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奇特的少女病例
這位快20歲的年輕女孩,住在中國廣東,長得很清秀,也很乖巧懂事。13歲時,有次感冒沒吃早餐,自行服用了藿香正氣液中成藥後,就趕到學校考試。考試中精神不濟,手脚心冒冷汗。之後人便開始很容易疲憊,念書、做作業時就手脚心冒冷汗,本來月經已經來了,也因此中斷了一年多。
14歲時,在學校暈倒,頭腦是清醒的,卻全身無力,眼睛看不到東西。接下來人變得更疲憊,不但説話走動累,連吃東西都無力,一頓飯要吃好兩三個小時,勉强吃一些東西下去。病人累到沒有辦法刷牙,結果牙齒幾乎都蛀光了,這讓吃東西更加困難。 15歲時, 更加虛弱,無法進食,到西醫院急診,7天内科住院治療無效,轉兒科住院30多天,依然沒有改善,勉强靠流質食物來維持。五年來,病人停學在家修養,大部分的時間都躺在床上,在家裏沒有什麽大的肢體動作,更別説出門了。病人睡眠時間很雜亂,常常早上五六點才睡,睡到下午五六點才起床。平時小便次數少,也好幾天才大便一次。中間在深圳尋求中醫看診多次,效果不彰。
怎麽治療?其實挺傷腦筋的,遠程看診本來就嚴重缺乏望聞問切的資訊,久虛的病人對中藥的反應往往也和一般人很不一樣,只好先以輕的中藥方來試探病人的反應,第一次開的藥方為:浮小麥、紅棗、炙甘草、遠志、酸棗仁、川芎、知母、茯苓、茯神、炙黃耆,桂圓肉、百合、生地。
病人對中藥的反應還不錯,平緩卻有改變,説話、表情、動作速度等都展現進步,睡眠久一些、沉一些,比較常下床走動,病人父親用「生命力增强」來形容。第二次藥方稍微增强一些,以當歸四逆湯、四物湯爲主,加炙黃耆及一些通利大小便的藥材。病人動作、走路、反應等持續進步,病人父親說大約可以達到正常人的百分之六十左右。睡眠時間往正常方向改變,從以前下午四五點起床,改成中午以前起床。
第三次藥方再稍微轉變,以四物湯、小建中湯爲主,加炙黃耆、黨參、柴胡、升麻、陳皮、白朮及一些通利大便的藥材。病人服用後,流汗變多,疲憊情況起起伏伏,睡眠明顯進步,可以早睡早起,但起床時頭暈,整體心情比服用上次藥方來得差。看來藥性稍稍超過病人可以承受的程度,在還沒來得及回診情的況下,改為浮小麥、紅棗、炙甘草、遠志、酸棗仁、川芎、知母、茯苓、茯神、百合、生地、柴胡、玉金、龍骨、牡蠣 。
上周第四次看診,病人情況不錯,白天大多不需要躺在床上了,自己會在家中走動、做些事,動作、反應、上下樓梯等都快許多、敏銳許多,也可以踢毽子做運動了。病人父親看診時有些激動,他說女兒生病這麽幾年來,疲憊到根本沒有辦法出門,現在可以和他們一起到馬路上散步,三個月多的治療,總算讓他們看到了希望。
這位年輕的病人,之前也服用過不少中藥,許多都是大熱大補的中藥材。其實,病人情況雖然不尋常,卻沒有那麽嚴重,身體長久虛弱下,那些大熱大補的藥反而讓病人受不了,適得其反。反過來說,甘麥大棗湯不是只用於 「婦人藏燥、悲傷欲哭」,酸棗仁湯也不是只用於 「虛勞虛煩不得眠 」,而是得深入了解每一味中藥材、每一個中藥方劑可以造成人體内部什麽樣的改變,如何利用這些改變來重新平衡病人的身體,以至於減除各種外在的症狀表現。
藥不是重就好、貴就有效,是要「對證」。而 「辨證」的意義,不是對應一堆症狀的連連看,而是經由整體症狀表現來了解病人内部的問題根源,也就是所謂的「證」。現在很多中醫師及中醫愛好者把「辨證」誤以爲是「辨症」,還大剌剌地宣稱傷寒雜病論就是一本「症狀對應方劑」的書、經方就是如此看診,看不好病就拼命加大劑量,生附子五六十克、炮附子八九十克,甚至麻黃一天一百多克!病人及家屬得謹慎判斷,不僅僅是浪費金錢的問題,更會嚴重耽誤病情,錯失了看診時機,把生命都賠下去了!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
(http://andylee.pro/wp/?p=10595)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林子民中医师,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連花清瘟膠囊有效嗎? | 连花清瘟胶囊 | COVID-19 | 新冠病毒 | Lianhua Qingwen Jiaonang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不斷的升溫(VUI) , 民眾產生恐慌的心情 , 急著要找救命的稻草 . 因此市面上出現許多防疫產品 , 連花清瘟膠囊就是其中一種 , 並且透過商家的炒作...
