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書推這麼久,原來有一天還是會輪到自己的作品,想來真的有些不可思議。去年暑假靜悄悄地將稿子交出去的時候,與現在完全是不同光景,自從成立這裡開始,深深覺得日復一日都在學習,都被迫成長,就像未曾排練過的演員上了舞台,手忙腳亂,還得故作鎮定,疲於應付,又不願辜負他人,周遭圍繞的、接觸的盡是無數歷練豐富的前輩;因此時常懷疑自己,不知至今走到這裡是否稱得上踏實,更時常覺得自己太過幸運,一路上得到不少貴人的援手、認同與提攜,就連《#光影華爾滋》誕生的過程也是如此。
⠀⠀⠀⠀⠀
五年下來的文章,反覆精選、刪減、重寫,只希望不要讓讀者覺得只是花錢買網路上也能讀到的內容,或是樹木都白死了這種評價,若能達成這個目標,現階段至少已問心無愧。緣分是一個找不到合理解釋的名詞,春光出版 與我選擇了 4 月 15 日分享書訊,而看到臉書早上提醒才發覺,不偏不倚就在多年前的這一天,愛在三部曲於人生中被賦予意義,成為這裡被創造出來,這一本書被譜寫下來最關鍵的契機。
⠀⠀⠀⠀⠀
在準備進入新書出版流程時,自己列出一些推薦名單,有些是朋友,有些未曾謀面;出版社也列出一些,瀏覽了那長串的人名,很想跟他們說刪掉幾個吧,不太敢去驚擾,也不要再加重這些人的工作量了,不少人平常沒在做這些事,過去寫文章更不是為了討人情。但是,最終沒有說出口,畢竟大家都非常努力把事情做好,沒想到,始料未及的是,編輯跟我說,這是她近年來做過收到最多推薦回覆的一本書。有景仰的老師,有一位影帝,有一位影后,有影評劇評前輩們,有喜歡的歌手、演員與作家們,有好幾位欽佩的導演,其中兩位第一部電影便寫下破億的驚人票房成績,這些不求回報的推薦讓我由衷感激,除了謝謝還是謝謝。
⠀⠀⠀⠀⠀
《光影華爾滋》本人很美,是設計的巧思,也象徵了電影們串起的一片天空,4/23 起博客來、誠品、金石堂、讀書花園展開預購,也將於博客來販售限量親簽版,並於 5/1 在實體店面、網路書店各大通路全面上市,希望你們會喜歡。
⠀⠀⠀⠀⠀
⠀⠀⠀⠀⠀
博客來限量親簽版:https://is.gd/7aGzS0
博客來:https://is.gd/sj2yE9
誠品:https://is.gd/Vp2TFa
金石堂:https://is.gd/9dFbBh
讀書花園:https://is.gd/2x0sgj
⠀⠀⠀⠀⠀
⠀⠀⠀⠀⠀
——
⠀⠀⠀⠀⠀
▍以下是書籍資訊:
⠀⠀⠀⠀⠀
⠀⠀⠀⠀⠀
電影重度愛好者必追的深度粉專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影評人 Kristin 第一本電影文集
⠀⠀⠀⠀⠀
電影裡,我們彷彿度過了別人的人生,卻是為自己哭泣。
30場燈亮之後的內心獨白,寫給耽溺於幻象中的癡迷靈魂。
⠀⠀⠀⠀⠀
⠀⠀⠀⠀⠀
☆ 影視界、文學界一致好評推薦 ☆
⠀⠀⠀⠀⠀
李明璁|作家、社會學家
李霈瑜(大霈)|金鐘獎《水下三十米》節目主持人
柏森|詩人
柯貞年|《無聲》導演
重點就在括號裡|影劇評論粉絲專頁
殷振豪|《當男人戀愛時》電影導演
張硯拓|《釀電影》主編
莫子儀|演員
許承傑|導演
彭紹宇|作家
劉定騫|作家
蔡傑曦|攝影作家
蔣亞妮|作家
鄭宜農|創作歌手
謝盈萱|演員
鍾旻瑞|作家
⠀⠀⠀⠀⠀
「喜歡如此不客觀不中立不學院不艱澀的影評,誠實懇切地面對身為影癡的自我。能被這麼用心的觀眾用力共鳴,作品們都會覺得幸福吧。」
⠀⠀⠀⠀⠀
—— 李明璁 作家、社會學家
⠀⠀⠀⠀⠀
「如同有人正和你輕聲且溫頓地為這些故事們導聆著,她的字總是充滿柔軟卻也堅定的意念。」
⠀⠀⠀⠀⠀
—— 柏森 詩人
⠀⠀⠀⠀⠀
