一樣?喜劇跟悲劇怎麼分?笑不等於快樂?影片解析《小丑》三大反差!
🔥會不會拍續集?跟蝙蝠俠有沒有關係?小丑的爸爸真的是『他』嗎?新影片一次告訴你!
這一次的《小丑》透過精準的角色切入、獨樹一格的風格、以及男主角Joaquin Phoenix的完美詮釋,讓觀眾見證了『犯罪王子』小丑,是如何從一個凡人,經歷過名叫『人間』的煉獄之後,蛻變成有『史上最佳反派』稱號的經典人物。電影的色調刻意地鮮豔飽和,帶有濃濃80年代復古感,除了襯托了小丑的妝容與服飾之外,大量的手持攝影畫面更凸顯了這個世界的浮誇,以及身處在高譚市這個大染缸裡每個人浮動的心。
Joaquin Phoenix這次的表演在造型與路線上和Heath Ledger的有幾分神似,但卻走出了自己的風格,就連肉體也配合演出,幾幕骨瘦如柴的枯槁身形就像是小丑扭曲思緒的延伸,讓觀眾完全感受到了這個角色從裡到外的崎嶇心境。
今天的節目我們除了會分享這部電影教了我們的事之外,同樣也整理了一些資訊,用Q&A的方式回答你可能會有的疑問。另外先預告我們會在10/8號下週二晚上八點推出另一支新影片,解析《小丑》裡出現的卓别林電影《摩登時代》(Modern Times)與鋼鐵人小勞勃道尼所演出的《卓别林與他的情人》,來深度探討卓别林在《小丑》裡面的深刻影響,看完之後,保證你會想要再二刷《小丑》啊!
🎁留言抽《小丑》全期電影交換券方法🎁
1. 訂閱我們的頻道(要記得按小鈴鐺喔)
2. 幫這支影片按個讚,並且分享給你的朋友們看
3. 在10/6(日)23:59之前,在影片下方留言告訴我們,你對影評中所提的哪種反差最有感覺
4. 我們會在10/7(一)抽出五位觀眾,中獎者可獲得《小丑》全期電影交換券一組兩張
6. 得獎者將公布在此,恕不另行公告
7. 兌換券使用方法以票券上記載為準
8. 中獎名單:
張銓升的老婆瑞瑞
孫潔
李亞倫
黑曜星
Cheng Yo Ho
--------------------------------------------------------------------------------
【上一支影片】
《影史小丑大PK》⇨ https://youtu.be/RJEwadnSJEc
【最新院線影評】
《返校》⇨ https://youtu.be/jUg0EVglMX8
《天氣之子》⇨ https://youtu.be/hKkfYGDUFIg
《牠:第二章》⇨ https://youtu.be/xE7xk8x74ZM
《全面攻佔3:天使救援》⇨ https://youtu.be/BDbYlfMOb4s
【延伸推薦】
《黑袍糾察隊》⇨ https://youtu.be/Pxue_ZvsxSE
《黑寡婦完整解析》 ⇨ https://youtu.be/o0DTM0u8iBk
《美國隊長完整解析》 ⇨ https://youtu.be/QJPXYGGbplI
《鋼鐵人完整解析》 ⇨ https://youtu.be/kCp3RFl70Ko
【人生遺片清單】
Vol. 18《異星入境 》:晶晶體會引爆世界大戰?⇨
https://youtu.be/qHHYYHtQbno
Vol. 16《駭客任務》:其實你沒看懂這部神片 ⇨ https://youtu.be/_LhdKbsadDs
Vol. 06《V怪客》:人民不應害怕政府,政府應該害怕人民 ⇨ https://youtu.be/j7PWejxBVAc
#小丑
#JOKER
#金球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