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成長股或中小型科技股的表現尚未好轉
看了一個有趣的圖表來說說主動投資的難度
灰色柱狀圖是統計2019年12/31~2020年/11/6的績效
可以看出當時受到疫情影響,聯準會降息
能源、航空、房產、銀行、旅遊都受到影響
石油期貨負油價,巴菲特清空航空股等等
回想2020年SaaS、電動車、遠端工作、網路零售等
相關的股票股價大噴發,基本上買甚麼漲甚麼
網路上紛紛都說價值投資績效不好
成長股才是王道,科技創新是未來趨勢
一堆人可以吐槽所謂的價值大師
讓我們來看看從2020年11/9~2021年3/31
結果出現大反轉,之前那些被炒高的股票
在今年的績效反而大大落後於之前被嘲笑的產業
原本之前被吹捧的科技創新股
今年的績效反而落後傳統價值股
或者受到疫情重創的產業
如果有人說只要在去年買成長股
等到今年賣出套利後改買價值股就好了
那只能說你應該是沒有投資經驗的人
要知道我們現在看到的圖表就像是看了後照鏡一樣
是用以發生的事實來回顧產業間去年跟今年的績效
身處當下的人,要能判斷出未來的趨勢難度是很高的
要是能預知未來走勢,股神巴菲特就不會賣出航空股了
想要做主動投資的人一定要能認知,連巴菲特都無法預估
身為散戶的一般人更是無法做到
唯一檢視的標準是主動投資報酬打贏大盤可以維持操作
如果花了很多時間,主動績效還是輸給大盤
真心建議可以配置部分資產在大盤型的ETF上面
因為你花的時間也是很重要的成本
更多內容會在本周的電子報介紹
#歡迎分享看法
#快快加入電子報
#連結在留言區
同時也有2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Nguyễn Đức Nam,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Good Morning Football 12/31/2020 LIVE HD | NFL Total Access LIVE | GMFB LIVE on NFL Network...
12/31/2020 在 李其展的外匯交易致勝兵法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抓準智慧商機,搶搭AI新科技成長新浪潮
象徵科技產業興衰的那斯達克指數,在2020年創下年漲超過40%的成績,不但是2004年以來最佳表現,也以大幅領先道瓊指數漲幅超過30個百分點的成績,告訴投資人現在的市場主流就是高成長性科技產業,但這麼好的表現能夠持續下去嗎?我們今天就來解析給投資朋友了解。
資料來源:精誠DQ2,資料時間:2019/12/31~2020/12/31那斯達克指數與道瓊指數漲幅比較。
價值投資與成長投資向來讓長期投資人難以選擇,畢竟大家都希望能兼顧穩定與高成長,但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衝擊,使得遠距醫療、視訊會議與協作等應用大幅成長,跨越了許多障礙直接衝到高速成長期,這些變化就算未來疫情平息也很可能不再復返,所以即使已經在2020有了亮眼成績,展望2021幾大市場焦點來看,接下來確實還是相當值得關注產業趨勢。
搶搭中美科技與綠能政策列車
首先在美國方面,隨著美國拜登就任,原有的中美貿易戰可能會暫時降溫,但隨之而來的就是以4~8年為單位,甚至更長期的能源與科技戰,拜登宣布將創下先例讓科技政策主管提升至內閣閣員層級,表態將會全力推動美國成為全球科技方面的領先者,過去選舉時所提出的綠能政策也將大舉投資與發展電動車相關產業,從基礎建設開始都可望重新打造,自然將吸引民間企業競相發展智慧應用來搶佔政府目光與民眾荷包。
在中國方面,最新的十四五計畫同樣全力支持能源與科技產業成長,畢竟在中美貿易戰中,高端產品都被美日把持,美方只要一制裁就直接把中國的科技與通訊技術龍頭打趴在地,因此中國官方誓言將領先的產業拉大優勢,並將落後的部分重新規劃,大舉注資提升人工智慧、積體電路與生物科技相關技術,中美兩強的另類軍備競賽正熱烈開打,正好就是未來的投資焦點。
因此我們可以了解到從電動車到全球車聯網、遠距醫療與商業AR/VR、虛擬實境遊戲市場甚至商用衛星都會是接下來的科技相關產業發展重點,國內現在正有一檔富蘭克林華美AI新科技基金,就是瞄準了至少未來5~8年的高速成長期來佈局,非常值得投資朋友關注。
克服疫情衝擊,雙團隊各展所長
當然可能很多朋友會想說新科技基金市面上到處都有,這一檔又有什麼過人之處?據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資料顯示,這檔升級版AI基金的主軸建立在智慧醫療、智慧交通與城市還有衛星物聯網,畢竟這是最能避免疫情干擾,也是比較有投資機會的區塊。
尤其是人工智慧加上生技醫療的雙團隊助力,可以兼顧科技與醫療產業的高成長,不單只有科技一個主要箭頭,在個股輪動時有機會靈活抓住各項智慧商機,彈性配置也可以降低單一市場的波動,同時也會佈局上中下游供應鏈,即時掌握產業最新變化。
詳情可以點擊:https://lihi1.com/wdkf4