「她形容自己文字『一針一線,一點一滴』,但我想她其實是三稜鏡,文章每一字每一句,都用電影折射出有她自己色調的光芒,以及綿密彩虹。」
⠀⠀⠀⠀⠀
—— 重點就在括號裡 影劇評論粉絲專頁
⠀⠀⠀⠀⠀
「電影虛構和人生現實構築成了交響樂章,Kristin 踩著擁抱內心的舞步迴旋著,在解構霸王別姬『不瘋魔不成活』之際,Kristin 或許沒明白,她自己正瘋著呢。」
⠀⠀⠀⠀⠀
—— 殷振豪《當男人戀愛時》電影導演
⠀⠀⠀⠀⠀
「Kristin 洞悉創作者與觀眾的情緒,以其銳準的文字,悄悄地補足了影格之間的縫隙,是影像媒介的兩造都渴望的橋樑。」
⠀⠀⠀⠀⠀
—— 許承傑 導演
⠀⠀⠀⠀⠀
「閱讀Kristin的文字是一種享受,美麗的文字背後,是擁抱電影的豐沛情感,與直面生命百態的細膩轉譯,溫柔地撫慰著每位走出戲院的觀眾。」
⠀⠀⠀⠀⠀
—— 彭紹宇 作家
⠀⠀⠀⠀⠀
「如果電影是一場場奇幻夢境,那 Kristin 就是天橋上的說夢人。」
⠀⠀⠀⠀⠀
—— 劉定騫 作家
⠀⠀⠀⠀⠀
「時常有這些時候,看完一部電影的混亂思緒被 Kristin 細緻而精闢的影評梳理開來,頻頻點頭之餘,也會驚訝地發現:啊!竟然沒想到這個觀點!Kristin 說是寫電影,其實也是寫人生。我想我對這本書的喜愛是矛盾的,忍不住又要重看這些電影了!」
⠀⠀⠀⠀⠀
—— 蔡傑曦 攝影作家
⠀⠀⠀⠀⠀
「Kristin 是慧解之人,她寫影書評如起舞,無關情節與架構,而是以那些電影中如宇宙光暈般的情思作譜、故事成為樂音。她的文字與電影互相成為了華爾滋圓舞曲的舞伴,往前是如何構成、往後是為何存在。」
⠀⠀⠀⠀⠀
—— 蔣亞妮 作家
⠀⠀⠀⠀⠀
「Kristin 的影評總是讓我想起電影散場後,從戲院走向車站的路程,情緒仍在發酵,故事的意義也逐漸在思考中辨明,她的文字便屬於那樣特別的時刻。」
⠀⠀⠀⠀⠀
—— 鍾旻瑞 作家
⠀⠀⠀⠀⠀
⠀⠀⠀⠀⠀
《光影華爾滋》是影評人 Kristin 第一本電影文集,這是她對電影的情感日記,也是影中人物亟欲表達的無聲之聲。她以如手術刀般鋒利的文筆,剖析一幕幕幽微的意在言外;再用溫暖、寬容的文字,接住每一個情之所至的受傷靈魂 —— 那是影中人,同時也是午夜夢迴的我們。
⠀⠀⠀⠀⠀
對待愛情,她說
⠀⠀⠀⠀⠀
《愛在黎明破曉時》:「當我們從認定命運是操之在己,走到正視命運的無能為力時,才是真正學會坦然面對人之別離與相遇的時刻。」
⠀⠀⠀⠀⠀
追尋夢想,她說
⠀⠀⠀⠀⠀
《她們》:「長大成人後終於領悟,無論走上哪一條路,都得有所犧牲,都得放棄一部分的自我。」
⠀⠀⠀⠀⠀
面對自我,她說
⠀⠀⠀⠀⠀
《霸王別姬》:「虞姬為何而死?不容一絲妥協,不許一毫猶豫,錯了,又錯了,一切都錯了。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現實所無法實現的,只能留在戲裡,自個兒成全自個兒,無論男兒郎抑或女嬌娥,化作虞姬才能在對望的眼眸中看見生死相許的來世,所以無怨,也無遲疑。」
⠀⠀⠀⠀⠀
接納傷痛,她說
⠀⠀⠀⠀⠀
《小丑》:「即使人生是場災難,也得是美麗的災難。彷彿一次的舞蹈就是一次的慶祝,慶祝被社會長期欺凌的疲憊軀殼,有一天也足以於眾人的接納中尋找到屬於自己的應許之地。」
黎明社會學家 在 郝明義Rex How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灣人和物】
『台灣一度是「物世界」 (things world) 裡的超級大國,在上個世紀八○年 代,島嶼上櫛比鱗次的工廠,二十四小時趕工,生產著動輒以 「千萬」 和 「億」為單位的女鞋、雨傘、耶誕燈、傻瓜相機、高爾夫球竿頭與電子錶, 幾乎全世界每三個人,就有一人腳上穿的是 MIT 的鞋子。.........
