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風景線」6/27 星期天
經典名盤 Master in the Studio《 Cançons i Danses Catalanes 來自加泰隆尼亞的歌與舞 》
西班牙共有17個自治區,各自有不同的飲食習慣、風俗民情,甚至所使用的語言也有很大的差異,其中加泰隆尼亞地區的語言可說是最具特色的種類之一,承襲自中世紀豐富的文學傳統,其音樂、舞蹈文化也別具韻味。加泰隆尼亞經過數個世紀發展的興衰,在18世紀後工業化有成,成為西班牙經濟重鎮,致富的中產階級也開始資助藝術文化發展,進而引發19世紀的「加泰隆尼亞文藝復興」,揉合出兼具民族主義與現代精神的獨特風格。作曲家馬拉茲、葛拉納多斯等皆是出身自加泰隆尼亞的優秀音樂家,而在2015年,吉他名家哈勒斯 Franz Halász 出版了專輯《 Cançons i Danses Catalanes 加泰隆尼亞之歌與舞曲 》,收錄樂曲出自三位20世紀與加泰隆尼亞淵源頗深的作曲家作品,包括與吉他大師賽哥維亞生卒年相同(1893-1987)的作曲家蒙波 Federico Mompou、近代古典吉他之父達雷加的得意門生 Miguel Llobet 尤貝特,以及身兼優異作曲才能的超技小提琴名家 Juan Manén,《 康波斯戴拉納組曲 Suite Compostelana》、《歌與舞曲 Cançóns i Dansas》、《加泰隆尼亞民謠曲集 Cançons Populars》、《幻想奏鳴曲 Fantasia-Sonata, Op. A-22》都是吉他文獻中,在調性音樂裡極富突破性的代表作品,哈勒斯經過詳實考究、細膩又充滿熱情的演繹,為這些樂曲做了極佳的詮釋。
愛樂平台 經典節目
隨選隨聽 無遠弗屆! 🎧
【吉他風景線】🎸
§ 主持人: 蘇孟風 (Meng-Feng Su)
§ 播出時間:每週日 19:00 ~ 20:00
§ 播出頻率:台北 FM99.7📱
「樂 997」全球跨時空同步放送!http://hyperurl.co/prtapp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幸福工作坊》當愛情卡遇見能力強項卡工作坊~2019/01/26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1903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2/16(日)或 01/20(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
20世紀現代音樂特色 在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愛國的商品視覺設計藝術大師-慕夏】
你或許有看過浪漫的「慕夏女性」(Mucha Woman)圖像,但不認識他的創作者畫家慕夏(Alphonse Mucha),這位感動了無數少女心、也達成自己畢生心願,見證捷克建國的藝術家。
⭐介紹慕夏之前,要先了解 #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
19世紀末、20世紀初流行於歐美的一種藝術,特別是裝飾風格,最大的特色是喜歡使用修長且蜿蜒、看似自然形成的線條,這種風格的作品多半為建築、室內裝潢、珠寶、玻璃工藝、海報與插畫設計上。是藝術家為擺脫傳統束縛,刻意抵抗19世紀以來所流行的模仿歷史風格的嘗試。
新藝術運動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充滿流動感且不對稱的線條,這些線條經常以花莖、花蕾、藤蔓或昆蟲翅膀或其他自然元素展現。代表藝術家有英國的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1896)、西班牙的安東尼高第(Antoni Gaudi,1852-1926)、法國的愛彌兒賈利(Émile Gallé,1846-1904)以及捷克的 #阿爾馮斯慕夏(Alphonse Maria Mucha,1860-1939)等人。
