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嚴選40種台灣必吃美食】
對JimJim而言,用英文來介紹食物是一種很大很大的挑戰,透過前天的報導介紹,我們來中英對照一下CNN推薦的台灣必吃美食,下次有機會,就不會舌頭打結了!!!
1. Braised pork rice 滷肉飯
2. Beef noodles 牛肉麵
3. Oyster omelet 蚵仔煎
4. Bubble tea 珍珠奶茶
5. Milkfish 虱目魚
6. Slack Season danzai noodles 擔仔麵
7. Pan-fried buns 生煎包
8. Gua bao 刈包
9. Iron egg 鐵蛋
10. Pineapple cake 鳳梨酥
11. Tian bu la (Taiwanese oden) 甜不辣
12. Ba wan (Giant meat dumplings) 肉圓
13. Fried chicken 鹽酥雞
14. Flaky scallion pancakes 蔥抓餅
15. Oyster vermicelli 蚵仔麵線
16. Stinky tofu 臭豆腐
17. Sweet potato 地瓜粥
18. Shaved ice mountain 刨冰
19. Pepper cakes 胡椒餅
20. Dumplings at Din Tai Fung Dumpling House鼎泰豐小籠包
21. Fish ball soup魚丸湯
22. Ribs stewed in medicinal herbs 藥燉排骨
23. Goose鵝肉
24. Ding bian cuo鼎邊銼
25. Mochi麻糬
26. Anything braised with Lantern soy sauce燈籠滷味
27. Tube rice pudding筒仔米糕
28. Taiwanese breakfast中式早餐(Sesame flatbread, deep-fried Chinese donuts and soy milk燒餅、油條、豆漿)
29. Pig's blood rice pudding豬血糕
30. Three-cup chicken三杯雞
31. Ban tiao noodles粄條
32. Horng Ryen Jen Sandwich 洪瑞珍三明治
33. Aiyu jelly檸檬愛玉
34. Pidan tofu皮蛋豆腐
35. Steamed spring rolls春捲
36. Spicy hotpot麻辣鍋
37. Chicken wing rice roll 翅包飯(雞翅包炒飯)
38. Giant pork balls soup 爆漿貢丸湯
39. Wu Pao Chun Bakery Breads 吳寶春麵包
40. Biandang 便當
以上CNN原文當中都有附上最推薦的店家與位置,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進去查閱唷!
http://edition.cnn.com/…/23/travel/40-taiwan-food/index.html
鼎 邊 銼 英文 介紹 在 袁彬的書寫美食旅遊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在二十幾年的歲月中,總是有那麼一條街,陪伴著我。帶有陣陣的香味,夾雜著些許文藝氣息。父母開的店跟住家剛好就隔著這一條街,從我有記憶開始,我就常在這條街上來往奔波,一時是去我父母開的店,一時是去書店看雜誌,我總是離不開這條街,我心情低落的時候,喜歡在這條街上逛逛,我心情高興的時候,喜歡在這條街上買小吃犒賞自己,這條街總跟著我的喜怒哀樂在變化。
