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族人居住問題 簡化建照申請流程
~110.04.15
針對迄今已逾廿年未修訂的「花蓮縣偏遠地區建築管理辦法」,智隆於今(15)日召開第一次的專案會議,並邀集縣府建設處、原行處及鄉鎮公所等,配合國土計畫法實施,同步研擬修(增)訂本縣偏遠地區建築管理辦法,將適度放寬建築技術規則規範適用標準,以輔導偏遠原住民族部落地區建築物合法化、程序簡易化。
本次草案之擬訂獲得現場與會議員及公所的支持,在第二次專案會議召開之前,由縣府先行召集相關部會及地方鄉鎮市公所,針對管理辦法之身份別、管轄範圍等相關法規進行研議,並由議會掌握後續修訂期程,期在符合中央法規之規範下,盡速訂定符合族人需求的簡易建築管理辦法,讓長期困擾族人的居住問題得以解決,也感謝每位支持本次專案修(增)訂的議員同仁們,共同解決花蓮族人的居住問題,實實在在打造幸福花蓮的居住環境。
媒體報導:
http://www.ksnews.com.tw/index.php/news/realtimenewsContent/0000012382
媒體: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cGANN_u3zE
73 年 建築技術規則 在 潘懷宗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廢棄食用油亂倒水管遭殃 北市今年揪51處堵塞熱區列精實專案稽查
台北市連年汰換衛工管線,污水下水道接管普及率為79.7%,但北市議員潘懷宗發現,污水下水道堵塞件數也逐年增加,四年就破萬件,其中,因油污導致堵塞的案件數更佔了9成4,他要求市府應加強稽查堵塞熱區,並設置「油脂截留器」,以防止油脂污水排進污水下水道。北市衛工處今(10/6)說,今年已推精實專案,污水下水道堵塞3次以上者列熱區,清疏逾3次就稽查水質,今年複查已沒再塞了。
污水下水道佈滿油污堵塞易成蚊、蠅、蟑螂、老鼠等溫床,潘懷宗下午質詢表示,污水下水道要發揮最大效益,就需用戶端配合,保持污水管線暢通,據市府資料,2017年至2019年民眾通報清疏服務需求案件數高達1萬4672件,其中屬公共污水管渠案件數有8704件;今年截至9月底止民眾通報清疏服務需求也有3593件,其中1992件屬於公共污水管堵塞情形。
潘懷宗說,公共污水管常因民眾不當的使用而堵塞,常見毛髮、廚餘、衛生棉、廢棄食用油、沙石等被排到污水管造成管渠堵塞。依衛工處統計2017年以來因為油脂、油垢造成堵塞件數分別為2017年2311件、2018年2831件、2019年3212件,今年1至9月的1708件,近4年因油脂問題導致堵塞件數就有1萬62件,比例高達94%,成為公共污水管堵塞的主要元兇。
潘懷宗說,若以一年內曾重複發生3次以上的堵塞地點視為熱區,去年北市有73處,光長安西路40巷6弄一處就堵塞高達15次,今年也有51處列為堵塞熱區。
潘懷宗說,油脂來源以周邊商家違規排放以及市民飲食習慣所造成,油脂未經處理而流入污水管渠,在污水管渠內凝結堆積造成污水下水道阻塞。依建築技術規則規定,機關、學校、醫院及商場、餐廳、旅館、市場、食品加工業等營業場所,應設置「油脂截留器」,才能防止油脂污水排進污水下水道,他要求衛工處應針對堵塞熱區加強稽查,且盡快統計出應裝設油脂截留器的店家場域數量。
北市衛工處長林昆虎說,目前污水管清污工作是委外處理,若排放超過30毫克就會超標,將會要求改善,目前市府推精實專案,3次堵塞的熱點將列為精實專案對象,若清疏達3次以上,就會往上游店家宣導與管控,並稽查水質,今年起,去年被列為熱區地點已不堵塞了。(郭美瑜/台北報導)
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201006/EABA3JWXCRGW5IHQJ7SVT2V33M/
73 年 建築技術規則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1年前的今天,1999年9月21日,凌晨一點多,我們全家人還沒睡,正一起坐在客廳聊天時,突然間一陣天搖地動!這是父親生前和我們一起經歷的最後一件令人記憶深刻的事,也是我這輩子至今經歷過最可怕的地震。接下來電力中斷,餘震不斷,我趕緊找出手電筒和收音機,從廣播中,赫然發現事態之嚴重已超出想像。到了白天,我們一家人開車出去在市區裡繞來繞去,竟找不到有營業的餐廳,而怵目驚心的損壞景象猶歷歷在目。
