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長 #痘痘 怎麼辦?餵 #母奶 的關係嗎?會留疤嗎?💥
門診遇到不少媽媽因為寶寶在3週大左右,臉上開始長紅紅的痘痘,十分焦慮,覺得是不是自己吃 #月子餐 太豐盛了🥘導致喝母奶的寶寶長滿痘痘😱
這裡讓媽媽先安心💟其實沒有醫學證據指出和媽媽飲食有關,本來就有20%的寶寶在小於6週時 (平均3週),會長這種 #新生兒痤瘡,通常正常清潔,不需特別治療,4個月內會痊癒, #不留疤✨
--
#新生兒痤瘡 通常發在臉部,身體較少,男寶寶發生機率較高👶
成因目前是認為:寶寶受 #媽媽 胎盤傳遞來的 #睪固酮 影響,造成皮脂分泌旺盛。另外可能也與皮膚定植的酵母菌 (Malassezia) 產生 #發炎反應 也有關🔥
通常 #不需治療,只需正常清潔,就可在4個月大內自癒。嚴重情況也可使用2% Ketoconazole藥膏或低效價類固醇,減少Malassezia造成的發炎反應🎯
--
但是假如痘痘是在 #6週大 後才冒出來,這情況就很不同了⚡這時候是 #嬰兒痤瘡💥
雖然也是冒在臉部,但發炎化膿會 #比新生兒痤瘡嚴重,成因是 #寶寶 自身 #腎上腺 或男寶寶的睪丸分泌的雄性素影響,皮脂腺分泌過盛🏋
#預後就比新生兒痤瘡差,可能會持續6-12個月,甚至幾年,不過大部分可以在4歲以前消失🤔
假如真的長時間都沒好,需檢查是否有 #內分泌疾病 (如腎上腺)💦
痘痘紅腫消後,黑色素沉澱需要幾個月才好, #嚴重發炎甚至可能會留疤😱
寶寶長大後,長成人痘的機會也會上升😭
好在這個 #嬰兒痤瘡 發生率不高<2%,不然爸爸媽媽應該會瘋掉🤯
治療上輕微可以觀察,嚴重的話就要 #認真治療以免留疤,雖然藥物和治療方式和成年痘是類似的,但是因為嬰兒皮膚較敏感,劑量和使用次數要特別注意💣
--
📣結論:嬰兒發痘痘 #最重要的是發作時間喔! #超過6週才開始冒痘,一定要提高警覺,要看兒科或皮膚科醫生喔💖
👑感謝王筱涵醫師。皮膚科的生活內涵。我時不時的皮膚科問題consult 🤩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2% ketoconazole藥膏」的推薦目錄:
2% ketoconazole藥膏 在 小小藥罐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藥事知多D】如何斷送老頭皮?
〈臨近歲晚,又係時候執番個靚頭準備逗利是……〉
宋代趙令畤《侯鯖錄》記載一個故事,內容是這樣的:
真宗東封,訪天下隱者,得杞人楊樸,能為詩。召對,自言不能。上問:「臨行有人作詩送卿否?」樸言:「獨臣妻有詩一首云:『更休落魄貪杯酒,亦莫猖狂愛詠詩。今日捉將官裡去,這回斷送老頭皮。』」上大笑,放還山。
大意是說:
話說宋真宗舉行封禪大典祭祀天地,昭告天下太平,便開始四處搜尋隱世高人,希望能夠請這些能人異士出山做公務員,後來成功野生捕獲楊樸。
據說楊樸能夠寫詩,不過楊樸偏偏不想被收服,便在面試期間「四條扮無料」,聲稱自己不懂寫詩,婉拒出仕。
於是宋真宗便問:
「臨行前,有人作詩送你一程嗎?」
楊樸便答道:
「有是有,不過只有我妻子寫了這首詩:
『更休落魄貪杯酒,亦莫猖狂愛詠詩。今日捉將官裡去,這回斷送老頭皮。』」
聽罷,宋真宗大笑,便決定放生楊樸,讓他回去繼續隱居。
當然,這裡的老頭皮並非指陳年頭皮屑(Dandruff),而是指年紀老邁的男人。
那如果是頭皮屑的話,大家應該如何斷送這些老頭皮呢?
現在藥罐子首先不妨在這裡跟大家認識一下頭皮屑吧!
頭皮屑主要源自頭部表皮(Epidermis)的新陳代謝速度過快,導致細胞分裂速度過快,便可能會加速表皮細胞(Epidermal Cells)的正常增殖,加速角質細胞(Cornified Cells)的推陳出新,加快換膚的過程,導致舊、老、死的角質細胞過度剝落,從而可能會產生大量鱗屑(Scaling),形成頭皮屑。
除了頭皮屑外,角質細胞過度剝落還可能會破壞表皮的完整性。沒有這層物理性屏障,便可能會誘發掻癢感(Pruritus)。
相較而言,這些人的頭皮上還可能會野生捕獲大量皮屑芽胞菌,主要是秕糠馬拉癬菌(Malassezia furfur)這種酵母菌(Yeast),雖然暫時還是不太清楚這到底是這些皮屑芽胞菌誘發頭皮屑大量產生還是這些頭皮屑提供豐富營養刺激皮屑芽胞菌大量繁殖。
所以這至今還是一條「雞先?還是蛋先?」的問題。
不過不論如何,結果只有一個:
一般只要KO這些皮屑芽胞菌,便能夠有效減少頭皮屑。
既然是頭皮屑,最理想的劑型當然是洗髮水(Shampoo)。不然的話,難道要在頭皮上塗藥膏塗到滿頭黏黏膩膩嗎?