『台灣人對「物世界」的客觀知識的理解量 和儲備量,可能都是全世界最多的.......如果說未來的世界一定是「物聯網」的世界,那麼每一個「物」 裡面,都應該會烙印著台灣人的手印才對。』
上面這一段話,出自詹偉雄給《物裡學》新版書所寫的序裡。在同一篇文章裡,接著偉雄又這麼說:
『然而,隨著時代進展,我們對「物之所是」(things what) 的了解博大精深 之際,台灣人也逐漸明白,我們對「物之何是」(things why) 與「物之何用」 (things how) 的認識,才剛進入一個啟蒙的黎明。.......
『在成為代工王國的歷史,台灣人太早地將物的客觀理性 ( 測量、計算、分 析、管理、試誤 ) 放入生命的首要,使得經濟理性滿溢生活世界。我們大
量生產物,也對物有龐雜的數字化資料庫,但卻沒有從身體長出來的對物 的情意,沒能在生命歷程中咀嚼出物的況味,更遑論透過物來完成自身命 運的翻轉——我們都有這樣類似體驗:台灣人生產著世界最大多樣物,但生活裡卻過著最少物的一種乾涸、枯槁、遲滯的異星世界。』
也因此,詹偉雄在最後說,李明璁的《物裡學》是對這個時代的一種拯救,可以幫大家,尤其是年輕世代,望進物「裡」,也遙望台灣全新的運命。
這是一篇十分精彩的序文,論述在犀利中帶著溫暖,正好可以呼應李明璁在書裡自序所說的話:
『我對物人關係的探問之心,其實源自這樣苦澀的關懷、解放的想像。.......
『由此,自我和物件所共同構築的小小宇宙,是對我們所失去世界的小小補償。對物的收藏與解讀,成了一種建築工事,既是不同時間的堆疊、也是相異空間的混凝。在這裡頭,自我巧妙地被從外在世界的混亂與虛無中隔開,在記憶和想望的碎片中,悄悄而紮實地重建起來。』
而李明璁之所以寫《物裡學》的源起,正在於十三年前他研究室淹水之後,在清理善後過程中和他收集的一個馬口鐵玩具機器人的對話而起。(照片裡的這個機器人即是。)
3月6日,這個星期六,晚上七點,李明璁將和詹偉雄對談,談「個性人與她/他的物件世界」,也談「或許新大陸不在遠方,而在你重新發現事物的目光」。在台中的朋友,請特別不要錯過。
時間|3/6 (六) 19:00-20:30
地點|台中國家歌劇院5F image3非常圖像空間
講者|李明璁(本書作者、作家、社會學家)、詹偉雄(《數位時代》創辦人)
報名|https://reurl.cc/AgOqdZ(免費講座,歡迎報名)
物裡學 (2021復刻增修新版+全新攝影)
博客來http://bit.ly/3oMCQ0l
誠品http://bit.ly/2XESBKD
金石堂http://bit.ly/2XJms4W
MOMO https://bit.ly/2KgWnHf
讀冊https://bit.ly/3srKsaH
大塊http://bit.ly/39NpRFa
黎明社會學家 在 Happy Kongner 快活角落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Kongner投稿天地】
班長:榮光
這個時代極需要的,是經由世俗的形式,重新將偶然轉化為有意義的命運。—Benedict Anderson
生於亂世中的香港人是相當偶然的,然而負起香港人的身份責任是永恆的。
《願榮光歸香港》一首近日爆紅的香港之歌,差不多每天有示威者聚集商場合唱。就如譚蕙芸所說:同一個空間,可以是資本主義的堡壘;可以是警民衝突的戰場;也可以是屬於人民的廣場。
