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問:創造世界一天四首Rachmaninoff 協奏曲演奏紀錄、2020年台灣古典音樂會場場Sold Out的女王:陳毓襄》
本週《茜問》創世界紀錄鋼琴天后- 陳毓襄【茜問完整版】
https://bit.ly/3gNzrwX
她是我在2020年的人生驚喜,也是台灣2020年古典音樂界令人難忘、感動、不斷創紀錄的鋼琴天后。
是的,她非常美麗,一點也看不出已經五十歲。但她的年齡不呈現於外表,卻沈澱於她近四十二年的音樂技巧、音色掌握、純淨又戲劇性的鋼琴演奏能力。
認識陳毓襄的人都知道她充滿了毅力。但她同時擁有極好的音樂教養,這並非自然而然。所謂好的音樂教養不是音樂的技巧之外,而是包括音色之美,包括一個音樂家必須具備的優雅氣質,尤其音樂家對人生及藝術的真誠。
所謂音如其人。
她常常笑稱自己的音樂之路,是從搭牛車開始。父母不只沒有任何概念期盼她成為鋼琴家,甚至學琴之事,都是她主動向父母要求的。
九歲至美國,也不是爲了栽培她,而是哥哥。她的家世沒有任何顯赫,就是疼孩子的小康家庭。至於尋覓好的鋼琴老師,一路都是靠小小的她,對於自我已經有非凡的期許。
沒有人鞭策、施壓,她在美國從兒童組、少年組、到青少年組一路得全美鋼琴冠軍。
如果陳毓襄有個好運氣,除了老天給她的才華之外,是她一路上幾位鋼琴老師給她的特殊教養。
高中時她參加全美青少年組比賽,英文報紙刊登如果Edith Chen(陳毓襄英文名稱)再度得冠軍寶座,她將創下紀錄。
那一次她的老師把報紙藏起來,要求她的父母不要讓陳毓襄看到。
因為站在純淨的對面是虛榮,而虛榮的品格正是一個音樂家最大的忌諱。純淨,不誇浮,是一個好鋼琴家的基本條件。
回想起來,即使事隔三十多年後,2021年一月底陳毓襄再創了世界紀錄,同一天下午及晚上,彈奏四首Rachmaninoff 協奏曲:陳毓襄感受到的不是榮譽、更非驕傲:而是我辦到了!尤其不到兩個星期接下任務,她卻做到全世界鋼琴家未曾創下的歷史紀錄。
而且她不儘是順利彈完,當天剛從美國Curtis 趕回來聆聽的鋼琴家劉孟捷全場結束後,告訴我:She is so powerful !她彈得如此出色,而且幾近完美,尤其終場Rachmaninoff 3。
去年八月中起,台灣開始可以有大型音樂會,八月底陳毓襄開始馬拉松式的演奏會,場場爆滿Sold out。曲目從Rachmaninoff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貝多芬第五號鋼琴協奏曲,李斯特全套超技練習曲,Rachmaninoff 第三號鋼琴協奏曲,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沒有一場演出是容易的,直到到2021年1/30,她又創下紀錄,連續一天內彈奏Rachmaninoff 1.2.3及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1/31再彈奏柴一。
這麼短的時間,考驗一個鋼琴家什麼?
