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EP.98 《#學得更好》六個幫你「學得更好」的學習步驟
問你一個問題:「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你的答案是什麼?英國知名教育顧問、同時也是心智圖的發明人東尼.博贊(Tony Buzan)他的回答是:「學習『如何學習』是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力。」掌握學習方式的人,更容易達成生活中各種領域的進步。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learn-better/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Learn Better 學得更好》的作者是美國教育研究專家烏瑞克‧鮑澤(Ulrich Boser),他年幼時雖然被診斷為 「學習遲緩兒」,但是他在掌握「如何學習」的技巧之後,成績開始大幅進步。作者自己本身,可說是這本書的最佳代言人,他對學習的熱忱在這本書中表露無遺。
我很喜歡作者把學習的方法,拆解成各種具體的步驟,搭配許多真實的研究案例和成果,顛覆了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舊學習方法。例如有效的學習應該是「主動參與式學習」、「經常回顧與反思」、「懂得尋找類比與關聯」…等。
這些看似簡單易懂的方法背後,作者會詳細說明使用的原因與時機。書中給出明確的執行步驟,讓無論何種資質或程度的人,都有機會採取書中的方式,循序漸進掌握學習的奧妙。閱讀的過程中,我跟著作者的步調,時而對自己提出問題,時而闔上書本反思自己的學習歷程。
這篇文章我除了用心智圖整理這本書的精華之外,也回顧我自己經營部落格的「學習寫作之旅」,與這些學習步驟有哪些相關性,試著讓自己朝向學得更好、寫得更好的方向邁進。
.
#如何學得更好的6個步驟
.
在我回顧自己學習寫作的歷程之前,我想先用一張「心智圖」來展現這本書提到的學習步驟與技巧,誠如作者說:「心智圖可以幫助我們思考和發現內在關係」。這些學習步驟之間,彼此互相有關聯;學習就是一場「心智活動」。
1. 尋找價值:如果不想學,就不可能學得會。想要精通,就必須把自己打算學習的知識和技能視為有價值的。學習就是理解某樣事物的「意義」。
2. 設定目標:在精通某項技能的早期階段,「聚焦」是關鍵。我們必須弄清楚自己想要學的究竟是什麼,並且設定具體可達成的目標。
3. 提升能力:某些形式的練習可以讓你比其他人取得更好的成績。在這個學習階段,我們必須磨練自身「技能」,採取專門步驟來提升表現。
4. 延伸知識和技能:我們要在掌握基礎之後,「實際運用」自己知道的一切。要充實自己的知識與技能,創造出更有意義的理解形式。
5. 形成關連:要試著把自己掌握的所有知識結合在一起。我們不想只是知道某個細節或步驟,而是要知道該細節或步驟如何與其他事物「互動」。
6. 回顧與反思: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容易犯錯、太過自信,所以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知道的知識和技能,重新思考自己的理解,「從學習中學習」。
.
#我如何學習寫作?
.
回顧作者在書中提到的學習步驟,讓我很驚訝的是,竟然跟自己「學習寫作的歷程」十分相似。理工科出身的我,選擇踏入科技業就職,寫作對我而言,就像是異次元的東西想都不敢想。但是漸漸地接觸到很多有趣的人、觀察到很多厲害的傢伙,發覺自己思想的淺薄與無知,便開始投入閱讀的懷抱。
只是,無奈記憶力和理解力畢竟不是超人等級,發現要把所學紮紮實實記錄下來,才能稍微加深那麼點印象。所以開始試著寫一些手抄筆記,然後在讀到《自由書寫術》這本書的寫作方法之後,被作者的觀念說服:「自由書寫、公開發表、接受回饋」,也因此開啟了我的寫作之旅。
很慶幸的是,我也發現自己採取的方法,跟《學得更好》書中的學習步驟有許多契合之處。以下我會將書中提到的6個學習步驟,搭配自己的寫作歷程,做個回顧與整理,也給有心投入寫作的朋友們一個案例參考。
.
1.#尋找價值
.
回想我剛開始寫作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太多,技巧不夠?文辭不夠美?管它的,「寫,寫就對了」。我除了在讀完《恆毅力》之後寫下的「目標階層」練習之外,主要是我時時記得三個核心價值,讓自己堅持不懈地寫下去。
首先是「動機」:而立之年才愛上閱讀的我,發現閱讀對我帶來莫大的改變,以及思想上的啟發,因此起心動念想透過自己棉薄之力,盡可能地把我從閱讀體會到的美好,透過文字傳達出去。架設閱讀前哨站部落格則是讓這個理念更容易傳達。
接著是寫作對我的「意義」:我把每一次的寫作,每一篇文章,視為一次的「自我成長」。無論是思想上的,或者是觀念上的,閱讀不同書籍帶來不同的體悟,進而改變自己的舊觀點、整合成新的觀點。
最後是「社群效應」:無論於職場、生活上,我期許自己成為一個值得追隨的領導人,我對於一個好的領導人的定義,就是「能夠影響多少的人」,因此選擇公開發表自己的寫作。除了帶來社群的交流,得到不同的回饋與意見,還見到許多網友表示受到我的文章鼓舞,讓我更樂於持續書寫。
「人要在自己所學的事物和自身生活經歷之間建立連結,而尋找價值是做到這一點的方法,促使人們思索:「這對我來說為什麼重要?」
.
