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鑒別真假紫砂壺?
1、要注意觀察器型。紫砂壺各個時期的特徵以這一時期的名家代表作品為主脈。大名家制壺,都有其拿手的幾種,器型都 比較典型。真正想牟大利的制偽者,必然要搞高仿品,而且要仿那些器型比較典型的大名家的代表作品。
所以購藏者在觀察器型,特別是名家作品的時候,不能被表 面上的東西所迷惑,要善於觀察壺的外形上那些微妙的地方,尤其是在壺體與附件的交接處和過渡處體會制壺者的匠心。越是名家的代表作品,它所體現的藝術內涵 就越應該深刻。
如果一把壺僅僅在形式上像某位名家的代表作品,而無法使人在深層次上把握其精髓,那麼這把壺肯定是不能過真品關的。
2、要注意觀察包漿。長期使用過的舊壺,外表會很自然地產生一層光澤,是久經茶汁滋養而慢慢滲透出來的,被稱為「精光內蘊」。有包漿的壺,無論其外表是否有茶漬或塵土,只要用乾淨的布輕輕擦拭,都會出現一種光澤,而且越擦越亮,行裡人稱之為「包漿亮」。
新壺造舊後,外表多少有些不自然,光澤發賊、發浮、發愣。如果置於放大鏡下仔細觀察壺身,還能找到打磨的刮痕。這樣的壺還往往有一種霉餿味,細細嗅辨即可識破。此外,速成的包漿一刷就掉,而真正的老包漿已與壺身融合成一體,附著性極強,用清潔劑反復清洗也難以擦掉。
3、要注意觀察題款與用印。利用款識冒仿名家作品的方法有3種:第一種是新壺舊款,即在新壺上直接刻上名家的款 識。這種情況包括名家為了應酬或在市場供不應求時,由學徒或他人代制,蓋上自己的印章。再有就是前代名家的印章流傳下來,後人繼續使用,借以仿制冒真。
第 二種是舊壺新款,即用沒有款識的舊壺冒刻前代名家的款識。從文字上看,舊壺的款大多用陽文,字體工整。新壺如果用陽文,字體因為模仿或顯呆板,或筆畫長短 粗細不一。如果是用舊壺加刻新款,則所刻文字為陰文。
第三種是新壺新款,此類作偽手法頗多。現代偽造者多是仿制假的印章或鐫刻假的款識,如採用照相製版技 術,用銅鋅版制出印章。也有一些印章和款識是仿制者憑空臆造的。
實用功能是指其容積和容量,壺把便於端拿,壺嘴出水的流暢,讓品茗沏茶得心應手。因此,選購紫砂壺應依據個人的飲茶習慣,選擇壺的容量,壺嘴出水的順暢,壺把執握的舒適等等。
一把好的紫砂壺除了壺的流、把、鈕、蓋、肩、腹、圈足應與壺身整體比例協調,點、線、面的過渡轉折也應清晰與流暢。還須審視其「泥、形、款、功」四方面的水準。
從亮色上看,真正的紫砂壺體重、色紫,因為長期為人手撫摩,上面呈現出油潤的光亮。而新制的紫砂壺一般說來質地都比較酥鬆,顏色偏黃,有光亮的少,無光亮的多。即使有光亮,也是用白蠟打磨上去的。
再從文字上看,舊壺的款都是用陽文,字體極為工整。新壺如果用陽文,字體因為摹仿或顯呆板,或筆畫長短粗細不一。如果是用舊壺加刻新款,則所刻文字為陰文。
高附著速乾砂漿 在 真妮4吃喝玩樂燴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70個做飯技巧】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會煮飯,或者就算會,也就是煮煮麵什麼的,但是,咱不能總是這樣,一定要學會用自己雙手養活自己哦!年輕人必須學會的70個做飯技巧,
