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結:愛,才是唯一解方】
「連結」的系列文章,我想傳遞的核心只有一個,那就是「愛」。
這份愛,該如何表達,其實有許多方法,這考驗著父母的判斷與抉擇。
父母可以用過去老一輩人的方法,但可能會造成自己經常處於撞牆期狀態。
如果厭倦了過去撞牆期的狀態,不妨試試用最簡單澄澈的直白方式,表達愛:專心於當下,專注的愛我們眼前的孩子。
我們視線的容納之窗,不但不寬廣,還很狹窄,這造就了無數個好處,最大的好處就是:能進入眼簾的人,非常少,幾乎是很單一且非常純淨。
因此,只要照顧好眼前的孩子,在界規的範疇下,貼近孩子的內在,也就抵達了「愛」的表達。
然而在實際運作時,會發現孩子的反應千奇百怪,例如:私下送禮物給老大,老大卻跑去跟弟妹炫耀。直接表達愛,其他孩子會說不公平。
不說遠的,就拿昨天家裡發生的一件極小的小事。
昨天一早,一一端著自己的戰鬥陀螺盤(超大),從房間裡睡眼惺忪的走出來,不停的喃喃:破了,我的盤子破了,爸爸我的盤子破了,這個不能用了啦,這樣我就沒有盤子可以玩了捏,我想要新的盤子,可以嗎?
先生正在收拾家裡的環境,聽到一一抱怨,彷彿嘴巴上安裝了語音導航系統,下意識的開啟自動回應功能,他告訴一一:是喔、好阿,下一次有機會去玩具店的時候,爸爸再幫你買一個。
先生沒有停下手邊的工作,他只是本能的反應孩子的提問。
一一聽到瞬間開心了,眼睛閃亮亮,看著他爸爸偉岸的身影,我猜,一一肯定覺得爸爸很帥吧。
一一:真的嗎!真的可以嗎?!
先生:可以可以,下次你記得提醒我。
一一:謝謝爸爸!
就在先生揚起得意的嘴角時,旁邊連帶的揚起了一陣狂風暴雨喧嘩,讓先生的嘴角瞬間顫抖。
三三:為什麼一一可以買新的玩具!
川川:爸爸不公平,為什麼只有一一可以!
三三:對呀,不公平,我們也要!
原本一早上演的溫馨家庭劇,瞬間成了黑暗的鬥爭劇,場面波濤洶湧,吶喊聲此起彼落,和諧的早晨瞬間掉入地獄的油鍋,炸的油鍋裡頭的人物姿滋作響。
也許你要問:我專心一意的對待眼前的孩子(一一)了呀,為什麼又不行了?
是的,我剛剛確實在前頭文章寫著「只要專心的面對進入眼簾的孩子表達愛」,但為什麼此刻先生這麼專心的對待一一,為什麼不行?
請容我將這個例子,轉個向,和大家說明。
在先生對待一一「買戰鬥盤」的事件裡,是無意識行為,也就是幾乎沒有經過思索(專注對待),比較像是脫口而出的回應,而當時先生的眼睛正盯著自己要處理的家務,此為其一。
其二是,先生的反應,是為了「解決問題」而生出的反應,一一抱怨陀螺盤破掉,先生就解決他的問題「買個新的陀螺盤」,希望藉此消彌孩子的抱怨。
綜觀上述兩點,這都不是真正的「愛」。
真正的「愛」,是什麼呢?
真正的「愛」是需要貼近孩子後,才能有所感,然後才做出「反應」。
簡而言之,就是需做到「聽核心」三個動作後所展現出來的姿態漢語意,才是真正的「愛」。
在這裡的讀者,應該都熟知「聽核心」三個對話要素,(這裡就不再解釋細部動作,若不知內容,可以上網搜尋「聽核心」或翻看《薩提爾的親子對話》、《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書內都有詳解),只要依照「聽核心」的三個對話要素,基本上就能真正的貼近孩子,傳遞愛。
就以上的一一的例子,如果先生在聽見「一一抱怨」時,如果真的想要回應孩子,這時應該需要先做到「聽」,所謂聽,不只是耳朵的傾聽,還得做到姿態上的傾聽,也就是先生如果真的想聆聽孩子的苦惱,首先得停下手邊的事物是必然的反應,畢竟一個人無法一心多用。其次,目光也會順應「想傾聽孩子」的想望,而專注的凝視孩子,這些動作,都是姿態上的「聆聽」。
當父母全神都關注眼前的孩子,就會想進一步理解孩子口中所謂「陀螺盤」壞掉了的語意,是純粹的「抱怨」想抒發心情,還是真的想「換新」的陀螺盤。
若是如此,我們肯定會因為「好奇」而有了「核對」孩子的想望,於是啟動「核對」。
核對的方式有很多,諸如:你的陀螺盤壞掉了,你很難過嗎?壞掉的陀螺盤你想怎麼處理呢?你會想買新的陀螺盤嗎?你有足夠的零用錢買陀螺盤嗎?還是你想要修理你的陀螺盤?