2.#設定目標
.
對於我自己的寫作目標,起初並沒有硬性規定自己的發文頻率,剛開始在Medium寫作平台發表的時候,有一搭沒一搭的,頻率平均是2週一篇而且不太規律。後來我改變策略,想要堅守我從《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中學到最棒的一課:「唯有自律才能帶來自由」。
我開始強迫自己每個星期要發表一篇文章,即使平日工作再忙,如果不幸平日沒有寫完,拖稿到週五、週六仍然要挑燈夜戰,完成對自己的許下的承諾。因此我深刻體會到,當我保持平日的自律,才能享有假日的自由(ps. 其實就算如期發文,我還是會把假日拿來閱讀和寫更多東西)。
短年期的目標,是希望這兩年內,能夠完成100篇文章的發表,目前已經踏過一半,朝著目標穩定前進中。我自己的感想是,設定目標除了要「可達成」之外,最好還能多一些「挑戰性」與「強迫性」,畢竟,我們都知道自己有多麼懶,對吧?
書中提到一個特別的名詞叫做「後設認知」,白話文是「思考自己如何思考」。作者發現,時常觀察自己如何思考的學習者,成效會來得更好。在寫作的過程中,則需要讓自己去評估自身的論點,思考自己的想法,想清楚自己想傳達出什麼樣的訊息,無論是給未來的自己,或是讀者。
「寫作活動是整理思路的有效方法,因為在組織句子和段落時,我們經常會問自己一些重要的後設認知問題:誰會讀這篇文章?他們會了解我的意思嗎?我需要解釋那些東西?」
.
3.#提升能力
.
一開始在練習寫作的時候,並沒有什麼特別能力可言。我採取實驗性質的方式,第一個是對自己提出問題,有點自問自答的意味;第二個是重新排列組合閱讀之後的書中重點,再用自己的話說出來。書中提到,面對失敗,是逐漸提升能力的好方法,這一點我倒是很在行。
我試著用不同的文體和架構,去寫每一篇讀書筆記,同樣抱持「實驗」心態,去觀察哪種文體比較獲得讀者青睞,哪種架構容易獲得迴響。發表這麼多篇文章以來,自然有熱烈回響的文章,以及許多無人問津的文章。
我認為,面對失敗的態度,就是把它當成一場實驗,更重要的是要從中學到東西。實驗至今,我倒沒有特別想定型在哪種文體,反而更廣泛地嘗試和衝撞,探索更有趣的寫作方式。畢竟,不要把獲得關注當成寫作的唯一目標,最重要是莫忘初衷,隨時堅守上面的三個核心價值。
最後是《刻意練習》這本書也同樣說過的,得到意見回饋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尤其能夠幫助自己進行修正、改善,我也很感謝對我的文章進行回饋與交流的讀者,不但讓我有更多收穫,有些建議也讓我耳目一新。
也歡迎你在我的文章留言,或者私訊表達對我寫過文章的看法,你的回饋是我持續進步的最好養分。
告訴自己不要擔心犯錯,要把焦點放在改進上,把錯誤當成習得一點知識或技能的機會。
.
4.#延伸知識和技能
.
我使用的三種手法,跟書中所說的不謀而合。第一種是我喜歡在文章裡「問自己問題」,然後試著用最棒的方式回答。有時候需要回顧書籍本身,有時候要前後參照,有時候甚至得Google或找維基百科,才能有更完整的觀念可以回答自己的問題。每一次的提問,都是一次學習與進步的機會。
第二種是「教別人」,我很認同教學相長,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能力,尤其是當我們讀完一個新的概念,若要達到可以教別人的程度,則必須讓自己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辦的到,這時候,就是提升自己技能的好時機。
第三種是「親身實踐」,我自己最有感的是,採取了屬於自己的「晨間寫作習慣」,讓我每天都能擠出一些時間投入寫作。而這個晨間習慣,後來我也把《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這本書的讀後心得整理成很受歡迎的晨間習慣分享文,裡面詳細列舉我自己起床後的習慣,也持續使用至今。
「教別人」就是一種知識應用:透過講授某一主題,我們提供了自己對這個概念的理解,我們用自己的話清楚說明重點,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
.
5.#形成關連
.
