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諾vs史特龍之戰,正式進入80年代的主戰場,有許多八卦與流言,但我感興趣的是,這兩位當時地球上最強壯的男人,各自設定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因此帶給他們不同的未來。
【人前厚伊細、人後好兄弟?阿諾 vs 史特龍 (中):堅持做個苦情英雄?還是「什麼都給我來一點」比較好?】
(全文連結請見下方連結)
阿諾史瓦辛格與席維斯史特龍的不合戰爭,正式在 1982 年 5 月的電影大銀幕上開打。 阿諾的古裝劍鬥片《王者之劍》先上陣,獲得了連續兩週美國票房冠軍。而到了第三週,史特龍的《洛基 3》上映了,終結了阿諾的冠軍之夢。《洛基 3》美國票房最終以破億美金作收,阿諾與史特龍的 80 年代正面交鋒第一戰,以史特龍的勝利結束。
但是 80 年代還長著呢,儘管我們說過,80 年代的電影圈主流是恐怖片,但是阿諾與史特龍的大成本動作電影,突出於中小成本的恐怖電影浪潮之上,他們在大銀幕上呈現另一種血脈賁張的恐怖:用最奇妙殘忍的手法處決來自世界各國的壞蛋們,然後再送給敵人的屍體一句冷笑話。1982 年的《王者之劍》與《洛基 3》往後十年,阿諾與史特龍各自在電影裡建構他們的血肉城牆。
阿諾持續主演他的「野蠻人柯南」系列,同時與性情古怪的年輕導演詹姆斯卡麥隆合作,拍了一部 B 到不行的小電影《魔鬼終結者》,演了一個連名字都沒有的古怪機器人;
而個人風格強烈的史特龍,持續鞏固他流血不流淚的硬漢形象,他演出了《第一滴血》(First Blood) 與越來越血腥的續集。而《洛基》系列當然也要繼續下去。
可以看得出來,史特龍堅持他的超英雄品牌藍波與洛基,而初進影壇的阿諾,則試圖嘗試更多樣化的戲路——這 80 年代中期的差異,造成了兩人未來巨大的差異。
【人前厚伊細、人後好兄弟?阿諾 vs 史特龍 (下):被時代背叛、被阿嬤揍成豬頭、80 年代相殺的天王如今相愛】
(全文連結請見下方連結)
他們引領了一個大艦巨砲的睪酮素萬歲時代,然後,時代持續向前進,離開了他們。2000年代,迪士尼與皮克斯動畫、梅格萊恩的浪漫電影、以及哈里遜福特或基努李維 這樣較「文雅」的動作明星,都比阿諾與史特龍更會賺錢——而且他們花的錢更少。而阿諾與史特龍的身軀,都早已累積了過去 10 年的大量職業傷害……他們還能這樣打多久呢?
曾經「連 DNA 都彼此憎恨」的阿諾與史特龍,一起成為了沙灘上的前浪。那些為爭第一而產生的勾心鬥角,現在都不值一提。因此,在 90 年代後期,永遠的敵人,成為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好友。
◈◈◈◈◈◈◈◈◈◈◈◈◈◈◈◈◈◈
這三篇文章寫完了80年代至今的阿諾與史特龍恩怨史,他們之間的趣事當然還有很多,不過主要的脈絡(或者說我想寫的)都寫完了,希望讓各位能更了解這兩位巨星,同時更了解動作電影類型,在 20 年前是如何茁壯與變形的。
沒有人是永遠的天王,但傳奇永遠會流傳下來,They always be back.
