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科大聯合聖誕趴圓滿成功🎄❤️🎉今天在後台不停地聽到學生們說耳朵懷孕😆因為卡司真的太強了~~
謝謝大家的尖叫聲和配合實聯制入場、謝謝高科大第一校區學生會主辦這麼棒的聖誕趴踢讓大家來玩還準備超棒的聖誕禮物~~
可以一起過聖誕節真好🧡💛💙❤️💜
#在學校沒有被叫阿姨真開心
#同學好可愛散場還跟我說可以去哪吃宵夜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立華,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Facebook Group: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58732894424693/ 2019 - 10 - 09 SoTG完整整理: - 10月10日沒有維修 - 服裝活動鎖匙的掉落率已經提升 - 第二個掠奪戰 - 延遲 首個掠奪戰“黑暗...
「高科學生會」的推薦目錄:
- 關於高科學生會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高科學生會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高科學生會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高科學生會 在 立華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高科學生會 在 Saphire Wa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高科學生會 在 誠實大叔張誠博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高科學生會 在 [問題] 學生會費- 精華區NKFUST 的評價
- 關於高科學生會 在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學生會(建工校區) - Hom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高科學生會 在 高科學生會 - B14 留言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高科學生會 在 106級高科大(原:海科大)學生會制服日快閃活動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高科學生會 在 [閒聊] 高科嗎- NKFUST 的評價
高科學生會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虛擬解剖,送別大體
科學人雜誌
2019年10月29日 下午7:13
撰文/格里普爾(Bahar Gholipour)
翻譯/李之年
1231年,統治歐洲大部份地區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Frederick II)頒佈了一項法令,規定訓練醫師的學校必須每五年開設一次人體解剖課,大體解剖課首度在歷史上出現,而這成為日後醫學教育的基石,只是進展相當緩慢。文藝復興時期,大體解剖幫助科學家和藝術家了解人體解剖構造。如今,大體解剖課對醫學系學生而言,則是至關重要的經驗,引領學子初探人體奧秘且歷史悠久的一門課。
自大體解剖逐步納入醫學教育將近1000年後的今天,可能已開始逐漸退出教育現場。今年,美國有幾所醫學院開設不使用大體的解剖課,學生透過立體虛擬實境(VR)科技來研究人體結構,輔以仿真器官與真實病人的醫學影像,例如超音波和電腦斷層掃描。
課程設計者希望科技能改善某些傳統教學方法的限制。解剖大體費時甚久,有些大體器官位置太深、難以探入,可能在解剖過程中就遭毀壞;再者,注射過防腐劑的大體器官,在觸感和顏色上都無法與活生生的人體器官相比,而捐贈的大體通常是年紀較大、患有疾病的往生者。「說實話,自文藝復興時期起,解剖教育並未有太大改變。」美國克里夫蘭醫院勒納醫學院的學術主任楊恩(James Young)說道。今年夏天這所醫學院與凱斯西儲大學聯合開設了沒有大體解剖的新課程,他說:「不過隨著科技進步、知識增長,我們不得不力求更進步、更速效,以更合適的方式再現人體解剖構造供學生揣摩。」