把寫作跟自己形成關聯的方法,我採取的第一種,是我喜歡把閱讀一本書的所學所聞,拿來「跟自身的經驗和想法做對照」,讀的過程經常問自己「這本書跟我有什麼關係?」或者「我想從書裡學到什麼?」
因此,我在寫作的過程中,就喜歡問自己諸如此類的問題,透過與自己產生關聯,讓寫作的內容更個人化,更能帶來反思與回顧的效果,偶爾還能迸出嶄新的思緒與想法。
第二種是把自己所學給「視覺化」,舉我寫過的《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篇閱讀筆記為例,在文章裡我把作者講的七個成功習慣,重新組構成由內而外的四個面向,再用「信任」串穿每個元素,畫出一幅示意圖代表我對這本書的理解。
最後,我習慣一邊寫作,一邊回想的過程中,去挖掘以前讀過的書目,跟目前讀的書或者寫作的內容,有何種關聯?做法很容易,首先回想那些書籍跟我在寫的東西,有什麼「相同」?再來回想有什麼「差異」?
透過這樣的模式,可以建立許多觀點的連結,我在《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這邊閱讀心得就用過類似的方法,來對書中我感興趣的議題,進行自我辯證與論述。
「投入學習時,要了解其中的關係、弄清楚因果、看見類比事物與相似之處。學習的目的是改變我們如何去思考某個事實或概念,也就是學會一套思考系統。」
.
6.#回顧與反思
.
我自己閱讀書籍之後,為了寫閱讀筆記或讀後感,會去「回顧」內容主題的其他相關資料。也就是同一個主題,我會盡可能多涉略幾本不同的書。
例如在學習投資理財的領域,我鑽研被動式的指數化投資策略,在廣泛地閱讀了不同切入角度的書籍之後,重新讀過一遍最愛的投資經典《投資金律》,才寫下這篇獲得不錯迴響的投資文章〈真希望20歲就懂,投資理財最常見10個問題〉。
除了回顧之外,更重要的是透過寫作,讓我得以很專注地「反思」。像是我在寫《世界並不仁慈,但也不會虧待你》閱讀筆記的時候,起初因為書中內容比較雞湯,讓我的思緒有點兒卡關。
但是,我強迫自己學股神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蒙格所說的:「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不去思考成功的大道理,反而去思考該如何避免錯誤,寫成〈遠離幸福人生的7個建議〉這篇心得。
回顧與反思是一種思維習慣,溫故而知新,才是推動知識更新、反覆運算的終極法則。
.
#後記:#學習是為了超越昨天的自己
.
我原本認為,「閱讀是最好的學習」。但是,經過這一年來的持續寫作,我才發現,「寫作是更好的學習」。我期許自己透過閱讀增進自己對事物的理解,透過寫作則深化了些理解,甚至產生新的洞見。這種讀寫之間相輔相成的效果,也讓我時時處於思緒活躍的狀態。
我很喜歡的知名導演昆汀.塔倫提諾隨時隨地都在看電影,當一個記者問他是如何成為電影專家的時候,他無奈地大笑而且似乎被問題激怒了,說道:「如果你放棄了生活中所有的東西,只專注於一件事,而你最好把它搞透徹一點。」
從第一篇公開文章〈雙11購物節買書分享〉,一路走到現在,專注於學習一件事情,何嘗不是如此。無數個絞盡腦汁的早晨與夜晚,努力地挖掘腦中的思緒,涉略自己原本不懂的事情,每一字一句都讓我感覺往前走了那麼一點。
雖然,與許多博覽群書、下筆如有神的前輩比起來,我仍像個學徒般剛開始摸索著,但每當我回答自己的這個提問,心中又再次充滿了堅定:「你有沒有比昨天的自己,又更進步了一些?」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940的網紅AB的異想世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直播完整影片 https://youtu.be/ueiKaSqjpqI -- 影片目錄 00:00 預告 00:24 Alex:我認為的硬價值是... 03:24 Alex:個性既是硬價值也是 game 04:46 阿灰:我認為的硬價值 & game 是... 05:25 AB:我認為的硬價值 & ...
「黃金法則定義」的推薦目錄:
- 關於黃金法則定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黃金法則定義 在 半宅職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黃金法則定義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黃金法則定義 在 AB的異想世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黃金法則定義 在 AB的異想世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黃金法則定義 在 AB的異想世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黃金法則定義 在 Re: [考試] 109年高考solow模型題目- 看板Economics - 批踢踢 ... 的評價
- 關於黃金法則定義 在 黃金法則遊戲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投資資訊集合站 的評價
- 關於黃金法則定義 在 黃金法則遊戲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投資資訊集合站 的評價
- 關於黃金法則定義 在 打造核心團隊的黃金法則- 大樹教練 - Facebook 的評價
黃金法則定義 在 半宅職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返工會越返越窮? 創業或副業成出路
======
自小爸爸媽媽便教我們努力讀書,考上大學,畢業之後找份好工,拾級而上,一步一步改善生活。但最近政府公佈的統計數字,似乎和我們的認知剛好相反。
大家不難發現在過去十多年,吃一頓午餐或者茶餐的價格翻了幾乎一倍,但收入卻沒有以相同比例上升,變相令返工越返越窮。今天半宅職薯就和大家討論這個趨勢,以及創業或經營副業可以怎樣幫我們走出困局。
越遲出生收入越低的趨勢
根據政府在2021年5月5日的新聞公報,按選定教育程度劃分的不同世代組群中全職僱員的平均每月就業收入(以2018年價格計算,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出現越遲出生收入越低的趨勢。
以具學士教育程度為例
以具學士課程教育程度的全職僱員為例,1970年至1974年出生的僱員,當他們到達30至34歲時,平均收入是每月38,300港元。
但如果遲十多年,在1985至1989年才出生,當他們到達30至34歲時,收入則下降至平均每月33,700港元。
具研究院程度又如何
攻讀研究院課程的風氣越來越明顯,那麼具研究院教育程度,又能否倖免於返工越返越窮的趨勢呢?
