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手指會麻麻的嗎?小心腕隧道症候群找上門,
感謝Bestmade人學院的贊助,
今天想講一下,
為什麼有時候護腕墊越用,腕隧道的狀況可能越糟,
其實護腕墊不能直接壓在手腕上,
手腕受到壓迫,反而容易讓腕隧道症候群惡化,
但長期使用鍵盤的時候,手腕又會很不舒服,該怎麼辦才好呢?
比較高級的鍵盤,都會附帶有鍵盤掌跟托,
但這種鍵盤真的不便宜,
比較折衷的方法,就是選擇鍵盤護腕墊,
【用大魚際肌和小魚際肌輪流支撐】
也要讓手腕經常改變角度,
避免長時間固定姿勢讓肌肉僵硬,
正確的擺位,
可以降低肩頸痠痛以及腕隧道症候群發作的機會。
這部影片裡面有詳細的解說,有需要的歡迎點進來看喔。
想買「Carpal護腕墊」的朋友,
結帳時別忘了輸入折扣碼『ReviewJuicePT0831 』領71折優惠。
有效日期到08/31 23:59
有興趣的可以到這裡雲逛街:
https://bestmade.com.tw/collections/laptop-stands
完整影片:https://youtu.be/ueLVNOuCocs
#Bestmade人學院
#啾c物理治療師
#腕隧道症候群
#Carpal護腕墊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00的網紅物理治療師RY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肌肉拉傷多久會好,肌肉拉傷怎麽處理,自我舒緩,這樣按摩更有效! 肌肉拉傷算是國民級的運動傷害,如果肌肉拉傷怎麼辦,肌肉拉傷多久會好,今天就透過這支影片要來教大家,如果肩膀拉傷跟背部拉傷時該怎麼辦?另外怎麼自我舒緩比較快好!趕快來學! 影片章節: 0:00 info精華 0:46 肌肉拉傷原因 1:...
魚際 在 柴胡中醫不中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疫苗開打
近日除了第一類醫護人員外,其他類例如長者也開始安排打疫苗了。柴爸和柴媽身為醫師當然也加入了疫苗行列,我們也會擔心疫苗的副作用,但隨著接連爆發的社區感染,加上無症狀感染者越來越多,為了避免感染後產生重症的可能,還是要接種!
柴媽在醫院打AZ疫苗,打完約十二小時後開始出現發熱、惡寒、肌肉酸痛、頭痛等症狀,柴爸馬上開中藥以及針灸和拔罐幫她緩解,雖然一度有燒到近40度C,還是慢慢緩和下來,又是一尾活龍了!
柴爸則是打莫得納疫苗,只有手臂酸漲感,被#疫苗認證老人...,但莫是第二劑才會有明顯副作用啦!
很多粉絲也好奇:
打完疫苗的副作用,中醫也有效嗎?
因此柴胡整理了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大家喔!
✦打疫苗前這樣做✦
-前幾天
1.早點睡不熬夜
2. 飲食清淡、不喝酒
-注射疫苗當天
1. 不空腹也不要吃太飽
2. 小口慢慢喝至少喝1500cc的水並多休息
✦中藥可對應到的症狀✦
特別注意,要服用哪些中藥方劑請找各地合格中醫師看診,依個人體質會有不同的處方用藥,建議打疫苗前一至三天前往看診。
✦哪些穴道派得上用場?✦
拔罐針灸和自我穴道按摩可以選擇
-手部:外關、合谷、魚際
-頭頸部:大椎、太陽、風池
-腰背部:膏肓、肺俞
-足部:足三里、血海、承山、湧泉
每個穴道按摩1-3分鐘,每天兩次循環。
✦簡單運動舒緩✦
在家還可以做簡單的瑜珈、伸展、八段錦等都很有幫助。尤其八段錦中的雙手托天理三焦,雙手攀足顧腎腰這兩個動作很有幫助,可以完整的伸展三焦經、膀胱經、腎經。
✦特別注意有以下症狀請馬上就醫✦
*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或癲癇
*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24小時以上