魔鬼終結者戰爭結束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花旗政治 13
1930年代初期,美國通過開燈會跟當時在沙漠上遊牧,一貧如洗的沙地皇室進行魔鬼交易。只要沙地皇室效忠及順從美國,美國可以保證沙地皇室享盡榮華富貴,得到軍事和政治上的安全。沙地皇室接受交易,於是,參加沙漠會議的沙地皇室個個大富大貴,沙地是整個中東唯一沒有內戰的國家。
可是,不是所有美國盟友都能夠安全安樂及榮華富貴。沙地是十分特殊例子。而且,當年沙漠會議只是向當時參加會議的皇室人員作出保證。這些得到保證的人早就去了見安拉。
伊拉克的薩達姆正是不走運的美國盟友。他是沙地為首阿拉伯國家的盟友,在兩伊戰爭中是美國盟友。薩達姆上台後一年,即是1980年,伊拉克軍攻入伊朗爆發兩伊戰爭。戰事持續至1988年。要不是緊急關頭得到美國和沙地援助,伊拉克早就被伊朗的科曼尼滅掉。
伊拉克屬於遜尼派,是阿拉伯世界與伊朗之間的屏障。科曼尼教長推翻巴列維皇朝之後向軍人開刀,幾乎所有軍人遭殃。戰機和戰車沒有人能夠駕駛也沒有保養和零件,軍隊枝離破碎。薩達姆政權是遜尼派少數政權,伊朗利用庫爾德人獨立運動及什葉派支持,企圖推翻薩達姆政權。薩達姆先發制人,乘虛而入,在美國和沙地支持下,攻入伊朗企圖一舉消滅伊朗。可是,伊朗得到蘇聯支持,而且從監獄釋放很多軍官,包括戰機機師和將軍。伊朗利用人海戰術反攻,薩達姆施放毒氣。
戰後,沙地和科威特爆陰毒,增產石油壓低油價令伊拉克石油收入減少,無力還債。其實,沙地增產石油不是對付伊拉克,而是幫助美國對付蘇聯和伊朗。伊拉克只是受了池魚之災。
伊拉克欠下科威特300億美元。薩達姆要求科威特減債一半被拒。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薩達姆佔領科威特之後,阿拉伯世界中門大開,任由宰割。美國和沙地跟伊拉克兵戎相見。此時,蘇聯陷入解體邊緣,美國沒有顧忌,帶領聯軍攻入伊拉克及解放科威特。
這時候,美國可以同時除掉伊朗和伊拉克。但是,美國只是利用軍備競賽和沙地壓低油價迫使蘇聯破產及解體,美國在關鍵時刻放生伊朗和伊拉克反美政權。請注意,這時候,開燈會給沙地的安全保證已經跟著沙漠會議的參加者離世而完結。
薩達姆政權令沙地又愛又恨,伊拉克是阻止伊朗向西擴張的屏障同時又是阿拉伯世界的侵略者。只要伊朗政權仍在,沙地需要伊拉克這個屏障但又怕薩達姆攻入沙地。沙地被迫留住駐沙地美軍作為保護。從此美軍長駐沙地,等同佔領。沙地滿以為戰爭結束,油價會報復式反彈。怎料到戰爭和低油價令產油國經濟崩潰,油價一直下跌。到了1999年油價只是每桶十元八塊。
美國不除掉伊朗,因為沙地發動石油戰爭對付美國。不消滅伊朗和伊拉克,沙地需要美國保護,臣服於美國,留住美軍及向美國交保護費。薩達姆是美國和阿拉伯國家盟友,第一次波斯灣戰爭結束後,伊拉克軍元氣大傷,不停在北部作戰。他以為這樣的形勢會長期維持下去。
開燈會另有打算。1990年開始,開燈會研究頁岩油及電動車開發。當時估計石油時代會在2010至2020年之間完結。那亦是沙地的榮華富貴完結之時。對美國來說,石油時代終結,美國應該撤出中東。中東是個是非之地,反美恐怖組織多似牛毛。美國撤出中東之前要利用戰爭和氣候讓中東淪為焦土,將以色列培養成為美國在中東代理人。
要將中東化為人間煉獄,最簡單直接方法是消滅伊拉克遜尼派政權,讓遜尼什葉兩派在伊拉克及敘利亞打個你死我活。兩派因為穆罕默德繼承人糾紛而血戰1,400多年,仍然血海深仇,未分勝負。
2003年,美軍說要解除伊拉克大殺傷力武器,攻入伊拉克推翻薩達姆政權。2004年成立伊拉克臨時政府。2006年,薩達姆被捕。薩達姆被捕時要求跟美國談判。他擁有大量美國機密,當然有本錢跟美國談判。可是,美國對這個前度盟友沒有半點仁慈,將他交給伊拉克政府發落,即是處決。
美國解散伊拉克遜尼派軍隊,成立沒有戰鬥力的什葉派保安部隊。2011年,美軍撤出伊拉克,將保安責任交給伊拉克軍。伊斯蘭國立即在伊拉克及敘利亞發動攻擊,蓆捲各大城市。哈利發大軍所到之處殺至血流成河。敘利亞阿薩德政權和伊拉克政府兵敗如山倒,危在旦夕。
美國人選出來的總統都有特別任務,小布殊發動戰爭消滅伊拉克,將伊拉克遜尼派政權換上什葉派政權。奧巴馬上任後下令美軍撤離伊拉克讓伊斯蘭國攻城略地,四出大屠殺。奧巴馬坐視伊斯蘭國四出屠殺和破壞,所有支援對抗伊斯蘭國和敘利亞政權的武器和金錢援助都是日惠而實不至。2017年,當勞侵上台時,敘利亞和伊拉克基本上淪為焦土,伊斯蘭國兵敗如山倒,氣數已盡。由此可見,美國總統選舉只是依照開燈會劇本的劇情需要選出擔任美國總統的「演員」。要開戰的時候選小布殊出來,沒有理由開戰也照樣開打。應該打仗又不能打的時候,選奧巴馬出來,無論怎樣都不開打。要打死屍皮的時候,選當勞侵出來,一上台就是中美貿易戰,南海衝突,取消死屍皮留學生和移民簽證,驅逐和禁止強國企業............。國會也是一樣,要成立香港人權及民主法,香港自治法就讓茶黨控制參眾兩院。