1970年至1974年出生,具研究院程度的僱員,當他們達到30至34歲時,平均收入是每月47,100港元。
但如果遲十多年後,在1985至1989年才出生,當他們到達30至34歲時,收入則下降至平均每月46,000港元。
換句話說,獲取研究院學歷雖能獲得較高收入,但仍不能倖免於越遲出生收入越低的趨勢。
憎多粥少,鬥低人工
經濟暢旺程度與收入的關係,似乎只在老細階層發揮作用。 除非你擁有自己的生意,能夠隨著市道而水漲船高,否則市道暢旺與你的收入其實沒有必然關係。
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打工仔的薪金是如何定義的呢?
有些人會認為以學歷定義,有些人會認為以經驗定義。但從老細高層角度,打工仔的薪金其實是由爭奪同一職位的對手定義的。
說得直接一點,打工仔的對手其實是其他打工仔。假設經驗和能力相同,必然出現價低者得的現象。
學歷是優勢還是包袱?
市場中打工仔的學歷普遍提高了,並不代表獲取學歷的付出,例如時間、精力和學費,會較以前減少。
學歷競賽是一個絕大部分人都是輸家的遊戲,這遊戲並不視乎你具多少學歷,而是你的對手具多少學歷,當中只有極少數特別優異的參與者能夠成功。其餘大部分人,當扣除機會成本和學費成本之後,能夠打和已經十分幸運。
昔日的上流階梯還可行嗎?
當打工仔普遍學歷不斷提高,學歷便再也不是上流的有效階梯;
當退休年齡不斷延後,高位的人將會霸佔高位更久;
當這資訊爆炸年代資訊產生得越快,經驗的價值便越快退色。
上世紀打工仔黃金時代的成功法則,在今時今日還行得通嗎?
創業或經營副業成出路
財富由上而下的滴漏效應已然失效。能夠隨著經濟環境水漲船高的,似乎主要是資本家和企業家。
要成為資本家,資本門檻相當高,並不是一般人能及。
創業或者經營副業,便成為擺脫返工越返越窮的一線生機。
為什麼創業這麼艱難?
創業的吸引之處,在於收入無上限的可能性。
如果能夠創辦成功的企業,你的收入和成就便能夠隨著經濟環境而水漲船高,甚至得到幾何級數上升。
但大家可能又聽過,創業成功率很低。為什麼會這樣呢?
根據我的觀察,這是因為我們的傳統教育(也就是我們大部分人所接受的教育),主要是訓練我們成為一個受薪階層的。即使是那些成績優異的優等生,也大致上是被訓練成過得更好的受薪階層,始終跳不出打工這框架。
沒有創業的培訓,也沒有啟蒙導師,創業失敗率自然高。
經營副業又如何?
經營副業,即是介乎全職創業與打工之間,以有限的時間,承受有限的風險。以副業這種方式創業,勝在進可攻退可守。
犧牲休息時間,一嚐當老細的心願,以有限的資金搏一搏,是不少打工仔的一個選項。
那些人不需創業?
當然也有一些人是不需考慮創業或者經營副業的:
受老闆賞識的明日之星:
如果你預期能夠快速升職加薪,逆市打破返工越返越窮洪流的話,你不需要冒風險創業,反而應該專注於更有把握的升職加薪之上。
高佣金工作:
如果你擁有一份高佣金工作的話,性質便與經營自己生意有所類似,能夠隨著經濟好而水漲船高,在這情況下你也不需要創業。
結語
對於上一代來說,返工會越返越窮這說法雖然可能匪夷所思,但這卻正在今時今日的香港社會發生。
努力的定義不單單是埋頭苦幹,更加是時常思考,以想像力和創造力尋找機遇。打工仔宜好好裝備自己,觀察世界轉變,尋找契機,以求突破返工越返越窮的洪流。
https://seminerdlabs.com/learn-business/
#創業 #副業 #創業家 #企業家 #網店
=====
「半宅職薯研習所」提供:
一對一事業諮詢
網店副業或創業培訓(一對一培訓,手把手幫助你建立出可營運嘅網店!)