楊恩在1970年代學醫,親身經歷過解剖學教育與接受心臟病學臨床訓練時所存在的「鴻溝」。當他試圖接觸活生生的病患器官、觀看醫學影像結果或內視鏡影片時,他發現人體的內部構造和自己看過的大體不一樣,他說︰「兩者完全不同,經防腐處理過的大體器官相當平面、受到壓縮,顏色也不像活體那樣鮮豔。」這樣的差異會讓學習效果大打折扣。
楊恩和醫學教育人員表示,相較之下,虛擬解剖工具則把活生生的器官更真實地呈現在學生眼前,學生也因而獲得人體構造的基礎知識。學生戴上VR頭盔,或是透過擴增實境(AR)眼鏡把數位影像投射到真實世界,就能全方位檢視人體器官。他們可以觀看搏動的心臟或關節的活動,把構造及功能連結起來。若要看得更清楚各個構造的關係,還可選擇加入其他器官、整個循環系統或神經系統。加州帕曼內特醫學院主任舒斯特(Mark Schuster)表示︰「我覺得很不可思議。」他的醫學院將於明年迎接第一批醫學生,「我希望以前學習解剖時能有這些資源,這真的可以幫助融會貫通。」在這所醫學院就讀的一年級學生,解剖課將不使用大體。
對於不受大體解剖課的傳統制約或缺乏相關資源的新設醫學院,採用高科技替代方案,本來就合情合理,但現在就連一些傳統醫學院也開始使用數位工具來上解剖課。解剖學及細胞生物學助理教授霍夫曼(Darren Hoffman)說道︰「在我來看,虛擬影像十分清晰,這是一大優勢。」他把互動式立體解剖軟體應用在愛荷華大學卡佛醫學院的課程,「這可幫助學生對人體的立體構造了然於心,如此一來,在檢查病患的腳踝時,你就知道皮膚下方有哪些構造,以及構造之間有何關聯。」
除了在教育上有其益處之外,開設無大體解剖課也幫助新設院所節約成本。設立大體實驗室需花費數百萬美元和許多空間,還必須採取符合法律規定的安全措施。雖然大體是他人捐贈,醫學院仍舊得支付整理費、維護費及最後的安葬費用。楊恩表示,在經費有限的國家裡,許多醫學院根本無法負擔這些費用。更甚者,根據2018年一項研究發現,許多國家仍面臨大體捐贈短缺的問題,只能轉而解剖無人認領的大體。
無大體解剖教育也有缺點。霍夫曼表示,學生在摸索虛擬大體時可能難以建立深度知覺,也無法看到人體自然的解剖構造差異。學生進行大體解剖時會造成情緒上、甚至哲學上的衝擊,這些衝擊也常發生於醫生在診治第一位病人時。但學生會喪失這類衝擊洗禮的機會。霍夫曼表示︰「大體解剖令人肅然起敬,你發覺人體有多麼酷、多麼複雜,領悟到地球上每一個體都是這麼神奇──自己也是如此。」不過,霍夫曼和其他人也說,實驗室並非唯一塑造學生成為醫師的方式。例如,學生可在就學初期與活生生的病患互動。
另一個有待商榷的問題是,採用數位工具學習,學生是否獲得同樣的成效?教育人員正在探討:以新科技取代舊科技,是否真的會增進而非損害學生教育的品質?如果研究結果是正面的,或許就能鼓勵更多醫學院汰舊換新。「這目前尚未成為趨勢,但躍躍欲試的醫學院不在少數,感覺好像真的改變了。」舒斯特說道。
解剖教育長久以來都固守舊風,不願求變,因此楊恩和其他人認為,開設無真實大體的解剖課,可能象徵歷史轉折點。楊恩說︰「無庸置疑,典範開始轉移,但是仍需花上好幾年。但如果你問我,接下來10年的解剖教育將會以什麼方式進行?我預測,我們不再需要大體。」
附圖:有些醫學院的解剖課已經開始使用虛擬解剖工具。
資料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E8%99%9B%E6%93%AC%E8%A7%A3%E5%89…
高科學生會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虛擬解剖,送別大體
科學人雜誌
2019年10月29日 下午7:13
撰文/格里普爾(Bahar Gholipour)
翻譯/李之年
1231年,統治歐洲大部份地區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Frederick II)頒佈了一項法令,規定訓練醫師的學校必須每五年開設一次人體解剖課,大體解剖課首度在歷史上出現,而這成為日後醫學教育的基石,只是進展相當緩慢。文藝復興時期,大體解剖幫助科學家和藝術家了解人體解剖構造。如今,大體解剖課對醫學系學生而言,則是至關重要的經驗,引領學子初探人體奧秘且歷史悠久的一門課。
自大體解剖逐步納入醫學教育將近1000年後的今天,可能已開始逐漸退出教育現場。今年,美國有幾所醫學院開設不使用大體的解剖課,學生透過立體虛擬實境(VR)科技來研究人體結構,輔以仿真器官與真實病人的醫學影像,例如超音波和電腦斷層掃描。