#最受歡迎的新藝術大師
慕夏,1860年出生於奧匈帝國伊萬契采省莫拉維亞地區(Moravian, Ivančice,今位於捷克),是捷克建國浪潮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成長的過程中,尚末獨立的捷克對於奧匈帝國所推行的德語化政策日益不滿,因此民間掀起了一股以捷克語、捷克元素進行創作的風潮,青年時期的慕夏深受此潮流影響。
慕夏在為了生計不得不前往維也納成為繪師學徒,或回到家鄉成為肖像畫家都不曾忘懷那股以捷克元素創作的熱情,在精進繪畫技巧之餘不斷嘗試以不同以往的風格進行創作,冀望能創造屬於捷克的藝術。慕夏的堅持最終得到了回報,1880年代他獲得贊助者資助,前往慕尼黑與巴黎深造,最終站上國際舞台。
慕夏習慣在作品中使用自然元素,令當時的評論家習慣將他視為新藝術運動的成員之一,但慕夏本人其實不喜歡「新藝術」這個名稱。
「在他看來,Art Nouveau,的意思是『新的藝術』,」布拉格慕夏基金會策展人Tomoko Sato表示,「但他認為藝術應該是永恆的、普世、不朽的。」但不論慕夏主觀的看法為何,他的確是當時最受歡迎的藝術家之一。
#創造新風格聲名大噪
慕夏藝術事業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他於1895年為莎拉貝娜哈特的戲劇《吉絲夢妲》所繪製的宣傳海報了。
當時石印印刷技術已相當成熟,讓平面印刷能夠展現出較過去更為豐富、飽和的色彩,令巴黎街頭成為色彩繽紛的圖像藝廊,而慕夏的設計之所以能在玲瑯滿目的圖像中大獲成功,除了他刻意避免使用時下流行的鮮豔飽和色彩外,就是他將以往較為集中的影像尺寸,拉長為真人大小,立即在巴黎掀起一陣收藏熱,甚至有些零售商開始囤積這張海報。
#融入自我認同的商品視覺設計
隨著慕夏的名氣逐漸攀升,巴黎印刷商Ferdinand Champenois與他訂訂了合約,邀請慕夏參與一系列產品的視覺設計,其中經典之作包括1869年的JOB捲菸紙、1897年的理想巧克力,以及1899年的酩悅香檳等。
所有的商品視覺中都可以看見具標誌性的「慕夏女性」形象,這種平易近人的影像很快就走入一般家庭,1899年的《一日時序》(The Time of Day)以及1898年的《花之女神》(The Flowers)等,均是為居家裝飾所製作的印刷品。
對捷克民族的強烈認同感,也令慕夏經常將斯拉夫文化中的元素融入作品之中,例如家鄉莫拉維亞地區民族藝術中常見的花草裝飾,或是拜占庭聖像畫中使用的拱門或圓形背景。
#永遠心繫捷克
1910年,離開家鄉25年的慕夏終於在捷克成功建國後返鄉定居,此後他不再接受商業廣告委託,只願意為推廣捷克文化進行創作,如1911年為捷克音樂家奧斯卡納德巴爾(Oskar Nedbal)的芭蕾舞劇《風信子公主》(Princess Hyacinth)所創作的視覺,就採用了捷克傳統神話的元素。
1928年,在捷克共和國建國10年之際,慕夏終於發表了他耗費18年完成的《斯拉夫史詩》,將自己作為愛國藝術家的事業推上巔峰。不幸的是,11年後二次大戰爆發,捷克隨即遭納粹德國佔領,當時高齡78歲的慕夏作為捷克民族主義的重要人物也被逮捕審問,雖然後來獲釋,但亡國的打擊令他返家後不久即與世長辭。
這次我們可以透過《永恆慕夏-線條的魔術》特展,更近距離欣賞、感受這位愛國的商品視覺設計藝術家的浪漫。
⭐《永恆慕夏-線條的魔術》展覽資訊:
日期:2021年6月12日至9月21日
地點:中正紀念堂1展廳
以全新的呈現方式,從「慕夏風格的靈感泉源」展區出發,展示慕夏昔日的生活紀錄,包括當時他在工作室內擺放的琳瑯滿目異國珍寶,以及藝術品、工藝品及藏書收藏。更多展覽訊息>>https://bit.ly/3nsR7zq
#BeautiMode #慕夏 #展覽
20世紀現代音樂特色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專家歷史文-用聽的臺灣企業史】你聽過大同廣告歌的黑膠嗎?
#黑膠 #林太崴 #報時光UDNtime
用聽的臺灣企業史:黑膠裡的非主流聲響
文、圖︱林太崴(類比音聲玩家)
在所謂「音樂專輯」之外,有沒有什麼娛樂人心的鏘音?