助你找到事業的出路。
立刻 Direct Message 半宅職薯
或 WhatsApp: 52444531
黃金法則定義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在人類學對於文化的多種定義中,有著許多不同的關注重點,但是大致上來說「集體性」、「世代傳承」、「共同價值」都是會反覆出現的幾個關鍵詞。因此,文化可以是一群人共同解讀一系列文化現象的共同價值觀,並且透過這個解讀將價值觀內化成為人生的信念,甚至據此展開行動。最後,這個解讀、內化與行動的過程,又會透過世代傳承而形塑了下一個世代人們對於文化的態度。如果說上述的這個過程,其主要的內容是宗教儀式、文化體系、社會分類、親屬關係的話,似乎很符合我們對於人類學過去研究的理解。不過,如果上述過程的核心內容是漫畫的話,又會產生怎樣的變化呢?今天小編要推薦的文章就是從日本漫畫雜誌《週刊少年Jump》出發,來討論似乎大家都知道但出版社從未正式承認的日漫黃金三法則。
———————————
提到《週刊少年 Jump》,你會想到什麼?《七龍珠》?《火影忍者》?還是《航海王》?創刊超過 50 年的《週刊少年 Jump》,也許帶給孩子們最寶貴的禮物,是這些作品背後隱含的「三大原則」:「友情、努力、勝利」。許多人認為,友情努力與勝利是《週刊少年 Jump》暢銷的黃金公式,真的是這樣嗎?這種說法又是從何而來?我們不妨回到 50 年前,從《週刊少年 Jump》的發行歷史裡找找答案。
《週刊少年 Jump》自 1968 年 1 月創刊以來,至 1977 年將近 10 年的歲月裡,幾乎所有作品都沒有集結黃金三元素的跡象。在這些 60、70年代作品裡,大多數的主角都是天涯孤獨一匹狼,他們有些天生神力、有些遭到詛咒,總之不需要什麼努力,他們就獲得了異於常人的能力。代表勝利的 Happy ending,也不是那些年代的作品主流風格。
舉個例子,在 60、70 年代最受歡迎的運動漫畫類型,是所謂的「運動毅力」(スポ根)漫畫,指的是主角透過努力與毅力,打敗敵人的運動漫畫。聽起來,好像有點「努力+勝利」的意味,實則不然,讀者並非期待這些主角們在勝利之後的笑容,他們渴望的是主角在努力過程中的汗水、以及對戰時慷慨激昂的血淚……毅力才是運動毅力漫畫類型的重點,而什麼情況下才能激發出最堅忍的毅力呢?當然是主角付出所有、身與形俱滅的光榮犧牲姿態——就算最後獲得勝利,也是用犧牲換來的。友情、愛情、歡笑,那些都是妨害毅力發光的障礙。
改變《週刊少年 Jump》血腥本色的偉人,是 1977 年的車田正美。他的《熱拳本色》,讓《週刊少年 Jump》一躍成為日本最受歡迎的漫畫週刊,讓出版《週刊少年 Jump》的集英社,賺到了翻修出版社大樓的資金。更重要的是,《熱拳本色》第一次出現了「友情、努力、勝利」的黃金公式。
棒球有魔球,那麼拳擊當然也可以有「魔拳」。如今我們熟悉的超能力運動作品裡,會出現主角大吼一聲絕招名稱,然後用千奇百怪的必殺技打飛對手的公式,就是從《熱拳本色》開始的。車田的想法很單純,如果必殺技就代表著「必殺」的招式,那麼也不用太深究招式本身究竟有多麼必殺、或是如何必殺。反過來,重點應該是在豐富使用必殺技角色們的背景資訊,先讓讀者們信服這些角色「有資格」使出必殺技,之後自然而然就會相信他們的招式真的很必殺。
《熱拳本色》未必真的深入塑造角色的豐富性,但卻確實讓角色變得更光怪陸離——《熱拳本色》後來竟然與希臘神話裡的神明們對戰。當阿波羅與尤里西斯都站上拳擊擂台了,他們當然打的可不是普通的上鉤拳。《熱拳本色》變成了擂台上的超能力大戰,誰先喊出必殺技名稱,對手就會咻一聲被打飛到天空。讀者永遠在期待哪位諸天神佛會在下一回出現,然後使出他們會在歷史課本、或童話故事裡才會看到的神奇招數。
而如果敵人越來越誇張,主角們能獲勝的可能性也就越來越低——除非他們學會新的殺神絕招。「努力」成為了讓主角一秒升級的便利台階、也成為主角勝利的資格。如果主角們在這一場賽事落敗了,他們可以透過「努力」增強功力,順便引介讀者感興趣的未知招式出場。而相對的,反派們幾乎不努力的,他們出場時都幾乎已經停止生長,如同睡著的兔子,等著不偷懶的烏龜慢慢超越他們——即便被超越了,他們仍然繼續睡。
這形成了一套可以無限循環的公式,只要車田想得出更詭異的對手,主角們就能花上兩個月的連載時間,「努力」學會新招式、然後打敗對手獲得「勝利」,同時在訓練過程中,藉由「友情」的羈絆,犧牲隊友拖延對手換來「努力」的時間。此前《週刊少年 Jump》的十年光陰裡,除了怪物等級的《烏龍派出所》與極少數作品外,一般的連載漫畫最長大約只有 3 年的壽命,但是《熱拳本色》連載了 4 年,最後,明顯是因為連希臘神明都搬出來的車田,已經想不到更浮誇的對手來成為主角們的祭品,因此才結束連載——但是你知道的,車田有賴於在《熱拳本色》裡對希臘神話的研究,讓他在之後能夠推出另一套以希臘神話為基底的大熱《週刊少年 Jump》作品。
(以上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www.gq.com.tw/entertainment/article/週刊少年jump-黃金三法則-歷史?fbclid=IwAR1xkOiyfMafIB0D4QV2zYSQDYtgt84EyV00Zu-Esftzwyy576MRcEo-v14
黃金法則定義 在 AB的異想世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直播完整影片
https://youtu.be/ueiKaSqjpqI
--
影片目錄
00:00 預告
00:24 Alex:我認為的硬價值是...