*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
*下肢腫脹或疼痛
*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等
#柴胡中醫不中二 #施昀廷醫師 #中醫 #中醫師 #疫苗 #vaccinationdone✔️ #vaccine #covid_19 #新冠肺炎 #副作用 #中藥 #按摩 #舒緩 #發燒
魚際 在 中醫爸B - 馬琦傑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6大穴位活化胰臟降血糖】
除食療外🍚,血糖關注人士可按摩以下穴位保健😎。按摩手法有 #按壓、#指揉、#點按 等,每個穴位按3~5分鐘🙌🏻,有酸脹感為度。每天早晚各做1回😊。
1️⃣魚際穴
👌🏻功效:滋陰降火,緩解口渴
👉🏻位置:大拇指下,手掌內側
🙌🏻按法:拇指垂直下按
2️⃣血海穴
👌🏻功效:活血祛瘀,調血清血
👉🏻位置:膝蓋內側上方
🙌🏻按法:拇指在穴位上揉按
3️⃣陰陵泉穴
👌🏻功效:運中焦,化濕滯,健脾利水
👉🏻位置:膝蓋內側下方
🙌🏻按法:拇指在穴位上揉按
4️⃣足三里穴
👌🏻功效:健脾益氣,調整消化系統
👉🏻位置:膝蓋下緣外側凹陷處直下3寸
🙌🏻按法:拇指放在膝蓋後方,以食指揉按。
5️⃣太溪穴
👌🏻功效:補益腎氣,調整內分泌系統
👉🏻位置: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
🙌🏻按法:拇指垂直下按
6️⃣胰俞穴
👌🏻功效:加強分泌胰島素
👉🏻位置:背部第八胸椎旁開1.5吋
🙌🏻按法:按壓、揉按、點按交替使用
❤️ 控糖要從生活小節入手
✅早晚服養脾護肝飮
✅每日30分鐘運動,尤其帶氧運動,最能穩定血糖
✅每日10分鐘靜觀,讓心情保持愉快,容易入睡,有助改善血糖
✅多飲水,避免身體缺水
✅睡前飲沈香茶和溫水泡腳
✅以香配療法-如沈香手串,穩定心情
📣📣每日一杯(早上養脾)/(晚上護肝)
了解更多▶️
「即沖養脾南瓜粉」 👉🏻https://bit.ly/3hPDlGi
「即沖養肝綠茶粉」👉🏻https://bit.ly/3ul4UK5
飮法:1匙南瓜粉/綠茶粉加暖水250ml (攪勻即可)
❤️睡得好是控糖關鍵,提升睡眠質素
沈香茶︰https://bit.ly/3rSOEiw
沈香手串︰https://bit.ly/3qusJho
下次post share 血糖食療的重要資訊
魚際 在 物理治療師RY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肌肉拉傷多久會好,肌肉拉傷怎麽處理,自我舒緩,這樣按摩更有效!
肌肉拉傷算是國民級的運動傷害,如果肌肉拉傷怎麼辦,肌肉拉傷多久會好,今天就透過這支影片要來教大家,如果肩膀拉傷跟背部拉傷時該怎麼辦?另外怎麼自我舒緩比較快好!趕快來學!
影片章節:
0:00 info精華
0:46 肌肉拉傷原因
1:29 肌肉拉傷與運動後痠痛分辨
2:29 自我處置
3:21 旋前方肌按摩
3:34 尺側屈腕肌按摩
3:50 屈拇短肌按摩
3:59 小魚際肌按摩
4:07 旋後肌按摩
4:19 肱橈肌按摩
4:28 肱肌
4:40 三頭肌
4:48 肩胛骨上緣
小提醒:直接點時間可以直接跳到該章節段落,另外是用手機觀看的朋友,在影片的時間條上會顯示章節文字,點兩下章節文字,會有各段落影片可以點擊觀看!
#肌肉拉傷治療#肌肉拉傷舒緩#肌肉拉傷原因
#肌肉拉傷怎麼辦
【陳冠閔物理治療所】預約方式:Line搜尋 @painless,有詳細的收費方式,以及治療所地址!
其他影片:
什麼?打籃球容易有退化性關節炎 !別怕教你3大招預防舒緩
https://youtu.be/tK04G38yj_A
腳踝扭傷好不了? 5招超實用保健方法
https://youtu.be/zDLASjFADxA
肩膀前面會痛?肩關節唇撕裂?到底怎麼弄才會舒緩?