1、【煮水餃】時,在水里放一顆大蔥或在水開後加點鹽,再放餃子,餃子味道鮮美不粘連;在和麵時,每500克麵粉加拌一個雞蛋,餃子皮挺刮不粘連。
⋯⋯ 2、【燉肉】時,在鍋裡加上幾塊桔皮,可除異味和油膩並增加湯的鮮味。
3、【煮骨頭湯】時加一小匙醋,可使骨頭中的磷、鈣溶解於湯中。
4、【燉雞】:洗淨切塊,倒入熱油鍋內翻炒,待水分炒乾時,倒入適量香醋,再迅速翻炒,至雞塊發出劈劈啪啪的爆響聲時,立即加熱水(沒過雞塊),再用旺火燒十分鐘,即可放入調料,移小火上再燉20分鐘,淋上香油即可出鍋;應在湯燉好後,溫度降至80~ 90攝氏度時或食用前加鹽。因為雞肉中含水分較高,燉雞先加鹽,雞肉在鹽水中浸泡,組織細胞內水分向外滲透,蛋白質產生凝固作用,使雞肉明顯收縮變緊,影響營養向湯內溶解,且煮熟後的雞肉趨向硬、老,口感粗糙。
5、【泡菜】壇中放十幾粒花椒或少許麥芽糖,可防止產生白花。
6、【燒豆腐】時,加少許豆腐乳或汁,味道芳香。
7、將【綠豆】在鐵鍋中炒10分鐘再煮能很快煮爛,但注意不要炒焦。
8、【煮蛋】時水里加點醋可防蛋殼裂開,事先加點鹽也可。
9、【煮海帶】時加幾滴醋易爛;放幾棵波菜也行。
10、【煮火腿】之前,將火腿皮上塗些白糖,容易煮爛,味道更鮮美。
11、【羊肉去羶味】:將蘿蔔塊和羊肉一起下鍋,半小時後取出蘿蔔塊;放幾塊桔子皮更佳;每公斤羊肉放綠豆5克,煮沸10分鐘後,將水和綠豆一起倒出;放半包山楂片;將帶殼的核桃兩三個洗淨打孔放入;1公斤羊肉加咖哩粉10克;1公斤羊肉加剖開的甘蔗200克;1公斤水燒開,加羊肉1公斤、醋50克,煮沸後撈出,再重新加水加調料。
12、【煮水餃】時,在鍋中加少許食鹽,鍋開時水也不外溢。
13、【煮麵條】時加一小湯匙食油,麵條不會沾連,並可防止麵湯起泡沫、溢出鍋外。
14、【煮麵條】時,在鍋中加少許食鹽,煮出的麵條不易爛糊。
15、【熬粥或煮豆】時不要放鹼,否則會破壞米、豆中的營養物質。
16、用開水【煮新筍】容易熟,且鬆脆可口;要使筍煮後不縮小,可加幾片薄荷葉或鹽。
17、【豬肚煮熟】後,切成長塊,放在碗內加一些鮮湯再蒸一會兒,豬肚便會加厚一倍。
18、【煮豬肚】時,千萬不能先放鹽,等煮熟後吃時再放鹽,否則豬肚會縮得像牛筋一樣硬。
19、【煮牛肉】:為了使牛肉燉得快,燉得爛,加一小撮茶葉(約為泡一壺茶的量,用紗布包好)同煮,肉很快就爛且味道鮮美。
20、【煮牛肉和其他韌、硬肉類以及野味禽類】時,加點醋可使其軟化。
21、【燉老雞】:在鍋內加二三十顆黃豆同燉,熟得快且味道鮮;或在殺老雞之前,先灌給雞一湯匙食醋,然後再殺,用文火煮燉,就會煮得爛熟;或放3~4枚山楂,雞肉易爛。
22、【老雞鴨】用猛火煮,肉硬不好吃;如果先用涼水和少許食醋泡上2小時,再用微火燉,肉就會變得香嫩可口。
23、【燉老鴨】:在鍋裡放幾個田螺容易爛熟。
24、【燒鴨子】時,把鴨子尾端兩側的臊豆去掉,味道更美。
25、【煮鹹肉】:用十幾個鑽有許多小孔的核桃同煮,可消除臭味。
26、【紅燒牛肉】時,加少許雪裡紅,肉味鮮美。
27、【做紅燒肉】前,先用少許硼砂把肉醃一下,燒出來的肉肥而不膩,甘香可口。
28、【油炸食物】時,鍋裡放少許食鹽,油不會外濺。
29、在【春捲】的拌餡中適量加些麵粉,能避免炸製過程中餡內菜汁流出糊鍋底的現象。
30、【炸土豆】之前,先把切好的土豆片放在水里煮一會兒,使土豆皮的表面形成一層薄薄的膠質層,然後再用油炸。