03:24 Alex:個性既是硬價值也是 game
04:46 阿灰:我認為的硬價值 & game 是...
05:25 AB:我認為的硬價值 & game 是...
06:10 AB:硬價值是不會只為了妹子而去做的事情
07:02 Alex 突破盲腸
07:41 AB:六大屬性其實是種技能
08:46 AB:想為紅藥丸定義正名的點是
--
紅丸三傑秋季線上講座第二場10/23「挽回技術分析」早鳥票連結
https://p.ecpay.com.tw/E49C684
紅丸三傑秋季線上講座第三場11/27「挽回與人生」早鳥票連結
https://p.ecpay.com.tw/5168116
加入「紅藥丸覺醒紀元 - 當代男人兩性動態生存法則」請點此
https://abovelight.com/red-pill-era/
加入「選擇你的現實2.0 - 將你的熱情與技能打造成線上事業」請點此
https://abovelight.com/choose-your-reality/
加入「夢想生活全世界都是你的社交圈」
https://abovelight.com/dream-life-social-world/
加入AB的異想世界黃金訂閱
https://abovelight.com/members-home/
「Game出你的社交圈」電子書免費下載
https://abovelight.com/join-ab-community/
AB一對一線上諮詢服務
https://abovelight.com/consult-ab/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abovelight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AbovelightLife/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abovelightlife/
Telegram: https://t.me/abovelightlife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shang-rung
Twitch: twitch: https://www.twitch.tv/abovelight
iTunes podcast: https://itunes.apple.com/us/podcast/id1207576640
官方部落格網站: https://www.abovelight.com
Rollo Tomassi - The Rational Male
https://amzn.to/3wBAjcA
#redpill #硬價值 #GAME #紅藥丸覺醒 #自我提升 #紅藥丸 #兩性動態
黃金法則定義 在 AB的異想世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最近發現男人場域社群有在討論硬價值與Game之間哪個比較重要的話題,估計是因為前陣子新聞報出某些各項硬價值都爆表的公眾人物,翻出他們的私密對話後發現這些人和女人聊天的內容實在令人不堪,令人開始懷疑到底硬價值到底真的有用嗎?
本次直播我邀請台灣專業的約會團隊AMG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到底傳統大家聊的硬價值的概念是什麼?而AB的硬價值六大屬性的概念又是什麼?硬價值與紅藥丸覺醒的關係又是什麼?以及硬價值和Game是不是吸引女人的最佳策略?以及最後要來聊聊與辦論到底硬價值與Game哪個重要?
本次紅藥丸覺醒與PUA最廣最深入的內容,就在9/10(五) 20:00 的直播,千萬別錯過。
--
影片目錄
00:00 intro
01:52 開頭
06:43 討論男人場域
09:16 硬價值與GAME的辯論
13:09 Alex對硬價值與GAME的定義
16:54 阿灰對硬價值與GAME的定義
18:05 Alex:個性既是硬價值也是GAME
28:22 Alex:某些硬價值的效果是GAME無法達到的
32:36 阿灰:量夠大,懂GAME,不要太過執著都可以把到妹
36:02 AB:硬價值是一種吸引力"被動"技能
38:04 健身與整容就能吸引到妹? 如果你沒有GAME的技能一樣留不住
46:38 Alex:地位產生的影響力,為何補習班老師總能吸引到年輕女學生?
49:49 從明星醜聞思考:空有價值但不會GAME為何會產生糟糕結果?