商場本是一個學生放學、家人聚會的場所,那一個充滿刺激娛樂的休閒之處,在這幾月己經從資本主義的消費聖殿到成為「發夢」的物資站、避難所,再到714沙田新城市的「血洗廣場」後,今天成為香港民族意識的搖籃。
反送中運動特別出眾的文宣戰,經由印刷品的散佈,資本主義協助下為社運風氣細入社區中。所謂「香港人甚麼都缺,就是不缺錢」,示威者不斷印刷文宣品、製旗、眾籌登全球報紙,正如同資本主義以漸增的速度改造了物理上知識的傳播工具,香港人亦找到了不經出版印刷就能宣傳思想、宣傳想像共同體的方法。
Youtube上一直流傳很多動畫短片及歌曲,而《願榮光》不同英文的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和普通話的《撐》,它以粵語及莊嚴的氣氛創造出群眾認同,並以語言為基礎的民族主義。憑藉語言來呈現的共同體往往蘊含了一種同時性(Simultaneity)的經驗。每當音樂響起,彼此素未謀面的人就會開始唱着相同的旋律,用相同的歌詞表達出一致向「香港」的敬重與熱愛。
回聲之中他們不知道他人是誰,也不知道他人身在何處,互相即使在聽不見的地方,也同時在歌唱,將全體連結起來的就是這種想像的聲音。唱《願榮光》比起《海闊天空》多了一種痛心(何以這土地淚再流;何以這恐懼抹不走)、憂憤(何解血在流 但邁進聲響透)的感覺,對自由的渴望更多了一分希望(黎明來到要光復這香港)。它不只是一個嘉年華式的主題曲,更是漸漸建構出一個香港民族性的認同及驕傲。
著名法會社會學家Émile Durkheim 認為定期的儀式可重燃隨時間流逝的熱情,而這首香港之歌正為時代革命奠定了思想建構的基礎。有人說是「香港國歌」、文匯報點名說是「獨歌」,可見一個下向上的反向民族主義(Reverse Nationalism)正藉由《願榮光》在慢慢體現,並對權勢者作出威脅。
然而作為生於亂世這命運中,非暴力抗爭的精神象徵相當重要,所帶來的情感牽連亦往往有一定的信仰性意義。其實運動中的Pepe已經有吉祥物的感覺,圖騰背後所背負的力量就是抗爭帶來的希望。希望,大家能藉着這些非物質的力量堅持下去,我願榮光歸香港。
-\-\-\-\-\-\-\-\-\-\-\-\-\-\-\-\-\-\-\-\-\-\-\-\-\-\-\-\-\-\-\-\-\-\-\-\-\-\-\-\-\-\-\-\-\-\-\-\-\-\-\-\-\-\-\-\-\-\-\-\-\-\-\-\-\-\-\-\-
HappyKongner 招稿喇!!!
我哋嚟緊會喺逢星期五加設 【Kongner投稿天地】 ,俾廣大Kongner 弟兄姊妹能夠有發表佢哋意見嘅地方,亦都可以鼓勵大家多啲運用自己嘅闡述能力。
有興趣嘅朋友歡迎直接Facebook Send Message 俾我哋,又或者Email 去 happykongner@gmail.com 同我哋傾都得。
期待收到大家嘅鴻文大作!
納稿標準:合乎邏輯,文句通順,言之成理即可,不過編輯部同事比較嚴謹,大家自己小心。
黎明社會學家 在 Minnie Li - 黎明 的推薦與評價
Minnie Li - 黎明. ... 在韩国,在中国,都有这样的一种文化:当女权议题对社会运动民主运动议程有帮助时,他们会公开 ... 好的社會學評論和好的女性當政不是這樣的。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