二十幾年過去了,這裡不斷的在變動,攤販一個接著一個換,賣的小吃也一樣一樣的換。一下子是士林的烤香腸,過了一陣子,又換成台南的蝦仁肉圓,台灣小吃的美味通通被濃縮在這一條街上。街上來往的大部份是慕名而來的觀光客,觀光客個個是指指點點,手上大包小包的拿,嘴裡大口大口的嚼。有時會不經意的看他們一眼,在他們的眼神中我看到幸福的滿足。幸福的相反,是貧苦帶來的清寒,在不起眼的角落,總是會有幾位敝衣蘊袍,垢面蓬頭的流浪漢在向人乞討,有的頭低垂跪著,有的一言不發,只是會有塊木板寫著『各位善心人,請幫幫我』這樣的語句;在攤販邊吃東西時,也不時會有身形傴僂,衣衫襤褸的老太太拿出一盒口香糖,輕聲的對你說:『買一條吧!』。從他們的臉上,我很難看到幸福這兩個字,幸福與不幸福在這交次夾雜,這一條街不時充滿這樣對立的情景。
有時也會遇到幾位金髮碧眼的外國觀光客,聽到他們用英語在對話,讓我想起我的英語啟蒙老師。他長得胖胖的,很愛喝啤酒,教學方法很風趣,就住在離這條街不遠的地方。我曾被他教過幾年,他對我很照顧,總是鼓勵我多開口講英文,我曾經就在跟父母逛夜市時遇到他,一個人孤獨著喝著啤酒,兩人試著用英文對話。不過可惜的是,補了那麼多年英文,到現在,還只能在『How are you』『Fine,think you』這幾句之中打轉。
一條街走來,可以看盡千百樣的人生戲碼,賣蚵仔煎的一旁,一對男女朋友在爭吵,但或許過幾天,他們可能就成了一對夫婦。賣豬腳麵線的那一攤,已經是老闆的第二代來掌管了,以前總是看到那個胖胖的老闆在那辛苦的叫喊,現在卻見他涼涼的坐在一旁養老,任憑自己的兒子在那賣力吶喊。有時,在這條街上會遇到以前的同學,總是會聽到驚訝的消息,XXX結婚了、XXX生孩子了,每一項消息總是讓人感到心驚,心裡總不禁想起跟他們一起在這逛街、吃東西的歲月,最後只能深嘆時間的無情。裡面的某一攤,也曾有過我跟我阿公的足跡,每次從他身邊經過,總是不由地看他一眼。彷彿之中,我可以看到一個微胖的小男孩靠在身體健朗的老人身旁,祖孫兩在那大口大口吃著麵,我還能聽到那男孩羞怯的問到﹕『阿公,我還可以再吃一碗嗎?』過去的情景在我眼前盤旋,讓我不禁淚落,快步跑離。歲月漸逝,阿公早已仙逝多年,而我則已經長大成人,從這一家小吃攤面前走過也好幾次了,肉羹麵的香味總是那麼的誘人,八寶冬粉的材料還是那麼豐富,但少了阿公那鄉下人的本土味、親情味,再怎麼豐富誘人的美食,也無法燃起我的一絲絲胃口。跟著小時候的記憶走,在其角落有一家賣玩具的攤販,我曾是那裡的常客,最愛坐在那台旋轉木馬上玩耍,那段童年現已埋沒於心內,現在從那裡經過,只剩下記憶中小孩高興的笑聲,跟在耳邊不斷聽到的兒歌聲。這裡常有著不少商品介紹的攤販,聚集的人多時,他們講起話來就十分起勁,聚集的人少時,他們講起話來就明顯的無力,每次從他們身旁走過,看他們在那自言自語的介紹商品,千篇一律的說辭,孤零的背影,總有一種說不盡的滄桑。那許久未見的『撈魚』,曾是我跟老弟童年時最愛去的地方。我們愛在那撈魚,看著魚在水裡悠遊,是一種樂趣、看著魚被自己撈入盆內,也是一種趣味。我的撈魚技術不好,到最後都變成只玩一旁的彈珠台;老弟的撈魚技術高超,總讓攤販臉色大變,也曾多次受到遊客的讚賞,但現在忙著打連線遊戲的他,大概也忘了那時熱情響亮的掌聲吧。算一算,『撈魚』已經好幾年未出現在這條街上,也難怪街上已經許久未聽到孩童的歡樂聲了。
