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初考會計上榜分享】將將~ 107年的一篇分享出爐啦~ 恭喜本頻道的粉絲木木公主上榜啦 !! 趕快來看看她怎麼準備 ~~
書單:
會計學新論 林蕙真
會計審計法規 王上達
破解公民 陳萱
搶救國文大作戰 徐弘縉
★為何想考初等會計?★
會考國考是因為公司突然倒閉了,又找不到什麼好工作,才決定踏上這條路。我不擅長背誦和申論,所以選了只考選擇題的初考,蠻多人會說初等不值得,薪資少、工作內容可能又和高普考差不多、錄取率又低...等,以上我都認同,但我覺得選擇自己能考上的考試比較重要,如果不擅長申論,那錄取率高也不會是上榜的那個,所以大家要分析自已的優勢在哪,再決定考哪一種。選擇考試類科時,有稍稍掙扎一下,因為除了一般行政以外,其它類科名額都少的可憐,但我以前會計學得很好,所以還是決定準備會計類科,建議如果沒有特別擅長哪科,還是準備一般行政會比較好。
★各科準備方式:(全部都是自學)★
會計學(92.5):
以前學得還不錯,但其實都忘光了,所以還是有從頭學一次,特別推薦《會計學新論》,內容淺顯易懂、排版順暢,打敗很多補習班出版的參考書,學完一輪後我就開始做考古題,因為題目有限,所以除了初考的考古題,我還會做普考、銀行的考古題。做考古題時發現初考的會計比普考還難,而且幾乎每份考卷裡,都會有兩到三題完全沒做過的題型,這點也只能自求多福,遇到不會寫的題目,就先跳過吧!會計這科要考40題,考試時間才60分,很容易來不及做完,所以一定要注意時間。
★會審法(90):★
一開始我覺得這科是大魔王,因為是法條類的,一開始看書時,也是有看沒有懂。後來我是採取一直重複看,大概整本看了四遍,課本其實就是教整個架構和法條會出現的名詞,理解的差不多時,我就把法條印出來,之後就只看法條和做考古題。後來覺得這科才是最好準備的科目,完全不會考超出範圍的題目。
★國文(81.8):★
很多人推薦《搶救國文大作戰》,其實我沒有看完,只有公文需要有系統的學之外,其它我都是跳著看的。我覺得做考古題會比較有幫助,慢慢會抓到出題模式在哪,不過我這科也考不高就是了。
★英文(72):★
先說我英文很爛,所以完全沒有準備,但我還是有策略,就是做題時看過一遍,會就寫,不會就猜C,目標是能拿到英文一半的分數我就滿足了(亂教)。
★公民(72):★
一開始有小看這科,覺得公民一定很簡單啊!沒想到是所有科目中最難準備的,根本是多合一的科目,而且很容易考到完全沒看過的知識,不過把參考書看完和做考古題,還是能拿到基本分,遇到不會的題目只能自求多福。
★另外非常推薦《阿摩線上測驗》,各種考試的考卷都找得到,題目下面也可以互相討論,有疑問時大部分都能在上面找到答案,我覺得網友提供的答案,比參考書的還優秀,簡潔有力又白話,很適合自學的人。
★結語:
考完對完答案,其實分數不如預期,跟歷屆錄取分數相比,頂多能倒數上榜而已,沒想到這次錄取分數跳水啦!不但上榜,名次也蠻前面的,查榜時心情很奇妙,覺得一切都太順利了,很不可思議,還好不是在做夢。這邊也祝福大家,考試順利!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高 普 考會計 工作 在 My Plus 一起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3/07(六) My Plus加分誌&公職王●野台開講】
103年新科狀元-獨家秘笈大公開 有**錢**都買不到的上榜絕技
生命有沒有意義,不是我的責任,
但是如何安排此生卻是我責無旁貸。
一開始保成出版社的胡經理有別一般開場,
告訴大家同樣是半小時,
該如何把握狀元的分享做有用的筆記。
緊接著3位美少女與大家分享。
第一棒勞工行政狀元-王續蓉
第二棒普考會計狀元-夏昱萱
第三棒專技高考社工師狀元-陳映竹
在他們熱情不藏私的分享下,讓路過的人都停下腳步!!!
尤其Q&A時間,聽講者踴躍發問。
也恭喜現場前三位提問者得到限量的
<<2015國考快速考取魔法書>>
狀元秘技。十大奪榜關鍵
最後My Plus加分誌呂經理也祝大家考試順利。
話說,小編從頭到尾也忍不住認真做筆記,
以下是狀元們分享的書單,供大家參考。
1. 社會工作概念-林萬億
2. 社政立法-黃源協
3. 社研法-簡春安、鄒平儀
4. 就業安全半年刊
5. 台灣勞刊(季刊)
6. 勞資平衡效率與公平
7. 社會學與台灣社會
高 普 考會計 工作 在 蕭曉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昨天去醫院幫兒子女兒拿散瞳劑的眼藥水,跟眼科醫師閒聊,提到台灣的教育,我跟她說,現在的下一代很可憐,每天操得半死才只拿22k,但是他們不是沒能力,而是因為大環境太爛了,所以導致很多父母巴望著小孩能讀醫科,似乎唯有如此,未來才有希望,像我們家小孩還不到20歲,就煩惱以後找不到工作,賺不到錢,當初我念大學時,從不曾思考過這些,但是我們的下一代卻要這麼早就擔心未來的出路,真的很可悲。
她說,其實台灣的父母親要負很大的責任,大家還停留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封建思想,像我弟弟的女兒清華大學畢業後,決定學美髮,我弟弟氣得不跟她說話,還說早知道要學美髮,書讀那麼高做什麼,被人家笑死了,清大畢業去做美髮,沒想到她女兒後來成功了,當了美髮設計師,賺的錢比一般的大學生還多,我弟才沒話說。
對啊,我有一個學生國中畢業之後,決定去念職校,那三年職校生涯她找到自己喜歡的科目,後來進大學,還沒畢業就考上簿記士,接下來考會計師,她跟我說:「老師,我很清楚自己不適合普通高中的課程,所以選擇進入職校找到我的興趣,趁著高職三年的時間,好好的念當會計師應有的基本科目,金ˋ入大學之後,我比起那些經由普通高中考進來的人,多了三年的基本工,這就是我的優勢啊!因此才能在求學階段就考上簿記士」
其實台灣的教育在技職教育這一塊也出了大問題,大家一窩蜂的要文憑,學校不重視實務操作,導致技職教育教出來的學生根本不符合企業所需,供需嚴重失衡,造成碩博士生滿街跑,文憑無用,但是大家又爭相念研究所的怪現象,我跟當媽媽的眼科醫生閒聊之後,只有無奈再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