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有寫過一篇類似的文章
當時是使用靜電膜來進行
這次來分享一個實用的小工具-高壓球
不只是這次示範用的白斑龜背芋
其他龜背芋屬、蔓綠絨屬等等的植物也適用
大家可以嘗試簡單且低風險的繁殖自己的植株
首先需要準備已經泡過水並且擰乾後的水苔
還有透明的高壓球(依照植株大小選擇尺寸)
將高壓球填入水苔並包覆在莖結處
也就是氣根長出來的位子
目的在於增加內部的濕度讓氣根變成吸收根
大約兩個月就可以從外壁處觀察到根系
也可以選擇等到根系再穩定一點時再來處理
從高壓球下方莖部用消毒後的器具進行切除
務必下手快速俐落保持傷口平整
接著在傷口處塗上切口劑
放置在陰涼通風處等待傷口完全乾燥
這時候還不要打開高壓球
讓內部的根系繼續保持溼度
等到剪切處的傷口完全乾燥後
就可以拆開高壓球去移除多餘的水苔囉
順便觀察一下有沒有不健康的根系需要修剪
最後就可以依據個人習慣去調配介質入盆囉
這個方法的優點是操作方便簡單
並且可以避免先剪下頂芽後才進行發根的風險
而先發根植株的後續成長速度也遠勝過只有氣根的植株
大家有機會的話一起嘗試看看吧
祝各位都能成功繁殖出新的植物寶寶
#斑葉龜背芋 #臭植男知識佳 #白斑龜背芋 #日本白斑龜背芋 #龜背芋 #植物 #植栽 #臭植男 #我家門前有森林 #植物図鑑 #植物のある生活 #plants #plantsofinstagram #plantsagram #houseplants #indoorplants #indoorgreen
#plantsmakepeoplehappy #urbanjungle #monsteradeliciosa #monsteramonday #monsteradeliciosavariegata #monsteraborsigiana #monsteraborsigianavariegata
龜背芋修剪傷口 在 這位太太愛植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如何修剪龜背芋?》
千呼萬喚始出來!終於要來和大家聊聊如何修剪龜背芋了!
修剪龜背芋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 #龜背芋 這個植物。
龜背芋為單葉互生的植物,簡單來說就是葉子沿著主莖幹,左、右、左、右的互相交替生長。(圖二)
圖二中最老的葉為A最年輕的葉為「母葉」,母葉之後會帶出新的葉子。等待新葉成熟後,這片母葉就會成為老葉,而最新的葉子又會成為「母葉」再繼續帶出新葉,一直一直循環下去。
所以,龜背芋其實是有生長方向的!隨著時間沿著主莖幹不停往前推進、生長。不會像其他植物一樣由中心點慢慢擴散。
因此,龜背芋養久了,你就會發現他無法乖乖地待在盆器內,總有一天會超出盆器,或是向上攀附物體。(沒錯!龜背芋是可以爬樹的喔!)
接著進入正題,該如何修剪龜背芋呢?
首先準備一把鋒利的刀,美工刀、剪刀或園藝剪都可以,主要是要求「鋒利」。用酒精消毒一下刀具。(圖三)
老葉的修剪:刀片貼著主莖幹,準確下刀,力求傷口平整,復原較快。(圖四)
如果你的母葉不幸的折損、破損甚至被感染,需要修剪,請修剪至新葉冒出點上方即可。不要連同冒出點一起剪掉喔!這樣可能會打壞龜背芋的生長循環。(圖五、圖六)
===============================================
以上為簡單的龜背芋修剪注意事項。
在這裡想跟大家說聲抱歉,原本想要拍影片解說的,但是時間實在不太夠,希望大家可以先看看這篇圖文敘述,希望有解決到你的問題。
另外,之前有和大家搜集一些關於龜背芋的問題,我有整理了一些QA,過幾天會再另外PO新的文章和大家分享喔!
這裡特別感謝「#龜背芋與她們的產地 」的Eason老闆,他無私的分享很多關於龜背芋的照護,我有很多問題和知識都是請教他的喔!
如果你還有任何關於龜背芋修剪的問題,歡迎在下方留言,我們大家一起討論!
更多文章請點 #愛植太太經驗分享
#plants #plantsofinstagram #plantsmakepeoplehappy #plantshelfie #loveplants #iloveplants #greenfingers #houseplants #houseplantlove #houseplantclub #houseplantsofinstagram #instaplants #plantgang #plantstagram #theplantyclub #welovehouseplants #livingwithplants #urbanjunglebloggers #plantpotters #綠手指 #室內植物 #植物 #觀葉植物 #monstera #monsteramon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