第一個當然是平常的準備。如果不是天天練習自律甚嚴的鋼琴家,根本辦不到,甚至手會因此終身受傷,變成肌腱發炎的患者,從此以後只能彈奏小品慢曲。
第二個是毅力。陳毓襄除了平常每日練習鋼琴至少六小時之外,她是一個不認輸的女人。「女」及「美麗」這兩個符號,加上亞裔,以及出生官方不重視古典音樂的台灣,這些一直都是陳毓襄一路走下來的障礙。她向來不服輸,也不願被此打敗。
她不是沒有挫折。她的恩師Bryan Janis,也是美國冷戰時期派至蘇聯演出的美國國寶級鋼琴家、也是Horowitz 生期惟一主動收的神童學生,曾經介紹陳毓襄至巴黎見一位著名的歐洲音樂經紀人。結果那位經紀人只看她一面,根本不聽她彈鋼琴,即主顴的認為Bryan Janis會介紹她,因為她是一個「Pretty Woman」。
今年一月底她創紀錄的Rachmaninoff 演奏,原本國台交邀請的是柴可夫斯基鋼琴大賽最著名的冠軍得主馬祖耶夫。票已近售完,突然因為疫情,馬祖耶夫進不了台灣:於是擔任駐團藝術家的陳毓襄臨時接下任務。她答應的時候沒有想太多,只覺得這是自己對國台交的義務,結果練琴及Rehersal時,才意識到自己的手可能受傷。她一度想退卻,後來還是毅力與榮譽感支撐了她。
她想向台灣觀眾証明不要外國人已經輕視台灣音樂家,台灣人自己還要永遠只相信外來的和尚,外國的鋼琴家才是大師。
從17歳開始,陳毓襄即愛上俄羅斯音樂,尤其Rachmaninoff 3。為了拜師學藝,她不惜一切,先找到Horowitz 的莫斯科音樂學院同門同學,接下來拜師Bryan Janis。我們笑她,如果當時Horowitz 還活著,她可能每天會跪在他家門口,只為拜師學藝。
20歳,陳毓襄茱莉亞音樂學院尚未畢業,一個人拎著皮箱,征戰莫斯科。一個月後,她連闖了三關,進入決賽入圍。
23歲她獲得波哥雷里奇鋼琴大賽冠軍🏆⋯⋯那是90年代,全球惟一沒有年齡限制(蕭邦大賽28歳),獎金最高的鋼琴大賽。她以為自己是去見識場面的,尤其看偶像波哥雷里奇,結果得了冠軍:並且被波哥雷里奇夫婦收為弟子。他們教她一種完全不同的指法,如少林武僧的功夫,以丹田呼吸、下腹部使力,貫穿手臂,重音不噪,輕音深沉又優雅潔淨。
許多人以為陳毓襄的身材是健身房運動出來的,其實是這套運功演奏的方法,已足以使她彈奏一小時,全身大汗淋漓。
台灣最出色的樂評家焦元溥從高中即認識陳毓襄,他曾經感嘆.我的鬍子都白了,為什麼陳毓襄卻愈來愈年輕?尤其他最佩服陳毓襄的鋼琴技巧不斷的進步。
一般鋼琴家二十五歳是一個門檻,沒有得大獎,即Out。三十五歲體力高峰過了,就開始走下坡。很少音樂家可以不斷的進步,超越自己。焦元溥特別推崇陳毓襄,沒有驕傲,只有埋首苦練,並且嚴格要求自己。
陳毓襄第一次彈鋼琴,坐著牛車:關於她人生的鋼琴故事,也是一牛車。
這一集茜問採訪間是二月初,剛剛創世界紀錄的陳毓襄。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這位傳奇人物的故事及她對Rachmaninoff 音樂及蕭邦⋯⋯等鋼琴演奏想法,可以下載訂閱:文茜.毓襄.元浦古典藝想。我只是分配時間,但你們可以聽到兩位國際級的演奏家及樂評家,對古典音樂深入淺出精彩的介紹。
本週《茜問》創世界紀錄鋼琴天后- 陳毓襄【茜問完整版】
https://bit.ly/3gNzrwX
90年代四大天后台灣 在 我是吳小帽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速評《浪姐2》首播 (微雷)
經歷愛奇藝《偶像練習生》《青春有你》系列、以及騰訊《創造101》《創造營》系列和去年夏天湖南衛視《乘風破浪的姐姐》,如今看第二季的《浪姐》,我終於能用一種「追劇」的方式,來看這所謂的實境真人秀了。所以《浪姐2》首播,吸引我的看點是30個姐姐的選角、人設如何建立,以及劇情有什麼樣的起伏發展。
如果你有看第一季的《浪姐》並稍微關注一下成團七人組的發展,你就會知道:成不成團,一點都不重要!你可能在第一季的第一集,就會想到冠軍一定是寧靜;但你或許沒料到,她會在成團夜說「我不想成團⋯⋯」(那你來幹嘛?),更意想不到這個連團名「X-Sister」你都還沒記起來的「期間限定女團」,就在成團3個多月後的湖南衛視跨年晚會直接宣布解散。
那麼,許多女明星搶著來《浪姐2》是為什麼呢?官方說法一定是突破自我、跨出舒適圈blabla⋯⋯例如張柏芝說是要讓大家看她「40歲後怎麼活出我自己的人生,我現在活得很快樂,看到很多陽光⋯⋯」恩,應該是看到錢幣的光芒吧。不信?來看看有多少商業合作,《浪姐2》第一集一開場,除了「冠名贊助」金典有機奶,「首席合作夥伴」美團優選,還有Vivo手機、唯品會、有道精品課、Swiss自然營養品牌、LUX、豌豆思維、德芙、衛生巾、小刀電動車、智能空調、金龍魚調和油、隔離霜等12個「官方合作夥伴」,光是唸完所有品牌的口播就花了快90秒。
我不確定有錢能不能使鬼推磨,但我相信有錢就請得動大明星。拜託大家看一下黃曉明幫美團嚴選拍的廣告⋯⋯恩,該怎麼說呢?你會懷疑自己不是看到80年代的廣告,就是心想曉明哥哥是不是一線男星,是的話那他還真⋯⋯親民⋯⋯到可以帶動唱。還有一直紅在香港的天后容祖兒也來了,她真的是天后啊,但也一直就紅在香港,不要說內地,就連台灣她都沒攻下來。還有那英,她是7屆《中國好聲音》(有兩年叫《中國新歌聲》)的導師耶,卻要在《浪姐2》和吉克雋逸、陳梓童這些出身《好聲音》的學員比賽。放下身段、挑戰自我,你信?