31、【炸豬排】時,在有筋的地方割2~3個切口,炸出來的豬排就不會收縮。
32、將【雞肉先醃】一會兒,封上護膜放入冰箱,待炸時再取出,炸出的雞肉酥脆可口。
33、【煎荷包蛋】時,在蛋黃即將凝固之際澆一點冷開水,會使蛋又黃又嫩。
34、【煎雞蛋】時,在平底鍋放足油,油微熱時蛋下鍋,雞蛋慢慢變熟,外觀美,不粘鍋。
35、【煎雞蛋】時,在熱油中撒點麵粉,蛋會煎得黃亮好看,油也不易濺出鍋外。
36、用【羊油炒雞蛋】,味香無異味。
37、【炒雞蛋】時加入少量的砂糖,會使蛋白質變性的凝固溫度上升,從而延緩了加熱時間,加上砂糖具有保水性,因而可使蛋製品變得膨鬆柔軟。
38、【炒雞蛋】時加入幾滴醋,炒出的蛋鬆軟味香。
39、【炒茄子】時,在鍋裡放點醋,炒出的茄子顏色不會變黑。
40、【炒土豆】時加醋,可避免燒焦,又可分解土豆中的毒素,並使色、味相宜。
41、【炒豆芽】時,先加點黃油,然後再放鹽,能去掉豆腥味。
42、【炒波菜】時不宜加蓋。
43、【炒肉片】:肉切成薄片加醬油、黃油、澱粉,打入一個雞蛋,拌勻,炒散;等肉片變色後,再加佐料稍炒幾下,肉片味美、鮮嫩。
44、【炒牛肉絲】:切好,用鹽、糖、酒、生粉(或雞蛋)拌一下,加上生油泡醃,30分鐘後再炒,鮮嫩可口。
45、【炒肉菜】時放鹽過早熟得慢,宜在將熟時加鹽,在出鍋前再加上幾滴醋,鮮嫩可口。
46、【肉絲】切好後放在小蘇打溶液里浸一下再炒,特別疏鬆可口不論做什麼糖醋菜餚,只要按2份糖1份醋的比例調配,便可做到甜酸適度。
47、【炒糖醋魚、糖醋菜幫等】,應先放糖,後放鹽,否則食鹽的“脫水”作用會促進菜餚中蛋白質凝固而“吃”不進糖分,造成外甜裡淡。
48、【做肉餅和肉丸子】時,一公斤肉餡放2小匙鹽。
49、【做丸子】按50克肉10克澱粉的比例調製,成菜軟嫩。
50、【做滑炒肉片或辣子肉丁】,按50克肉5克澱粉的比例上漿,成菜鮮嫩味美。
51、【做饅頭】時,如果在發麵裡揉進一小塊豬油,蒸出來的饅頭不僅潔白、鬆軟,而且味香。
52、【蒸饅頭】時摻入少許桔皮絲,可使饅頭增加清香。
53、【蒸饅頭】鹼放多了起黃,如在原蒸鍋水里加醋2~3湯匙,再蒸10~15分鐘可變白。
54、將少量明礬和食鹽放入清水中,把切開的【生紅薯】浸入十幾分鐘,洗淨後蒸煮,可防止或減輕腹脹。
55、【牛奶煮糊了】,放點鹽,冷卻後味道更好。
56、【放有辣椒的菜太辣時或炒辣椒】時加點醋,辣味大減。
57、烹調時,【放醬油若錯倒了食醋】,可撒放少許小蘇打,醋味即可消除。
58、【菜太酸】,將一隻松花蛋搗爛放入。
59、【菜太辣】,放一隻雞蛋同炒。
60、【菜太辣】,放些醋可減低辣味。
61、【菜太苦】,滴入少許白醋。
62、【湯太鹹又不宜兌水】時,可放幾塊豆腐或土豆或幾片蕃茄到湯中;也可將一把米或麵粉用布包起來放入湯中。
63、【湯太膩】,將少量紫菜在火上烤一下,然後撒入湯中。
64、【花生米用油炸熟】,盛入盤中,趁熱撒上少許白酒,稍涼後再撒上少許食鹽,放置幾天幾夜都穌脆如初。
65、【菜籽油有一股異味】,可把油燒熱後投入適量生薑、蒜、蔥、丁香、陳皮同炸片刻,油即可變香。
66、用菜油【炸一次花生米】就沒有怪味了,炒出的菜餚香味可口,並可做涼拌菜。
67、【炸完食物後的油留下一些殘渣並變得混濁】,可將白蘿蔔切成厚圓片,用筷子把蘿蔔戳幾個洞,放入剩油中炸,殘渣會附著在蘿蔔片上,取出清除殘渣,再反复放入鍋中炸,混濁的油可變清澈。