我想,大多數人會去購買一張實體專輯,應該都懷抱著想要聆賞好音樂的浪漫心情。專輯裡面也許會是時下的流行歌、摩登的舞曲,或甚至是來自世界各地的民謠或古典等等種類。然而,在黑膠盛行時期,黑膠不僅僅是用來裝載純音樂的載體,作為50年代後強勢的科技產物,它同時也兼具媒體功能。因此,有許多公司行號或政府單位,都會利用黑膠來裝載企業形象美化的目的和政令宣導的功能。這些黑膠常是免費索取,但也有的是有條件的非賣品,專門服務某些特定族群,在消費主商品後額外得到的贈品,買菜頭送青蔥。這些非以音樂本身為主角的唱片,我們在此稱之為「企業盤」。在企業盤當中,大致又區分為三款不同的內容方向,包含「自創企業廣告歌曲盤」、「企業形象塑造盤」及「公部門宣導盤」。「自創企業廣告歌曲盤」大多都有自創詞曲,甚至找來知名歌手演唱,創製過程非常慎重;「企業形象塑造盤」通常是贈品,或者企業的音響測試片。最後一款「公部門宣導盤」則是以宣導各種理念為主的公部門相關政令宣導盤。
#自創企業廣告歌曲盤
在企業盤當中,〈大同之歌〉應該稱得上是台灣最成功企業歌曲之一。大同公司創立於1917年,已是台灣百年企業。二戰後創作的〈大同之歌〉(或稱大同頌),在廣播及電視台上密集大力播送,各種家電產品置入在廣告歌當中,形塑優良國產的企業形象。歌詞唱道:「大同大同國貨好,大同電視最可靠,大同冰箱式樣新,電扇電鍋洗衣機。家家歡迎人人愛,品質優秀最老牌。大同大同服務好,大同產品最可靠!」。該曲調與歌詞,至今仍被大眾深深地刻在回憶裡,說它是最流行的非流行歌也不為過。
〈大同之歌〉並非唯一以黑膠形式印製廣告歌的公司,當時大大小小的企業,都懂得如何利用黑膠載體去擴張企業影響力。另外一首廣告歌,對老一輩的民眾同樣印象深刻,那就是〈撒隆巴斯之歌〉。「撒隆巴斯」算是國民級酸痛貼布。較少人知道的是,製造廠商叫做久光,全名是:久光製藥株式會社,是一家日本製藥會社,總部位於東京。成立於1847年,歷史相當悠久。所產製的物件中,「撒隆巴斯」是台灣人最熟悉的一款。由於註冊商標上有一隻駱駝,很多長輩還以「駱駝標」稱呼該品牌。收錄在紀念黑膠的廣告歌由知名女歌手邱蘭芬演唱,包含〈撒隆巴斯擦劑歌〉及〈撒隆巴斯之歌〉國語、台語版各一首。其中歌詞唱道:「只要一貼撒隆巴斯,你就不再痛,只要一貼撒隆巴斯,再會吧痛痛痛!再會吧,痛痛!再會吧,腰痛、再會吧,跌打傷痛、再會吧風濕痛......」,讓大眾聆樂時,也想到該藥品。另,國泰人壽於1957年成立,後亦製作了《美妙的旋律》七吋小黑膠的廣告盤,其中企業代表曲為〈國泰歌〉,歌詞唱道:「國泰的伙伴大家一起來,美麗的遠景待我們來開創,人人保險,家家幸福!」搭配芭雷舞者的唱片封套,顯示出國泰人壽在行銷上的企圖心;「可口可樂」公司也以軟膠唱片形式出品了〈只有可口可樂才是真正可樂〉,敬告愛用者們千萬別買錯品牌,在汽水界相當競爭的氣氛下,建立品牌忠誠度。
#企業形象塑造盤
70年代前後,許多大大小小的企業也紛紛加入製作「企業形象塑造盤」的行列,包含新光集團、宏泰建設、新力、金盈瀑布等等。這類企業形象塑造盤大多並非自創詞曲,而是以該公司企業的名義,再版發行市面上知名歌曲或音樂的黑膠唱片,通常以贈品形式,嘉惠消費者。
新光集團於1972年成立「新光百貨」,該百貨於1989年與日本三越百貨合資並成立「新光三越百貨」,在合併之前的新光百貨時期,出版了企業形象塑造的黑膠唱片,該盤並非自創新曲,而是以時下流行音樂搭配印刷精美的「彩膠」唱片-亦即非傳統黑色膠片來壓製音軌,而是整張皆採彩色圓碟的特殊膠盤。民眾在欣賞該彩膠唱片時,便會看到印在封套上的百貨企業資訊;此外,宏泰建設則出版了《阿波羅大廈》七吋黑膠,在義大利民謠〈O Sole Mio〉(我的太陽)開始放音之前,加入預錄的口白讚頌宏泰建設的詞句,讚美該建築之鬼斧神工與宏偉巨大,後才進入音樂歌聲。頗具時代感的讚頌詞,配搭上世紀特殊的咬字與遣詞,讓人無違和地進入80年代的懷舊氛圍中。
Sony,當時譯為新力(現稱索尼),出版了〈Sony Song〉,亦製作了企業形象鮮明的黑膠,盤面的封套上印製:「買彩色(電視)送高級旅行袋」,跟現代促銷手法頗為類似。此外,就連較小的行號,例如「金曲純喫茶」店,也出版了贈品軟黑膠,標榜喝咖啡免費看摔角比賽節目。這類形象塑造盤當中,企劃內容可謂琳瑯滿目。除上述大小企業之外,較特殊的是宜蘭頭城「金盈瀑布」出版的七吋彩膠,該公司為了彰顯瀑布與山林間的情境特色,特地請編劇編了一部有聲情境劇,並請來一男一女聲優進行演出,透過情境的口語描繪,讓聽眾彷彿進入開闊山林瀑布間,聽聲遊歷,引君入林。
