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26日)過73歲大壽的Steven Tyler回憶當年,他說回到七零年代組成Aerosmith時其實並沒有非常有野心,他們只想變成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樂團,他們只打算拿下所有的東西,他們只想讓Aerosmith成為地球歷史裡面曾經行走過最大型的生物。
這是典型的Steven Tyler,口氣很大,自信滿點,然後又不得不對他們服氣。
為了替這位樂壇老先覺祝壽,來聽這首1975年就完成,1986年又再度被賦予新意的Walk This Way。
Walk This Way是由主唱Steven Tyler與主奏吉他手Joe Perry合作產生的,這個樂團絕大多數傑作都以這樣模式誕生,這兩位多產而才氣縱橫的搖滾樂手,他們的合作就像Rolling Stones的Mick Jagger與Keith Richard一樣契合,當時Aerosmith一直被當作美國對英國Rolling Stones入侵的反擊,而正好兩團的靈魂人物Steven Tyler與Mick Jagger長相方面還有些神似,個人心目中這兩團的地位是相近,但其實心中我暸解Rolling Stones偉大一些。不過這首Walk This Way的表現手法的確是Rolling Stones很難達到的意境。
Walk This Way的歌詞內涵沒有什麼深度,那在講述一名高中男生失去童貞,歌名的由來是團員去看電影Young Frankenstein(年輕的科學怪人),裏面有一句台詞就是Walk This Way,那配合科學怪人笨拙的動作實在很滑稽,當下他們就決定拿這句當時引發眾人哈哈大笑的Walk This Way台詞做主軸,由來很平凡,表達內容也很直接而不值深究,但闡述的方式卻是超越了時代。
Walk This Way歌曲一開始先由鼓手Joey Kramer著名的兩拍重擊開始,接者Joe Perry強硬的Riff開始上場主導,這時歌曲直轉而下改變安排,鼓手Joey Kramer的鼓點改為穩定的節拍,與貝斯手Tom Hamilton組成旋律線,接者主唱Steven Tyler的饒舌唱腔豋場,大量押韻歌詞以快速的唱法轟向聽眾,而Joe Perry與Brad Whitford兩支吉他就像在兩人對決一般在旁搶盡鋒頭,整首歌就在多樣化而個性鮮明的表現中完美呈現,那是當代不曾見過的演出。
這種結合饒舌樂、節奏藍調及金屬成分搖滾的音樂是美國本土樂團才有的特色,那些美國南方的音樂元素的確是在英國土生土長的Rolling Stones難以學習的。很多人都好其何以Aerosmith能如此渾然天成的表現美國音樂的內涵,卻總是遺忘即便Aerosmith從模仿Rolling Stones及Led Zeppenlin中汲取養分,他們音樂素養本質上還是道道地地在美國成型的,那是偏節奏藍調的美式作風,不過在這麼多美國樂團中,就屬Aerosmith在這點上最能揮灑自如的融合。
這首歌在1986年又由饒舌樂重量級人物Run DMC翻出來表演致敬,大家赫然發現,Aerosmith的Walk This Way的確是領先當代的傑作,在過了十餘年後,這首歌依然是活力十足,歷久彌新,一點也不陳腐。
https://youtu.be/4B_UYYPb-Gk
1105 誕生 色 在 中古小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件事應該有寫過⋯⋯
曾經有一年的雨天,交往中的戀人看不下去,他在澀谷街頭指著我的傘問:「妳好好一個女生,為什麼總是用透明塑膠傘?」
「便宜方便啊,就算弄壞或忘在哪裡也不會有心理負擔」
對方聽完後搖搖頭拉著我走進了西武百貨,選了支很美但如果帶出門不小心忘記帶回家會想哭的那種傘。
「妳適合漂亮的傘,有了好東西妳就能學會珍惜」戀人說