https://youtu.be/4NAI5NUMFiQ
騎腳踏車膝蓋痛怎麼辦,四部位兩大招疼痛秒舒緩
https://youtu.be/gvM4znaXY-w
按摩槍這樣打超有用,馬上鬆!前臂篇
https://youtu.be/uEexs8mQqgY
肌肉拉傷,肌肉拉傷 什麼科,肌肉拉傷 分類,肌肉拉傷 前臂,肌肉拉傷 劇痛,肌肉拉傷 原因,肌肉拉傷 原理,肌肉拉傷 呼吸會痛,肌肉拉傷 多久會好,肌肉拉傷 多久會好嗎,肌肉拉傷 影響,肌肉拉傷 恢復,肌肉拉傷 無力,肌肉拉傷 熱敷,肌肉拉傷 物理治療所,肌肉拉傷 症狀,肌肉拉傷 痛,肌肉拉傷 看什麼,肌肉拉傷 處理,肌肉拉傷 運動,肌肉拉傷 部位,肌肉拉傷怎麽處理,肌肉拉傷熱敷,肩膀拉傷怎麼辦,運動完 肌肉拉傷,肌肉拉伤,肌肉拉伤 前臂,肌肉拉伤 剧痛,肌肉拉伤 原因,肌肉拉伤 原理,肌肉拉伤 多久会好,肌肉拉伤 影响,肌肉拉伤 复健,肌肉拉伤 恢复,肌肉拉伤 时间,肌肉拉伤 无力,肌肉拉伤 热敷,肌肉拉伤 症状,肌肉拉伤 痛,肌肉拉伤 看什么,肌肉拉伤 处理,肌肉拉伤 运动,肌肉拉伤 部位,肌肉拉伤原因,肌肉拉伤怎么办,肌肉拉伤怎么处理,肌肉拉伤治疗,肌肉拉伤热敷,肌肉拉伤症状,肌肉拉伤舒缓,肩膀拉伤,肩膀拉伤怎么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RoEewnRjww/hqdefault.jpg)
魚際 在 KIMIK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KIMIKO #KIMIKOStudio #KimiBarre美型運動
熊讚健康操動作分解
Part A
1.提肩胛
50+容易因老化、傷害造成肩關節活動度下降,肩胛骨強化相當重要
動動肩胛骨、慢慢增加心跳率、小範圍動作+大範圍移動,漸進式讓上半身動起來。
此部分主要動作肌肉群:
由大小菱形肌帶動肱二頭肌、肱三頭肌活動,進而避免造成肩關節負擔
2.提肩胛+夾鼠蹊+手指靈活度訓練
50+因老化,反應速度下降,此部份著重加強動作控制、靈活度
活動肩胛骨、動動手指、收緊下腹
利用關肋骨+夾鼠蹊動作同時作用
減輕膝關節負擔,強化神經反應速度
此部分主要動作肌肉群:
由大小菱形肌帶動肱二頭肌、肱三頭肌作用,手部蚓狀肌群及大小魚際肌收縮,帶動上半身大範圍動作
3.肩胛骨+關肋骨訓練
腹橫肌爲軀幹的中心支柱,是人體的隱形馬甲,強化腹橫肌增加軀幹穩定度及支撐力
關關肋骨、強化腹橫肌、穩定肩胛骨
手臂展開保持平衡,先熟悉上半身動作後,漸進式加入下半身動作,安全又有趣的增強心肺功能
此部分主要動作肌肉群:腹橫肌,大小菱形肌
重複Part A中的1.2部份,加入腳部動作,強化身體力量,增加上下半身肢體協調性
同時加強平衡能力
Part B
上下扭轉訓練
50+族群協調能力相對退化,從慢到快循序漸進的增加動作難度,可達到提升肌力、平衡及動作控制及協調能力
上下肢伸展同時加入軀幹伸展,帶入胸、腰、臀、腿同時動作
由快到慢,藉由加速動作,一舉提高心跳率
此部分主要動作肌肉群:大小菱形肌、腹內外斜肌、腹橫肌、臀部旋轉肌群(臀中肌)
Part C
全身性動作
50+族群協調能力相對退化,從從慢到快動作,可循序漸進的增加難度,提升肌力、平衡能力、動作控制、協調能力
經由雙手磨擦小動作,強化上肢調能力,從慢到快的連續動作,增加下肢肌力、強化心肺耐力及重心轉移能力
此部分主要動作肌肉群:三角肌、肱二頭肌、大小菱形肌、股四頭肌、內收長肌、內收短肌
Part D(轉換段落)
經由慢速、全身性伸展達到舒緩效果
經由關肋骨、提肩胛、夾鼠蹊三個核心主要動作,帶動全身前後左右方向的伸展
此部份主要動作肌群:肩關節旋轉袖肌群、胸大肌、胸小肌、闊背肌、豎脊肌、腹橫肌、腹內外斜肌
重複以上第一、第二段動作直到音樂結束
YouTube Channel:
https://bit.ly/2x2hW7O
OFFICIAL WEBSITE:
https://KIMIKO.com.tw
INSTAGRAM:
