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體育啟蒙恩師 孫金鳳老師
還記得小學五年級,那時候不愛讀書的我,每天放學都會待在籃球場,然後就會遇到校外人士進來一起打球,並帶著香煙問我要不要抽?
還好那時孫老師看見我,問我要不要加入田徑隊,當時也覺得很好奇,看見操場上的人跑來跑去,我就答應了老師,開始我的體育生涯!
很感謝孫老師每天付出早晨與課後的時間,用心的訓練我,並且帶我去參加田徑比賽,也幫我申請到體育獎學金,讓我在運動中找到成就感,並用體育改變我的人生!
小學畢業後,一直都有跟孫老師保持聯繫,有時都會帶小浩克去拜訪老師與師丈,如今孫老師退休了,在小學旁與其他退休老師創立了 迪昵 DI NI手創坊
並結合了公益與原住民文化延伸!
有經過五股德音國小的朋友們,記得過去支持一下喔👏👏👏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6的網紅新北市議員鄭宇恩,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體育獎學金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東京奧運
#中華隊加油🇹🇼🇹🇼💪
#台灣加油🇹🇼🇹🇼💪💪
#滿滿洋蔥的中華女將
#每一位國手都有感人的故事
ㄧ早看了台灣桌球男團 莊智淵 Chuang Chih-Yuan #林昀儒 #陳建安 首戰克羅埃西亞,直落三晉級8強,正覺得興奮不已時,新聞快訊馬上出現台灣刺青女拳王 #黃筱雯 在東京奧運女子51公斤級8強賽,擊敗塞爾維亞選手莉娜 RADOVANOVIC Nina,晉級4強,因為拳擊賽的特殊賽制的關係,#台灣確定至少再添一面銅牌,看到賽後黃筱雯激動落淚,我也好想哭啊🥲⋯⋯
東奧熱捲起了全民瘋奧運,ㄧ日球迷的我,除了激動熱血的跟著關心賽事,也嗑了許多選手的背景故事,能站在世界舞台上發光發亮的人,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艱辛過程;黃筱雯 Huang Hsiao Wen自幼父母就離婚,小時候由爺爺帶大,獲賽便把獎金帶回家給爺爺⋯⋯, 黃筱雯在臉書上寫道,「我改變不了原生家庭的環境,但我能改變我自己的命運,甚至,我想改變家人的命運!」
舉重女神 郭婞淳 KUO, Hsing-Chun 家境貧困,也是在單親家庭長大,由外婆照顧,時常沒有錢買早餐,經常以體育獎學金及比賽獎金去承擔自己的學費開支,分擔家計⋯⋯
即便如此,她用「相信所有的挫折都是最好的安排」的應戰格言來鼓舞自己。
面對生活與生存兩難的情況下,她們透過體育扭轉人生,然而拳擊與舉重對女生身體的負擔,及過程中要承受的皮肉之痛,光是用想的就覺得😖😖 ,可想而知這一路走來的不容易,瞬間湧上的淚光挾雜著心酸喜悅複雜情緒⋯令人敬佩的中華女將們!!👍
運動員的心路歷程,運動家的精神,為長時間疫情下的低靡,注入正面積極的能量,感謝賽場上每一位偉大的運動員!!
期待下午的 戴資穎/ Tai Tzu Ying 與 李智凱 Chih Kai Lee 奪金,以及桌球女將們 #鄭怡靜 #陳思羽、#鄭先知 的精彩晉級賽💪
體育獎學金 在 護台胖犬 劉仕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對於 #林昀儒 父母每月自費13萬請中國教練這件事沒什麼意見。
中國是桌球強國,台灣的父母在經濟能力允許之下,幫小孩請外籍教練(對,中國教練算外籍教練,小粉紅不要叫),這件事沒什麼好講的,特別是林昀儒已經是從小決定往職業選手之路邁進,他的父母當然會想好好花錢栽培。
但值得大家討論的,或說作為一個父母,我比較想跟大家討論的,是如何面臨小孩在學業與運動之間的抉擇,而作為父母,又該投注多少資源讓小孩一圓運動夢。
這問題在台灣不難理解,因為在台灣的教育體制之下,有運動天份的小孩,隨著一路從國小國中到高中,在「升學vs運動」的二分法選擇之間,壓力會越來越大。
小學時,學業壓力不大,看著小孩喜歡跑跑跳跳,讓他們去校隊玩玩,也玩出一些成績,父母都覺得開心。但升上國中,還要繼續花這麼多時間在運動上嗎?許多家長難免會開始猶豫。
道理很簡單。父母的擔憂是:搞體育,未來有沒有出路?畢竟,不是每個小孩未來都可以當國手,都可以成為職業選手。講白了,就算當到國手,在巔峰期過去之後,也的確面臨到就業跟生計的壓力。
「因為除了打球,我什麼都不會」。這句話,相信許多人並不陌生。當然,還是有少數的運動員有培養運動以外的專長。
台灣的體制,在小孩決定往運動方向邁進之後,對課業的要求通常越來約鬆。在早期,許多體育校隊甚至上課時數不足,學校及教練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遇到週間有比賽時以比賽為重,比賽結束後也不會補課。
對選手來說,看著學長學姊也是這樣過來,也不自覺走上相同的道路。這是過去常見的弊病。
教育部體育署在今年修法,讓國中小體育班學生每日練習的時間從「至多以三小時為原則」改為「至多以三小時為限」,這是正確的做法。我也相信,現在的學校及家長,也越來越重視選手在運動以外的學習。
但歸根究底,對於家長來說,還是得面臨這樣的抉擇:讓小孩投入運動,是幫小孩?還是害了小孩?
