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分享】《死過一次才學會守護自己:共感人的「小我」練習》
。
康德說過「物自身不可知」,即人所感知的世界皆源於「自身之經驗與主觀」,而我們很難發現自己用了什麼主觀--「很容易以為大家跟我一樣,或我跟大家一樣」。因此若發現別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我卻學習不來,那麼一定是「我個人的問題」。
因為實務應用,我研究過AS與ADHD,發現「先天的生理因素」會「影響心理歷程」,讓自己在判斷世界、人際互動與做決策時會有根本不同的邏輯,而其背後更重要的,其實是「對情緒系統的難以掌握」,更導致在消化情緒這程序上遭受莫名的困難。
「一定是我的問題(只是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這種想法,會讓自己陷入痛苦深淵,而且不知道怎麼發生、不知道怎麼改、不知道怎麼跟人傾訴,最後因長期壓抑而成憂鬱症。
當事人還不知道,這個困難,是先天的生理因素所致,他只是被困在這個看不見的限制裡,除非有人從外面以他能懂的形容轉譯給他,讓他知道「這只是特質」,只要多瞭解自己就能能夠對於自己的行為與情緒有更好的知覺,以不同角度重新審視生活上的決策。
。
本書提到「共感人」這個名詞,也是類似的生理限制,先天在情緒、情感上很容易被滲透而無法拒絕,我查了一下定義,如下:
『共感與高敏感有很多類似的特點,比如對刺激敏感、喜歡獨處、容易疲憊等,事實上,共感人與高敏感人的確有很多的交集,有些人他們既有高敏感特質,又有共感特質。
#高敏感人群往往具備極強的觀察能力,對於細節非常敏銳,所以,能夠獲得更多別人留意不到的資訊,共感人群往往可以直接跳過觀察的環節,因為具備超強的感受力,對於周圍的人事物極度容易感同身受。
#共感人具備的不僅是同理心,而是感同身受的能力,別人的感受,他們一律照單全收,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因此比起高敏感人,共感人的“心累”程度是直接翻倍的。
共感並不是一種心理疾病,雖然感同身受的能力的確會給共感星人帶來超多困擾,與高敏感特質一樣,共感特質也是一種正常的人格特質,因此,瞭解自己可以讓我們能夠對於自己的行為與情緒有更好的知覺,從而避免生活上的錯誤決策。』
原文:https://reurl.cc/ogWvp3
。
有類似困擾的朋友不妨自己做個測驗了解自己看看(如下圖)
。
不管是AS、ADHD、高敏感、共感等,也包括內向、害羞等特質都是一樣,理解它所屬的限制,是讓我們更接受自己,絕非就停在「所以只好這樣」的結論,各種特質都有屬於自己較能吸收的學習途徑,選擇它較能事半功倍,然後人生還是要繼續前進,直到「達到你所想要的解讀世界、人際關係及決策的自由與調整」。
。
本書是提供作者個人經驗、看事物的信念,以及用冥想來調整情緒的接收。
歡迎有興趣的人一起看。購書連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8509
作者的傳奇故事: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1381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1萬的網紅文森說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可能沒聽過河正宇 但你可能會在《與神同行》《失控隧道》《恐怖攻擊直播》等等大片中 看過他的身影 那天在誠品逛著 也沒有特地想找哪個種類的書 就在某個角落看見了這本書 看到書名 我心想 應該會是本用走路來講述心路歷程的書吧 結果 河正宇寫得比我想像中還要更好 他把那種演員的酸楚 公眾人物的壓力描寫...