各位看到了嗎? 美國大選不是單純民主選舉,背後有開燈勢力,有世界新秩序劇本。不要說美國大選有內情,即使死屍皮主席也是一樣。要強國搞鬼城高鐵,一帶一路,中美貿易戰.........推豬頭雜當死屍皮總輸記。死屍皮領導失敗就是死屍皮失敗。
魔鬼終結者戰爭結束 在 如履的電影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有雷影評】《#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我會永遠愛你們三千次的 (9.0/10)
圖文好讀版:http://loory.tw/avengers-endgame/
#新網站請多多幫忙點擊
《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是一部漫威超級英雄電影,由羅素兄弟執導,小勞勃·道尼、克里斯·伊凡、馬克·盧法洛、克里斯·漢斯沃、史嘉蕾·喬韓森、傑瑞米·雷納、喬許·布洛林主演。劇情接續《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薩諾斯彈指消滅宇宙一半生物之後,成功倖存下來的復仇者,鋼鐵人、索爾、浩克、隊長、黑寡婦等人必須思考該如何扭轉局勢,拯救那些自己珍愛的家人與朋友。
繼去年毫無冷場、從頭打到尾,並在最後給影迷一個極為錯愕結局,被稱為「薩諾斯尋寶記」的《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後,相隔一年所有漫威粉絲引頸期盼的《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終於上映。這部從2008年《鋼鐵人》就開始鋪陳,並以2012年《復仇者聯盟》片尾片段中首次出現的大反派薩諾斯為主體的系列完結,我必須承認儘管自己是一年看超過200部院線片的影迷,但依舊也跟全球許多粉絲一樣,沒有其他作品能超越《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然而回到我們首要關心的主題,作為這5年內最受矚目的續集電影,《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成果究竟成功與否?故事有沒有達到足以撐起這個頭銜的份量?我還是那句從《復仇者聯盟3》以來就不斷提及的老話:如果光從「一部電影」來看它就只是一部有特效、有劇情的「優秀」商業電影,不過要是把《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當作是現階段「漫威電影宇宙」最後一部作品,並乘載著所有觀眾對這些英雄的關心與喜愛,它在影史所占有的地位不言而喻,絕對無法用三言兩語來簡單評斷。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漫威電影已經成為一年好幾度的粉絲盛會,與其說我們是進場看電影,倒不如把它當成是一種集體的朝聖儀式。毫無疑問,《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是一份漫威影業獻給影迷的最大禮物,或者說,它是寫給已經單戀自己11年的粉絲一封長達3小時的情書,儘管電影的故事主體並不會讓人感到太過驚訝意外,角色計畫與最終結果基本也跟上映前的猜想如出一轍,但導演羅素兄弟在片中幾個小細節的用心,還有每位英雄各自的表現和其心境變化轉折,都是漫威前面二十幾部電影都無法比擬的。
《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透過量子領域所造就的(平行時空)時間旅行能力,除了讓影迷重溫貫穿前後21部作品中6顆無限寶石曾經出現的片段,更帶著我們逐一回顧這11年來種種感動的時刻。其中不僅是《美國隊長2:酷寒戰士》跟九頭蛇臥底的電梯肉搏、《復仇者聯盟》第一代復仇者跟洛基的紐約大戰、《雷神索爾2:黑暗世界》索爾帶著珍到阿斯嘉取出體內的乙太寶石、《星際異攻隊》星爵聽著「勁爆歌曲大帝國」找到宇宙靈球,甚至是一年前《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薩諾斯為了得到靈魂寶石而犧牲寶貝女兒的心痛,《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都讓這些回憶瞬間湧上心頭,讓我完全無法招架的淚流滿面。