課程設計者希望科技能改善某些傳統教學方法的限制。解剖大體費時甚久,有些大體器官位置太深、難以探入,可能在解剖過程中就遭毀壞;再者,注射過防腐劑的大體器官,在觸感和顏色上都無法與活生生的人體器官相比,而捐贈的大體通常是年紀較大、患有疾病的往生者。「說實話,自文藝復興時期起,解剖教育並未有太大改變。」美國克里夫蘭醫院勒納醫學院的學術主任楊恩(James Young)說道。今年夏天這所醫學院與凱斯西儲大學聯合開設了沒有大體解剖的新課程,他說:「不過隨著科技進步、知識增長,我們不得不力求更進步、更速效,以更合適的方式再現人體解剖構造供學生揣摩。」
楊恩在1970年代學醫,親身經歷過解剖學教育與接受心臟病學臨床訓練時所存在的「鴻溝」。當他試圖接觸活生生的病患器官、觀看醫學影像結果或內視鏡影片時,他發現人體的內部構造和自己看過的大體不一樣,他說︰「兩者完全不同,經防腐處理過的大體器官相當平面、受到壓縮,顏色也不像活體那樣鮮豔。」這樣的差異會讓學習效果大打折扣。
楊恩和醫學教育人員表示,相較之下,虛擬解剖工具則把活生生的器官更真實地呈現在學生眼前,學生也因而獲得人體構造的基礎知識。學生戴上VR頭盔,或是透過擴增實境(AR)眼鏡把數位影像投射到真實世界,就能全方位檢視人體器官。他們可以觀看搏動的心臟或關節的活動,把構造及功能連結起來。若要看得更清楚各個構造的關係,還可選擇加入其他器官、整個循環系統或神經系統。加州帕曼內特醫學院主任舒斯特(Mark Schuster)表示︰「我覺得很不可思議。」他的醫學院將於明年迎接第一批醫學生,「我希望以前學習解剖時能有這些資源,這真的可以幫助融會貫通。」在這所醫學院就讀的一年級學生,解剖課將不使用大體。
對於不受大體解剖課的傳統制約或缺乏相關資源的新設醫學院,採用高科技替代方案,本來就合情合理,但現在就連一些傳統醫學院也開始使用數位工具來上解剖課。解剖學及細胞生物學助理教授霍夫曼(Darren Hoffman)說道︰「在我來看,虛擬影像十分清晰,這是一大優勢。」他把互動式立體解剖軟體應用在愛荷華大學卡佛醫學院的課程,「這可幫助學生對人體的立體構造了然於心,如此一來,在檢查病患的腳踝時,你就知道皮膚下方有哪些構造,以及構造之間有何關聯。」
除了在教育上有其益處之外,開設無大體解剖課也幫助新設院所節約成本。設立大體實驗室需花費數百萬美元和許多空間,還必須採取符合法律規定的安全措施。雖然大體是他人捐贈,醫學院仍舊得支付整理費、維護費及最後的安葬費用。楊恩表示,在經費有限的國家裡,許多醫學院根本無法負擔這些費用。更甚者,根據2018年一項研究發現,許多國家仍面臨大體捐贈短缺的問題,只能轉而解剖無人認領的大體。
無大體解剖教育也有缺點。霍夫曼表示,學生在摸索虛擬大體時可能難以建立深度知覺,也無法看到人體自然的解剖構造差異。學生進行大體解剖時會造成情緒上、甚至哲學上的衝擊,這些衝擊也常發生於醫生在診治第一位病人時。但學生會喪失這類衝擊洗禮的機會。霍夫曼表示︰「大體解剖令人肅然起敬,你發覺人體有多麼酷、多麼複雜,領悟到地球上每一個體都是這麼神奇──自己也是如此。」不過,霍夫曼和其他人也說,實驗室並非唯一塑造學生成為醫師的方式。例如,學生可在就學初期與活生生的病患互動。
另一個有待商榷的問題是,採用數位工具學習,學生是否獲得同樣的成效?教育人員正在探討:以新科技取代舊科技,是否真的會增進而非損害學生教育的品質?如果研究結果是正面的,或許就能鼓勵更多醫學院汰舊換新。「這目前尚未成為趨勢,但躍躍欲試的醫學院不在少數,感覺好像真的改變了。」舒斯特說道。
解剖教育長久以來都固守舊風,不願求變,因此楊恩和其他人認為,開設無真實大體的解剖課,可能象徵歷史轉折點。楊恩說︰「無庸置疑,典範開始轉移,但是仍需花上好幾年。但如果你問我,接下來10年的解剖教育將會以什麼方式進行?我預測,我們不再需要大體。」
附圖:有些醫學院的解剖課已經開始使用虛擬解剖工具。
資料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E8%99%9B%E6%93%AC%E8%A7%A3%E5%89%96%E9%80%81%E5%88%A5%E5%A4%A7%E9%AB%94-111339092.html
高科學生會 在 立華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Facebook Group: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58732894424693/
2019 - 10 - 09 SoTG完整整理:
- 10月10日沒有維修
- 服裝活動鎖匙的掉落率已經提升
- 第二個掠奪戰 - 延遲