KIMIKO 👉🏻 https://bit.ly/3axiYpY
KIMIKO Studio 👉🏻 https://bit.ly/2xNEn0I
KimiBarre 👉🏻 https://bit.ly/2xSJrRs
Facebook
https://bit.ly/3asH45j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qVi8IiXFpI/hqdefault.jpg)
魚際 在 KIMIKO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KIMIKO #KIMIKOStudio #KimiBarre美型運動
熊讚健康操動作分解
Part A
1.提肩胛
50+容易因老化、傷害造成肩關節活動度下降,肩胛骨強化相當重要
動動肩胛骨、慢慢增加心跳率、小範圍動作+大範圍移動,漸進式讓上半身動起來。
此部分主要動作肌肉群:
由大小菱形肌帶動肱二頭肌、肱三頭肌活動,進而避免造成肩關節負擔
2.提肩胛+夾鼠蹊+手指靈活度訓練
50+因老化,反應速度下降,此部份著重加強動作控制、靈活度
活動肩胛骨、動動手指、收緊下腹
利用關肋骨+夾鼠蹊動作同時作用
減輕膝關節負擔,強化神經反應速度
此部分主要動作肌肉群:
由大小菱形肌帶動肱二頭肌、肱三頭肌作用,手部蚓狀肌群及大小魚際肌收縮,帶動上半身大範圍動作
3.肩胛骨+關肋骨訓練
腹橫肌爲軀幹的中心支柱,是人體的隱形馬甲,強化腹橫肌增加軀幹穩定度及支撐力
關關肋骨、強化腹橫肌、穩定肩胛骨
手臂展開保持平衡,先熟悉上半身動作後,漸進式加入下半身動作,安全又有趣的增強心肺功能
此部分主要動作肌肉群:腹橫肌,大小菱形肌
重複Part A中的1.2部份,加入腳部動作,強化身體力量,增加上下半身肢體協調性
同時加強平衡能力
Part B
上下扭轉訓練
50+族群協調能力相對退化,從慢到快循序漸進的增加動作難度,可達到提升肌力、平衡及動作控制及協調能力
上下肢伸展同時加入軀幹伸展,帶入胸、腰、臀、腿同時動作
由快到慢,藉由加速動作,一舉提高心跳率
此部分主要動作肌肉群:大小菱形肌、腹內外斜肌、腹橫肌、臀部旋轉肌群(臀中肌)
Part C
全身性動作
50+族群協調能力相對退化,從從慢到快動作,可循序漸進的增加難度,提升肌力、平衡能力、動作控制、協調能力
經由雙手磨擦小動作,強化上肢調能力,從慢到快的連續動作,增加下肢肌力、強化心肺耐力及重心轉移能力
此部分主要動作肌肉群:三角肌、肱二頭肌、大小菱形肌、股四頭肌、內收長肌、內收短肌
Part D(轉換段落)
經由慢速、全身性伸展達到舒緩效果
經由關肋骨、提肩胛、夾鼠蹊三個核心主要動作,帶動全身前後左右方向的伸展
此部份主要動作肌群:肩關節旋轉袖肌群、胸大肌、胸小肌、闊背肌、豎脊肌、腹橫肌、腹內外斜肌
重複以上第一、第二段動作直到音樂結束
YouTube Channel:
https://bit.ly/2x2hW7O
OFFICIAL WEBSITE:
https://KIMIKO.com.tw
INSTAGRAM:
KIMIKO 👉🏻 https://bit.ly/3axiYpY
KIMIKO Studio 👉🏻 https://bit.ly/2xNEn0I
KimiBarre 👉🏻 https://bit.ly/2xSJrRs
Facebook
https://bit.ly/3asH45j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9HGiZhv_40/hqdefault.jpg)
魚際 在 咽喉痛經常按摩魚際穴,可促進血液循環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當我們攤開手掌,在大拇指根部有塊肌肉明顯突起,這個地方叫做「大魚際」。在這塊突起肌肉的中間,也就是從大拇指根部和手腕連線中點,就是「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