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來到尾聲,對跑壇來說,這是紀錄刷新的一年。
除了Eluid Kipchoge終於破二之外,女子馬拉松、男女子半馬、男子10K、男女子5K、女子一英里、女子400公尺跨欄、女子4x400接力的世界紀錄,同在這一年打破。
就算在華人地區,2019也是充滿奇蹟:高懸16年的台灣女子馬拉松紀錄,一年內由曹純玉兩度打破;香港保持了41年的5000米、15年的10K紀錄,由黃尹雋六天內分別打破;而周漢聶也在年初先破3000公尺障礙賽男子港績,後再刷新香港渣馬本地跑手紀錄。
熱血吧?
但你有沒有想過,即使只查90歲以上的賽跑世界紀錄,也原來有一堆在今年更新了?請看:
男子200公尺(90-94歲組別)清水祥之 36.97(巴西,91歲)
男子400公尺(90-94歲組別)Earl Fee 1:29.15(加拿大,90歲)
女子400公尺(90-94歲組別)Diane Hoffman 2:44.25(美國,91歲)
男子800公尺(90-94歲組別)Earl Fee 3:34.93(加拿大,90歲)
男子800公尺(95-99歲組別)Antonio Nacca 4:51.44(意大利,95歲)
男子1500公尺(95-99歲組別)宮內義光 10:10.88(日本,95歲)
男子一英里(95-99歲組別) Antonio Nacca 11:56.04(意大利,95歲)
男子5000公尺(95-99歲組別)Antonio Nacca 39:42.52(意大利,95歲)
我不知道大家看到這個清單有甚麼感想,我自己就是看得有點頭皮發麻了。
我知道醫學昌明,長命百二歲不是夢。但跑友必定明白,「活到」與「跑到」九十幾一百歲,絕對是兩回事。
有一條短片,未看的要去看,那是一場60公尺的比賽。一個92歲的,對戰一個99歲的。結果99歲那位,以0.05之微驚險勝出。
老實說,在速度上,他們看來更像在競步。但絕對絕對,任何人看到只會大聲吶喊,打從心底尊敬他們。因為大家深明,在這個年紀落到場都當你贏。
這場比賽勝出的老人家叫羅渣士(Orville Rogers,姑且稱之為「羅伯」),他打破過18項分齡跑步世界紀錄。現時室內男子100-104歲組別200、400、800、1500公尺世界紀錄仍然由他保持。
羅伯一生傳奇,生於1917年一戰時期的美國,成年後服役於美國空軍,在二戰時駕駛轟炸機。退役後成為民航機師,直至50歲偶然看到一本叫Aerobics的書而開始跑步,從此改寫晚年生命。
羅伯厲害,又出書,又有人為他拍紀錄片。片在2017年拍,當時快要百歲的羅伯雖然難免說話不清,但依然精神矍爍,能跑步,能駕車,醫生也說他體能上就像60歲。
在羅伯身上,我看到百歲老人原來也可以有型。
不是因為破了幾多世界紀錄,而是因為在哪怕一百歲的時候,他仍然不會給人稱作廢老,他仍然可以發揮影響力。
「我跟老爸說,你別太得意洋洋,可能有天我也會跟你一樣上報紙——雖則我深知自己只能上訃聞版,而他卻是在體育版。」羅伯兒子笑說。
「我現在也跑步,跑時總會想起他。」十歲左右的曾孫說道。
你想想,如果有幸活到一百歲,你覺得有億萬家財開心,還是依然能鼓舞人更開心?
前年羅伯百歲大壽,數十家人還一起為他合計跑上100英里慶生。
雖然上月,羅伯快要102歲的時候因病辭世了。但我覺得不用太悲哀,因為他已活在很多人的心中。
香港買樓有「實用面積」,那麼做人,是不是也應該計算一下「實用生命」?
人若渾噩一生,給你肉體勾留人間百年,生命其實依然短暫。
像羅伯那樣,活到百歲仍能找到自己值得努力的地方發光發熱,這是真正的長壽。
故事說完,大家有沒有頓時覺得自己變年輕了?