首個掠奪戰“黑暗時刻行動”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模式。 看著玩家分享他們在華盛頓國家機場殲滅黑色獠牙的經驗,是令人難以置信。 也就是說,通過收集論壇上的反饋並聽取與遊戲社群的討論,很明顯的在現階段公佈第二次個掠奪戰並不能使開發人員為玩家提供期望的最佳體驗。 考慮到這一點,官方已決定將第二個掠奪戰的公佈時間推遲到2020年。官方團隊的額外時間將有助於確保第二個掠奪戰不僅符合我們的標準,而且也符合玩家的期望。
- 免費遊玩
從10月17日至21日可以免費玩全境封鎖2。
全境封鎖2和Year 1 Pass 將在免費周末中會有折扣優惠。
PC和Xbox One的預載將於10月15日開始。
- 遠征
10月15日將會一次過開放"所有"地點,包括圖書館、學生會以及地鐵站。而且會開放”精通系統"。
- 暗區賊窩商人
將會販賣裝備組 以及具名字的裝備"Claws Out"
- TU6/Ep.2 更新日期為10月15日
所有遊戲性改動和平衡都會立即套用
開放新特化職業的"戰地考察"給予所有玩家
開放肯利學院遠征的"所有"地點以及”精通系統"
新增合共"37"件新裝備:
新奇特裝備 - 索耶的護膝
新散彈槍 - KSG泵動式霰彈槍
"35"個具命字的物品
Y1P持有者可以提早在"10月15日"開放
新主線任務
兩個機密任務
直接解鎖特化職業 - "技師"
其餘玩家可在"10月22日"進入新主線任務
- 新主線任務 – 五角大樓
五角大樓是一座非常神秘的建築,也使官方有很多創作的想法與探索的自由。而且隱藏在較低樓層的東西,還可以提供非常有趣的遊戲玩法。在五角大樓,我們有一個導入任務和兩個新的主線任務:
導入任務:突破五角大樓(Intro Mission: Pentagon Breach)
該任務將五角大樓解鎖。
您到達五角大樓,並嘗試建立立足點(安全室?),從那裡可以開始執行另外兩個新的主線任務。
第一個主線任務 — 五角大樓:特工將在五角大樓的地下研究設施內發現灌注式生物反應器的位置。但黑色獠牙部隊已經突入到實驗室,並試圖提取反應堆。
第二個主線任務 — 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研究實驗室(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 DARPA):玩家必須穿越五角大樓進入DARPA實驗室,而黑色獠牙部隊正在通過廢棄的冷戰隧道網絡來運送走灌注式生物反應器。
- 機密任務 (只開放給Y1P持有人)
跟以前一樣,機密任務是Y1P持有人專有的。 對於每個機密任務,他們都在努力設計當中的內容,使它們更豐富,更難的解開。 和以前一樣,官方為它們分配了獨特的服裝物品和吊飾。特工可以在船屋和大使館接受這兩項新的機密任務:
碼頭:流亡者一直在將武器和補給品移入波托馬克河上的船庫。該船庫在病毒爆發期間一直被用作運輸站,將物資轉移到波托馬克中心和羅斯福島。 特工們必須調查以及回收所有能找到的武器。
大使館:一架裝滿補給品的聯合特遣隊(JTF)直升機被流亡者擊落,並墜落在華盛頓特區的墨西哥大使館的屋頂上。特工將被要求找到直升飛機以營救飛行員並確保物資在流亡者到達那裡之前得到保護。
- 特化職業 - "技師"
一個高科技的輔助,設計靈感來自RPG中的"薩滿"。"戰地考察"在10月15日會開放予所有玩家,而持有Y1P玩家可以立即解鎖新特化職業。所有的"戰地考察"的長度將會縮短(包括"槍手"的戰地考察)。
特化武器: P-017發射器 - 可以同時鎖定最多"六"名敵人或是重複鎖定同一名敵人。有距離限制,而且不是"完美"追蹤。
特殊技能: 技師蜂窩 - 回復"使用中的技能"血量、持續時間以及強化其傷害/效果。可以透過天賦樹強化範圍。
隨身武器:Maxim 9 (類似Psycho Pass把Dominator)
特殊手榴彈:EMP手榴彈
- 特化職業天賦樹 (Ps,所有天賦名稱只是暫譯)
技師蜂窩(Artificer Hive): 強友方使用中的技能效率,回復"使用中的技能"血量、持續時間。
強化感應組件(Upgraded Sensor Package): 提升"蜂窩"的範圍半徑。
液冷系統(Liquid Cooling): 提升"蜂窩"的回復速度。
拆解(Dismantling): 對敵人的無人機、技能物件或是機械物件+20%傷害
緊急補充(Emergency Patch): 特殊裝甲包 - 回復10米內友方技能物件的血量
增幅(Amped): +50%技能強度。
法拉第力場(Faraday Field): 同隊隊員可以在你放置的技能5米內,免疫電擊/EMP效果。
節約(Technomancy): 當放置技能時獲得15%額外裝甲值,而在技能被破壞時回復20%裝甲值。