68、【炒菜時】應先把鍋燒熱,再倒入食油,然後再放菜。
69、當鍋內溫度達到最高時加入料酒,易使酒蒸發而【去除食物中的腥味】。
70、【熬豬油】:在電飯褒內放一點水或植物油,然後放入豬板油或肥肉,接通電源後,能自動將油煉好,不濺油,不糊油渣,油質清純。
【編後語】:怎麼樣?是不是學會了很多呢?媲美名廚你也可以的哦~~趕緊分享起來吧,留給更多的人做出更美味的菜餚吧!為自己為朋友為親人……更多
高附著速乾砂漿 在 野喵中途 日韓美泰 代購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孕婦不要怕養貓~~~
看看我....我那麼多隻~~~
不要再用這個做藉口....
不要棄養他們....
貓與嬰兒都是你我的孩子~~~
(歡迎轉貼分享)
弓漿蟲症:給臨床醫師的實用指南
Toxoplasmosis: A Practical Guide for the Clinician
資料來源:美國人道協會The Humane Society of the United States
翻譯:社團法人台灣認養地圖協會
作者:
Jeffrey D. Kravetz, MD
Ya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New Haven, Connecticut
Department of Veterans Affairs Connecticut
Healthcare System
West Haven, Connecticut
弓漿蟲(Toxoplasma gondii)感染在免疫力正常的人身上通常是沒有症狀的,或僅引發良性的自限感染。然而懷孕婦女若感染了弓漿蟲則可能傳染給腹中的胎兒。弓漿蟲感染可能造成流產及各種畸胎的可能,因此往往引發貓飼主的恐慌。許多孕婦會為了降低感染的危險而棄養貓。這使得準媽媽們因為必須面對失去貓咪家人而承受不必要的壓力。幸運的是,養貓並不一定會提高感染弓漿蟲的風險。認識弓漿蟲的生命週期,以及貓咪在該疾病傳染當中所扮演的角色,有助於減輕對先天性弓漿蟲感染的恐懼。負責初級照護的醫師及產科醫師若具備相關知識,便能夠教導孕婦如何在不放棄貓咪的情況下也能降低感染風險。在飼主懷孕和小孩生下來的期間當中,貓咪理應繼續帶給她幸福與陪伴。
弓漿蟲的生命週期
弓漿蟲是一種絕對細胞內原生動物,所有的哺乳類生物都可能成為其中間宿主,而受其感染。但貓是唯一能夠支持弓漿蟲之有性/無性生殖的完全宿主,也因此在該寄生蟲的生命週期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弓漿蟲主要以三種形式存活,有性生殖所孕育出的卵囊(Oocyst)會附著於食用了含有弓漿蟲組織囊體(tissue cysts)的貓的小腸內,這些卵囊內有具感染力的生殖芽孢子(sporozoites),將於貓初次受感染的兩週之內形成,這種情形多半發生於戶外獵食的幼貓身上。貓一旦感染過弓漿蟲,便會對其免疫,鮮少再度受到感染。因此唯有在貓初次受到感染時,排泄物才可能帶有卵囊。除此之外,卵囊並不是立即具有傳染性的,而是需要一到五天的時間才能夠孵化,屆時才會具有傳染性(參考:Markell ED, John DT, Krotoski WA. Toxoplasma gondii. In: Markell and Voge’s Medical Parisitology. 