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本來有幾座可以調節極端氣候暴雨的湖,
這些湖本來都是現在滯洪池總和的幾倍大。
被填掉後,過去這些湖的附近區域就開始淹水。
但是,這些湖在什麼時候被「填掉」的呢?
1970年代末,到1990年代中。
研究氣爆的遠因時,那時候我們得到的結論和這次仍然相像。高雄過去都市規劃幾乎是零,放任都市開發跨過綠帶和生態,最終釀成災害。後繼者才要想怎樣花錢用「人工」滯洪池方式治水,真的只是諷刺。
然後,這個時期掌權的那個政黨,現任黨主席(還當過高雄市長,有白賊的封號)的夫人還跳出來說「老天有眼」....這個政黨還能存在高雄,真的是污辱我們高雄人。
#那些年他們一起填掉的湖泊
#一張圖看懂為什麼要蓋滯洪池
文:三民惟新 陳柏惟、鳳山李雨蓁 Lí Ú-chin
823與828兩次大水,滯洪池的作用又被熱烈討論,前幾篇文章,我們已經提到滯洪池只是防洪體系的一部分,沿海地區更需綿密的「海綿城市」綜合規劃。
但,高雄絕對需要滯洪池,滯洪池也的確發揮良好作用。只是滯洪池適合蓋在哪邊?滯洪量為什麼還不夠?為什麼有些地方近年來下雨必淹? 繼續看下去,你應該就會有恍然大悟的感覺了!
#原來百湖密佈的曹公圳灌溉區
高雄平原為下淡水溪(高屏溪),以及較小的後勁溪、愛河和前鎮河-鳳山溪等河川沖積而成。然而,冬夏雨量分佈不均,旱澇差異頗大,影響農業發展。
1837年,曹謹出任鳳山縣令時自下淡水溪引溪水,築圳道,連接河川與古埤塘,總長130多公里。沿線密佈半人工的大型埤塘,包括內惟埤、金獅湖、九番埤、檨仔林埤、本館埤、寶珠溝埤、阿彌陀埤、田寮埤、菜公埤、草衙埤、潑皮湖、草潭埤、觀音湖埤和面積最大的大埤(現澄清湖)與蓮池潭。
曹公圳的灌溉與洪泛調節功能一直持續到20世紀末,也就是說,直到不久之前,高雄平原可說是小型埤塘遍佈,點綴數座較大湖泊的綠野湖區。若這些湖沼全都保留與城市規劃共存,大高雄將可說是「百湖之城」!
#20年間高雄湖區摧毀殆盡
若我們追蹤高雄歷史地圖與文史紀錄,直到1970年代左右,北高雄的湖泊區大致上都還保存完好,但卻在1970年代末~1990年代中之間,幾乎全遭摧毀,以下分別介紹:
1. 小貝湖
大小貝湖古稱「大埤」,原本是水位高低差距很大的調節性埤塘,1940年左右,大埤北池東北邊加築堤防成為大湖,成為有蓄水作用的平原水庫。而南池仍是旱澇季節水位高低起伏,可用於調節洪患(因此古代空拍圖水位每張都不同)。
二戰後,台灣省向農田水利會租用大埤北池,並加以整修美化,因湖中盛產大型貝蛤,此時被稱為「大貝湖」,南池則被稱為「小貝湖」。
也因周邊湖光優美,1958年台灣省觀光事業委員會指定為觀光區,周邊土地也陸續被徵收,雖然水廠方反對水庫保護區被挪用,但周邊陸續興建了國防部管理的蔣介石行館區、高爾夫球場、救國團青年活動中心.....據曾浩雄技師回憶,高爾夫球場是當時黨國權貴聚會場所,而蔣緯國等「皇親國戚」每年冬季會到澄清湖來打獵(西伯利亞飛來避寒的水鳥),可以說是殖民政權的南國小樂園。
相對來說,小貝湖就顯得庶民許多,仍然由農田水利會管理,至1970年代仍發揮水利調節作用。但1980年代長庚醫院取得十多公頃土地,填平小貝湖中央興建高雄長庚醫院。接著1990年代中,勞工育樂中心與澄清湖棒球場填平剩餘的小貝湖北側地帶。小貝湖殘跡自此只剩下一長庚醫院後方的一個小水池。1990年代後澄清路周邊開發日盛,但卻屢次淹水,因果關係不免讓人懷疑。
2. 內惟埤