重點防護(Vital Protection): +50%脈衝抗性
輔助改造分支:
一,超頻CPU(Overclocked CPU): +10%技能傷害。
二,增強診斷(Enhanced Diagnostics): +10%技能治療。
微型導彈彈藥獲取(Micro-Missile Ammo Acquisition): 當你破壞敵人的技能物件、無人機或是機械物件時,可替彈藥條增加"3發"子彈。
團隊特有彈藥獲取(Group Signature Ammo Acquisition): 當你破壞敵人的技能物件、無人機或是機械物件時,可替隊伍成員的彈藥條增加"1發"子彈。
步槍雷射瞄準器(Linked Laser Pointer): 被瞄準的敵人將視為被脈衝掃瞄過。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E3JV4AN4Kk/hqdefault.jpg)
高科學生會 在 Saphire Wa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大家好 我是Saphire
是個在倫敦讀服裝設計的台灣留學生
會定期發佈日常生活、餐廳介紹、旅遊心得
歡迎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或是Instagram: kiiesx
https://www.instagram.com/kiiesx/
感謝Dior邀請我去參加這次的2019秋冬大秀,以及完整的規劃在巴黎三天兩夜的行程。
Big thanks to Dior for inviting me to the FW19 fashion show and the complete plan of the three days two nights tour in Paris.
有別於Kim Jones在Dior的前兩次時裝秀,這次的秀場沒有巨大的裝置藝術,但走秀的形式變成由模特站在輸送帶上,延續了2019 Pre-Fall男裝秀的未來感。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 two Dior shows from Kim Jones, there was no huge installations, but instead, they had models standing on the conveyor belt, continued the Futuristic Spirit at the Dior Men’s Pre-Fall 2019 Show.
這次的時裝秀的主要合作對象是美國當代藝術家Raymond Pettibon。 設計和打版的靈感來自於Dior 1955年時的高級訂製服。不對稱的剪裁打版增強了整個系列的視覺,布料的選擇上使用了羊絨、絲緞、皮草,與高科技材質相融合,面料獨特的光澤給人一種高級訂製服的奢華感。
The main focus of collaboration this time was with the contemporary American artist, Raymond Pettibon. The inspiration of the design and pattern cutting were from Dior’s haute couture in 1955. The asymmetrical cutting strengthening the whole collection visually, the choice of materials on cashmere, silk satin, and animal fur combining with high-tech textiles, and the unique lustre of the garment give a sense of luxurious haute couture.
Kim Jones將馬鞍的特色在這一季的皮件上發揮得淋漓盡致,並且加入了很多生活必需品的小皮件,iPhone, Airpods等。
The characteristic of saddle was completely manifested on Kim Johns’ collection this year; moreover, there are more leather goods on the daily necessities. For example, iPhone, AirPods, etc.