#公部門宣導盤
企業擅長利用黑膠唱片來進行各種資訊的傳遞,政府單位當然也常利用這個新興的聲音媒體優勢來跟大眾喊話。1950年台灣開始施行統一發票制度,同時頒布相關辦法,並在隔年施行。鼓勵民眾向消費店家索取發票,藉以防止商家逃漏稅。但在施行初期,仍有許多民眾缺乏索取發票的意識,於是特別創作了〈統一發票宣傳歌〉,唱道:「你到街口買東西,可記住要發票,統一發票拿到手,好處真不少......要是字號對得巧,財神爺就來到。」;此外,跟財神爺相關的除了統一發票歌之外,樂透彩的前身「愛國獎券」也是與大眾息息相關的國民彩券。愛國獎券與統一發票,皆由時任財政廳長任顯群進行推動,以獎券方式吸引民眾購買政府公債。1950年起4月11日起正式發行,首期最高獎金為新台幣20萬元,獎額在當年甚至可在台北市購得透天厝。發行後彩券與獎金金額數度調整,風行時期在整個台灣大街小巷皆可看到愛國獎券兜售的販者身影,〈愛國獎券後天開獎〉黑膠於1966年順勢製作發行。該黑膠採放送輪播方式,基本上是向民眾吆喝購買愛國獎券的「罐頭錄音」,該唱片不停重複播放:「愛國獎券後天要開獎了,愛國的先生、太太、小姐請注意,後天要開獎了,趕快來買,趕快來買!10塊錢可以中獎50萬,既愛國又發財,大好機會請不要錯過!」。除了跟生活息息相關的發財歌曲之外,行的安全也是當時政府竭力推動的目標。1967年,台灣鐵路管理局製作了《行車安全》七吋小黑膠,研判應是在火車站等公共場所放送,內容則呼籲民眾注意行車安全:別闖越平交道、行車時頭部手部勿伸出窗外、紅燈停綠燈行......等等警語,可算是以交通安全宣導為主軸的宣導錄音。
在各個不同的時代當中,流行歌引領風騷、帶動潮流,但實際透過錄音載體穿越時代走來,亦會發現有許多非主流的錄音與聲響,而這些熟悉的點點滴滴,都陪伴著我們走過台灣日常,雖非名為流行歌,但的確曾經廣流傳。
20世紀現代音樂特色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幸福工作坊》當愛情卡遇見能力強項卡工作坊~2019/01/26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1903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2/16(日)或 01/20(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2019/3/8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5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最近我讀到一本很有趣的書,這一本書的書名,叫做《注意力商人》。
這一本書呢,它蒐羅了最近這兩百年來,人類不管從報紙、海報、廣播、電視、網路,這些媒體的崛起,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而這其中的一些商業模式,到底我們以為,我們在運用的工具。
比如說,像現在臉書、社群媒體。我們以為我們是使用者,但殊不知從臉書、從這些平台的經營者的角度,其實我們所有的行為,我們在上面所有的活動,我們都變成了這些平台的「商品」。
那當然了,爬梳了這200年,所以呢,這裡面有很多關於歷史發生的事。我裡面就讀到一段,特別引起我的興趣,在這邊我想跟你分享。
《注意力商人》裡面提到,在美國的報紙,在19世紀,約莫是1830-40年代,那個時候的一些情況。那個時候有一份報紙,叫做《紐約先鋒報》。這個報紙有一個特色,他們從創刊就很擅長報道那些暴力、死亡的案件。
比如說呢,他們在創刊的頭兩個禮拜,他們就總共報導了三起自殺案、三起凶殺案、一場奪走5個人性命的火災,還有一場用槍不慎,而射穿自己頭顱的意外事件。
還有,在法國一起斷頭台死刑的執行的過程;在美國費城的暴動。50年前,英國少校約翰.安德烈,被處判絞刑的故事。
這一份報紙,創下了犯罪現場報道的先例。他們的第一篇報導,是用煽動的口吻,描述有一個很有名的交際名花,叫做海倫.朱依特,她的謀殺案。
這裡面的兇器是一把斧頭,而屍體遺留在燒焦的床上,而這個報紙創辦人,叫貝內特。他獲准進入案發現場,親眼看到一絲不掛的屍體。以下呢,是他在報紙裡面的筆觸,裡面這麼說喔。
