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福的方向感」
沒想到一晃眼,阿福也已經要2歲了(找照片時不小心陷入回憶...嗚)
過去有專家常說,多帶孩子到戶外走走,會刺激孩子的智能發展。對我們來說,出門旅行不在於風景知識,不在於出門的距離遠近,而是孩子從過程中讀取、收穫了什麼。對越小的孩子,日常生活的點滴時刻,其實都可以成為他們的詩和遠方。
但是我最近越來越有感覺,這些出門過程中所帶來的累積養份,慢慢在阿福身上看到結果,阿福是我三個孩子裡面,最早從他約2個月大時,就開始跟我和哥哥們上山下海跑。
阿福2個月時,我們舉家從上海搬去深圳,跟著我們顛沛到深圳到處找住所安頓。
3個月大時我帶孩子去福建山裡插秧還跑去住土樓。
4個多月時他在香港的南ㄚ島吃了第一口沙
5個月大時跟我帶三個小孩去越南,坐了好幾趟臥鋪火車跟睡覺巴士阿福都很配合,儘管從越南半夜坐跨國火車回廣西是真的很累。
78個月大時去澳門露營、在惠州的海邊野營
9個月大時他跟我去四川海拔3600公尺看冰川
(這些都是媽媽一打三出門沒錯😆)
到一歲後,去年大家可能比較有印象,他大多是在我胸前一起爬山、在自然裡探索玩葉子奔跑、有時候在推車上陪我們徒步健行,跟哥哥們一起到陌生的地方探險。
以上這些經歷,他當然”完全不記得”,但是,到了1歲半他開始會表達後,這些曾經的戶外環境接觸活動對其大腦刺激的潛移默化改變,越來越明顯,例如五感(聽覺視覺的敏銳度)、例如擁有能夠離開媽媽勇於探索的勇氣/好奇心,甚至還有「方向空間感」...
#1歲多的孩子其實已有空間方向感
前陣子我跟阿福兩人因故在士林夜市的青旅民宿住了幾天。民宿位在夜市外圍尾端的一條不熱鬧的民宅巷子裡,第一天晚上,我們出去覓食逛逛,結果走回到要往青旅的岔路時,阿福一直拉著我要右轉,說「走這邊,回去回去」,還想繼續逛街的我心想,他怎麼可能記得我們的青旅是在這條黑暗的巷子裡。
但通常姑且不論對錯我都會給孩子嘗試的機會。我跟他說,「好喔,你知道路嗎? 那你帶媽媽回去吧」
青旅位在巷子中,一樓跟一般民宅看起來沒有不同,也沒有招牌。結果走了大概30公尺,他跟我說「到了,這裡到了」,結果..還真的到了。
碰巧的吧,我心想。
不信的我,隔天晚上再試了一次走另一條路,這次還故意走過頭從反方向再回來,到岔路時,他停住了,一樣選擇右轉但其實我們轉錯邊了,結果一彎進去走沒幾步他就喊說不是不是,要我掉頭走回另一個方向,然後再帶我一樣回到民宿門口。
這次,換我驚嚇了…我竟然被一個一歲多的孩子帶路!
而且我們之前並沒有去過那裡…他這個方向感...可能比他爸還強…
諸如此類的事情其實發生很多次,比如只要一上百齡橋他知道阿嬤家要到了。或是上次第一次去動物園(藻礁連署),他自己竟然從動物園門口走回去捷運站口找哥哥(當然他突然不見我也是嚇一大跳)。
#生活教育裡的方向感培養
我開始回想,其實孩子每次出門在路上他都在閱讀生活,他的腦海裡會建構自己的記憶認知地圖。孩子的心智成熟發展必須通過在外部世界不斷地用感官與知覺探索過程中,而去建立認知、判斷、推理、以至於整合性思考。
出門時我常常會讓孩子自己討論判斷決定方向,或是裝傻假裝迷路問孩子該怎麼走,或是在安全範圍內會允許他們離開去自由玩耍探索,大部分他們都會知道如何回來找到媽媽。這些也都有助於讓孩子對自身以外的距離產生意識、培養方向感。
阿福大概也是這樣,從一開始看著哥哥們,到現在也會加入跟哥哥們一起討論。大概一歲九個月時,問他哥哥在哪裡,他會說哥哥在“樓下”,阿嬤“去市場”買菜、小鳥在天空飛...
孩子從身邊環境體驗到的感知經驗,將成為其一生的生存能力,那如果孩子對環境的感知全來自書本和電視,那將會是如何呢?
沒有好奇心與思考,再有意義的風景,我想孩子也是無動於衷的吧。
#神奇的阿福系列之一
Search
1歲多的孩子其實已有空間方向感 在 太多人問的玩具(⁎⁍̴̛ᴗ⁍̴̛⁎) 油油小哥哥的心頭好 . 不專業開箱 ... 的推薦與評價
弟弟1歲 只會把所有排好的成品用倒 然後哥哥就會生氣 所以建議大一點孩子玩 ... 打算再購入軌道組訓練空間感、方向感另外可以訓練顏色認知還可以搭配原有的玩具做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