林昀儒顯然是一個特殊的例子。
根據媒體報導,他的父親是體育學博士,母親是國中校長,林昀儒的國中跟高中都是在家自學,因為他的父母很小就發現林昀儒的桌球天份,並且立志栽培。
撇開一個月13萬元教練費用的經濟層面考量,單純就父母角度思考,應該沒有很多父母會在小孩十二歲時,便決定讓小孩全心往職業之路邁進。
風險很大,不是嗎?林昀儒當然從小在桌球展露頭角,拿了一些獎項,但這樣的小孩很多啊!又有誰能知道他能在19歲時就登上奧運舞台?他父母也不曉得。
林昀儒的父母顯然很早就做了決定,甚至是一種賭注。他們賭對了。
講到這,請讓我岔開話題談一下 #郭婞淳。
我不是要講她奪金牌有多厲害,因為這個大家都知道。
我要講的是,她在奪金牌之後,陸續在臉書上感謝她的贊助單位,包括台灣大哥大、TOYOTA、Under Armour及富邦金控。
當然,她奪金之後的社群媒體發文也許是當時的贊助條件之一,但好的選手,是需要企業投資的。我希望郭婞淳的成功,可以讓更多企業更踴躍贊助選手,而且從學生時期開始。
當然,我也看到郭董十年贊助 #莊智淵 六千萬元的新聞。撇開政治立場不看,這都是值得鼓勵的行為。
企業贊助選手,也許也可以幫企業本身節稅,但重點是,這會讓更多選手無後顧之憂,願意投身運動產業。
在美國,優秀的運動選手在大學時期甚至高中時期,便開始接受企業贊助。這是美國運動產業發達的眾多原因之一。運動必須是一個產業,有明星運動員帶動商機,吸引更多資本投入,整體運動才會蓬勃發展。
(經網友提醒,我這句不夠準確。應該說是,美國如NIKE等運動品牌會贊助運動名校,至於選手本身能不能接受贊助,到2019年才放寬規定。以上說明。)
更多的企業投入,更完整的運動產業鍊建立,「體育vs運動」的差異,選手在學生時期如何兼顧課業及競技場上的表現,大學體育獎學金的多寡等等,上述每一題都可以有許多討論。
讓台灣的運動選手,能夠從小認知到「升學vs運動」並不是二選一的命題,而是一個他們未來即便從選手身份退下,仍然可以在這個運動產業鍊下發揮專長並有穩定收入,才能鼓勵更多有運動天份的小孩及他們的父母,願意讓小孩一圓運動夢,即便只是嘗試幾年也好。
也許這才是我們討論林昀儒現象的另一個思考角度。
體育獎學金 在 新北市議員鄭宇恩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體育獎學金 在 一件襯衫:你揮灑的城市日常風景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Joy是一位職業籃球員, 12 歲時,校長給她一件球衣,因此開始接觸籃球。當時第一場比賽,她拿到罰球機會,卻跑到三分線投籃,球直接擦板出界,當眾給自己出了一大糗。
但機會是為了享受變化與自由的人而存在。
在一場場比賽之後,籃球帶來的生活轉變遠超過她預期。
本只是為了體育獎學金而打,轉眼她已經打到人生的第六個職業賽季。
原來找到志業,就能開啟像戀愛一般,令人怦然心動的生活。
高中畢業時,她是全國最搶手的球員,每個大學都以高額的獎學金等著她入校。年輕得志,當時她自傲不已。沒想到高中最後一年,比賽時受了重傷開刀,一下子跌到谷底,被迫從零開始。
受傷並未擊倒她,而是教會她不被挫折打敗,然後堅持下去。
人有時候就需要不安現狀,她開始把籃球帶到許多地方,深入不丹和菲律賓的偏鄉,一步一步地,分享籃球反轉生命的力量。
讓所有人看見,只要你想要,更廣大的世界就在眼前。
#管什麼界限。
-----------------------------------------------------------------------------------------
by 一件襯衫
喜歡我們的影片請別吝嗇您的「按讚」&「訂閱」
-----------------------------------------------------------------------------------------
一件襯衫:你揮灑的城市日常風景
臉書搶先看:https://www.facebook.com/the.shirts.tv/
一週發佈一則,能溫暖你的視頻。
設計、建築、工藝、藝術、人文、生活、理想、熱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