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業配文*****
這兩天看到一篇英國衛報的文,長知識了。
比如說,你知道全世界只有三種生物有更年期嗎?一個當然是人類,另外兩個,你以為是猩猩之類的嗎?錯!一個是殺手鯨,killer whale, 一個是短肢領航鯨short-finned pilot whales。
WTF!
難怪我更年期開始以後,覺得自己越來越像鯨魚。
文裡還說,為什麼這麼少生物會有更年期,是因為在自然環境裡,當你沒有繁殖下一代的功能之後,基本上沒有存在的必要!
WTF!!
還有還有,文裡還說,為什麼人類女性會有更年期,有所謂的”祖母論”。就是人類女性,雖然沒有繁殖下一代的功能了,但是對她們的孩子及孫子還是很有用。所以人類女性才會活過更年期。
WTFFF!!!
但作者也指出,“祖母論”,受到很多科學家質疑,因為根據一分研究狒狒跟獅子的報告指出, 沒有祖母的小狒狒跟小獅子活得沒有比較不好。
我哩!
隨便啦,我管你是為什麼,但文裡有一點我倒是毫不懷疑,就是更年期成為問題是二十世紀的事,這是因為人類的平均年齡越來越長,女性在更年期後,還要再活二三十年很尋常,所以如何降低更年期不適及更年期間及之後的保養才會變成熱門話題。
我會去看這篇文,是因為這個作者跟我一樣有肌腱炎的問題。每次去按摩,只要按到腳踝跟小腿後側的阿基里斯腱就痛到唉唉叫。她也跟我一樣,以為是跑步過度造成的。但看了文章,我才理解,其實是因為更年期我在流失膠原蛋白的緣故。
根據美國皮膚科醫學會(AAD)的說法,女性在更年期的前五年,皮膚會流失30%的膠原蛋白,接下來大概是每年流失2%.這解釋了我為什麼搬回台灣,感覺皮膚比以前還乾的疑惑。
但膠原蛋白不是只使皮膚保持彈性,皺紋較少,它還是韌帶的主要成份,這解答了我為什麼過去幾年,肌腱炎老是復發,及關節老是卡卡的感覺。
我以前不知道,但我現在知道了,所以現在能補充膠原蛋白的食物就卯起來吃。基本上是維他命C跟胺基酸,攝取、橘子,橄欖菜,草莓都不錯。
那如果想要直接又方便,那就試試今天推薦的由健康設計家推出的 #漾采凍精萃。 它是做的像果涷一樣,我都放冰箱,當下午的點心吃,口感很像加了野莓汁的果涷,裡面的主要成分有專利小分子的膠原蛋白,還有多種日本出品珍貴美妍元素,維生素C,維生素E,還有神經醯胺。
更特別的是,健康設計家首創的「新型態複方」技術,讓搭配的七種高品質成分組合相輔相成,讓珍貴的成分都能更完整的被吸收。
這七種成分並不是隨便亂加的,而是經過實驗室長期測試研究,確實有相輔相成的效果,能夠由內而外調整體質,尤其是來到更年期,更注重的是從根本的改善與保養,
漾采凍精萃中溫和的成分,能帶你維持健康、展現自信美麗的效果。
官網有分享保健知識,而且線上直接訂超方便 ▶︎▶︎▶︎ https://wenk.io/w04sQf66
Facebook 搜尋 ▶︎▶︎▶︎ PrimePlus 健康設計家
Instagram搜尋 ▶︎▶︎▶︎ @primeplus_tw
PS 另外一個更年期造成的,其實也已經困擾我一陣子的,是XX部位很乾。不是我不敢講,我是怕講了以後,臉書以為我要幹嘛,就把我們粉專做記號之類的。但我很希望有類似問題的朋友來交流一下,所以就私訊我吧!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北海道四面環海,被道南的日本海域、道北的鄂霍次克海域、道東及道西的太平洋海域包圍,各個海岸都有獨特的氣候,適合不同的海產生活。 位於道北的羅臼,在知床半島的東南部,面對根室海峽,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冬天有鯨魚、海豹在鄂霍次克海出沒,冰塊繞過知床半島,流到羅臼的已經是細碎流冰,漁民仍可以捕魚。夏天更是...