零零總總的提問,都是為了讓自己更貼近孩子真正想表達的語意,而此番父母的靠近,也會讓孩子體會到「爸爸好在乎我,好愛我」。
無論孩子回應什麼樣的答案,父母都可以繼續好奇孩子的想法,而提出更多的核對,藉此靠近孩子,這樣的對話往返,便是「愛」的表達。
因此我在昨天與前天未解鎖的問題:「三三因為發現妹妹有新禮物而希望我額外找新的禮物給她」,以及昨天「川川因為不滿姊姊得到魔術方塊球而哀嚎」,這兩者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孩子行徑反應,面對層出不窮孩子提出的考驗,父母秉持著「聽核心」的溝通要素,認真的傾聽孩子,將映入眼簾的孩子,好好的給予關注,便能讓孩子感受到愛,這才是「連結」這一系列文,最想讓父母學習的核心價值。
所以,邀請所有正在看這一系列文章的爸爸媽媽,請你們別被「私下送禮物」的行為而錯誤引導,忽略了真正的核心「表達愛」,因為孩子等待的是父母的「愛」,我們只是透過禮物去強化內在的愛,而不單單只是形而上的「禮物」呀。
▍教養工作坊:
🔥 2021年9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1gGbAX
🔥 2021年11月高雄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WEgL6Z
🔥 2021年12月台中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e9g8rb
以上工作坊三人以上團體報名另有優惠,請洽「長耳兔心靈維度」https://reurl.cc/kV2VZn 私訊詢問
魔術方塊修理 在 巴黎不打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破壞王修東西 |
巴黎不打烊的老讀者都知道,我的另一半是個超級破壞王,我從世界各地蒐羅回來的設計精品甚至工藝大師獨一無二的茶具,無論各種材質大理石、鑄鐵器⋯⋯等,他是無堅不摧,摧毀不了的也能不小心丟進垃圾桶。
最近家裡的冰箱壞了,浴室洗手台又發出滴滴答答的聲音,我因為工作太忙,就只好由我另一半出手解決問題。
在說發生什麼事情前,我必須要先檢討一下自己。以前我覺得外子是法國人,於是家裡公司文件什麼都交給他處理,幾年後得到的結果是被政府查稅搞得雞飛狗跳,事實證明不是因為他是法國人,就比較會處理法國的這些行政文件。同樣的,不是因為他是男人,他就比我會修理家裡的傢俱電器水電。
我們家目前的情況是,外子將浴室洗手台下方的抽屜拆下來,換上水管墊片後,抽屜就再也裝不回去了。第一天只是抽屜裝上但無法完全密合,第二天再被拆下來之後就再也無法裝上,第三天鉸鏈直接掉了一邊,第四天抽屜的木製結構散了一半。到今天為止的景象太壯烈我不敢看。
冰箱的話,就更是這齣巴黎肥皂劇的主角了,外子快速把冰箱拆卸下來之後,它就至於客廳的正中央。這位爸爸前幾天才罵女兒說網路上的影片不要輕易相信,因為女兒為了讓魔術方塊轉得更快而看網路影片拆卸魔術方塊,後來發現她的魔術方塊結構和網路影片上的完全不同。罵完女兒沒幾天,這位爸爸自己也上網看影片,拆了冰箱後發現跟網路影片的不一樣!
換個新冰箱或櫥櫃抽屜其實不是很貴,但我光想到會製造這麼大的垃圾,就堅持一定要試著修修看。這就像我的iphone6如果沒有到完全打不開的情況,我也不想換最新的手機,因為我們辦公室有個櫥櫃裡面,有我歷年來的MacPro筆電,它們其實沒有壞掉,只是曾經被我嫌棄不夠快、不夠頂級而被淘汰。每次看到那一疊的筆電,我就覺得自己罪孽深重。
好吧,回到家裡冰箱,現在情況如何?依然是客廳舞台上的主角,外子想到就去修一修,而我完全不想打開冰箱門看裡面的情況。就讓他玩吧,玩到下個月我忙完再來處理。
下圖:最近巴黎的餐廳想盡辦法擴增露天位置,巴黎沒有騎樓,所以大家佔的都是路邊的停車位。剛開始用棧板隨便搭建,後來有的刷漆、有的加上塑膠植栽,還有的加上陽傘夏威夷草棚,可以說是花樣盡出成了巴黎新的風景。
魔術方塊修理 在 Belle 莊蕙如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繼金頭腦事件後.....
最近張小嘟很愛問我什麼顏色加什麼顏色會變成什麼色?
「紅色加藍色變什麼顏色?」
「紫色。」
「黃色加綠色變什麼顏色?」
「藍色。」
「紅色加綠色變什麼顏色?」
「大便色。」
「❗❗大便色❓❗」
爸爸插嘴說:「你媽在胡說,怎麼會是大便色。」
「紅配綠狗臭屁沒聽過嗎?!不然你自己調看看是不是大便色!」
來來回回問了好幾種混色的組合,媽媽我有問必答,我跟他說沒有任何顏色是我調不出來的,開玩笑!媽媽我色彩學可是拿高分的🤓,爸爸在一旁一個都答不出來。
每當他東西壞掉需要修復時都是找媽媽我修理,數次經驗累積下來,讓他忍不住崇拜的對我說:「媽媽,你怎麼什麼都會呢?!你又會畫畫,會做麵包,會做披薩,還會玩魔術方塊。」
「因為你媽是金頭腦!」
「對呀~你是金頭腦,爸爸金魚腦..................」
頓時,他天外飛來一筆:「爸、爸、是、恐、龍、腦🦖」
#恐龍腦不是我教的
#不過hen可以🤭🤭🤭
#張小嘟4y9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