黃連湯傷寒論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昨日隔空抓藥續集,安寧團隊約好即將訪視,一早還在上班路上,又接獲家屬提問...。護理師不是萬能,招架不住所有問題,趕快向後台呼救,對安寧醫師留言「線上急,快幫我」,得到解惑的「八字箴言」。請出Google大師解釋再委婉回覆案家,汗都流出來。醫學又深又廣,學無止境,中西醫都必須涉略貫通,我以為我厲害,結果連個邊都沾不上😅
下班要去牆角懺悔了!
來吧!午餐時間,大家一起來上課。
----------網路搜尋--------
臨終老人,在生命之燈徹底燃盡之前,往往有一個細節。這就是「手亂摸」。什麼是手亂摸?有的,手會不住地摸摸自己的袖口、衣扣、衣邊。有的,不能地撫摸床邊、被子。有的,手會不能摸地摸牆。還有的,會在空中捻動針手指,在理一段線…對這種現象,坊間有傳言,說這是老人在為自己做臨走時的衣裳。
中醫有「撮空理線」、「循衣摸床」現象。
「撮空理線」是指:伸手在空中撮東西捻線之類,老人病情危重,邪盛正虛,或元氣將脫快要臨終的表現。
「循衣摸床」是指:摸索衣服和床,陽氣渙散的表現。
在中醫而言這屬於危重症導致的意識昏迷的表現,非常危險。
#撮空理線:是指患者神識不清。無意識地將兩手伸向空中,象拿東西一樣,稱為“撮空”。如兩手伸向空中,拇指和食指不斷地捻動,稱“撮空理線”。出自《溫疫論·補瀉兼施》。“證本應下,耽遲失治,或為緩藥因循,火邪壅閉,耗氣搏血,精神殆盡,邪火獨存,以致 循衣摸床,撮空理線,肉筋惕,肢體振戰,目中不瞭瞭,皆緣應下失下之咎。邪熱一毫未除,元神將脫,補之則邪毒愈甚,攻之則幾微之氣不勝。攻之不可,補之不可,補瀉不能,兩無生理。不得已勉用陶氏黃龍湯。”
#循衣摸床:指 病人在昏迷時,兩手不自主地經常撫摸床沿和衣被的癥狀。出自於《傷寒論》212條。“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 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者,大承氣湯主之。若一服利,則止後服。”
黃連湯傷寒論 在 柴胡中醫不中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漢朝的市長也是醫生?
而且還發明了一道料理!