「adhd憂鬱症」的推薦目錄:
- 關於adhd憂鬱症 在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adhd憂鬱症 在 誠品書店 eslite bookstor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adhd憂鬱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adhd憂鬱症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adhd憂鬱症 在 Carl Ho卡爾 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adhd憂鬱症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adhd憂鬱症 在 Re: [問卦] ADHD一定得吃藥嗎? - 看板Gossiping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adhd憂鬱症 在 22歲確診ADHD 憂鬱症和焦慮症- 心理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adhd憂鬱症 在 从小患上忧郁症, 焦虑症, ADHD, PTSD - 我跟精神病搏斗的故事 的評價
- 關於adhd憂鬱症 在 焦慮症⋯)身心障礙(失去四肢、失聰⋯)⋯⋯兒童發洩天地 的評價
- 關於adhd憂鬱症 在 adhd憂鬱症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adhd憂鬱症 在 adhd憂鬱症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adhd憂鬱症 在 身心科醫療資訊站- adhd 憂鬱症ptt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adhd憂鬱症 在 身心科醫療資訊站- adhd 憂鬱症ptt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的評價
adhd憂鬱症 在 誠品書店 eslite bookstor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在職場上因「做得太過頭」而捱罵,而同樣「太專注」用在葉子雕刻上,卻成了強項】
橋本賢治三十歲前的人生跟一般人沒什麼不同。從商學院畢業後即順利邁入職場,沒想到身為上班族的他在上司與同事眼中,竟成了「沒用的人」
每天在公司裡只是不斷受上司斥責,甚至變得無法踏出家門。起初以為自己患了憂鬱症,直到看到過動症相關的資訊並接受診斷,才在2018年1月確診為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啊,這樣一來,就能夠名正言順不做上班族了吧。」
然而,年過三十歲,存款還不足兩萬日圓,這時人生,卻在樹葉中找回生機......
adhd憂鬱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心生病了怎麼辦
自從我寫了「平價諮商資源整理」這篇文章之後,長年都在Google搜尋的第一個(感謝大家厚愛),但後來我發現還是有許多人在求助之前,會經歷一段長期的猶豫。
.
這個猶豫很正常,畢竟要從辨認、接受、到意識到自己需要協助,的確是一個漫長的旅途。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讓這個旅途的路短一點呢?於是,我做了這份「旅行地圖」。
.
這一份短短的簡報,是整理自《康健》五月號我很喜歡的這一期,情緒與身心精神疾患的懶人包,書裡面提供非常多有用的資訊,不過這份簡報我會著重在下面幾個部分:
.
—如果我心生病了,我要如何求助?
—求助的時候,要如何篩選治療師?
—如果生病的是我的家人,要怎麼「拖他」去看醫生?
.
簡報裡面大部分的內容都不是我寫的,是書裡第二章非常精彩的內容,我只是整理下來做成簡報而已。在整理的過程當中,我自己也獲益良多,尤其是書裡穿插許多名人的故事,製造出一種「原來我不孤單」的感覺,整本雜誌短小精悍,涉及的主題很廣泛,第三章竟然囊括了十一大常見身心疾病的形成原因、症狀、治療、還有陪伴策略,不僅是一般民眾,我覺得專業人士也值得擁有一本!
.
面對身心的困境,就像是在一個黑暗的森林裡,摸索出一條路徑。在這個冒險當中,除了需要有隊友(朋友/家人)陪伴,也要有NPC魔法師的引導(專業的助人工作者),才不會在冒險當中迷失方向,然後在下一個轉角,看見柳暗花明。
.
