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剌加的華人|知史百家
安煥然
鄭和下西洋的部屬費信,在其所著的《星槎勝覽》〈滿剌加〉條中記說:滿剌加「男女椎髻,身膚黑漆,間有白者,唐人種也。」
由此可知,早在15世紀初期,就有華人留居此地了。
維多巴索博士在《馬來亞華人史》中引用葡萄牙人阿布奎的文獻說,滿剌加建國,這個地方完全靠過往的華舶貿易。維多巴素推斷,中國帆船是於每年正月或二月東北季風時,到來滿剌加,旋於四月或五月乘西南季風回航中國,所以他們有可能在滿剌加逗留數月之久。這是一種季候風帆船貿易的過境、流寓。
作為當時世界海貿最為廣泛的交匯地,滿剌加設有港務官(Shahbandar)。港務官的任務主要是接待來自各地的商船,引見商賈與首相會面,分配貨棧,發送物貨,安排宿舍和預定運貨的象隻,並徵收港口稅等。由於其任務及所涉區域廣泛,港務官設四名,其中一個是專門負責胡茶辣區域,其二是負責南印度馬拉巴沿岸、孟加拉灣及蘇門答臘北部等地,其三是巴林邦、爪哇及印尼群島,其四則是中國、琉球、占城、渤泥和暹羅等地。
為鼓勵各地商船到來,滿剌加不分種族、宗教,通常也委任有財勢的外國商人為港務官等要職,讓彼等在滿剌加的地位,享有社會流動的機會,充份顯示了滿剌加商業管理制度的開放性。在這其中,當有華人的港務官。
流寓滿剌加的華人當中,有的已受當地習俗影響。《閩都記》述說:「明永樂時,福州商人赴麻喇國者,有姓阮、芮、樸、郝等,往麻喇國多年,娶番婦生子,率之返國」。指出明代初期已有華人流寓此地,且與當地婦女通婚者,子嗣亦多屬混血種。這條文獻是一個追記的資料,真確與否尚待考證,但是,一般認為「峇峇」可能在滿剌加馬來蘇丹王朝時代就已出現。
另外,黃衷《海語》卷一〈滿剌加〉條,記其國「俗禁食豕肉,華人流寓或有食者,輒惡之,謂其厭穢也」。指出滿剌加住民多是穆斯林,而流寓其國的華人卻有吃豬肉。廣東南海人黃衷的《海語》完成於1536年,所述的華人情況,可能概括葡萄牙人佔領之前的事。
《馬來紀年》記述蘇丹茫速沙迎娶中國公主漢麗寶的故事。或許這只是個傳說,畢竟中國史籍並沒有記載這起佳事,卻也全非「純屬虛構」。根據阿布奎的《紀事》追述,滿剌加的第二任國王撒干達沙(Xaquendarsa)曾娶「華人船長大王」(the King of China’s Captain)的女兒。所以,是否傳說中的漢麗寶「公主」,會不會只是中國海商的女兒,此事有待推敲,但從文獻傳說中皆能窺探出滿剌加時期,華人已經到來此地的訊息。
根據葡萄牙人的文獻記載,16世紀初中國市場的需求,每年要購買來自滿剌加至少10艘的商船所載的胡椒量,而且每年約有8或10艘中國商船到來滿剌加。這些商船多為華商所經營。1509年,葡萄牙指揮官薛魁拉初抵滿剌加時,就曾被上級訓令,要特別留意華人,要去探聽關於華人的一切,包括他們住在什麼地方,距離有多遠,他們是否常來滿剌加,何時以何種商品前來滿剌加,每年來到的船數有多少等等問題。可以想見,當時中國帆船到來(或過境)滿剌加者,應不在少數。
薛魁拉初抵滿剌加時,就見有三艘中國帆船停泊在港外。可惜薛魁拉與滿剌加首相談判破裂,遁逃而未能與他們接觸。
至1511年,阿布奎親征滿剌加時,亦見有五艘中國帆船停靠在滿剌加港外。阿布奎與他們交談甚歡。這是「中、葡」之間第一次(非官方)的接觸。地理大發現後,中西勢力的第一次接觸是頗具意義的。它既不在中國,也不在西方,反而是在東西交匯之地的滿剌加,也反映了15至16世紀中國民間私自的海貿活動在滿剌加國的頻繁景像。
作者簡介:
安煥然,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華人族群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原副校長。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台灣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星洲日報》專欄作者。著作有《小國崛起:滿剌加與明代朝貢體制》(2019)、《文化新山:華人社會文化研究》(2017)、《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2010)、《本土與中國學術論文集》(2003)等。
黃奎博學歷 在 黎明柔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人來瘋
一個時代.三地人.三種對照
台灣的楊照、香港的馬家輝、大陸的胡洪俠
他們仨,唱出了時代的記憶,也唱出屬於我們的共同回憶
三個說故事的高手,以50年來最常用的22個日常詞彙
共同書寫公共話題中的私人記憶 從初戀、青春欲望到成長記事
譜出兩岸三地的共有記憶 時而感性陶醉、時而傷懷、時而驚奇、時而捧腹大笑……
台灣、香港、大陸開放後,彼此交流已密不可分。但在同樣的華人外表下,因文化歷史、成長環境、教育背景的不同,在思想觀念或生活行為上又有什麼異同?