8th ed. Philadelphia, Penn: WB Saunders Co; 1999: 161-171)。然而具有傳染性的卵囊一旦形成,便可以存活在泥土裡長達五年。速裂殖子(tachyzoites)是快速無性分裂的弓漿蟲,生成於宿主細胞還來不及產生適當的免疫反應之前。但只要宿主的免疫反應開始作用,有機體的分裂便會減慢下來或是停止,並且以慢裂殖子(bradyzoite)的形式保留在組織囊體之中。只要是染有弓漿蟲的中間宿主身上都可以發現這些組織囊體,通常存在其肌肉、肝臟或腦部。所有的哺乳動物都可能帶有組織囊體,而如果這些動物的肉在未經烹煮的情況下被吃進肚子裡,便可能感染給人類。
人類感染弓漿蟲最常見的機轉有三。最常見的是未烹煮的肉類,其中帶有包裹於組織囊體的弓漿蟲慢裂殖子。這些組織囊體可在8%的牛肉、20%的豬肉,以及20%的羊肉當中發現(參考:Beazley DM, Egerman RS. Toxoplasmosi. Sermin Perinatol. 1998;22:332-338)。直接攝入具傳染力的卵囊則是比較少見的傳染方式,而且與貓直接接觸並不太可能傳染。若孕婦在懷孕首度感染弓漿蟲,則可能經由胎盤傳染給胎兒。
為什麼貓不太可能直接傳染弓漿蟲?
貓不太可能直接傳染弓漿蟲給其飼主的理由很多,可由了解弓漿蟲之生命週期來說明。首先,唯有吃下組織囊體的貓會受感染。以貓的群體來說,這包括了在戶外捕食未烹煮的鼠類以及其他嚙齒類動物的戶外貓,以及被飼主餵以生肉的貓。貓是肉食性動物,經常會在食物煮熟前向主人討個幾片來吃。此外,唯有當貓初次接觸到弓漿蟲時,才可能排泄出卵囊,而持續的期間只有二週。一隻在戶外獵食的貓往往當牠是幼貓時便已受感染,所以在長成成貓以後,並不可能傳染弓漿蟲。因此如果純粹以機率來看,直接接觸到會排泄出卵囊的貓的機率微乎其微。
其次,卵囊並非立即具有傳染性,而是需要一到五天的時間孵化,因此如果貓砂每天更換的話,根本不太可能接觸到具傳染性的卵囊。
最後,由於卵囊是由口攝入而傳染,飼主必須先接觸到具有傳染性的糞便後,在沒有洗手的情形下碰到自己的嘴巴,才有可能感染。
因此因直接吃入卵囊而感染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一項以252例病例對照法針對孕婦的弓漿蟲感染所作的研究,並無法顯示各種與貓的接觸能夠提高感染風險,包括孕婦飼養幼貓及/或成貓、清理貓砂、貓到戶外狩獵,或餵食生肉給貓(參考:Cook AJ, Gilbert RE, Buffolano W, et al. Sources of Toxoplasma infection in pregnant women: European multicenter case-control study. BMJ. 2000; 321: 142-147)。弓漿蟲感染的顯著風險在於食用未烹煮的生肉、接觸土壤,以及至美加、歐洲以外地區旅行。接觸土壤會讓戶外貓所排泄出的具傳染性的卵囊經由排泄物-口腔的管道進入人體。
懷孕期感染弓漿蟲的主要風險在於:食用未煮熟的肉類、接觸土壤、食用生的或未洗淨的蔬菜(大致與接觸土壤的途徑相同),其他許多研究也支持這項發現。這些研究當中只有一項認為清貓砂亦為感染弓漿蟲的風險。
貓飼主如何降低感染弓漿蟲的風險?