當時只覺得日本男生好囉嗦喔,連身邊女生用什麼傘都要計較!不過那之後我的確不再亂買傘了,那把戀人送的傘只要帶出門我就一定會帶它回家,連續愛用了好久直到多年後它被颱風吹壞。
澀谷的西武百貨很「大人」(特別是跟附近的丸井或PARCO相比)在邁向大人階梯的過程中,西武百貨也確實推過我好幾把。工作場合裏、脫下來就算讓客戶看到牌子也不必害羞的風衣外套、想要以最快速度買到符合專業形象的高跟鞋、想找到送出後絕對不會失禮的禮物,去澀谷西武百貨就對了。怎麼說,成長過程中西武百貨都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今年,西武百貨的正月廣告在網路上引起了極大回響,讓人非常感概。以下照片引用自西武百貨官網,中文是中古小姐任意的翻譯。
「收據其實是承載著希望的單據
2020年6月到11月西武百貨的販賣業績:
行李箱 662個
口紅 76,175支
浴衣(去花火大會穿的) 475件
高跟鞋 1,001雙
嬰兒禮物 566份
在被新冠肺炎限制行動的2020年裡
為了哪天能夠自由旅行而購入行李箱的客人有662位。
即使都得戴著口罩
為了enjoy化妝樂趣而購入口紅的客人有76,175位。
明明沒有花火大會可以參加
仍然有475位客人購入了浴衣。
期待哪天能自在走回街頭
而被購入的高跟鞋有1,001雙。
帶著全力祝福的心意被買去慶祝新生命誕生的嬰兒禮物有566份。
即使在停滯的日子裡
總有人還是費心著想讓每一天變得更美好
這是購物收據教會我們的重要的事
不論百貨公司販賣的、或客人想買的
其實都不是物品,而是希望」
西武百貨過去最讓我印象深刻的copy是1982年糸井重里先生寫的「おいしい生活」(美味生活,這個詞彙就是糸井先生創造出來的)當時日本正處在泡沫經濟前的全盛時期,與其勉勵大家「接下來要創造更好的生活」還不如將感受到的時代氛圍忠實記錄下來,讓大家知道此刻就是最元氣、最美味的時光!
看著以前的廣告,我第一次發現,和過往那種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前進的時代相比,要在此刻感受希望,或者說帶著希望前進,其實必須咬著牙先吞掉悲傷⋯⋯
願2021年對你我都會是真正充滿希望的一年❤️
1105 誕生 色 在 作者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理大/澳科大疫苗」的出現,源自2015年中共的十三五規劃。
當時習近平拍板在各省發展「高新區」,搞高科技產業,在重慶巴南高新區興建國際生物城。同年,理大劉耀南教授任CEO的美國藥企Athenex,宣佈與重慶市政府建公私合作伙伴關係。
2015年7月,Athenex以換股並購交易方式,收購位於香港科學園的香港全球藥物科技有限公司(Comprehensive Drug Enterprises,CDE),該公司主席正是澳科大醫學院院長霍文遜,而CDE在重慶豐都縣有一座製藥廠。Athenex董事會重選,霍文遜和加拿大前總理Kim Campbell入局,劉耀南亦連任公司董事。
興建重慶生物城需要百億資金,責任落在重慶另一間醫企智飛生物身上。它創立智睿投資以私募方式吸納資本100億元人民幣,在2015年11月落戶重慶國際生物醫藥城,投資數十個項目,其中一個就是建立「國家級轉化中心」。
生物城標榜「3基金4平台5基地」,4平台中包括了「重慶一香港理工大學轉化醫學中心」,說明理大是有份建設的。2016年4月,「理大與重慶市巴南區政府簽訂合作協議,共建轉化醫學中心,將科研成果更有效地轉化為治療疾病的合作平台,以期推動中國轉化醫學的研究。簽署儀式由重慶市巴南區委宋葵常務副區長及理大副校長(科研發展)衞炳江教授聯袂主持」。
而5基地中的化學製劑基地,則是以惠源醫藥和重慶醫藥作代表。重慶惠源醫藥,便是Athenex在中國開設的全資總部。重慶政府的生物城介紹這麼寫道:
「美國Athenex製藥基地投資30億元,在紫衫醇等難溶性抗癌藥物口服製劑方面全球領先,填補了我市大型外資製藥項目的空白。當前,柳江醫藥公司已成立美國研發分公司,開展中美創新藥研發合作;惠源製藥生產的紫杉醇原料藥出口到歐美、日本等發達市場。」