鯨魚 繁殖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疫情期間,動物都活過來了】
昨天看到一則新聞,政府宣布全國防疫三級警戒,台北市立動物園暫時關閉,結果動物們全都跑出來曬太陽。
連一向害怕人群的雲豹也緩步走向沒有遊客駐足的玻璃窗前趴著,目光炯炯,精神抖擻。
動物園方表示,少了遊客干擾,生性敏感的草食動物們放下戒心,悠閒到活動場中央活動筋骨;大河馬愜意將屁股坐在水池底,舒服地泡水消暑。
這則新聞讓我突然有感而發,淺談一下早先自媒體們吵得如火如荼的「環保」一事。
—
近年提倡環境保育,我經常會見到各大報導或 KOL 要求眾人不可以對動物「做些什麼」,像是不准開冷氣、不准吃肉、不准去某字母水族館玩等等。
然而,正是上述種種看起來「很複雜的規矩」,反使某些對環境意識原本就不怎麼高昂的群眾徒生反感,心想倘若搞環保還要奉行這麼多規矩,我才不想把人生活得這麼累咧!
環保人士各個立意良善,可一味治標的結果,倒意外形成老子《道德經》中所述的「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意即越多禁忌規矩,就越多人想要破壞,又或者根本記不清楚要遵守什麼,結果變得更混亂,最後索性就不遵守了。
環境教育和人生一樣,都是需要化繁為簡的。(這什麼雞湯話)
想和大家分享我前陣子看的紀錄片《這一年,地球變得不一樣》(The Year Earth Changed),這部作品就是驗證了我的觀點:
如果你想珍惜動物,請先捨棄一切條條框框,從一個超級簡單的「心念」開始做起。
這心念僅有三個字:不打擾。
—
《這一年,地球變得不一樣》是 Apple TV+ 原創節目,特別選在「世界地球日」推出,已經上線很久了。
製作團隊從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初始的 4 月開始起跑,和全球超過 160 個團體與研究組織合作、取得他們從未公開過的學術報告,並且和各地攝影團隊遠端配合,用無人機在超過 30 個城市進行空拍。
片中以實際數據搭配真實畫面,讓觀眾見到在疫情肆虐下,「少了人類干擾」的五大洲動物們,他們竟悄悄復甦起來、各個生龍活虎。
紀錄片找來知名自然歷史學家 #大衛艾登堡 配音,他是英國女王的摯友、是英國有「國寶」之稱的 BBC 金牌廣播製作人。
連大衛艾登堡看完這部紀錄片都驚嘆:「當我看見企鵝竟然在馬路上行走、鯨魚以新的碰頭方式溝通,竟然讓我得到從未有過的療癒慰藉。」
—
片中見到,因爲封城隔離的緣故,很少人跑去海灘,母海龜終於能在不受打擾的環境下產卵,海龜們願意走出來讓龜殼曬曬太陽,死亡率大幅減少。
沒有觀光客搶拍照的獵豹,牠們總算可以在捕獲獵物後,輕聲叫喚幼豹來享用。
鯨魚們在沒有郵輪干擾後,牠們獨享海域、擁有更頻繁的交談,還發展出新的溝通方式;還有水豚,牠們竟大方出沒在南美洲郊區進行繁衍。
至於黑腳企鵝,平常白天海邊人潮太多,牠們只敢在晚上捕魚,小企鵝一天通常只吃一餐晚餐。
現在海邊人變少,沒什麼人衝浪跟潛水,企鵝爸媽就可以白天跟晚上出門兩次,小企鵝一天能吃上兩到三餐,存活率提升。
—
日本著名景點奈良公園及東大寺,每年有多達 1,300 萬遊客到訪。
疫情發生後,許多日媒都指出奈良小鹿「沒東西吃」、各個變得瘦削,但是《這一年,地球變得不一樣》所呈現的畫面卻沒有如此蒼白。
真相是,只要人類不要忙著干涉,生命會自尋出路。
片中見到,當小鹿們沒有仙貝可討食,牠們遂展開群體遷徙,儲存在基因裡的原始本能帶著牠們走了 2.5 公里回到古早覓食的地點。
從被動化為主動,奈良鹿回歸自然生存法則,牠們肌肉變得結實,毛色因曝曬在陽光下而變得透亮、健康度大幅上升。
—
這部紀錄片讓我不只驚訝生態轉變,更覺悟到人類的自以為是。
我們常常自認對動物友善,誤解所謂的「不打擾」就是「靜靜旁觀」與「不要獵捕」就好。
殊不知,我們登山健行所發出的聲響、潛水踢打時產生的波動,全部都在影響著動物們的情緒、繼而影響他們的生活作息。
正因感受到沒有人類的影響、動物們繁殖力增強,片中部分動保團體不再想著「增加規矩」,而是開始思考想「減少」郵輪交通、規劃潛水與登山人數的數量、每年關閉沙灘數日。
這才明白,試圖和野生動物共生的方式,不過就是「別吵他們」,只要懷抱著這項前提去思考,你自然就會做出保育環境正確的選擇。
-
可話說回來,要做到不能登山、不能衝浪、不能潛水未免強人所難,因此我們能做的,或許就是在從事這些活動時若看到小動物,就盡量主動和他們保持距離吧。
台北市立動物園的新聞出來後,看到底下有網友說可以考慮動物園也來個「週休二日」,讓動物們可以稍微休息。
恩,好像是個不錯的選擇?