讓我們來賭一把(如果我輸了那就⋯⋯算了),《浪姐2》的C位一定是那英啊!就像李玟去比《歌手》的那一年,冠軍不會給聲音比她還高的迪瑪希,就像林憶蓮去的《歌手2017》,你該不會天真地為那時還沒懷孕的張碧晨加油吧?那英再怎麼不願意坐在大教室中的C位,最終她必然會是C位(也蠻呼應姐在哪裡,哪裡就是C位),她的角色,就是第一季的寧靜。
第一季有個五音不全、舞蹈障礙但自帶鏡頭與話題的張雨綺,很顯然在《浪姐2》交棒給張柏芝,巧的是兩個人也都曾經是「星女郎」呢!張柏芝鴨嗓眾所皆知,初評級不斷跟現場所有人和觀眾打預防針「我唱不好也跳不好⋯⋯」,她有自知之明這點倒是不錯,但有顏值、知名度高、會炒作,節目組會需要她走到最後的。
至於伊能靜的角色,一開始我直覺聯想到同樣來自台灣、也都嫁給大陸男星的陳妍希,但看完第一集《浪姐2》,楊鈺瑩脫口就是四字金句的說話方式,讓我忍不住覺得跟靜姊姊太像了!而且年紀在30位姊姊中也是坐二望一。楊鈺瑩台灣觀眾可能比較不熟,她是90年代大陸的玉女代表,她介紹自己的方式「我都嫌自己太呆板了,都穿一條裙子,笑得甜甜美美地」,稱讚姐姐們的方式「我們不就走進了百花園了嗎,像是場眼睛的盛宴⋯⋯」著實讓我驚呆了。
還是喜歡那英那種令人捏把冷汗的直爽,例如對著張馨予、李菲兒問:「你們倆誰啊?」跟張柏芝說:「你別哭,我都沒投你票。」但最有勇氣的是跟黃曉明說:「我沒認出來你。」我當場噗哧大笑(笑什麼?自己去看曉明哥的臉)。
有耿直的,當然也有需要說說場面話的。例如張柏芝唱完跳完,有人說「好可愛,太可愛,把我唱哭了(不是嚇哭吧?)」,有人說「她就是輕輕鬆鬆就好漂亮喔(嗯哼,優雅而不失禮貌的稱讚)」。滿分100、獲得64分的她本人則說:「今天那個分數,我已經很高興了。」互投階段還叫眾女星「姊姊們不要舉手,你們舉手我心裡特別難過」,接著哭了!哭了!哭了!她說:「我太感動了,明明我跳不好也唱不好,我真的好感動你們那個愛。」
Oh My God!這種做作的應對真是太好看了,就像選美冠軍一定要說:Peace&Love。
《浪姐1》有孟佳、王霏霏這種在韓國以女團身份出道的,《浪姐2》則是網羅了《超女》、《快女》、《好聲音》優勝者,除了吉克雋逸、陳梓童,還有2004年首屆《超女》冠軍安又琪、隔年亞軍周筆暢,以及2009年《快女》冠軍江映蓉。
編劇也懂得往資歷比較淺、或知名度比較低的姐姐們身上加戲,例如江映蓉被女團經理人杜華直批「你沒打到(動)我」,安又琪更慘,接連被批「開高走低」、「心態配不上能力」。但,別忘了孟佳在《浪姐1》可是先墊底、被淘汰、再逆襲、終成團。先入地獄,真的沒什麼。
終究是套路啊!袁姍姍初評才40幾分,因為她唱壞了,不斷問「我可以重來嗎」,明明曉明哥介紹規則時就說「初評級不能重來」,老師講話妳有沒有在聽!(報告有!但是這樣才有戲)
董璇(高雲翔前妻)選唱那英的〈夢一場〉,亮點當然不是原唱也在現場,是歌詞「早知道是這樣 像夢一場 我才不會把愛都放在同一個地方 我能原諒你的荒唐 荒唐的是我沒有辦法遺忘」,有沒有讓你想到什麼?沒有?沒關係,陳妍希加碼上演感動落淚「女人特別會心疼女人」,這樣解釋總該懂了吧!還是不知道的話,就請你上維基百科查新聞。
追起來吧!
