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正性運動(Corrective exercise)】
上篇『肌肉失衡』的文章,談及了「什麼是肌肉失衡、造成的原因、以及可能帶來的影響』,這篇會討論常用來處理肌肉失衡的方式:矯正性訓練(Corrective exercise)。
在進入主題前,整理上篇肌肉失衡的重點:
・許多慢性疼痛、沒有辦法根治的緊繃或痠、無法進步是源自於肌肉失衡
・肌肉失衡指的是:兩邊對側肌肉(相互拮抗的)在肌力、長度、穩定性等上有差異
・肌肉失衡造成的原因包括:長時間的姿勢、重複性的動作、運動專項、習慣等
・肌肉失衡的影響:產生的力量減少、改變出力的方式(變得較沒有效率)、使部分肌肉過度使用而引起症狀、讓身體處在更容易受傷的狀態
文章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277285067135152&id=106269640903363
如果確定肌肉失衡影響到功能或產生不適了,可以嘗試矯正性訓練。
什麼是矯正性訓練?
各個學派、品牌可能都有提倡自己一套系統來解決肌肉失衡,對我來說只要能改善肌肉失衡的方式,我都認為是矯正性訓練,例如把縮短、緊繃的肌肉利用伸展、滾筒放鬆、震動、徒手放鬆;把被抑制、拉長的肌肉透過動作控制訓練、單關節訓練等,上述的處理或方法我都認為是矯正性訓練的一環。
以美國國家運動醫學學院(NASM)的概念,處理有四大原則跟步驟,分別是:
*Inhibition (抑制)
*Elongation(拉長)
*Activation(活化)
*Integration(整合)
1. 抑制(Inhibition):將緊縮、持續用力的肌肉先放鬆、抑制掉
長期失衡下,較短縮的肌肉是很容易被拿來使用的,而導致其他該出力的肌肉不容易被喚醒,所以首要步驟是先把緊縮的肌肉「關機」(叫它不要太嗨)
透過任何能抑制肌肉的方式,例如滾筒、震動槍、激痛點按壓等,來降低肌肉的活性,以圓肩為範例,就是要按壓胸大肌、胸小肌及上斜方肌。
2. 拉長(Elongation):將剛抑制好的肌肉,拉回應該要的長度
建議先完成抑制再做拉長,因為如果試圖直接拉長很嗨、張力很高的肌肉,大腦會反射性地對抗讓肌肉更收縮,所以要趁剛被抑制,慢慢將肌肉拉長
透過的方式主要是伸展(stretching)或PNF伸展(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等,以圓肩為範例,可以透過牆角伸展胸肌、用耳朵貼肩膀的方式伸展上斜方肌
3. 活化(Activation):將平時被抑制的肌肉叫醒
就很像拔河一樣,對手太強、太緊繃所以被牽著鼻子走,所以要趁對手變弱、沒那麼緊繃時,趕快把繩子拉回來一些,但是這些長時間沒出力或被抑制的肌肉,已經變得很虛弱,所以起初要訓練它們需設定在低強度、較緩慢的動作,不然高強度或較快速的情況下,鄰近的肌肉就會來幫忙,反而沒練到已經很虛弱的肌肉。
以圓肩為範例,可以用彈力帶做低拉(low row)或不用重量的情況下訓練中斜方肌、下斜方肌等
4. 整合(Integration):讓剛被平衡的肌肉,適應日常動作或運動專項上
剛平衡好的肌肉,很快就會忘記為什麼要平衡,或隨著原本的生活習慣或課表,馬上又會回到失衡的狀態,因此要趕快讓剛平衡的肌肉,結合到一些功能性或平時會做的動作
以圓肩為範例,可能是長時間只練胸或久坐造成,因此要讓肌肉先固定在平衡的位置,同時執行推、拉等動作,例如維持肩胛骨後縮、下沈、不聳肩的情況下,做臥推、划船等動作
大致的原則是這樣,但實際矯正性訓練的課表怎麼設計、操作、怎麼確保肌肉真的被抑制、有活化到應該出力的肌肉等,非常吃專業人員的經驗跟學識背景,若有需求還是建議專精動作控制的專業人員,例如物理治療師等。
上述的原則是引用NASM-CES證照的指定參考書:NASM essentials of corrective exercise,適用於一般民眾、有興趣的人,內容較基礎、沒有探討太深。如果有一定醫學、解剖基礎,對矯正性訓練或肌肉失衡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下列書單,特別是Janda及Sahrmann,兩位都是肌肉失衡最早的提倡者。
延伸閱讀:
1. Corrective exercise solutions by Evan Osar
2.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ovement Impairment syndrome by Shirley Sahrmann
3.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of muscle imbalance: The Janda approach by Page, Frank and Lardner.
其他文章:https://jackchen.sport.blog/
其他圖片:https://www.instagram.com/chenhc82/
#muscleimbalance #correctiveexercise #elongation. #integration #activation #inhibition #uppercrosssyndrome #physiotherapy #exercisetherapy #therapeuticexercise #physiotherapist #肌肉失衡 #矯正性運動 #整合 #伸長 #活化 #抑制 #上交叉症候群 #物理治療 #運動治療 #物理治療師 #陳曉謙
pnf 概念 在 陳曉謙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物理治療師跟教練教的運動差在哪?】
「物理治療師做的,像是先把第一塊積木放正,接下來再由教練把積木依序堆高,如果第一塊積木是放歪的,堆到特定的高度就會垮下」
.
「運動治療就像是先把拋錨的車修好,運動訓練像是把能開的車改的又快又強」
.