【歷史上的今天】1999年9月21日,凌晨一點多,我們全家人還沒睡,正一起坐在客廳聊天時,突然間一陣天搖地動!這是父親生前和我們一起經歷的最後一件令人記憶深刻的事,也是我這輩子至今經歷過最可怕的地震。接下來電力中斷,餘震不斷,我趕緊找出手電筒和收音機,從廣播中,赫然發現事態之嚴重已超出想像。到了白天,我們一家人開車出去在市區裡繞來繞去,竟找不到有營業的餐廳,而怵目驚心的損壞景象猶歷歷在目。
圖為1999年9月23日,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與虎林街口,因921大地震而倒塌的東星大樓。(李以德 攝)
1999年9月21日凌晨1時47分15.9秒,台灣中部的南投山區發生芮氏規模7.3的集集大地震,約兩百公里遠的臺北縣與臺北市之震度為四級,當時發生不少災情,其中以東星大樓之崩塌事件最為嚴重。
東星大樓於地震發生後,往東側傾斜崩塌,大樓東北側的八樓地板掉落至地面,樓層往西側及地下樓層擠壓。大樓東南側部分,六樓崩塌至地面,六樓以下樓層被嚴重擠壓。至於西側九樓以60度嚴重傾斜,八樓以下樓板遭嚴重擠壓,西南側三樓以下仍為完整。另外,東星大樓的十二樓斜靠於隔壁的豪門世家大廈三樓樓壁,亦造成豪門世家大廈的二至七樓牆面樑柱損壞嚴重。
東星大樓的崩塌共造成73人死亡及14人失蹤,而搶救隊伍在黃金救援期間,積極搶救受害者,經統計送醫之傷者多達138人,其中包含崩塌後第六日才被尋獲的孫啟光與孫啟峰兩兄弟。
事後,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鑑定倒塌主因有三:第一,各樓層重量少算約10%至15%,屋頂未計入屋突構造重量,少算約35%,地面以上建築物總重量少算約18%,低估了地震水平橫力。第二,柱與梁構材設計未依法規做足夠的載重組合,低估了斷面設計所需臨界軸力及彎矩,使構材強度不足。第三,柱與梁構材剪應力強度及剪力鋼筋未依建築技術規則構造篇第四百四十四條規定核算與設計,剪應力強度及基本圍束功能不足,故受到意外外力作用時,即可能發生脆性破壞之潛在危險。
另外當時設置於東星大樓一樓的第一商業銀行松山分行,其樑柱整修工程也被認為可能造成大樓倒塌,檢方也因此起訴數名相關人士,不過後來法院認為樑柱整修工程只是單純外牆裝飾修繕,與騎樓柱結構安全無關。工程施作並未產生公共危險,檢方亦無法舉證被告有犯罪意圖,因此被告皆被判無罪。
東星大樓受災戶組成「住戶更新委員會」,負責重建事宜,並由政府相關單位從旁協助重建。受災戶並向台北市政府申請國家賠償,但對違法商家的索賠部分並不順遂,台北市政府亦與受災戶對簿公堂。另外,住戶意見紛歧、更新會變更建案設計、承建廠商跳票、黑道介入等種種原因,使得重建工程歷經了將近十年的時間,終於在2009年8月完工。
73 年 建築技術規則 在 建築技術規則73 條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推薦與評價
生效狀態: ... 第73 條. 具有一小時以上防火時效之牆壁、樑、柱、樓地板,應依左列規定:. | 第74條規定之屋頂、屋架防火時效認定疑義乙案- 營建署2018年10月8日· 推文至 ... ... <看更多>
73 年 建築技術規則 在 路& 建築線 的推薦與評價
至少要懂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1.2.2-1.3.163. ... 援用同條第1項第4款規定予以認定,則須審認是否合於「建築法於73年11 月7日修正公布前,曾指定建築線」及「經本府 ... ... <看更多>
73 年 建築技術規則 在 建築技術規則73 條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推薦與評價
生效狀態: ... 第73 條. 具有一小時以上防火時效之牆壁、樑、柱、樓地板,應依左列規定:. | 第74條規定之屋頂、屋架防火時效認定疑義乙案- 營建署2018年10月8日· 推文至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