如果大家答「是」,那麼本文目的已達,功德無量,謝謝收看。
#私人補給之講人
完整圖文版在下方連結
200公尺賽跑世界紀錄 在 陳傑JC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加強前300M欄間流暢度 陳傑盼維持穩定
記者毛琬婷╱ 聯合報
2019全國田徑排名賽(夏季)今天在台北田徑場展開,「跨欄王子」陳傑在男子400公尺跨欄小試身手,以50秒33輕鬆奪金,接下來他將啟程前往日本札幌參賽,對於接下來自己的奧運目標,陳傑表示,會以達標為主,但也希望維持穩定,保持自己的世界積分。
今天的排名賽,陳傑在第一個彎道過後就取得明顯領先位置,最終一路領先跑回終點,他表示今天就是以賽代訓,藉由比賽找回強度,接下來他將在5日前往日本,參加7日的南部忠平記念陸上競技大會。
而之前陳傑在多哈亞錦賽跑出個人最佳的48秒92,距離達標奧運只差0.02秒,很有機會靠達標方式取得奧運門票,陳傑表示,國際以推動積分為主,所以將達標門檻拉高,自己當然會希望以達標去突破,也能一舉改寫個人紀錄,但同時他也希望狀況能保持穩定。
目前世界排名第14的陳傑表示,只要維持在世界排名前40名就有機會,但也有信心靠達標取得奧運門票,現在就是加強前200到300公尺的欄間流暢度,陳傑妙喻說:「其實400欄整趟都很重要,但如果中間有所停頓,後面要再把速度拉上來就比較吃力,就像是開車煞車再馬上啟動,引擎很容易壞掉。」
新聞連結:http://udn.to/J75FY
200公尺賽跑世界紀錄 在 田鴻魁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楊俊瀚加油💪💪
沒有想到,原本不在亞洲短跑雷達掃描範圍內的小池祐貴,最後卻變成了楊俊瀚奪金最微小也最巨大的障礙。
兩人的起跑反應時間0.139都相當不錯,楊俊瀚在彎道就已經超越巴林的Yaqoob,出彎以後取得領先,但小池在最後50公尺追上楊俊瀚,兩人幾乎同時壓線,經過終點攝影判定時間同為20秒23,但小池以一個肩膀的差距獲得金牌。
楊俊瀚去年亞錦賽以20秒66獲得200公尺金牌,今年全大運又在一個形狀復古的跑道上跑出20秒33的個人紀錄。至於小池去年最好的成績是20秒58,在名將如雲的日本並不特別突出,但他在七月的比利時鑽石聯賽跑出了20秒29的個人最佳成績,前一天準決賽也交出20秒35的水準之作。
200公尺理論上是有一點點「配速」的空間,楊俊瀚前半段彎道火力全開,到直道最後的確速度也掉了一點下來。如果真的要說兩人有什麼競爭不平等的地方,也許是楊俊瀚還多跑了三趟一百公尺,這是他四天內跑的第六趟,最後想加速但力不從心,才差一點跌倒。楊俊瀚要跑一百、兩百、四百接,就是選手深度不足的國家主將最辛苦的地方。
命運如此捉弄人,陳奎儒跟楊俊瀚背負沈重的金牌壓力,臨場表現已經無可挑剔。同樣是以0.1秒的大幅度打破自己的全國紀錄,卻同樣只能拿到亞運銀牌。
如果我們以去年倫敦世錦賽的成績來比較,陳奎儒的13秒39只能晉級準決賽,跑不進決賽。但楊俊瀚的20秒23不但能進決賽而且可以排到第四名。毫無疑問是世界級的成績。(前提是他準決賽也能跑進20秒3以內)楊俊瀚已經國際田總邀請當年度各洲前兩名才能參加的洲際杯,不過他因為另有行程已經婉拒。
亞洲沒有拿到冠軍沒關係,迎向世界吧。我們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