#中西醫IGer揪你輕鬆讀醫學史
#柴爸講古
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這是個連年戰亂、疫癘流行的年代,有才高八斗之稱的曹植在《說疫氣》中提到:「建安二十二年,厲氣流行,家家有僵屍之痛,室是有號泣之哀……」,其疫情絕對比當今的#COVID-19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就是這樣艱困的年代,才有了「醫聖」張仲景的誕生。
張機,字仲景,南陽人,曾任長沙太守,為東漢末年醫學家。自幼目睹疫病流行,屍橫遍野的慘狀,建安紀年以來,不到十年間,家族兩百餘人因患疫病死亡三分之二,「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採眾方」,刻苦鑽研醫術,研讀黃帝內經等醫書,並行醫各地大量累積臨床經驗,有系統的整理古代醫學,終於成就了被後世譽為「中醫四大經典」、「方書之祖」的「傷寒雜病論」,張仲景也被醫家尊稱為「醫聖」。
#是市長也是醫生
擔任長沙太守時期,他還是時刻不忘救治人民的疾苦,但在封建時代,做官的不能隨便接觸老百姓。於是他選定每月初一、十五兩天,大開衙門,不問政事,讓有病的鄉民進來看診,從此形成慣例。後人為紀念張仲景,便把坐在藥鋪裡給病人看病的醫生,叫做「坐堂醫生」。(相對到家中看診的醫生)
#發明一道料理
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後,在河岸邊見到很多鄉民飢餓孤單寂寞覺得冷,耳朵都凍爛了,心裡非常難受想哭。他為了救治百姓,將羊肉、辣椒等祛寒食材放入大鍋燉煮,撈起剁碎成餡後再包入麵皮,最後下鍋煮熟再分送給百姓。 張仲景將這道菜取名「祛寒嬌耳湯」,百姓們喝了之後渾身發熱,逼出體內的寒氣,不久後爛耳朵都好了。
原來發明水餃的竟然是我們的醫聖啊!
看完覺得肚子也餓起來了
下一棒 @cminstitute 告訴你東方CSI—宋慈的故事!
#醫學 #醫學史 #故事 #歷史
#人文 #醫生 #市長 #中醫 #中醫師 #柴胡中醫不中二
黃連湯傷寒論 在 林子民中医师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連花清瘟膠囊有效嗎? | 连花清瘟胶囊 | COVID-19 | 新冠病毒 | Lianhua Qingwen Jiaonang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不斷的升溫(VUI) , 民眾產生恐慌的心情 , 急著要找救命的稻草 . 因此市面上出現許多防疫產品 , 連花清瘟膠囊就是其中一種 , 並且透過商家的炒作 , 價格水漲船高 , 它到底能不能預防或治療新冠病毒呢? 完整看完這期的影片 , 你就不會再有疑惑了 .
章節
0:00 提要及連花清瘟話題背景
0:40 連花清瘟膠囊有效或無效的看法互動
0:57 連花清瘟的處方解析
1:50 連花清瘟的13味藥物性味功效介紹
4:45 中藥的定義(以黃連這味藥物舉例)-連花清瘟是中藥嗎?
6:08 上海感染科張文宏主任對連花清瘟的看法
7:00 劑量是影響藥物有效或無效的關鍵因素之一(病重藥輕)
9:55 從預防及治療的角度審視連花清瘟膠囊
10:56 麻黃在美國及馬來西亞是禁藥 , 所以連花清瘟在美國及馬來西亞......
追踪更多的林子民中医师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lintzemin/
合作邀请 ➡︎ [email protected]
或 whatsapp ➡︎ https://api.whatsapp.com/send?phone=60169175256
BGM:
AKrys - Grow Up (Inspired By Alan Walker) [NCN Release]
Tonyz - Time Travel (Inspired By Alan Walker) [NCN Release]
#林子民中医师 #健康 #養生
黃連湯傷寒論 在 大醫道 Mighty Healing Institut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葛根半斤 甘草二兩(炙) 黃芩三兩 黃連三兩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煑葛根,減二升,內諸藥,煑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李博士《傷寒論》網上免費Youtube課程:https://goo.gl/FP3w4e
歡迎追蹤「李博士中醫教室」fb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Dr.leeyuming/
李博士個人網站【李大夫・上醫方】http://leeyuming.com/
黃連湯傷寒論 在 大醫道 Mighty Healing Institut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34.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觧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方四。(促,一作縱)
李博士《傷寒論》網上免費Youtube課程:https://goo.gl/FP3w4e
歡迎追蹤「李博士中醫教室」fb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Dr.leeyuming/
李博士個人網站【李大夫・上醫方】http://leeyu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