就我個人而言,在觀賞《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時我已不再是一位電影評論者,而是重新找回自己看電影的初衷,真正以一位影迷的身分享受這部鋪陳11年的傑作。或許是《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這次不必花心思對後續故事進展多做描述,只需好好完成這個偉大的系列篇章,儘管導演羅素兄弟早已被公認在群戲調度上有相當高的水準,但整體故事還是比上集要優秀的多,也有著更加沉穩的劇情編排,復仇者們不再只是用來襯托「魔王」薩諾斯恐怖的配角,而是都具有能夠發揮屬於自己的主場時刻,對一部有著無數英雄登場的電影來說,這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
上集《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想探討的是英雄們該不該「以命換命」的兩難,以此對比薩諾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慘忍,而復仇者最終也因為他們不忍心因寶石放棄同伴而失敗,不論是瓦甘達戰場眾人之於幻視、泰坦星的奇異博士之於鋼鐵人,甚至是在知無領域和泰坦星上星爵之於葛摩拉都是如此。然而到了這次,《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的故事主軸不再是如此表面扁平,反而深入聚焦在角色們經歷失敗後的各種樣貌,有的人持續拯救世界、有人成為專殺罪犯的殘暴浪人、有人試著淡忘這一切、有人選擇自我放逐,也有人反倒更加重視這個「家庭」剩下的其他成員,或者珍惜自己得來不易的幸福,但即便如此,在看見那道能扭轉一切的契機出現之時,他們依舊是我們認識的那位英雄,能夠走出失敗、再次提起武器為全宇宙的生命奮戰。
雖說面對挫折如何重新站起是成為英雄的主要課題,但比起上集對抗薩諾斯的艱辛過程,《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回到過去搜集寶石是容易許多的,正因如此,我們才能看到每位角色內心深處最不像英雄的那一面,如同東尼不願失去女兒的心情、在面對自己父親終能說出那從前說不出口的話,或者索爾在他堅毅的外表下,在失去所有親人後才首度跟母親吐露心聲,甚至是隊長一直以來都掛念的卡特探員,無法跟她跳一支舞的遺憾,《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都非常不像我們過往熟悉的超級英雄電影。
我承認《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依舊保有漫威英雄電影一貫具備的所有要素,觀眾能在片中看到英雄重新崛起、看到危機再次來臨、看到跟最終反派決一死戰,有漫威一貫的笑點安排,也有爽快的特效場面,尤其是片尾最後大戰的娛樂效果十足讓我感到震撼,但看完電影後不禁開始回想,一部電影的「商業娛樂性」真的這麼重要嗎?我的意思是,《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的核心價值不就是為這些英雄與觀眾找到一個最終的歸屬嗎?與其糾結在那些表面事物,我反倒更在意這些故事橋段究竟能不能觸動我們內心,想起曾經跟英雄一同度過難關的時刻,讓我們看著他們哭、看著他們笑,為他們的犧牲感到難過,為他們的英勇行為高興歡呼,因為比起那六顆無限寶石的最終能力和走向,這六位陪伴我們成長的初代復仇者與其他登場英雄才是我們進戲院看電影的最大原因啊。
或許《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是漫威電影宇宙三階段的結束,是幾位元老復仇者故事的終點,但它同時也是其他新任英雄後續冒險的開端,就如同我們人生許多必經過程,走過這個美好的11年,終究還是到了要迎向下個未知階段的時候,黑豹、蜘蛛人的旅程還會繼續,由驚奇隊長、星際異攻隊開創的宇宙世界觀也才正要開始,經過這個世代交替後漫威還能再蹦什麼新花樣,我們還是可以繼續期待的。
整體而言,有別於《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這部超大型預告片,《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總算帶給我們影迷一次完美的觀影體驗,不僅是那些只有影迷才懂的絕妙笑點,飽滿的劇情內容也讓三個小時的片長稍縱即逝,就算扣除那有如魔戒般史詩壯闊的戰爭場面,導演刻意選擇時間旅行作為故事主題,電影還是跟《蟻人與黃蜂女》一樣有著科學化縝密的描寫,不再只是千篇一律的時空悖論,反倒還把《回到未來》、《魔鬼終結者》、《終極警探?》等類似題材電影調侃一番,作為鋼鐵人、美國隊長這兩位粉絲最愛角色的收尾,真的算是相當有誠意,我們絕對都會永遠愛你們三千次的。
Mar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