時常會聽到治療師們說:『健身教練教的我們也會』或者教練說:『治療師教的運動我們也會』。
.
我一直都認為這是一個光譜的概念,兩個專業之間必定有重疊的地方,各自有各自的必修課程,但也可以往彼此的領域繼續學習。在這邊是想分享,物理治療師在學校的必修課程中,學到的運動治療或治療性運動,主要重點是什麼也與教練所學差異最大的部分。
.
.
一、從「受傷」到「健康」
當特定的身體部位是『受傷』的狀態,或『不健康』,會屬於醫療人員的範疇,『受傷往健康的路程』我們稱為復健,因此,達到此類目的的訓練都稱為復健訓練。例如肌肉拉傷、韌帶扭傷、肌腱炎等,在結構上沒有到百分之百的癒合,會需要更精準地安排訓練劑量、注意病患的症狀及反應等。但一般來說,沒有受傷的其他部位,則可以由教練、肌力與體能訓練師持續訓練,並跟醫療人員保持密切溝通
.
二、從「未活化」到「活化」
當受傷的部位已經痊癒了,但在受傷期間,不管是患部比較少使用或是神經反射的保護作用,都可能讓已經痊癒的肌肉或軟組織『裝死』,可以想像成軍隊的傷兵都恢復了,但是不願意上場打仗,所以如何活化裝死的肌肉(Muscle activation)亦需要特定的運動治療方式例如:肌肉再教育(muscle re-education)、本體感覺誘發技術(PNF)等。
.
未活化的現象不只是出現在受傷後,也會出現在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久坐)或反覆重複同一動作的族群(運動員)等,這類族群可能會抱怨『長期的痠痛、緊蹦、怪怪的感覺』,其中原因可能是『肌肉未活化或裝死,導致周遭肌肉需要幫更多忙,最後造成過勞』
.
三、從「不協調」到「和諧」
當肌肉有適度活化時,至少不再裝死,跟鄰近肌肉的『配合、協調』就很重要。不管是網球的正拍、重訓的深蹲、舉重的抓舉,要做出一個漂亮的動作是由『多個身體部位及肌肉,在適當的時機點、出適當的力』。就像合唱團一樣,每個人在樂譜中的不同時間點、唱出剛好的音量。
.
上述所說的三個概念,我認為是運動治療的的核心要素,當完成這個部分,我自己就能安心地交付給教練,而若有其他狀況發生,再轉介回來即可。現在坊間有許多課程,會涵蓋活化、動作時序的相關知識,但就如前面所述,各個專業專精或所花費在特定領域的時間不同,在這邊提供的是我認為物理治療師的核心,但如果是重訓的動作技巧、週期性訓練、肌力與體能訓練,這些並不包括在物理治療師必修課程範圍內。
.
.
其他文章:https://jackchen.sport.blog/
其他圖片:https://www.instagram.com/chenhc82/
訓練影片: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zwN7FqDRlnqXmIxgHS7SeQ
.
.
.
.
#專業分工 #物理治療師 #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教練 #動作控制 #治療性運動 #肌力訓練 #體能訓練 #運動治療 #運動訓練 #復健 #陳曉謙 #motorcontrol #therapeuticexercise #exercisetherapy #physiotherapist #coach #CSCS #doctor #athletictrainer #strengthening #training #rehabilitation
pnf 概念 在 河西羊的健聲房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發聲教了五年,愈教愈像是嗓音復健。"
大概這半年吧,教法上愈來愈像是在復健,正好學生愈來愈多是嗓音有狀況的人,本來也沒多想什麼,但在上週日教會請了羽球世界排名第三的周天成弟兄來見證,正好他提到了他在2013年用上PNF(本體感覺神經肌肉促進術),沒想到我自己慢慢由教學中體會的教法改變,竟然與體育運動提升運動員表現的方法不謀而合。
PNF(本體感覺神經肌肉促進術)1940年代由Dr. Kabat所發展出來的神經肌肉誘發技術,當時主要治療小兒麻痺症及多發性硬化症,後來普遍的成為物理治療師治療神經肌肉障礙的主要技術與手法。
對於運動員的幫助,簡單的來說是更有效率的神經傳導,使運動動作能在最小用力下達到效果。
教發聲教久了,的確發現嗓音的問題,大部份都跟不夠鬆有關係,而這個"鬆",也就是神經與肌肉訊息與執行的效率問題。夠鬆,效率好,沒多餘無謂的肌肉動作與力量。不鬆,就效率不彰,浪費了力量,多了緊繃造成發炎,同時在泛音的結構上,也會有不夠響亮與立體感不足的問題。
教了五年多,教法上愈來愈像在復健,但成效卻更好,原本以健身做重量概念所發展的練習,現在都被復健概念的方法所取代。
我看我這河西羊的健聲房,恐怕得改名了...。
pnf 概念 在 JoiiSports app |本體感覺促進法(PNF)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今天要來介紹能夠幫助柔軟度較差的朋友增進柔軟度的方法,就是 PNF ,本體感覺促進法,快來看看~. 『JoiiSports app 新改版新體驗』 超過34種運動模式 ... ... <看更多>
pnf 概念 在 建立柔軟度訓練的正確觀念-... - AFAA 美國運動體適能協會台灣 ... 的推薦與評價
【PNF本體感覺神經肌肉誘發術】 - 建立柔軟度訓練的正確觀念- 設計安全有效的柔軟度訓練課程- ... 剖學和肌動學概念,課堂也補充了很多營養學、伸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