個人覺得讓模特站在輸送帶走秀,在時尚秀形式上是個很大的突破,可以說是非常前衛!
In my own opinion, having the models standing on the conveyor belt was a very significant breakthrough. I would say, very fashionably bold and advantageous!
背景音樂 BGM:
Rehab - Amy Winehouse
Me & Mr. Jones - Amy Winehouse
Dior Men Pre-Fall 19 Fashion Show at Tokyo
Dior Men Autumn/Winter 19/20 Fashion Show in Pari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IOQe_D3Dmc/hqdefault.jpg)
高科學生會 在 誠實大叔張誠博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各位平鎮的朋友大家好:
我是張誠,今天想跟大家聊一聊我這次參選市議員的政見,我的政見最重要的一個點,是讓平鎮不再隱形,為什麼要這樣講呢?
其實我們有件事情對平鎮來講是蠻沮喪或者悲哀的一件事情,我們很多平鎮人到了外地,很少告訴大家,告訴外地的朋友我們是平鎮人,會說我們是中壢人或我們是桃園人,看到中山高速公路在中壢有兩個交流道,北邊的是中壢工業區交流道,南邊的那個交流道,大家都知道叫做新屋交流道。
為什麼叫新屋?
而不叫做平鎮?
其實我們真的把地圖攤開來看,平鎮的地圖攤開來看,那個交流道在平鎮跟中壢交界的地方,而且事實上,平鎮的面積還稍微大了一點點,那為什麼叫新屋交流道?是因為新屋有永安漁港,有范姜古厝,那我們看看平鎮的周圍好了,看看大溪,它有老街,有豆干,看看龍潭,有大池,有花生糖,看看楊梅,有埔心農場,
有鵝肉,那平鎮有什麼呢?
講到這裡,我們平鎮人通常都會稍微猶豫一下想一想,這件事情不是今天才有的事情,在我的文宣上面講說, 20年過去了,平鎮改變了嗎?
平鎮是仍然一個沒有文化的故鄉,是不是每天塞車,孩子的薪水,年輕人的薪水是不是低薪,最後也跟大家談談孩子的教育問題,20年過去了,平鎮沒有亮點,
所以張誠希望把平鎮打造出亮點!
讓我們到外地的時候可以驕傲的跟人家講說,我是平鎮人,我們先從低薪講起好了,我們都希望賺外地的錢,怎麼樣賺外地的錢最快最有效,就是發展觀光事業,
再從觀光事業產生很多的產業來賺外地人的錢,那平鎮有沒有什麼特殊的觀光景點呢?
有人說義民廟,但是平常去那邊的人有多少,大家也心裡有數,現在桃園市政府打造一個乙未戰爭紀念公園,在義民廟的旁邊,這很好,張誠很關注這個問題,
因為市政府要準備投資4到5億的資金在這個乙未戰爭紀念公園上面,那張誠就想能不能在這個乙未戰爭紀念公園內?
把客家文化做在裡面,我舉個例子來講,譬如客家人的廟,不管是三崇宮,或者鎮安宮,都是拜什麼呢?
三官大帝,為什麼拜三官大帝,天官、地官、水官,是因為當初到這塊土地的客家人,到桃園這塊土地的客家人,知道說如果我們還是拜所謂王爺,就是第一個到這塊土地的先人的話,將來我們會分裂,你是廣東來的客家人,你是福建來的客家人,你是江西來的客家人,但是大家都拜王爺的話紛爭就吵不完了,那如果大家都拜天地水,拜三官大帝,是滋養我們生命的來源,大家就和諧,所以現在的客家人沒什麼分裂的原因這是之一,我們中國人講說五恩,報五恩,天地君親師,沒有水阿?!這水從那裡跑出來的呢?是因為當初客家人到這塊土地的時候,這塊桃園臺地,發覺這是好地方,但是這邊沒有灌溉用水,因為水從雪山山脈流下來,馬上就流到臺灣海峽去,所以客家人在這塊土地上蓋了很多埤塘,建了很好的水利系統灌溉系統,譬如說平鎮有八字圳,這些灌溉系統水利系統,從現在的眼光來看,還是非常高科技高品質的一個灌溉系統!
