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萬聖節「#不按讚就搗蛋」🎃🎃🎃】
「Trick or Treat!」
朋友們,你們準備扮成什麼厲害的裝扮,去參加 #萬聖節party 呢?
相信許多朋友一想到萬聖節,馬上聯想到的就是派對、南瓜,還有裝扮成奇裝異服的人們,但你們知道這些活動最初的由來嗎?
「#不給糖就搗蛋」的習俗其實是從 #英國 和 #愛爾蘭 開始,人們會打扮成各種妖魔鬼怪,挨家挨戶的敲門要糖果,因為當地人認為,萬聖節當天鬼魂會來到人間,只要打扮成跟他們一樣,就可以免去被他們騷擾;另一方面則是希望能替死者禱告,並將他們的靈魂從煉獄解放🙌
雖然萬聖節演變至今,已經成為人們歡慶及期待的一個節日,但科普一下由來,是不是也更能體會節日的氛圍呢?🥳
#傳說百百種
#歡迎朋友在下方分享
#你所知道的萬聖節由來
#這次派對扮個嚇死人的大胖子好了
#這樣可以不用準備就出門😭😭😭
魔鬼蛋由來 在 水腦。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萬聖節又來惹。
今年兒子早早說要扮吸血鬼,我很高興他有想法,因為我對萬聖節扮裝這件事就是「吼~又來惹(皺眉)~」這樣。但學校鼓勵家長參與。我腦袋空白了好久,去年的摩登原始人也是因為兒子是恐龍(現成物,朋友惠賜孩子萬聖節聖品。)我們才靈光一閃搭配一下。
蝦皮買的兒童吸血鬼披風($130)到貨後(還送假牙欸!)。溫ㄤ說吸血鬼怕十字架,不然我們來扮修女跟神父啊。「妳有黑裙黑圍巾,只要加個白毛巾(?),我有黑西裝(?),只要做十字架就好了。」喔?聽起來很簡單?
估狗了一下修女的頭巾。好像的確是白毛巾加一層黑圍巾就可以有樣子。剛好禮拜二去剪頭髮,設計師幫我圍上一圈白白理髮披肩時,我看著鏡子裡的自己,問了設計師:「欸妳這個白披肩有沒有太髒要丟掉的,有的話給我一個啦~~你知道萬聖節又到惹嗚嗚.....」結果還真的有。所以我連修女那圈白領子都有了,哈哈哈。
我的原則是,這種扮裝活動吼,求個參與,留個好玩的照片,能不花錢就不花。而時間比金錢更寶貴,能不花到時間更好。我們禮拜四晚上約花了2個半小時做好3個十字架和一本《聖經》(怕爸爸道具太少XD)(真的要上場還是認真面對的運動家精神再現~~啊哈哈哈。)(而且神父哪是穿西裝,是袍子吧.....他那個根本是無需扮裝的傳教士吧.....)今天(禮拜五)早上臉再隨便「處理一下」,就登場了。(詳見照片XD)
到底萬聖節為什麼要Trick-or-Treat「不給糖就搗蛋」咧?其實萬聖節Halloween是All Hallows' Eve(萬聖節前夕)的縮寫,習俗源自於2000年前約位於英國、愛爾蘭等地區塞爾特人的「薩溫節」。賽爾特人相信萬聖節時,死者的亡魂可以在生者之間走動,並在活人身上找尋再生的希望,所以活著的人就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亡靈嚇走(或以為是同類?)並挨家挨戶去要象徵好運的蛋糕,並以「替死者禱告」作為交換,一直到近代才改為要糖果。
這由來,感覺就像台灣的中元節嘛(墨西哥的亡靈節也差不多同一回事)~大家近年這麼講求本土精神,與其萬聖節扮鬼還不如中元節辦鬼還比較在地!
時光流逝,大家慢慢淡化(忘記?)了神聖靈異的部分,扮裝愈來愈古靈精怪花招百出,變成了一個歡樂喜慶,年輕人玩搞怪血腥/媽媽頭很大/小孩被搞+愉快吃糖的日子。
然後赫然發現,今年Elsa完全退燒了,當紅的女主角是鬼滅的彌豆子!哈哈哈。從萬聖節看小孩界的流行,也是一種萬聖節的樂趣。
雖然還是覺得身為台灣人,過歪果人的萬聖節有點意義不明。但能跟孩子一起做做勞作、扮扮醜、過過節,還是一件滿好玩的事。畢竟我是一個喜歡鬼里鬼氣的人,萬聖節的氣氛是我的菜~~~有生之年能一賭墨西哥亡靈節也是我人生心願之一呢!
#萬聖節 Trick-or-Treat
魔鬼蛋由來 在 陳羽檔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西方版鬼門開!南瓜燈居然來自與魔鬼的交易【萬聖節起源】
-
10月31日便是孩子們最期待的萬聖節🎃🎃🎃
人人手上提著的南瓜燈居然來自酒鬼與惡魔的契約!
而孩子們最愛的「不給糖就搗蛋」又是怎麼回事呢?
今天就來說說《萬聖節的起源》故事
🎬去YouTube看完整影片:
https://youtu.be/HrSSDmr0zOo
📣每週日晚上八點準時開講:
https://reurl.cc/drWGxk
📩聯絡我們:chenyufiles@gmail.com
👍追蹤我們的Instagram:
https://reurl.cc/0zMKYl
#萬聖節 #萬聖節由來 #Halloween
#南瓜燈
魔鬼蛋由來 在 智慧哈士奇ptt - 100 萬房貸 的推薦與評價
哈士奇PPT 西伯利亚雪橇犬•西伯利亚雪橇犬是原始的古老犬种,哈士奇名字的由来是源自其独特的嘶哑叫声。 视频时长 02:27充满智慧的哈士奇, ... ... <看更多>
魔鬼蛋由來 在 而「魔鬼蛋Deviled Eggs」這個現今最為人所知的名字,其實 ... 的推薦與評價
魔鬼蛋 的基本做法,就是水煮蛋對切,挖出蛋黃,將蛋黃加上各種調味後回鑲並冷藏。它的起源很早,據說在四世紀的羅馬食譜裡就有提到,歐陸各國也有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