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科技系列講座 淺談數位轉型與企業文化】
.
本次講座邀請現任遠傳電信的總經理,同時也是臺灣大學國貿系畢業的校友–井琪博士來談談5G對企業的影響。她於美國普渡大學取得管理資訊系統博士學位,在美國AT&T服務23年,擔任過不同營運規劃和研發系統技術單位總經理職務,於2018年獲選為「美國亞裔50傑出企業家」。
.
此波COVID–19疫情讓全世界看到遠距和行動科技的重要和必要性。5G的高速傳輸、低延遲、以及海量聯結的特性,提供全新的行動通訊優勢。5G技術雖帶來產業契機,然而,企業卻同時面臨數位轉型的挑戰,不僅止於技術端,還牽涉到公司組織、文化以及人才等三大議題。
.
日 期 : 109年11月30日 (一)
時 間 : 19:00 – 21:00 (18:30開始入場)
地 點 : 國立臺灣大學 (博雅教學館102教室)
主講人 : 井 琪博士
主持人 : 袁孝維教授
.
臺大、臺師大、臺科大報名網址:https://reurl.cc/n0mdAv
校外人士報名網址:https://reurl.cc/d5QkAk
.
#數位轉型與企業文化
#文化科技系列講座
#井琪
#5G
高科大校外系統 在 長笛玩家工作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PEF沛跨界三重奏 X 高科大]
從明天開始,連續三場,不同校區,#PEF沛跨界三重奏 將在高雄科技大學演出三場超優質的解說式音樂會!
.
我們將融合中西樂器的特質,將兩者音樂的特性搓揉進同一首樂曲中,皮亞佐拉的熱情、爵士音樂的搖擺,耳熟能詳的改編式民謠,歡迎校內、校外人士蒞臨!完全免費的音樂會喔~
——
9/30(三)13:30-15:00
楠梓校區 學生活動中心 B1音樂廳
10/7(三)13:30-15:00
第一校區 管理學院 C136演講廳
10/14(三)13:30-15:00
建工校區 藝文中心2樓
校外人士線上報名系統
http://ws1.nkust.edu.tw/Activity/Home/Event?Sno=2020091710152606K37F
#PEF沛跨界三重奏 #鋼琴 #二胡 #長笛 #三重奏 #高雄科技大學 #長笛玩家 #長笛玩家工作室 #雲樹雅集 #piano #erhu #flute #trio #flutegamer #yunshuyachi
高科大校外系統 在 洪震宇的田野思考與觀察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教學2.0,路遙遙~老師的問題是老師】
這幾個月台灣各地進行教學訓練工作坊,例如南部的三所科大聯盟教授、埔里的大學教授、澎湖國高中老師、台北市的高中老師。
雖然國中、高中到大學,屬於不同學習階段層級,我整理老師的教學問題與困擾,主要是學生的學習動機不高,老師無法提昇注意力、教學內容不吸引人、不易引導學生理解抽象概念,甚至教學工作繁忙,課綱需求多,導致身心疲憊,既有課程教材不符現實需求,但是課綱又要求改變,要如何從死板教材找出有趣的內容.....
簡言之,就是一套具體實用的教學方法。關鍵是老師如何
讓讓教學有趣、吸引人,讓學生可以參與練習、思考與表達,從輸入到輸出的過程,學生都能投入體驗與產出,如此才能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動機,還能自主學習。
在圍牆內的學校,長期的教學都是單向傳遞,單向產出,很難讓學生練習邏輯思考、創意發想與口語、寫作表達。
要扭轉這種學習問題,要先提升老師本身的教學技能,從1.0到2.0。
熱情的老師有心,但無法(沒有方法),沒心的老師就繼續維持現狀。
老師才是學生學習動機的阻礙。
我舉例(這段臉書曾寫過),曾到中部大學教創意企劃,主要是系主任與老師們遇到教學瓶頸,引不起學生學習動機,學生對未來也沒有太多想像與動力。
旁聽的大三大四、校外學員都非常投入,大二學生要花很多力氣引導,雖然講話像貓叫,想法不夠清晰,但是他們也算投入學習。
反而是報名的其他科系老師一直狀況外(除了認真的系主任)。不是上課做自己的簡報內容,就是不針對主題與結構討論,也不專心聽學生報告。
老師們也很意外學生這麼積極投入,還開主任玩笑,你不是說學生都很被動,不太講話嗎?怎麼跟你說的相反!
中間下課休息,老師們紛紛離開,不再回來,也沒有跟我
這個講師打聲招呼。
回到正題。
教學改變需要一套方法與架構,以簡御繁,還要改變以往以知識中心,而非學生需求為中心的教學態度。
我能提供的技能與架構,透過故事力、提問力與企劃力的整合,改變教學方法。
例如運用企劃力,重新設計課程內容,以及教學流程。
老師透過故事力,將知識內容變成故事情境,引導學生思考與討論,讓學生練習探索故事意義。
運用提問力引導學生思考、表達,從提問討論過程中,了解學生的理解狀況與想法,啟發更多活潑觀點。
老師除了需要有效的在職訓練(現在看起來都不是系統化的訓練,也無法持續刻意練習),培育老師的大學、師培中心,更應該跨界找業界高手培訓未來的老師。
教學需要透過示範、體驗與觀察,回饋討論,才有效果。
在南部的大學教授故事力培訓中,大家分組報告心得。老師說,觀察體驗我的教學方式,提問引導與歸納很精準,認真聽每個人講話,精確的回應,時間掌控跟流程結構很清楚。
也有老師說,他們過去知識講述與實作比例很低,但觀察我的教學方式,講述、提問與實作三者,不斷輪替,讓他們要重新思考教學方式。
現有的教學技能都是老師教老師,1.0教1.0,是很難提升到2.0。
國高中小老師有師培,也有定期觀摩,但是大學老師好像一招就是絕招,想改變,也不知道該如何改變。
這要如何讓學生能在青春階段,不被教育給萎縮窄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