他說,這是我所看過最令人驚訝的情景。天哪,我大叫~好像雕像,屍體看起來像是又白、又完整、又光滑的完美大理石,身材曲線完美、雙腿修長、臉蛋漂亮、手臂勻稱,還有美麗的胸部…。
所有的部位,更勝梅迪奇的維納斯。有好一陣子,我已經失神讚嘆這超凡的景象。後來我看到她右邊的太陽穴,血淋淋的傷口,才回過神來,想到她可怕的遭遇。
所以,你可以想像一下喔,在那個沒有彩色照片的年代,而這位貝內特的《紐約先鋒報》,他採用這樣的筆觸,造成了當時,一時之間洛陽紙貴,得到非常、非常大的注意。
他不僅擅長於這種羶腥色的報導,他還很喜歡去攻擊他的競爭對手,那個時候報業的老大是《紐約太陽報》。他就譴責《紐約太陽報》的編輯,是社會的垃圾,他批評這家報紙太下流、太不道德了,任何正派人士都不想碰,也不會有任何家庭願意買來看。
所以,簡單來說,他所有的行徑就跟那些政客,想要博取知名度、曝光度的藝人是一樣的。他們都很清楚,知道「說廢話」是引起注意力的最有效方法。
所以,時至今日,你會發現在網上很多人噴垃圾話、說幹話,或者是炫富,大概都是一樣的邏輯。
這位貝內特呢,在《紐約先鋒報》上面宣稱,他的這份報紙,可以超越任何人的想像。因為他讓《紐約先鋒報》成為偉大的社會公器,是文明的最基本要素,是天生的人才、天生的天才、天生的意見領袖,每天可以發聲的管道。
我不知道,當你聽到「天生的人才、天生的天才、天生的意見領袖」,會讓你想到誰喔?如果在美國的話,就會讓我聯想到,某位很特別的政治人物,你自己回答,他是誰喔…。
在當年呢,貝內特的報導,他融合了凶殺案和很誇張的暴力描述,這吸引了很多人,都願意花錢來買報紙來看。所以,不到一年的時間,《紐約先鋒報》號稱每天的發行量高達7000份,幾乎和《紐約太陽報》當時的老大,是不分上下的。
也因為《紐約先鋒報》採取這樣的策略,得到了成功。所以,在當年的報業,他們的競爭焦點,就在於他們要用哪一種報導風格,可以得到紐約市民,最多的「注意力」。
如果回到人性的觀點來看,我們的注意力,幾乎是無法避免的會被那些更花俏、更聳動、更瘋狂內容所吸引。這些部分,就是認知科學家,所談到的叫「自動注意力」。
「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可是也因為這樣的惡性競爭,在利之所趨的狀況底下,它是不是更引發了這些從業人員,更卑鄙的本能?
所以,在這裡就必須要問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叫做這些「媒體人」、這些「商人」,為了收割注意力,他們可以做到什麼程度?
如果我們可以從「注意力」的獲取的歷史當中,取得一些啓發,那麼顯然「限制」只不過是個理論;即便真的有所限制,也很少是自發性的。
好的,《注意力商人》這本書的內容,就先跟你分享到這裡。然而在此刻,不知道你心裡,會有什麼樣的想法跟化學變化?
當我們期待,要去接收那個更炫目、更刺激、更辛辣的內容的同時,我們有沒有想過,正是因為所有人的縱容;讓不管在過去、還是在現代,我們的新聞業卻變成了「製造業」。
他們必須要去製造更多、更吸引你、更辛辣的內容。所以,你一定聽過一個笑話,現在在報紙上唯一可信的,叫做它上面印的「日期」。
然而談到這裡,我不覺得自己有什麼能力,可以為這個現象,提出任何的建議或評論。但是,透過讀了這本書,我卻可以「有意識」的提醒我自己,凡是那些表象越絢爛的事物,我都需要更用心的問自己,它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否則,一昧的追求刺激,或者是創造刺激性的事物給別人,他都幾乎注定了惡性循環的結果。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音樂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1月26號,開課的『幸福工作坊』。
這門課由嘉玲老師擔綱,透過嘉玲老師的引導,她會幫助你建立起,如何經營好一份親密關係的必要能力。
不管你現在是已婚,還是未婚、有沒有伴侶?我相信這樣的一個學習,都會帶給你的幸福人生,一個很大的前進跟幫助。所以,我很期待在1月26號的教室裡,能夠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PMPgw5-0VI/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