原本的內惟埤從鐵路延伸到中華路,呈現L型,但1990年代隨著41期重畫區開闢,中華藝校,美術館和周邊建地的興築陸續將湖區填平。 1994年美術館開幕時,內惟埤基本上已經消失,甚至淪為傾倒建築廢棄物的荒地。
3. 本館埤、寶珠埤
北高雄除了內惟埤、覆鼎金埤(金獅湖)以外最大的埤塘就是東三民的本館埤與寶珠埤,均是攔阻愛河河水所成的半人工埤塘。在1970年代東三民人口快速增長時,此兩湖用地還未被侵蝕。
但1980年代開始,北高雄大量開發道路與重劃區,此兩湖以及更多小型埤塘(如菜公埤、阿彌陀埤、檨仔林埤等)陸續在1990年代中以前被填平消失或大幅縮小。但後來幾次大雨,嚴重淹水區和這些埤塘有相當重疊性。只是新來的居民或許都不知家園原先屬於湖沼。
#滯洪池不過是恢復古代埤塘的部分功能
在1990年代的大開發大填土後,2000年代開始,高雄治水政策大改變,從圍堵築堤的思維轉變為還地、滯洪。
2000年「美術館生態濕地」完成,位置就在過去內惟埤上,只是面積已經縮小十倍。2006年第一座專用滯洪池「本和滯洪池」完工,所在位置可說是過去本館埤殘留的小小一塊,2014年檨仔林埤濕地恢復了「檨仔林埤」部分功能,最後施工中的三民十全滯洪池就在被填平的寶珠埤旁,這些都只是恢復愛河-曹公水系的蓄洪調節功能而已。
昨天,高雄前市長夫人(1990年至1998年執政)在台北幸災樂禍地說高雄淹水是「老天有眼」。但其實,1990年代市府與建商開心的填平埤塘時,老天更看在眼裡,天罰不分藍綠,只是苦了無辜的市民。
在戰後,高雄長期缺乏全市通盤計劃,後來雖然多次進行市地重劃,卻無更高層次思維。破壞北、東高雄水系只用了十多年時間,重建可想而知必須要更久。
單一座小貝湖(40公頃)、內惟埤(30公頃)面積就分別是寶業滯洪池、本和滯洪池的十倍。試問填掉一座湖應該要蓋幾座滯洪池?12年來的滯洪池建設當然還不夠,我們呼籲政治人物應該以90年代的錯誤規劃為鑑,深定反省,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讓高雄的水利建設做到更好!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鳳 山縣 城 殘跡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那些年他們一起填掉的湖泊
#一張圖看懂為什麼要蓋滯洪池
文:三民惟新 陳柏惟、鳳山李雨蓁 Lí Ú-chin
823與828兩次大水,滯洪池的作用又被熱烈討論,前幾篇文章,我們已經提到滯洪池只是防洪體系的一部分,沿海地區更需綿密的「海綿城市」綜合規劃。
但,高雄絕對需要滯洪池,滯洪池也的確發揮良好作用。只是滯洪池適合蓋在哪邊?滯洪量為什麼還不夠?為什麼有些地方近年來下雨必淹? 繼續看下去,你應該就會有恍然大悟的感覺了!
#原來百湖密佈的曹公圳灌溉區
高雄平原為下淡水溪(高屏溪),以及較小的後勁溪、愛河和前鎮河-鳳山溪等河川沖積而成。然而,冬夏雨量分佈不均,旱澇差異頗大,影響農業發展。
1837年,曹謹出任鳳山縣令時自下淡水溪引溪水,築圳道,連接河川與古埤塘,總長130多公里。沿線密佈半人工的大型埤塘,包括內惟埤、金獅湖、九番埤、檨仔林埤、本館埤、寶珠溝埤、阿彌陀埤、田寮埤、菜公埤、草衙埤、潑皮湖、草潭埤、觀音湖埤和面積最大的大埤(現澄清湖)與蓮池潭。
曹公圳的灌溉與洪泛調節功能一直持續到20世紀末,也就是說,直到不久之前,高雄平原可說是小型埤塘遍佈,點綴數座較大湖泊的綠野湖區。若這些湖沼全都保留與城市規劃共存,大高雄將可說是「百湖之城」!