至於既然是洗髮水,用法自然跟普通洗髮水一樣:
首先擠出適量洗髮水並均勻塗抹在頭皮上(注意,重點是頭皮,不是頭髮,因為頭皮才是皮屑芽胞菌的溫床),待到建議的指定時間後,便可以用清水沖洗乾淨頭皮、頭髮。
至於常用的藥用去頭皮洗髮水成分主要有以下四種:
一、Pyrithione Zinc
Pyrithione Zinc是一種細胞抑制劑(Cytostatic Agent),一般相信主要在透過毒殺表皮細胞,減慢表皮細胞的正常增殖,減少角質細胞的剝落,從而可能會減少頭皮屑的產生,達到去頭皮的效果。
雖然Pyrithione Zinc能夠滲透頭髮、表皮,不過一般不能滲進真皮(Dermis),所以較難透過頭皮吸收進入體循環,問題一般不大。
不過在罕有的情況下,還是可能會出現皮膚過敏、接觸性皮膚炎(Contact Dermatitis)。
二、Selenium Sulphide
Selenium Sulphide是一種抗有絲分裂(Antimitotic)藥,能夠抑制表皮細胞進行有絲分裂(Mitosis),減慢表皮細胞的正常增殖,減少角質細胞的剝落,從而可能會減少頭皮屑的產生,達到去頭皮的效果。
同時,一般相信Selenium Sulphide還能夠轉化秕糠馬拉癬菌裡面的硫氫基(Sulfhydryl Group)成為多硫鍵(Polysulphide Bond),抑制這種皮屑芽胞菌進行細胞分裂,達到抑菌的效果。
相較Pyrithione Zinc而言,兩者的藥效沒有明顯差異。[1]
雖然Selenium Sulphide擁有毒性,不過除非誤服,否則問題一般不大。
值得一提,長期使用,頭皮可能會殘留著硫化氫(Hydrogen Sulphide)的氣味,從而可能會散發出臭蛋般的惡臭,同時還可能會讓頭皮趨向油性。
在罕有的情況下,同樣可能會出現皮膚過敏、接觸性皮膚炎。
同時Selenium Sulphide還可能會導致金髮、灰髮、染髮脫色,影響髮色,所以一般建議使用前、後至少兩天避免染髮、燙髮,使用後徹底洗髮,沖洗乾淨依附在頭皮、頭髮上的藥,減少藥物殘留在頭皮、頭髮上,從而減少頭髮出現脫色的機會。
還有一般不建議5歲以下兒童使用。
三、Ketoconazole
Ketoconazole是一種抗真菌藥,既可能會抑制麥角固醇(Ergosterol)的產生,還可能會影響磷脂(Phospholipid)、三酸甘油脂(Triglycerides)的產生[2],便可能會破壞真菌的細胞膜,從而可能會KO真菌。
相較Pyrithione Zinc而言,Ketoconazole的藥效較大;相較Selenium Sulphide而言,兩者沒有明顯差異。[3][4][5]
因為Ketoconazole不會透過皮膚吸收進入體循環,所以副作用一般不大。在罕有的情況下,可能會對皮膚構成刺激。
四、煤焦油(Coal Tar)
雖然暫時還是不太清楚實際的作用原理,不過煤焦油的確能夠去頭皮,這是鐵一般的事實。
不過相較而言,煤焦油的藥效一般較差。[6]
煤焦油擁有一種較濃烈的氣味,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接受得到的,使用的時候,未必舒服,還可能會對皮膚產生刺激,誘發皮膚敏感。
最後,綜觀所有藥用去頭皮洗髮水,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只能醫治,不能根治,所以一般建議定期使用,預防頭皮屑復發,希望能夠斷送這些頭皮。
2% ketoconazole藥膏 在 在家好到府坐月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嬰兒油頭原來是脂漏性皮膚炎!乳痂的治療與照護全攻略
嬰兒的脂漏性皮膚炎「乳痂」是怎麼發生的?