在疫情蔓延的日子裡,希望我們都好好的;如果你不太好,那也沒關係,只要你願意伸出手,我們都會陪你一起走。
#標記你覺得需要這篇文章的人
#也可以分享給你需要的朋友
——
本篇簡報整理自《康健雜誌2021年五月號:情緒就醫指南》一書,想買這本書回去收藏的可以點這裡
https://m.commonhealth.com.tw/magazine/4536
康健雜誌 #情緒就醫指南 #憂鬱症 #焦慮症 #躁鬱症 #失眠 #酒精成癮 #酗酒 #失智症 #妄想症 #思覺失調症 #過動症 #自閉症 #拒學 #depression #anxietydisorders #bipolardepression #alcoholink #insomia #dementia #delusion #schizophrenia #adhd #autism #schoolrefusal
adhd憂鬱症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你可能沒聽過河正宇
但你可能會在《與神同行》《失控隧道》《恐怖攻擊直播》等等大片中
看過他的身影
那天在誠品逛著
也沒有特地想找哪個種類的書
就在某個角落看見了這本書
看到書名
我心想
應該會是本用走路來講述心路歷程的書吧
結果
河正宇寫得比我想像中還要更好
他把那種演員的酸楚
公眾人物的壓力描寫得非常到位
謙遜的筆觸、平易近人的詞語
都讓這本書深得我心
不論你是想了解河正宇更多一點
或是你想知道公眾人物會面臨到的心酸
或是你夢想成為歌手、演員
河正宇在書中有給出非常棒的建議
如果上述都不是你需要的
你就只是想找個好習慣來培養
這本書
也同樣非常推薦給你
#說書 #書單 #河正宇
付費贊助: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join
你可以在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KKBOX 上找到我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6%96%87%E6%A3%AE%E8%AA%AA%E6%9B%B8/id1513786617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LoveVincentReading
我的Email: readrwork@gmail.com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若你有任何建議或是想聽到我說哪本書,歡迎可以寫信給我,或在Instagram上傳訊息給我也可以。
adhd憂鬱症 在 Carl Ho卡爾 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背景音樂 BGM ◁
Red Stone OST: 01 Title Theme / 11 Dessert Village Theme
ヽ(∀゚ )人(゚∀゚)人( ゚∀)人(∀゚ )人(゚∀゚)人( ゚∀)ノ
σ`∀´)σ 加入成為我的會員 :3 一起種瓜子:
https://bit.ly/2LOqm6A
(*´∀`)~♥
更多關於我 More About Me
實用 Useful:
▷ 生活妙招 Life skills ◁ https://goo.gl/ZTLG18
▷ DIY教學 DIYs Guide ◁ https://goo.gl/u4ENC7
▷ 卡議題 https://goo.gl/njp4rC ◁
搞笑 Fun:
▷ 趣味話題系列 Funny Video ◁ https://goo.gl/SrmBPm
▷ 惡搞混音曲 Parody Remix ◁https://goo.gl/sdbRM4
▷ 挑戰系列 Challenges ◁ https://goo.gl/IGt6Kg
▷ 智障劇場 ◁ https://goo.gl/RKDPQM
實測 Practice:
▷ 文具開箱評測 Stationary Unboxing ◁ http://bit.ly/2Xwkq9F
▷ 各種開箱系列 Product Unboxing ◁ https://goo.gl/CE6MpC
▷ 實驗系列 Experiments ◁ https://goo.gl/MzwL7f
寵物 Pet:
▷ 我的搞笑倉鼠 My Funny Hamsters ◁ https://goo.gl/8sNzHy
▷ 倉鼠養育教學 Hamster Care Guide ◁ https://goo.gl/zZWYF7
放鬆 Relax:
▷ ASMR系列 ◁ https://goo.gl/KSvmVF
---------------------------------------------------------------
▷ 臉書粉絲專頁 Facebook Fanpage ◁ https://goo.gl/699CdS
▷ Instagram ID ◁ CarlHo117
adhd憂鬱症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運動最難的地方在於:明知道運動很好,但就是很難持之以恆啊
購買連結: https://bit.ly/2GH9dfx
博客來全館折扣券: https://bit.ly/3d23cX2
五分鐘精華版: https://bit.ly/37QkV16
這本書的作者安德斯·韓森(Anders Hansen)大有來頭
除了他很帥之外
他在瑞典跟《真確》這本書的作者同為重磅等級
他在瑞典被稱之為「國民醫生」
講完他的來歷
來說說這本書
讀完五十頁左右
你會覺得作者怎麼可以把大腦複雜的科學講得如此好懂
讀完一百五十頁左右
你會驚嘆運動可以帶給我們巨大的影響
包括改造大腦、對抗老化、甚至變得更聰明(!?)
