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黨衛軍的裝扮,卻無時不追求國家社會主義的實踐》
在評論學生在「重現歷史事件」的活動中打扮成納粹黨衛軍的事件之前,應該先考慮「為什麼我們要禁止納粹圖騰?」
我們不就希望能夠盡一切努力阻止下一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的崛起嗎?問題是,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的邪惡是在於他們的服裝跟圖騰嗎?顯然不是。那祭出大棒子禁止了那樣的裝扮,就能夠阻止這些人在擁有投票權的時候,做出跟當時德國人民一樣的選擇嗎?就能阻止這些人加入畫著不同圖騰的「黨衛軍」嗎?
顯然也不能。
既然這樣做根本無法阻止新一代國家社會主義的復興,那這樣的教育意義何在?所有的人都自認為是站在「民意依歸的方向」「政治正確的方向」,就算禁止了納粹圖案,也只不過是醞釀一代又一代國家社會主義的幼苗,讓他們長大後可以在自己的旗幟上畫上不同的圖案,繼續元首當年的政策而已。
事實上對納粹「符號」恐懼一點屁用都沒有。因為不管在之前還是之後,種族屠殺都並沒有因此而減緩了。
「我們不是納粹,所以我們不是進行種族屠殺,只是清理一些 #危害國家安全/#不愛這片土地的人」作為政府或軍閥的政策,藉口是要多少都有的。沒有對經濟自由、人性尊嚴與生命價值的尊重,一切都是形式主義,都是虛應故事。
雖然當年對種族滅絕反感的人不少,但納粹當時的滅絕猶太人行動其實也獲得不少民意支持,而且還有很多歐洲國家也響應這個行動(例如波蘭、匈牙利、烏克蘭等國)。
那是一種世世代代傳承下去的仇恨,是所有歐洲人民對於經濟政策失敗的出口,「#猶太人的母豬」刻在各大教堂的外牆上將近600年不是開玩笑的。
如果要說民主以民意為依歸,那滅絕猶太人很可能是非常符合民主精神的政策。
#1933年德國人民並不覺得當年的德國國會選舉有什麼錯
#不過就是國家社會主義德意志工人黨勝選了
#黨主席阿道夫希特勒先生當然就當上了總理而已
#現在的民眾也不覺得現在的國會選舉有什麼錯
#元首永遠存在廣大人民的心中
#有民主真好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