畢竟曾去動物園參觀,就常常看到雲豹、石虎都在籠子後方繞圈圈,乍看挺像人群恐懼症,看得有些不忍心,最後和朋友速速離開。
Taipei Zoo 臺北市立動物園
鯨魚 繁殖 在 海洋委員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以為這是來自異世界的蛋嗎⋯⋯
喔不,這是成千上萬的「小精靈」!(發動魔法卡
日前有名潛水員在挪威西海岸海域中發現了一顆寬度約一公尺的巨型果凍球體,就這樣漂浮在海中,附近也不見其他生物敢靠近,就像來自異世界的異形蛋一樣。
而生物學家也為了解開謎團,隻身前往當地海域對其進行採樣,後續透過DNA解析才發現,原來這神似異形蛋的球體,是「南方寬尾魷魚」的卵囊!
魷魚媽媽在繁殖過程中,會利用自身分泌出的黏液製作出巨大卵囊,就像胚胎一樣,藉以保護魷魚寶寶們受到掠食者的侵害,而每個卵囊當中可是含有成千上萬顆的魷魚卵唷!
正所謂團結力量大,小蝦米吃大鯨魚!
管你是滅盡龍還是青眼究極龍,在我魔法卡增殖的面前你也只能乖乖領便當啦(茶
《特別感謝 Discovery頻道 授權提供影片》
鯨魚 繁殖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北海道四面環海,被道南的日本海域、道北的鄂霍次克海域、道東及道西的太平洋海域包圍,各個海岸都有獨特的氣候,適合不同的海產生活。
位於道北的羅臼,在知床半島的東南部,面對根室海峽,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冬天有鯨魚、海豹在鄂霍次克海出沒,冰塊繞過知床半島,流到羅臼的已經是細碎流冰,漁民仍可以捕魚。夏天更是海產的豐收期,漁船連群結隊出海。當地有三分之一的家庭都是從事漁業工作,鱈魚、海帶、三文魚、海膽及墨魚等都是名產。鄂霍次克海因為水溫低,海洋生物需要厚脂肪保暖,是故這裏出產的海產,都特別肥美。
在札幌市的海味はちきょう,是專營羅臼一帶海產的居酒屋。以漁夫之家作主題,牆上掛上圓形玻璃浮球,入口處有羅臼一代又一代的漁民照片,室內掛着航海地圖及以海洋為主題的暖簾,氣氛熱鬧。平日也要預早一星期訂位,相當受歡迎。之前的老闆為漁民,深知出海是一件很危險的工作,因此藉餐廳教客人品味海產同時,也要記住漁民在背後默默耕耘。
當然,這兒海產是主角。
其中必吃的是羅臼特產葡萄蝦,被北海道人冠以「幻之蝦」的美名。這兒是札幌少數可以吃到「幻之蝦」的地方。葡萄蝦身顏色偏紫,蝦頭更有近乎瘀青的紫色蝦膏,最高檔的是蝦頭及蝦身都透出酒紅色的光澤。
葡萄蝦主要產自知床羅臼的深海,活在寒冷海水中,身體特別肥美扎實,由於數量稀少,同等身形的牡丹蝦一隻約 800円,葡萄蝦則要 2800至 3000円一隻!