54:28 兩性動態領域四大象限,學習吸引妹子的「四大門派」
01:02:21 紅藥丸是種心態
01:07:57 (好好先生預告片)
01:10:25 好人不敢與設定界線,所以關係爆炸了
01:14:50 Q&A:設定界線拿捏:遇到難聊妹子直接走人對嗎?
01:23:35 Q&A:搭訕旁邊有男生的女生,背後心態是?
01:27:26 Q&A:好好先生如何脫離完美主義,並抽離自責情緒?
01:38:39 Q&A:容易自責並且持續很有的負面情緒
01:53:46 Q&A:學了硬價值反而開始有接近焦慮和比較心態,怎麼調適?
02:00:30 Q&A:怕生的人如何在社交場合中打破太過安靜的窘境?
02:09:53 Q&A:學了很多課程與理論,卻還是常常匱乏、沒自信?
02:21:41 Q&A:覺得Youtube市場已經飽和了嗎?
02:23:44 Q&A:雖然價值提升不少,但還是不敢接觸女生該怎麼辦?
02:30:37 Q&A:克服恐懼與焦慮就是要一直往下挖掘找到根源並面對嗎?
02:38:55 暖男的冬天
02:42:45 兩性動態領域四大象限的提升分析
--
暖男的冬天
https://amessageforinnergame.com/goodboy/
紅丸三傑秋季線上講座第二場10/23「挽回技術分析」早鳥票連結
https://p.ecpay.com.tw/E49C684
紅丸三傑秋季線上講座第三場11/27「挽回與人生」早鳥票連結
https://p.ecpay.com.tw/5168116
加入「紅藥丸覺醒紀元 - 當代男人兩性動態生存法則」請點此
https://abovelight.com/red-pill-era/
加入「選擇你的現實2.0 - 將你的熱情與技能打造成線上事業」請點此
https://abovelight.com/choose-your-reality/
加入「夢想生活全世界都是你的社交圈」
https://abovelight.com/dream-life-social-world/
加入AB的異想世界黃金訂閱
https://abovelight.com/members-home/
「Game出你的社交圈」電子書免費下載
https://abovelight.com/join-ab-community/
AB一對一線上諮詢服務
https://abovelight.com/consult-ab/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abovelight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AbovelightLife/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abovelightlife/
Telegram: https://t.me/abovelightlife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shang-rung
Twitch: twitch: https://www.twitch.tv/abovelight
iTunes podcast: https://itunes.apple.com/us/podcast/id1207576640
官方部落格網站: https://www.abovelight.com
Rollo Tomassi - The Rational Male
https://amzn.to/3wBAjcA
黃金法則定義 在 AB的異想世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女人紅藥丸覺醒之後會是什麼樣子?
當我開始在聊紅藥丸覺醒之後,許多人會覺得這好像是食古不化的老舊傳統思想,時代都已經這麼進步了,世界潮流都已經這麼前面了,怎麼還在講這些父母那代的一些老舊概念?
然而這些人不了解的點,這不單單只是個什麼老舊傳統思想,其實這反而已經是走到比這些「進步思想」還要更加前面的「覺醒」,紅藥丸覺醒看似許多結論和傳統主義相關,但其實反而是更加適應當代兩性動態產生出來的最新蛻變結果。
而且不只是男人在聊這樣的概念,在國外連不少女人也開始轉變並且分享起紅藥丸覺醒兩性動態的格局。
本次臨時加開直播,我就會分享並分析國外紅藥丸頻道Fresh&fit的內容,他們邀請的一位女來賓聊聊自己的覺醒過程,她如何過去從一個憤怒女權轉變成現在是個溫柔幸福人妻並懷有一女的故事。
--
00:00 intro
01:52 開場
06:12 談談國外女網紅也聊紅藥丸的現象
15:15 來賓訪談開始
24:48 妹子對於短期長期關係的標準
28:57 大部分女人都說想找有野心、上進心的男人
33:31 rebecca - 前女權人士的轉變與自白
37:12 rebecca說很多女人打悲情牌,長期還是會爆
39:02 長期關係,男人比起love,你更該做到被女人尊敬
41:01 女人矢口否認會有短期關係,卻又自我矛盾
46:48 每次都把主導關係的責任丟給女人,她會對你憎恨
49:03 糟糕的衛生習慣,讓你和女人約會、建立關係失利
53:41 刻意愛現,遠遠不及讓女人無意發現
55:44 有錢重要還是有上進心重要?
1:01:34 Myron提出男人與女人對於金錢觀的差異
1:06:38 女來賓說男人愛管女人穿著是種不安全感
1:09:33 女來賓分享男友管自身穿著的經驗
1:13:05 中場休息
1:16:54 女來賓認為男生會感到不安是來自童年經驗
1:21:47 rebecca認為穿太露是一種對伴侶的不尊重
1:26:05 Myron創造情境來解釋男女之間的思維差異
1:34:25 男人供養別的女人,女人覺得...