這也是客家人的智慧,像我講到的這些客家文化客家故事,其實年輕人都已經不知道了…,我們怎麼樣把這些客家文化客家故事,在乙未戰爭紀念公園,建類似一個環球影城那種科技化的呈現,讓這個乙未戰爭紀念公園是想到客家文化就會想來平鎮觀光的一個點,這不是很好嗎?
我們甚至可以把周圍,包括義民廟,做一個客家美食區或者客家商品區,讓更多的人願意來平鎮消費,讓平鎮人可以賺外地人的錢,平鎮的年輕人不用到外地工作,這不是很好的事嗎?
除了客家文化之外,其實平鎮還有一個很好的地方,叫做龍岡。
那邊有雲南文化,也有雲南美食,除此之外,龍岡還可以打造成一個軍事體驗營區!因為六軍團在那個地方,但是很多營區慢慢地廢置,因為國軍的縮編,但是廢棄營區如果可以做一個軍事體驗營區,把中科院研發的成果,在不洩密的狀況下在那邊展示,然後做一個類似打漆彈運動的地方,那不是也很好嗎?
所以平鎮絕對可以發展觀光產業,但發展觀光產業有一個重要的基礎,就是要把交通做好!
張誠民國67年到桃園讀軍校,那時候桃園人口接近百萬,現在107年桃園人口有兩百二十萬,增加了一百二十萬人,跟我一樣在桃園待了這麼久的人,一定有個感覺,桃園人口增加了,但桃園的公車路線沒有什麼增加,沒有怎麼增加公車路線,那我們這些人如何去通勤?
如何上下班上下學呢?
很簡單嘛,就是自己開車,自己騎摩托車,所以桃園現在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就是道路的交通負荷量非常重!所以造成每天交通壅塞!
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張誠想出了一個概念,就是重新規劃現在桃園的公車系統,怎麼規劃呢?
我們在人口的生活區設幾個轉運站,轉運站跟轉運站之間的距離低於4~5公里,轉運站跟轉運站之間開直達車,這樣轉運站到轉運站之間10分鐘可以達到,我們一個人要從家裡出門的時候,從轉運站坐什麼呢?
坐區間公車,從轉運站出發在這個區域裡面環繞,讓每一個人出門最多走5分鐘,一定有一個區間公車可以坐,而且有足夠的班次,讓我們可以到轉運站轉車到桃園任何一個地方,我們希望這套公車系統重新設計之後,我們到桃園大部分的地方都在45分鐘之內可以到達!
張誠仔細的算過,不需要增加一輛新的公車,包括現在新竹客運、桃園客運、
中壢客運,甚至統聯客運,重新規劃過交通系統之後,大家就有一個便利的交通!剛剛講到觀光,我們要設法讓北北,台北新北的人民願意到桃園平鎮來消費,
所以配合剛剛轉運站的概念,我們可以打造一個北北桃一日生活圈,怎麼樣呢?
我們在交流道也設轉運站,譬如說從中壢交流道可以直接到內湖,可以直接到劍潭,台北的圓山劍潭,因為這兩個地方都是在高速公路交流道邊,類似是我們從桃園到台北的一個轉運站,他到台北之後就可以坐捷運到台北的任何地方,這樣子我們打造一個北北桃一日生活圈!
就會在假日的時候,方便很多新北台北的人到桃園來觀光,特別到我們義民文化公園或雲南文化公園,或者我們有事情要去台北洽公的時候,也有很方便的交通
桃園的交通解決了!
解決了交通,我們才可以談觀光,談其他的產業發展,除了交通我們來談談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結構,我們都有一個經驗,就是在幹線上堵車,可是在支線上一輛車都沒有!那是因為交通號誌的秒數不夠聰明,它沒有辦法去偵測交通的流量,如果以新的科技來做一個智慧交通系統不是很好嗎?
我們把這些做智慧交通系統的這些產業,來替代原先在平鎮的一些高污染產業,
我想大家都記憶猶新,4/28敬鵬發生火災對平鎮地區所造成的污染,包括撈起15噸的死魚跟空氣污染,大家應該記憶猶新,我們還是要謝謝這些高污染產業對臺灣經濟所提供的貢獻,但是這些高污染產業事實上產值也很低,如果我們可以用改造一個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的產業,來代替原來的高污染產業!
這不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嗎?