這時候你會穿上你的運動褲
讀完二百五十頁時
你會後悔
過去的自己為什麼不規律運動
為什麼不把看劇(但真的很好看)的時間拿去散步
感嘆自己浪費了改造大腦的機會
這時候你會穿上運動服及套上慢跑鞋
接著
我們就一起用運動來改造大腦吧
我的付費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join
你可以在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上找到我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6%96%87%E6%A3%AE%E8%AA%AA%E6%9B%B8/id1513786617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LoveVincentReading
我的Email: readrwork@gmail.com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若你有任何建議或是想聽到我說哪本書,歡迎可以寫信給我,或在Instagram上傳訊息給我也可以。
adhd憂鬱症 在 22歲確診ADHD 憂鬱症和焦慮症- 心理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3天前我回醫院看心理衡鑑的報告如題目所說,我確診了ADHD 輕度憂鬱和輕度焦慮,因爲ADHD的關係我22年來的人生都很不順利,不管在課業上還是人際關係上 ... ... <看更多>
adhd憂鬱症 在 从小患上忧郁症, 焦虑症, ADHD, PTSD - 我跟精神病搏斗的故事 的推薦與評價
TRIGGER WARNING: video contains topic related to suicide & self harmHotline:Samaritans of Singapore (SOS) : 1-767 (24 Hour)Community Health ... ... <看更多>
adhd憂鬱症 在 Re: [問卦] ADHD一定得吃藥嗎? - 看板Gossiping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LoveSports ( )》之銘言:
: 觀察網路發現好像有ADHD的人都會吃藥
: 醫生跟心理師說我有ADHD
: 可是不開藥給我
: 叫我繼續諮商就好
老實說,除非你有憂鬱症或躁鬱症的共病現象,
或是ADHD已經嚴重影響到你的個人自尊到不能生活的程度,
不然諮商的幫助很小,除非諮商師是在做life coaching ,
輔導你建立起正確的生活習慣+讓你覺察會對人造成困擾的地方。
: 上網想跟一樣有ADHD的人討論
: 不過有人回我不吃藥就不跟我討論
: 想請問ADHD是一定得吃藥嗎?
如果你是跟我一樣在18歲後才確診,
那麼目前在台灣,健保有給付的只有利他能(Ritalin)短效型以及其學名藥,
想吃專司達(concerta)這種長效型8小時的就得自費了。
不一定得吃藥,但吃藥是最立竿見影的方式。
可以讓你感受到「原來我可以這麼有效率、這麼專注」
我個人是在有重要工作的時候才會吃,
但太晚吃會有嚴重的失眠副作用。
所以現在以補充酪胺酸(Tyrosine)+DLPA為主,有氧運動與飲食為輔
這兩個都是多巴胺的前導物質,我個人的經驗是作用沒有藥物快,
但長期來說是比藥物好的。
*營養補充品請與醫師諮詢後再服用。
另外,比吃藥更重要的是意識到自己的狀況,
並且針對它改變自己的生活
: 有沒有人也是沒吃藥的ADHD出來願意發聲一下?
身為一個29歲才確診,至今也六年的中年大叔來分享一下我的心路歷程
一、ADHD/ADD是什麼?