90年代四大天后台灣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瑪莉亞凱莉的「All I Want For Christmas Is You」,花了25年時間登上美國告示牌單曲榜冠軍。不過有些耳熟能詳的歌曲(#我是指70年代左右出生的孩子),也沒拿過告示牌單曲榜冠軍喔!
.
先來一首Bruce Springsteen於1984年推出的「Dancing in the Dark」,這首歌在美國告示牌單曲榜第2名止步。MV中除了可以看到好年輕好帥氣的工人皇帝外,還能看到超超超青春可愛的摩妮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29kuDCQtHs
.
80年代中跟娜姐同時期走紅的辛蒂露波,專輯《She's So Unusual》推出後,充滿個人風格的打扮與很有記憶點的嗓音,立刻獲得樂迷的歡迎,一曲「Girls Just Wanna Have Fun」(1983年),更是紅透半天邊,意外的是這首熱門單曲,最高也只到單曲榜第2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Ib6AZdTr-A
.
娜姐在80年代非常強大,進入90年代後,聲勢有受到影響,專輯《Ray of Light》(1998年)是她非常重要的轉型作,單曲「Forzen」以截然不同於以往的曲風和形象,引起樂迷與樂評的關注,可惜這首MV視覺強大的單曲,最後以告示牌單曲榜第2名成績作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S088Opj9o0
.
老鷹合唱團在70年代相當受到歡迎,連續四張專輯都有產出冠軍單曲,這首「Lyin' Eyes」雖然也是老鷹的名曲之一,但最高只到告示牌單曲榜第2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q7kAVk66m4
.
Patty Smyth和老鷹合唱團主唱Don Henley合作的「Sometimes Love Just Ain't Enough」(1992年),算是我90年代頗愛的一首芭樂歌,最後也是停在第2名位置。這首歌後來有被孫燕姿翻唱並收錄在《Start自選集》中,或許對台灣聽眾有多一點點的熟悉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dzbjUWu2VU
.
每年聖誕節必播的Wham!名曲「Last Christmas」,當年告示牌單曲榜最好成績是第三名,未來不知道能不能像花蝴蝶一樣,突然在某一年登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8gmARGvPlI
.
1986年有隻動畫老鼠,觸動了觀眾的心房(年度票房第16名)。他不是米老鼠家的影片,而是史蒂芬史匹柏監製的動畫作品《美國鼠譚》,影片中,小老鼠唱著「Somewhere out ther」,訴說他對家人的思念。這首插曲後來有入圍奧斯卡最佳電影插曲,可惜最後敗給了名氣更大的《捍衛戰士》插曲「Take My Breath Away」。「Somewhere out ther」的流行版本主唱是Linda Ronstadt和James Ingram,這首歌最高拿到單曲榜第2名成績(#這首歌每次聽到都有想哭的衝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jzlSeFLr7A
.
約翰藍儂有一首歌是我永遠的愛,就是「Imagine」。這首作品同樣沒拿過冠軍(第3名),但是這些年來,人們依然不斷地傳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kgkThdzX-8
.
惠妮休斯頓是80年代天后,瑪莉亞凱莉是90年代天后,兩個世代歌姬合作,照理說應該會轟動歌壇,沒想到單曲「When You Believe」雷聲大雨點小,最後只拿到告示牌單曲榜第15名成績。這首歌出自夢工廠動畫《埃及王子》,旋律蕩氣回腸,兩位歌姬當年的狀態極好(好懷念那個時期的惠妮),儘管未能奪冠,仍然不減我對這首作品的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KaXY4IdZ40
.
黛安娜蘿絲為動畫電影《歷險小恐龍》(1988年》唱的插曲「The Land Before Time,」,好聽得不得了,但這首歌只在美國成人抒情榜拿過23名的成績,從未進入過單曲流行榜單中。不過它在日本的表現非常亮眼,據說是黛安娜蘿絲在日本最受歡迎的一首歌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2dm1RF5RmA
.
#其他沒有拿過冠軍的知名單曲還有:
超脫合唱團「Smells Like Teen Spirit」(告示牌單曲榜第6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TWKbfoikeg
.
娜姐的「Hung up」(告示牌單曲榜第7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Dwb9jOVRtU
.
工人皇帝的「Streets of Philadelphia」(告示牌單曲榜第9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z2DtNW79s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