張誠當初在中科院是雄三飛彈總工程師,我知道中科院那些技術可以轉移到民間!來做所謂的智慧城市,張誠本身也是資訊科學電腦科學的博士,也知道如何發展所謂的智慧城市的一些工程,讓張誠進議會,把這些概念帶進到市議會,讓市政府知道如何做整個產業轉型,如何知道怎麼樣改善桃園的交通!這是不是很好的一件事情?
最後我們來談談教育,張誠推廣好書交換三年的時間,不是因為選舉才推廣的
還有推廣運算思維,希望幫助小朋友不要害怕寫程式,而且具有一種思維能去解決問題,最重要的張誠想利用這段時間來談談反毒,反毒教育,張誠還沒退伍之前就開始接觸反毒的工作,後來發覺毒品氾濫的問題在臺灣是非常非常的嚴重,
所以張誠才發現到說,如果把反毒教育做好?就可以逐漸減低染毒的人口,當染毒的人口慢慢減低之後,市場上沒有需求,就不需要緝毒!這工作就會慢慢減化,所以反毒教育是整個反毒工作的根本,那政府從事反毒教育非常重視,也做了非常多的時間,但大部分的反毒教育都集中在所謂的毒品認識跟毒品辨識上面,
知道毒品對我們什麼樣的傷害,毒品可能長得什麼樣子,就是咖啡包等等等的;但是對於在哪一種情境之下,會讓一個年輕人被吸引而使用毒品的情境體驗教育卻完全沒有,沒有做的原因是因為這個不能體驗,因為體驗就染毒了!張誠就思考這個問題,怎麼樣做好一個情境體驗的方式呢?
用遊戲來做情境體驗,張誠研發了一套反毒桌遊,叫做反毒情境桌遊!
它的正式名稱叫遠離毒品陷阱,讓年輕人或者學生在玩這套桌遊的過程中,去檢查自己的思考模式,為什麼會把自己帶到一個會染毒的情境?
如果經過遊戲可以去檢查自己的思考模式,原來這樣的思考模式會把我帶到一個染毒的情境,我就有機會重新做好我的人生管理!
這套反毒桌遊推出之後,深受所有反毒工作者,從業人員甚至志工的喜愛,因為他們知道這個才是現在反毒教育最缺的那一塊!
所以在現在這個學期,107學年度第一學期,桃園市所有的高中職,在軍訓課裡面,會用這套反毒桌遊來做為反毒教育,有兩萬四千位學生會受惠,但是我們來想想看,這樣好的一個反毒情境桌遊,國中需不需要?小學需不需要?
所以需要大家把張誠送進議會,張誠可以跟教育局談,我們怎麼樣把這套反毒桌遊推廣到國中,推廣到小學,讓我們的反毒教育年齡向下延伸,讓每一個人染毒機率逐步減少到臺灣無毒品,這是張誠想做的事,張誠做了這麼多事情,只有一個目的,希望臺灣無毒,臺灣不但要社會無毒品,我們食品也安全,我們還要政治無毒,一個無毒的臺灣,是我們想追求的夢想!
桃園需要一位反毒議員!
桃園需要一位科技教育議員!
張誠就是這位反毒議員!也是科技教育議員!
請大家送張誠進議會!謝謝大家!
1號張誠
要讓平鎮不再隱形 – 政見圖文版
http://bit.ly/2OLRKRC
馬上訂閱張誠! ▶https://goo.gl/G1gr8Q
《張誠博士的故事》▶https://goo.gl/1dArDD
----------------------------------------------------------------------------------------------------------
更多1號張誠:
https://www.facebook.com/PhDChang/
http://www.phdchang.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k5XzNVwwgU/hqdefault.jpg)
高科學生會 在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學生會(建工校區) - Hom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那我們晚上6:30直接在大學橋見吧! :好啊好啊,我還要買很多東西吃! - 搖滾音樂社高科大搖滾音樂 ... ... <看更多>
高科學生會 在 高科學生會 - B14 留言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B11 以你說要賺錢的角度看,99.9%會升,大家一起升,車證出的去,錢進的來,學校發大財. ... <看更多>
高科學生會 在 [問題] 學生會費- 精華區NKFUST 的推薦與評價
我是高科大一年級新生
想請問"學生會費"是"一定要"繳交的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9.99.11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