根據我們對弓漿蟲的生命週期的認識,以及貓在疾病傳染當中所扮演的角色,醫師們可建議貓咪飼主在懷孕期間較為安全地與貓互動。以下是對懷孕婦女的一般性建議:
1.避免生食肉類。肉必須完全煮熟至看不到粉紅色,而且肉汁呈清澈透明。
2.接觸土壤時戴手套,若不戴手套,則必須徹底洗淨雙手。
3.生食的蔬菜務必徹底洗乾淨。
4.不要棄養貓。
過去未曾接觸過弓漿蟲的婦女,則有首度感染的可能。以下有些建議:
1.只吃包裝飼料的室內貓並不會感染弓漿蟲,因此其貓砂盆並不會成為感染源。
2.吃生肉的戶外或室內貓皆可能感染弓漿蟲,如果這樣的話,孕婦應避免清貓砂,或在清貓砂時應戴橡膠手套。
3.每天換貓砂。
如何診斷弓漿蟲感染?
先天性弓漿蟲症極為罕見,在美國每年大約只有三千位新生兒受感(參考:Markell ED, John DT, Krotoski WA. Toxoplasma gondii. In: Markell and Voge’s Medical Parisitology. 8th ed. Philadelphia, Penn: WB Saunders Co; 1999: 161-171)。正如前文所言,只有不具弓漿蟲抗體的孕婦才具有首度感染弓漿蟲的風險。即使是初次感染,也不是所有的孕婦都會傳染給胎兒。弓漿蟲的感染率是隨著娠妊的進展而逐漸提高的,以每三個月為一期來計算,感染率分別是第一期15%,第二期30%,第三期60%。然而因感染而致畸胎的比率則是愈前期愈高。(參考:Beazley DM, Egerman RS. Toxoplasmosi. Sermin Perinatol. 1998;22:332-338)
由於成人的弓漿蟲感染是沒有症狀的,因此診斷胎兒是否感染十分困難。在懷孕的各個階段篩檢弓漿蟲抗體能夠診斷出是否有新的感染,然而IgM抗體檢測(~0.19/1000)的偽陽性比率,以及弓漿蟲的低盛行率都使得篩檢受到質疑,因此在美國並不是被建議的檢測(參考:Lebech M, Andersen O, Christensen NC, et al. Feasibility of neonatal screening for toxoplasma infection in the absence of prenatal treatment. Lancet. 1999; 353: 1834-1837)。此外,確認孕婦初次感染並不能與先天性感染劃上等號。胎兒感染的診斷必須配合影像學以及實驗室檢測。一般最常見的由超音波檢查所發現之胎兒腦室擴大(ventriculomegaly)僅具有20%的敏感度。實驗室評估具有有高敏感度和特異性,但需要侵入性檢查,包括了臍帶穿刺或羊膜穿刺,才能夠藉由聚合酶連鎖反應來檢測弓漿蟲(參考:Beazley DM, Egerman RS. Toxoplasmosi. Sermin Perinatol. 1998;22:332-338)。母體的弓漿蟲症可以利用抗生素有效治療,而治療胎兒先天性感染而額外投予的抗生素的作法也有紀錄。
結論
養貓有許多好處,貓咪所提供陪伴和愛是無法度量的。僅管貓在弓漿蟲的生命週期中扮演了整合性的角色,但貓直接將弓漿蟲傳染給主人的可能性卻是微乎其微。為避免有孕婦的家庭不必要地棄養貓咪,對飼主的衛教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