劉耀南本人,則在中美之間擔當橋樑角色,那時貿易戰未開打,千人計劃未曝光,兩國的企業密鑼緊鼓地洽談合作和交流技術。到2016年9月,Athenex成立重慶泰潤製藥有限公司,向當地政府申請在重慶麻柳沿江開發區麻柳組團建設Athenex製藥基地原料藥項目,投資3.95億元人民幣。當時劉耀南正籌措幫Athenex在納斯特克搞IPO,在上市前一年,已跟重慶萊美藥業簽可轉債協議,萊美透過在香港設立的子公司,認購Athenex可轉債1000萬美元:
//重慶萊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於2016 年9 月22 日召開的第三屆董事會第三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認購Athenex可轉債的議案》,同意公司全資子公司萊美(香港)有限公司與Athenex簽訂《ConvertibleLoan Agreement》,同意其以自有資金1,000 萬美元認購Athenex 發行的可轉債。//
2017年6月14日,Athenex上市,發行價每股11美元。「根據萊美香港此前簽署的可轉債協議以及Athenex 出具的可轉債轉股信函, 萊美香港所持Athenex1,000 萬美元可轉債按其上市發行價格的80%(即8.80 美元/股)全部轉化為普通股,轉化後萊美香港持股總數為1,136,364 股,佔Athenex 上市後總股本約2%。」透過債轉股的手段,萊美成為Athenex股東,未計首日升幅,萊美藉兩成折讓帳面獲利了250萬美元。
半個多月後,Athenex口服紫杉醇在中國註冊,「重慶惠源醫藥有限公司和Athenex製藥公司聯合申報的紫杉醇膠囊的臨床申請獲得CDE承辦受理,註冊分類為2.2類。這是國內申報的第一個口服紫杉醇製劑」。
Athenex在2003年由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David Hangauer教授與實驗室同事創立,2011年招攬劉耀南任CEO,除了經IPO集資6600萬美元外,亦報稱獲亞洲投資者私募2億美元。劉耀南繼續做中美橋樑,在2017年1月尾,聯同理大副校長衛炳江,帶着水牛城分校校長Satish Tripathi和Athenex的外籍高層訪華,參觀四間大學。深圳大學的介紹闡明了此行的目的:
「此次來訪的目的是聯合美國、中國、澳門和香港的科研、醫療機構和商業公司,共同建立生物技術聯合中心,該中心旨在促進合作,支持醫療項目成果轉化,幫助他們獲得美國和中國兩個食品藥品監管機構的批准。」
藥企是否賺錢,還看藥監局是否批准,最符合藥廠利益的,必然是希望做到中美認證互認。劉耀南此行非常成功,2018年2月2日,Satish Tripathi訪港,「香港理工大學今日(2日)聯同粵港澳大灣區內高等院校,包括中山大學、深圳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組織合作聯盟,並與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及美國羅斯維爾帕克癌症研究所達成合作意向。6間院校及研究所今日共同簽署生物科技和轉化醫學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構建區內首個轉化醫學合作研究平台」。因此,除了重慶生物城,大灣區生物城也是理大重點發展的項目,選定了落戶坪山。其中一個項目叫作「深圳坪山—香港鎧耀—香雪製藥公共衛生產業合作項目」,而劉耀南則是香港鎧耀的始創人,亦與霍文遜創立了北京鎧耀基因。