如果投資朋友未能抓住上一波的科技相關類股狂飆機會,這次的智慧商機與AI新科技成長,就會是非常值得大家認真研究與把握的機會,同時也相當感謝富蘭克林華美投信的贊助合作,讓我們有機會能了解產業前景與成長趨勢,所以特別介紹給我的讀者朋友唷。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獨立經營管理】本基金經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同意生效,惟不表示絕無風險。本證券投資信託事業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本證券投資信託事業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本文提及之經濟走勢預測不必然代表本基金之績效,本基金投資風險請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本基金以新臺幣、美元、人民幣及南非幣計價,如投資人以其他非本基金計價幣別之貨幣換匯後投資本基金者,須自行承擔匯率變動之風險,當本基金計價幣別相對其他貨幣貶值時,將產生匯兌損失,因投資人與銀行進行外匯交易有買價與賣價之差異,投資人進行換匯時須承擔買賣價差,此價差依各銀行報價而定,此外,投資人尚須承擔匯款費用,且外幣匯款費用可能高於新臺幣匯款費用,投資人亦須留意外幣匯款到達時點可能因受款行作業時間而遞延。 本基金設有人民幣計價之受益權單位,鑒於人民幣匯兌仍受管制,大陸地區之外匯管制及資金調度限制均可能影響本基金之流動性,投資人應審慎評估。投資各類型N類型受益權單位者,其手續費之收取將於買回時支付,且該費用將依持有期間而有所不同,其餘費用之計收與前收手續費類型完全相同,亦不加計分銷費用。本基金不受存款保險、保險安定基金或其他相關保障機制之保障。故投資本基金可能發生部分或全部本金之損失,最大可能損失則為全部投資金額。 有關基金應負擔之費用已揭露於基金公開說明書或簡式公開說明書中,投資人可向經理公司及基金銷售機構索取,或至公開資訊觀測站及經理公司網站中查詢。
12/31/2020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是的!發綠電與提升能效、節能雙管齊下,才是真正有效的能源解決方案!..... 台積電導入低耗能管路加熱系統,估年省 8,000 萬度電 !!(12/31/2020 TechNews科技新報)
”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台積公司節能團隊持續尋找各種潛在的節能機會點,不僅將方法平行複製於既有廠區,亦第一時間設定為新建廠區的標準化規格,減少機台修改的風險,使節能的力道最大化。“
(中央社)台積電將低耗能管路加熱系統導入先進製程,成功使機台加熱管減少約 25% 能耗,預計民國 114 年將導入台灣全數 12 吋晶圓廠區,估計每年可省 8,000 萬度電。
台積電表示,供應晶圓生產機台的氣體管路,以往為避免管線內部形成結晶、造成堵塞,必須在機台運作期間,對管路外部的加熱設備不斷供電以維持管路表面高溫,確保管線通暢。
傳統套件僅著重於管線的加熱功能,而忽略表面材質的保溫表現,導致熱能易失而造成電力浪費。台積電節能團隊與供應商合作,運用以往主要應用於建築物隔熱的氣凝膠材質,取代玻璃纖維做為供氣管路外層,成功開發低耗能管路加熱系統。
台積電今年 3 月將低耗能管路加熱系統在晶圓 15 廠第 7 期試用,有效降低管路表面溫度,減少 25% 能耗,廠務處新廠設計部並將系統列為新建廠區的標準設施,將於 110 年導入晶圓 18B 廠 3 奈米及 2 奈米製程。
台積電規劃既有的國內 12 吋晶圓廠區將於 114 年前完成系統更新,估計屆時每年將可減省 8,000 萬度電。
針對揮發性有機氣體削減,台積電攜手供應商,採用沸石濃縮雙轉輪系統技術,將原經過第一道轉輪吸附並燃燒後的高濃度製程廢氣,新增第二道轉輪濃縮流程後再送回第一道轉輪反覆處理,成功使揮發性有機氣體削減率達 99.5%。
台積電將沸石濃縮雙轉輪系統列為未來新建廠區的標準設備,109 年已完成建置於晶圓 15B 廠、晶圓 18A 廠,預計 110 年第一季完成晶圓 18B 廠建置,逐步朝向智慧綠色生產環境目標邁進。
參考資料:
台積公司導入低耗能管路加熱系統,民國114年起每年再省8,000萬度電
https://csr.tsmc.com/csr/ch/update/greenManufacturing/caseStudy/41/index.html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technews.tw/2020/12/31/tsmc-introduces-low-energy-consumption-pipeline-heating-system
♡
12/31/2020 在 Nguyễn Đức Nam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Good Morning Football 12/31/2020 LIVE HD | NFL Total Access LIVE | GMFB LIVE on NFL Network
12/31/2020 在 彭昱凱(阿凱):09-1688-1688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12/31 好久沒開 360 去兜兜風
12/31/2020 在 彭昱凱(阿凱):09-1688-1688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12/31 好久沒開 360 去兜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