#20年間高雄湖區摧毀殆盡
若我們追蹤高雄歷史地圖與文史紀錄,直到1970年代左右,北高雄的湖泊區大致上都還保存完好,但卻在1970年代末~1990年代中之間,幾乎全遭摧毀,以下分別介紹:
1. 小貝湖
大小貝湖古稱「大埤」,原本是水位高低差距很大的調節性埤塘,1940年左右,大埤北池東北邊加築堤防成為大湖,成為有蓄水作用的平原水庫。而南池仍是旱澇季節水位高低起伏,可用於調節洪患(因此古代空拍圖水位每張都不同)。
二戰後,台灣省向農田水利會租用大埤北池,並加以整修美化,因湖中盛產大型貝蛤,此時被稱為「大貝湖」,南池則被稱為「小貝湖」。
也因周邊湖光優美,1958年台灣省觀光事業委員會指定為觀光區,周邊土地也陸續被徵收,雖然水廠方反對水庫保護區被挪用,但周邊陸續興建了國防部管理的蔣介石行館區、高爾夫球場、救國團青年活動中心.....據曾浩雄技師回憶,高爾夫球場是當時黨國權貴聚會場所,而蔣緯國等「皇親國戚」每年冬季會到澄清湖來打獵(西伯利亞飛來避寒的水鳥),可以說是殖民政權的南國小樂園。
相對來說,小貝湖就顯得庶民許多,仍然由農田水利會管理,至1970年代仍發揮水利調節作用。但1980年代長庚醫院取得十多公頃土地,填平小貝湖中央興建高雄長庚醫院。接著1990年代中,勞工育樂中心與澄清湖棒球場填平剩餘的小貝湖北側地帶。小貝湖殘跡自此只剩下一長庚醫院後方的一個小水池。1990年代後澄清路周邊開發日盛,但卻屢次淹水,因果關係不免讓人懷疑。
2. 內惟埤
原本的內惟埤從鐵路延伸到中華路,呈現L型,但1990年代隨著41期重畫區開闢,中華藝校,美術館和周邊建地的興築陸續將湖區填平。 1994年美術館開幕時,內惟埤基本上已經消失,甚至淪為傾倒建築廢棄物的荒地。
3. 本館埤、寶珠埤
北高雄除了內惟埤、覆鼎金埤(金獅湖)以外最大的埤塘就是東三民的本館埤與寶珠埤,均是攔阻愛河河水所成的半人工埤塘。在1970年代東三民人口快速增長時,此兩湖用地還未被侵蝕。
但1980年代開始,北高雄大量開發道路與重劃區,此兩湖以及更多小型埤塘(如菜公埤、阿彌陀埤、檨仔林埤等)陸續在1990年代中以前被填平消失或大幅縮小。但後來幾次大雨,嚴重淹水區和這些埤塘有相當重疊性。只是新來的居民或許都不知家園原先屬於湖沼。
#滯洪池不過是恢復古代埤塘的部分功能
在1990年代的大開發大填土後,2000年代開始,高雄治水政策大改變,從圍堵築堤的思維轉變為還地、滯洪。
2000年「美術館生態濕地」完成,位置就在過去內惟埤上,只是面積已經縮小十倍。2006年第一座專用滯洪池「本和滯洪池」完工,所在位置可說是過去本館埤殘留的小小一塊,2014年檨仔林埤濕地恢復了「檨仔林埤」部分功能,最後施工中的三民十全滯洪池就在被填平的寶珠埤旁,這些都只是恢復愛河-曹公水系的蓄洪調節功能而已。
昨天,高雄前市長夫人(1990年至1998年執政)在台北幸災樂禍地說高雄淹水是「老天有眼」。但其實,1990年代市府與建商開心的填平埤塘時,老天更看在眼裡,天罰不分藍綠,只是苦了無辜的市民。
在戰後,高雄長期缺乏全市通盤計劃,後來雖然多次進行市地重劃,卻無更高層次思維。破壞北、東高雄水系只用了十多年時間,重建可想而知必須要更久。
單一座小貝湖(40公頃)、內惟埤(30公頃)面積就分別是寶業滯洪池、本和滯洪池的十倍。試問填掉一座湖應該要蓋幾座滯洪池?12年來的滯洪池建設當然還不夠,我們呼籲政治人物應該以90年代的錯誤規劃為鑑,深定反省,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讓高雄的水利建設做到更好!