「精準醫學」的概念剛好在2015年提起,提倡對特定的基因靶位針對用藥提升效力,是一片等待被開發的處女地,大陸建設生物城,大搞基因科技,目的就是搶佔這片市場。中共搞全民健康碼,就是配合精準醫學發展。當14億人的基因圖譜都獨立登記在健康碼上,醫療系統就可為每一個人度身訂造藥單,你說這盤生意會有多大?但要做到這一點,先要基因檢測普及化,以及每一個人分配一個「碼」。
健康碼的市場爭奪,是微信支付寶之戰,馬雲馬化騰之戰。馬化騰是Athenex的戰略股東和高級顧問,在香雪製藥旗下的香雪精準亦持股一成,「精準」二字精準地揭示醫療產業的雄心。2018年,Athenex便幫助香雪精準以不高於1.8億美元的價錢,獲得美國三隻抗癌藥的專利,兩者並合作開發中國專利的TCR-T細胞治療技術。Athenex為新公司提供3000萬美元現金和500萬美元股票,Athenex持股55%,香雪精準45%。這種治療性細胞產品,在2017年才首度獲得美國FDA批准上市。
據香雪當時公告,Athenex第一大股東股東張頌義股權12%,第二大股東馬化騰10.3%,第三大股東劉耀南10.1%。這卻是一間「美國公司」,獲得紐約州政府注資2.25億美元開設美國生產線。張頌義是誰?曼圖宏業始創人,新浪公司董事,專在中美兩國之間投資高科技。紫杉醇可是一門頭號抗癌藥的大生意,涉額全球每年50億美元。Athenex最破格之處,是研發第一代口服紫杉醇,代替傳統注射。2019年9月,Athenex的重慶紫杉醇原料廠落成了。
「本次落成的美國Athenex原料藥項目被列為重慶市級重點項目,目標定位是建成達到國際GMP,ICH指南和安全環保先進水平的, 高科技,國際化,高附加值的抗腫瘤原料藥生產基地。主要研發和生產低濃度,低排放,高附加值的高端抗腫瘤等原料藥(口服紫杉醇,卡巴他賽),建成後主要配合 Athenex美國總部在研的世界級新藥原料藥向國內生產的報批轉移,同時滿足集團公司新藥原料藥的需求,進行原料藥的研發及生產,預計將佔全球60%的市場份額。」
然而,肺炎爆發,中美交惡,這些計劃能否發展下去,能否避過白宮技術轉移的指責,仍是未知之數。但劉耀南沒有停下他的步伐,在2020年8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國家重點實驗室發表《自然》論文之後,在聯同理大和澳科大的霍文遜發佈「新冠重組蛋白疫苗」研發成功,一時間所有傳媒都歌頌港產疫苗誕生了。
及後,記者跟進我的揭查,追問理大和劉耀南究竟疫苗由誰研發時,「劉稱全世界很多院校及公司都有研發,有近200種候選疫苗,形容是多方面的交流」,沒有正面回應疫苗是否屬於理大團隊。論文中的活猴試驗,是否理大和澳科大人員操針?為甚麼川大華西的研究被包裝成港澳研發?劉耀南還透露,已向創科局爭取撥款,並已向美國和台灣的疫苗生產商接洽(那疫苗商恕我不開名了)。
另一間台灣企業藥華藥,剛好在7月28日公佈新冠病毒蛋白疫苗獲選進入台灣CDE的COVID19專案計劃,其原理跟川大和理大發表的非常相似,針對病毒S蛋白與肺部ACE2受體的結合。藥華藥本身亦與Athenex在抗癌藥有交易,支付700萬美元獲得Oradoxel(口服紫杉醇)台灣、越南和新加坡的銷售權。
重組蛋白疫苗或可以有很多種,各地科研團隊也可互相交流,可以巧合地殊途同歸。建設重慶生物城的智飛生物,在今年6月與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共同研發的新冠重組蛋白疫苗獲中國批准進入臨床試驗。這衍生新問題,每種疫苗都需要上萬人作最終臨床試驗,哪裡有這麼多志願者?北京科興生物在7月22日揭曉:已獲准在巴西六個州向9000名醫護試針。
還有很多東西可以查下去,而我已離那條紅線愈來愈遠,所牽涉的利益也太過龐大,不是一般市民可以抗衡的。對於來勢洶洶的精準醫藥、基因普測和健康碼大數據,一個人很難阻止它們擴張,但當每個人都了解到其背後的野心,知道企業如何利用我們的身體來榨取利益時,我們就有義務去抗衡。健康的防線,不止要阻擋病原,更要防備借病入主你身體的利益集團。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