把葡萄蝦煮熟太浪費,做刺身就最滋味,蝦身顏色雪白,且透出晶瑩光澤,蝦肉厚實,質地爽口,蝦肉還帶天然的膠質,黏着牙齒,鮮甜無比!蝦頭更是寶,大力吸啜,可品嘗紫色的蝦膏,味道濃郁得化不開,居酒屋也會替客人把蝦頭放到炭爐上燒至香脆,連殼咬嚼,又是另一番滋味。
一隻蝦,食法多變又滋味,已叫人大開眼界。之後送上來的還有「幻之蟹」,是同樣在夏季當造的花咲蟹,盛產於根室,殼上長有硬直的尖刺,煮熟後全身赤紅,蟹膏較淡,但肉質厚實鮮甜;還有一種「幻之鮭」,即「鮭兒」,即是沒有生育能力的野生三文魚,營養沒有消耗在繁殖中,脂肪比例比一般三文魚高十倍,一萬條裏就只有一條,不過當造期在十月,暫時還沒有供應。
另一名物是「魚花」魚「ほつけ」,牠們也有出沒在日本其他地方,但羅臼的「魚花」魚因為生長在寒冷的水域,肉質特別厚實,油脂豐潤,口感滑溜有彈性,比產區的來得肥美鮮甜。烤「魚花」魚一夜乾也是這裏的招牌菜,一夜乾是現成貨,在羅臼的工場製作好後放入真空袋,客人點菜時,餐廳就把魚放到炭爐上烤成金黄,油脂嗞嗞作響,令人垂涎欲滴。
海味はちきょう羅臼海產的最大特點是新鮮,店家把海鮮的原味帶出,所以烹調手法及調味都不花巧,例如湯煮喜知次魚,做法簡單,以羅臼名產昆布煮成湯汁,再加入魚同煮。湯汁混合昆布的鮮味及喜知次魚的精華,鮮甜得媲美熬煮多個小時的高湯。魚的脂肪甘香,肉質嫩滑,一咬即化,好吃得不得了。居酒屋還有一個招牌三文魚子飯——首先送到客人面前的是一碗白飯,好戲在後頭,服務員抱着裝了半滿三文魚子的大鐵碗出場,然後一羮羮的把三文魚子加到飯面,每加一羮,都會以響亮的聲線報數:「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大匙!快要滿瀉。不過要吃這個魚子和飯比例失衡的丼,並非有錢就得,客人事前需要向店家約法三章,必須要承諾把魚子及米飯都吃光,店家才肯出菜,以示對漁夫及農夫的尊重。這種對海洋的看法,令漁民和食客,拉近了一步。
海味はちきょう
地址:北海道札幌市中央區南 3条西 3都 ビ ル1F
電話:+ 81 11 222 8940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六 6pm-12mn;周日 5pm-11pm
編輯:黃愷晴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鯨魚 繁殖 在 鯨魚種類介紹、鯨壽命、鯨魚繁殖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鲸是海洋哺乳动物中鲸目生物的名字,又分为齿鲸类和须鲸类,鲸目之下包括有海豚科。鲸的表皮下有极厚的脂肪层,即鲸油,它可以使鲸体保持温暖, ... ... <看更多>
鯨魚 繁殖 在 鯨魚種類介紹、鯨壽命、鯨魚繁殖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鲸是海洋哺乳动物中鲸目生物的名字,又分为齿鲸类和须鲸类,鲸目之下包括有海豚科。鲸的表皮下有极厚的脂肪层,即鲸油,它可以使鲸体保持温暖, ... ... <看更多>
鯨魚 繁殖 在 最適合鯨魚繁殖生育、餌食豐富的慶良間海域,每年12月中旬 ... 的推薦與評價
最適合鯨魚繁殖生育、餌食豐富的慶良間海域,每年12月中旬到4月初旬都有眾多鯨魚造訪,是著名的賞鯨勝地。 而座間味島上的稻崎瞭望台別名又叫「鯨魚瞭望台」,賞鯨業者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