1:35:00 女人看見男人供養外人的痛,和男人看見你穿很露給別人看一樣痛
1:39:04 男人你該劃清界線,審核妹子的行為與自我的目標
1:41:35 中場休息
1:44:37 女人看見你花錢在除了她以外的人,產生反感的原因
1:52:07 男女對於不忠貞的定義完全不同
2:00:28 供養與包養?其實你該先評估自己的財力與做好篩選
2:06:02 rebecca揭露如何從獨立女權轉變成溫柔人妻
2:18:09 歌頌普男,普男是最好控制當老公的料
2:27:13 普男的定義
2:35:13 Myron認為女人的溫柔婉約並不弱小,而是強而有力的力量
2:40:26 主導是靠自己改變的
2:44:31 女人妄想機,你想要的男人佔這世界幾%
2:52:42 台灣的離婚率世界第一的反思
--
紅丸三傑秋季線上講座第二場10/23「挽回技術分析」早鳥票連結
https://p.ecpay.com.tw/E49C684
紅丸三傑秋季線上講座第三場11/27「挽回與人生」早鳥票連結
https://p.ecpay.com.tw/5168116
加入「紅藥丸覺醒紀元 - 當代男人兩性動態生存法則」請點此
https://abovelight.com/red-pill-era/
加入「選擇你的現實2.0 - 將你的熱情與技能打造成線上事業」請點此
https://abovelight.com/choose-your-reality/
加入「夢想生活全世界都是你的社交圈」
https://abovelight.com/dream-life-social-world/
加入AB的異想世界黃金訂閱
https://abovelight.com/members-home/
「Game出你的社交圈」電子書免費下載
https://abovelight.com/join-ab-community/
AB一對一線上諮詢服務
https://abovelight.com/consult-ab/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abovelight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AbovelightLife/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abovelightlife/
Telegram: https://t.me/abovelightlife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shang-rung
Twitch: twitch: https://www.twitch.tv/abovelight
iTunes podcast: https://itunes.apple.com/us/podcast/id1207576640
官方部落格網站: https://www.abovelight.com
Rollo Tomassi - The Rational Male
https://amzn.to/3wBAjcA
Rebecca Barrett的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rebeccabarrett
黃金法則定義 在 黃金法則遊戲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投資資訊集合站 的推薦與評價
在黃金法則定義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zaxs也提到記者吳清正/台北報導富邦悍將曾峻岳今年繼續擔任後援工作,曾任職棒總教練的謝長亨和黃忠義對曾是否轉 ... ... <看更多>
黃金法則定義 在 黃金法則遊戲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投資資訊集合站 的推薦與評價
在黃金法則定義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zaxs也提到記者吳清正/台北報導富邦悍將曾峻岳今年繼續擔任後援工作,曾任職棒總教練的謝長亨和黃忠義對曾是否轉 ... ... <看更多>
黃金法則定義 在 Re: [考試] 109年高考solow模型題目- 看板Economics - 批踢踢 ...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yoshin1007 (yoshin1007)》之銘言:
: 來源: 109年高考
: 科目:經濟學
: 問題:
: 根據Solow成長模型,假設人口成長率與技術的成長率皆為零,在長期均衡狀態(steady
: state), 若資本的邊際產量為0.1,折舊率為0.1,儲蓄率為0.2,則長期均衡狀態的資
: 本存量:
: (A)大於黃金法則水準
: (B)小於黃金法則水準
: (C)等於黃金法則水準
: (D)可能高於或低於黃金法則水準
這題只是很單純在問你什麼是黃金法則而已。
黃金法則定義:使得每人消費極大的靜止均衡儲蓄率。
Max c
s.t sf(k)=(n+d)k (靜止均衡條件)
將上述代入限制條件可以得到:
Max c = y-sy=f(k)-(n+d)k
假定k與s有一對一的關系,因此
Max c => F.o.c f'(k) = n+d 會滿足上述。
滿足黃金法則下的儲蓄率 f'(k) = 0 + 0.1 =0.1 已知 f'(k) =0.1
因此可以知道,在steady state 儲蓄率必滿足黃金法則。
進一步的分析,給定 d=0.1, 若 f'(k) < 0.1 表示 k 太多 ,因為
資本的邊際報酬遞減,此時的儲蓄就是過多。 (高於黃金法則)
若f'(k) > 0.1 表示 k 太少,因為資本的邊際報酬遞減,此時儲蓄就是太少。
(低於黃金法則)
: 正解是(C)
: 我的想法:
: 若資本存量是黃金法則水準,則資本存量一定在長期均衡狀態
: 但資本存量處在長期均衡狀態時,不一定代表是黃金法則水準
: 白話點說,黃金法則水準是長期均衡狀態的子集合
: 題目只說目前資本存量是在長期均衡,因此沒辦法推斷是不是黃金法則水準
: 所以ABCD都不能選
: 想請問這個思路哪裡有問題
: 感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159.145.6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conomics/M.1612893706.A.2AE.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