透過台灣楊照、香港馬家輝、大陸胡洪俠這三位「五年二班」的嚴格「寫文」對照,精挑細選兩岸三地五十年來,22個日常生活詞彙,大至談台灣、香港、大陸;或是影響華人社會深遠的人物,如孔子、耶穌、瓊瑤;或是尋常生活一定會接觸的火車、電車、男廁所、報紙;或談及少年時代的初戀、女老師、女同學……
這個讓人眼睛一亮的「創意寫作」,對作者是考驗,對讀者卻是趣味恆生的閱讀經驗。三人連袂完成(或說彼此較勁)一個通過記憶互相對照的寫作,道出自己生命中種種的喜悅、疑惑或不堪,有私密的、社會的、國家的……我們將看到這一代人成長的三個社會。
作者簡介
楊照
本名李明駿,1963年生,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曾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臺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週報總編輯等職;現為《新新聞》週報總主筆、「博理基金會」副執行長,並為News98電台「一點照新聞」、BRAVO FM91.3電台「閱讀音樂」節目主持人。
著有長篇小說:《吹薩克斯風的革命者》、《大愛》、《暗巷迷夜》。 中短篇小說集:《星星的末裔》、《黯魂》、《獨白》、《紅顏》、《往事追憶錄》、《背過身的瞬間》。 散文集:《軍旅札記》、《悲歡球場》、《場邊楊照》、《迷路的詩》、《Cafe Monday》、《新世紀散文家:楊照精選集》、《為了詩》、《故事效應》。 文學文化評論集:《流離觀點》、《文學的原像》、《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夢與灰燼》、《那些人那些故事》、《Taiwan Dreamer》、《知識分子的炫麗黃昏》、《問題年代》、《十年後的台灣》、《我的二十一世紀》、《在閱讀的密林中》、《理性的人》、《霧與畫:戰後台灣文學史散論》、《如何做一個正直的人》、《想樂》。現代經典細讀系列:《還原演化論:重讀達爾文物種起源》、《頹廢、壓抑與昇華:解析夢的解析》、《永遠的少年:村上春樹與「海邊的卡夫卡」》。
近作:《我想遇見妳的人生》、《馬奎斯與他的百年孤寂:活著是為了說故事》
部落格:tw.myblog.yahoo.com/mclee632008/
微博:weibo.com/yangzhao63
馬家輝
1963年出生於香港,灣仔長大,中學畢業後,赴台升學,再赴美,再回港, 獲台灣大學心理學系學士,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科學碩士,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社會學博士。現為香港《明報》世紀副刊創意策劃,並替中港台報刊撰寫評論及隨筆,亦主持電視和電台節目,2008年獲《南方人物周刊》評選為「年度中國五十魅力人物」之一,2010年獲《南方都市報》評選為「年度深港意見領袖」。
結集作品包括《女兒情》、《都市新人類》、《心理學小品》、《流行學手記》、《在廢墟裡看見羅馬》、《消滅李敖,還是被李敖消滅?》、《消費者心理學》、《目迷.耽美1──江湖有事》、《目迷.耽美2──愛戀無聲》、《我們──關於這個時代的一些喜悅與憂傷》、《你們──關於這個時代的一些綺麗與崩壞》、《他們──關於這個時代的一些臉容與成敗》、《死在這裡也不錯》、《關於歲月的隱秘情事》、《明暗》、《日月》、《溫柔的路途》、《曖昧的瞬間》、《回不去了》、《中年廢物》等。
馬家輝的微博是
新浪:weibo.com/majiahui
騰訊:t.qq.com/majaihui
胡洪俠
生於1963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獲碩士學位。1992年至今供職深圳媒體機構,曾主編《深圳商報》「文化廣場」專刊,現任深圳報業集團副總編輯,《晶報》總編輯。
愛讀書,喜聚書,常寫書。著有隨筆、書話集《老插圖 新看法》、《微塵與暗香》、《百年百詞》、《給自己的心吃糖》、《書情書色》、《書情書色二集》、《夜書房》、《微書話》等,編有《1978 ~ 2008私人閱讀史》、《向閱讀致敬:深圳讀書月歷屆嘉賓回望與回訪》、《深圳日記》、《舊時月色》、《董橋七十》等。
黃奎博學歷 在 黃奎博- Interest 的推薦與評價
黃奎博 ,1993年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法學士畢業,現任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副教授(2007年2月起),亦為該校國際事務學院外交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社團法人對外關係協會秘書 ... ... <看更多>
黃奎博學歷 在 '23.04.26【觀點 世界一把抓】黃奎博 戴立安:台灣民眾身分 ... 的推薦與評價
主持人:政治大學外交系黃奎博教授來賓:資深民調專家戴立安主題:台灣民眾身分認同大調查台灣海峽要加寬了?節目時間:週三09:00am-10:00am本 ... ... <看更多>
黃奎博學歷 在 黃奎博學歷 :: 博碩士論文下載網 的推薦與評價
黃奎博 (Huang,Kwei-Bo);現任職務.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專任助理教授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兼任助理教授;最高學歷.美國馬里蘭大學博士;研究領域.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