嬰兒的脂漏性皮膚炎常在嬰兒的頭皮、外耳、臉部以及包尿布的地方發現紅腫,伴隨著黃色、黏黏的,有時候可能會很厚一大片的脫屑反應,因此常被媽媽們說是「油頭」。但這個黃色黏黏的東西其實正式的名稱是「乳痂」。根據統計,在一個月以下的嬰兒大約有 10% 左右發生這個問題,而在三個月大時是乳痂發生的高峰,可能有高達 70% 的嬰兒都有過,但接下來就會慢慢消退,在 1-2 歲時還有這個狀況的孩子大概就只剩下 7% 了。
嬰兒型脂漏性皮膚炎的成因目前還不明確,但通常從 2 週大開始,而大約 8-12 個月大時多數的症狀就會自然消失。目前醫學上推測的原因可能跟母親身上的男性賀爾蒙通過胎盤,進而刺激嬰兒的皮脂腺分泌,而皮屑芽孢菌進而產生感染、發炎的反應,導致皮膚發炎紅腫,而皮屑、油脂以及組織液就黏在一起共同組成了媽媽看到會很崩潰的黃色乳痂(Candle Cap)。但請記住,以上的說法只是目前推測的一種可能,實際上確切的完整病理機轉,仍然在研究中。這麼複雜的問題,就留給醫學專家去研究,家長們只要知道怎麼治療跟保養就好 XD
嬰兒脂漏性皮膚炎最容易在頭部中央以及前側出現黃色的油頭症狀。在臉上出現的通常會是紅腫、輕微脫屑、有點偏粉紅色的突起,在前額、耳後、眉毛、眼皮、臉頰、鼻翼兩側都常發生。有時症狀還會發生在包尿布的區域,甚至是全身多處一起發作,但在身上的部分常常就只有紅腫,不一定會脫屑。多數的嬰兒都會在發作後的幾週到幾個月後痊癒,最困擾的大概就是發癢,看到小孩抓來抓去真的是癢在兒身痛在母心啊!
醫師最擔心的事情就是家長不清楚狀況,看到結痂就亂摳。結痂底下可能緊緊黏著寶寶嫩嫩的皮膚,為了弄掉結痂,可能反而撕破孩子的皮膚,進而可能引起更麻煩的發炎和感染,真的得不償失啊!
嬰兒的脂漏性皮膚「乳痂」該如何治療?
如同上一段提到的,脂漏性皮膚炎可能發生在身體的多處,而且有不太相同的型態表現。因此在治療上也要分區域來考慮。關鍵在於保濕、控制感染、控制發炎這三個面向。
如果是頭皮的脂漏性皮膚炎,通常會在幾週到幾個月就自己好了,因此治療上通常會非常保守,醫師會先對患者做好衛教(也就是這篇文章在做的工作 XD)讓家長安心,並且指導相關的皮膚照護方式。對付不是很黏的那種乳痂,有時可以在洗澡時透過沐浴乳和水瑞潤濕之後,就能輕輕用軟毛牙刷處理掉。但如果是比較黏的乳痂,可以嘗試使用保濕劑,例如凡士林、植物油、礦物油、嬰兒油這些成分,取適量塗抹在頭上,可以軟化這些乳痂,接下來可以輕輕用軟頭的牙刷或者是細齒的梳子輕輕移除乳痂。若是比較嚴重、發炎面積較大的患者,醫師有時會建議使用含有低效價的類固醇或 2% ketoconazole 的沐浴乳,在研究中兩種都有效,有效的程度也差不多,端看您的醫師如何思考。媽媽也不用聽到類固醇就害怕,基本上短時間使用低效價的類固醇,是不太用擔心產生副作用的。
如果脂漏性皮膚炎發生在頭皮以外的區域,醫師可能會考慮使用局部的抗黴菌藥膏,或搭配含抗黴菌成分的沐浴乳。而脂漏性皮膚炎可能會反覆發作,醫師也可能會建議間隔幾週擦一次抗黴菌藥膏或使用一次抗黴菌沐浴乳來預防發作。
但別忘了,以上的這些治療,都要在醫師的診斷下處理,不要自己不清楚狀況下就跑去藥房買藥囉!沒有正確的診斷,就得不到正確的治療啊!
醫師建議的標準乳痂移除做法
上面有提過,乳痂不能隨便自己摳掉,重點是要讓它「軟化」,才能和底下的皮膚分開。因為乳痂是個「脂溶性」的成分,所以要先用先偏油的東西軟化它,凡士林、植物油、礦物油、嬰兒油都是選項,其中最便宜的方式就是以無添加其他成分的凡士林油膏,在洗澡前 10-20 分鐘先均勻塗抹在乳痂上,同時可以非常輕柔地按摩幫助滲透與軟化。
接下來用溫和的洗髮產品,在手中或者是起泡球上搓出泡泡(用意是增大接觸面積),再把泡泡塗抹在孩子頭上,以指腹輕輕幫頭皮按摩。在這個過程中,可能不少乳痂就會自行脫落了,如果還沒掉下來的乳痂,可以用軟質的牙刷,再輕輕撥除。但千萬注意,如果輕輕撥不下來,就別再用力了,下次洗頭的時候再處理也沒關係的。
移除掉乳痂的頭皮,會看到底下發炎、紅腫的頭皮。這時可依照醫師的指示,薄擦一層抗黴菌或者是抗發炎的藥膏,幫助感染、發炎的頭皮復原。大片的乳痂看起來雖然很可怕,但成功處理後,通常幾個禮拜孩子就會復原,對新手爸媽來說可是成就感滿點呢!
嬰兒的脂漏性皮膚炎可能是新手爸媽們面對的第一個嬰兒皮膚疾病。希望大家都能順利陪孩子度過人生皮膚的第一個關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