鳳 山縣 城 殘跡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灣好過日
#新春帶你遊台灣:恆春縣城
左營楠梓翰-李欣翰
最近承蒙蘋果日報報導本人為:「23歲(!?)的李欣翰,中正大學勞工關係學系畢業.....籌辦『台灣好過日』協會」。既然媒體都這麼抬舉本協會,適逢新春,好過日作者群和特派員,就輪流實踐「台灣好過日」的精神,帶你遊台灣~
當然,這專題不是四處去玩這麼簡單,我們將以「高雄看天下」的視野,把四處走訪的正負面觀察,帶回參照高雄的現況。
今天的第一站,就是好像高雄人後花園一樣的國境之南:恆春。
我們的 #左營舊城 正準備透過 #見城計畫 重現歷史現場,但鳳山縣舊城還不是台灣保留最好的古城池,原四門尚缺西門,大概只能排在第二。
台灣唯一留下四座城門和最高比率城牆的,就是恆春城。說到此城,和我們高雄不無關係,恆春舊稱琅𤩝,原屬鳳山縣管轄。但天高縣令遠,在清國時代,鳳山縣大概也管不到這裏。
直到發生牡丹社事件後,沈葆楨在1874年被清國派來臺處理海防與善後事宜,為了強化防禦四處考察後,選定「車城南十五里之猴洞」為縣治,因此處四季如春,縣名就訂為「恆春」。
恆春城在5年後,1879年完成,城牆長度約2600公尺,和左營舊城長度約2767公尺其實差不多。設有又稱「明都門」的南門(去墾丁路上一定會看到那個),以及東門、北門、西門。
好過日今天要帶大家走訪的兩座城門是東門和西門。東門到南門中間的城牆,目前是恆春城主要可步行的城桓。然而,城牆中間被恆春國中操場截斷,因而在2010年時,屏東縣政府委託高雄的 #張瑪龍+#陳玉霖建築師事務所 興建了一段「#漂浮城牆」,透過虛實相間的橋體,拓展了城牆的連結性。
橋之高度大致比照城牆磚造城堞尺度,以欄杆及遮陽格柵排列出抽象的城堞意象。基腳處以花崗石塊仿古城牆基部砌法,砌成高低台座地景。曾經獲得台北設計節「公共空間設計類」 金獎,是值得前往散步的景點。
然而可惜的是,行走在步道上,到了 #東門,就不能再過去了。東門和北門間城牆大致完好,但沒有可上去的路。類似「見城計畫」,屏東同樣爭取了再造歷史場域計畫,要以「殘跡保存」方式,而不是「原物複製」模式,讓古城可以環城一週。
同樣的,曾在《海角七號》中現身的 #西門,兩旁也保留一段可以登上的城牆。西門周邊較為繁榮,並有一座天然珊瑚礁形成的小山 #猴洞山,以及見證歷史的三山國王廟可走訪,是恆春自古以來的文教、信仰中心,在續集中我們會再來介紹周邊的歷史與美食。
在上世紀雅典憲章和威尼斯憲章原則公佈後,保留古蹟現況與歷史痕跡,不讓它繼續崩塌毀損,但不憑臆測複製重建如新,已是國際上古蹟保存的趨勢。如果能讓古城環城一週,串連東門的漂浮城牆與搶孤廣場、西門的猴洞山周邊史蹟、南門周邊的交通轉運與美食......勢必能有更深刻的歷史體驗。
好過日過去也帶大家去過韓國被列為世界遺產的 #水原古城,水原城保留比恆春、左營舊城更完整,只有被道路穿過的幾處城牆拆除,在復舊的過程,就用石頭低調的連結這幾處破口,讓環城步道能夠串連。在見城計畫動前,各位如果有路過恆春城,不妨也停駐走訪幾處舊城門,思考如何讓歷史風華再現~
#恆春 #漂浮城牆 #左營 #見城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