今晚,如同往常一樣獨步走在這條街上,享受著孤獨的樂趣。這裡是我歲月的保險箱,珍藏著我最珍貴的回憶。他吵雜的聲音跟氣味都已成為我回憶中的一角。對我而言,他不單單只是個夜市而已,他更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離夜市跟仁一路的交叉口,不遠處有一家書店,店裡總是播放著動人的輕音樂,總是放滿各種書籍跟文具,那裡是我的精神港口,每當我心情不好時,總喜歡來這裡看看書跟雜誌。有時只是路過,就會進去翻翻書,聽聽那能使人放鬆的音樂,一天的疲勞好像馬上消失掉似的,全身從緊繃感轉為輕鬆自在,這裡站滿了許多追求知識的愛書人,而像我一樣只是隨手晃晃的人也不少,互相點綴出一種奇異的景像。當然除了書店之外,沿街走來也有不少電動玩具店,漆黑的燈光,不時閃爍的色彩,吵雜的遊戲聲。總是吸引著我跨出那一步,幸好家教甚嚴的我,總是佇立在門口幾分鐘後,馬上快步離開。之後常聽到有人因為玩電動玩具導致傾家蕩產,我就不得不佩服當時的明智。這裡延伸出的第一條支線,是被一排排家俱店給占據的仁二路,木製的家俱帶有濃郁的木頭香,床舖、桌子、櫃子交差排列於店內,整條街是寧靜無聲的,只傳來店家的電視聲;更深入一些,是寧靜的國小校園,一到下課的時候,大批的小學生湧出,個個帶著天真的笑容,我從他們身邊走過,就好像看到小時候愛流連於這條街上的我,一路走去,讓我想起國中時的一段回憶,當時為了補習,我常在這條路上來回,在這發生了許多有趣的事,也認識不少的朋友,但這一切都在換了補習班之後,被遺失於時間的河流之中,現在想起只有些許的遺憾;第二條支線,則是被濃濃的『甜言蜜語』給包圍的仁三路,一排排亮麗的婚裟在這整齊排列,一張張幸福的婚裟照在這展示其外,當一對對手牽著手的情侶從旁走過時,總是不忘看上幾回,編織、想像著他們未來結婚的情景。在這條街的盡頭,曾開著一家模型店,帶有一種神密感。在巧合之中,我在那家模型店看到一台很稀少的列車炮模型,那雄偉的造型到現在都讓我難以忘懷,只可惜幾年之後,經濟不景氣,這家店也跟著收了。
夜市的繁華興盛也見證了基隆特有的移民歷史,特產之一的天婦羅,是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產物;另一項特產-鼎邊銼,則保留了福州菜的特色;口感酥脆,食材豐富的營養三明治,是模仿美軍協防台灣時,流行的熱狗堡而來;近幾年才有的『越南美食』攤位,正點出台灣最近幾年盛行的『外籍新娘』文化;可口的沙威瑪,讓我們對中東的印象不再只是恐怖份子而已,夜市的小吃一再點出基隆是個多元文化社會,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飲食口味,和平共存於這一條街上,沒有國家認同的問題,只有好不好吃的需求。比之於電視上政治的紛擾,基隆夜市的小吃帶有些和平的氣味。繁華的基隆夜市也曾有過如南洋大海嘯後的慘狀,那是在七年前的納莉水災,夜市跟父母的店也深受其害,所以災後的第二天,我跟老弟就徒步過去幫忙,來到夜市的路口時,我有點不敢相信那是有名的基隆夜市,整個夜市變得慘不忍睹。地面被大量的淤泥給蓋滿,路變得崎嶇難行;一旁的商店忙得在清掃,殘留的髒水被一一掃出,一陣陣的如小海浪般,褲角多次被水潑濕;騎樓下擺滿了被水災淹壞的貨品,只見店家個個是愁眉苦臉,望著那堆貨品發呆。路上的行人匆忙的從旁走過,不再如往常一樣慢步閒逛,那一次災後的基隆夜市,就像廢墟一般。但台灣人強大的生命力卻從那時展開了,幾天後路被清理乾淨了,幾個月後攤販又開始重新聚集了、人潮慢慢的回籠,一年不到,整個夜市運作又恢復了,就好像沒發生過水災一樣。
雨中的夜市,是一陣寂靜,攤販點點,小貓幾隻,寒風颼颼,剛好配上我這孤獨的旅人。我總是持著一把雨傘,一步一步在這條街上行走,二十四歲了,一事無成,還在這條街上流浪。父母的大半青春,我的童年跟青稚的學生歲月都在這渡過,回憶是如此的深長,不單單只是一碗羹、一首兒歌而已,而是身處其中的人事與歲華,一點一滴,總讓人感到萬分興歎。走在故鄉的街道總有種歲月已逝的感概,而走在這條帶有許多回憶的街上,帶給我的則是這二十幾年歲月中的酸甜苦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