ADHD(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Dr. Daniel Amen把ADHD分成以下幾種亞型:
1.典型ADD,也就是有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狀
2.渙散型ADD,只有注意力不集中症狀、散漫,我本人是這型。
3.邊緣系統型ADD,除了注意力不集中之外,會出現輕微憂鬱,與憂鬱症有點類似
4.顳葉型ADD,注意力不集中+暴躁、偏執
5.過度集中型ADD,過度焦慮、好辯、對不重要的事執著(因此旁人看起來=不專心)
6.火環形ADD,以上幾型的綜合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買《注意!你可能患了注意力缺失症—全新策略療癒六型ADD》這本書
裡面有更詳盡的介紹 。
二、ADD成人的建議診斷標準:長期以來,以下至少有15項符合
1.不論成就大小 覺得自己尚未發揮潛力
2.很難有組織(因為喪失父母督促跟學校的結構性)
3.長期拖延 很難開始做一件事(焦慮 怕自己做不好)
4.同時做很多事情 很難有始有終
5.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不會考慮時機或場合是否合宜
6.經常尋求刺激
7.不能忍受無聊
8.容易分心 無法專注 但是對特定的事情能專注
9.往往有創造力 直覺強 非常聰明
10.很難遵照規定做事 不能照他自己的方式做事會產生挫折
11.言行衝動 例如亂花錢改變計畫開始新的事業
12.容易不斷擔心 沒事也會自己找事情擔心 卻又不會去注意真正的危險
13.不安全感
14.情緒不穩
15.身心靜不下來
16.有成癮傾向
17.長期自我形象困擾 自我觀察不正確:往往覺得自己比他人更沒用
18.家族中其他人有ADD或憂鬱症 /躁鬱症
三、關於ADD的迷思
◎ADD是小孩才有的症狀,會隨著年紀慢慢變好。
ADD是一種神經系統的疾病,目前的推測成因是大腦前額葉皮質沒辦法有效的利用體內的
多巴胺,或是體內多巴胺低下,導致前額葉皮質功能低落,而前額葉皮質就是掌控計畫、
專注、控制衝動、做出正確決策的部位。
而ADD最有可能是遺傳、母親在懷孕期間酗酒、
抽菸、攝取有害化學物質所引起的。既然是神經系統的問題,就會跟著你一輩子。
那麼,為什麼多數人都認為只有小朋友只有ADD呢?
因為人的前額葉皮質大概至20幾歲才會完全發育,
控制衝動跟計劃的能力因此就沒有成人強,因此在小孩身上ADD的症狀會特別明顯,
大多數人才會認為只有小朋友才有ADD,長大自然就會好,事實上有5%的成年人會繼續受
到ADD症狀的影響,但我相信數字應該是更多,很多時候是這些ADD患者有建立起一些良好
的生活機制、身邊的人的支持來抵銷那些症狀所帶來的影響。更多時候是自己完全沒有覺
察到這個狀況,甚至還有人七八十歲才因為培孫子去看診才發現自己有ADD。
◎根本沒有ADD這回事,根本是一些爛人的藉口
事實上在1960年代就已經被美國精神醫學協會認可為一種大腦神經失調疾病,而你的一切
行為皆由大腦所決定。只是因為ADD並沒有致命性,也不會讓你有生理上的任何不適,只
會讓患者讓身旁的人覺得「這個人怎麼這麼雷」,但事實上,撇除掉一些個人家庭成長環
境的影響,ADD的影響還是相當大的。
◎我沒有不專注阿?我對很有興趣的事情 或是時間緊迫的時候就會很專注
每個人應該都是如此,對自己有興趣的事情會極度專注,但ADD患者與一般人的差別在於
,上癮行為比較容易在它們身上出現,它們會廢寢忘食到忽略了一切應該做的事情。而如
果是一般人,他可能很喜歡做某件事情沒錯,但由於前額葉皮質可以正常運作的關係,比
較可以克制衝動。
例如你是一家公司的員工,很喜歡打LOL,但是主管要你三天後上台報告,
前一天要給他初稿,這時候正常人雖然很想衝進召喚峽谷來大殺特殺,
但他知道如果這件事不做會危害到他的職涯前途,導致後續的很多可怕後果,
因此就可能會提早開始做。但如果換作是ADD患者,
嚴重一點的可能狂打LOL打到上班的幾個小時前,
才想到「完了完了 都還沒弄」才瘋狂熬夜趕工勉強做出一個可以交差的東西,
好一點的通常也是拖到最後一刻讓腎上腺素幫忙完成工作。
那麼為何ADD患者總是會在死到臨頭發揮極強的專注力呢?因為人在緊要關頭的時候會分泌
正腎上腺素,而很諷刺地正腎上腺素可以發揮類似治療ADD藥物的功能,ㄎㄎ
四、有沒有可能沒有ADHD卻引起ADHD的症狀?
ADD常常有共病現象,最常見的是憂鬱症與躁鬱症。但有沒有可能沒有ADD,卻有類似的表
現呢?上面所提的憂鬱症也會造成類似ADD渙散型的表現,但是不同的點在於憂鬱症患者在
沒有發作的時候,其實是可以維持良好專注力的,前額葉皮質活動也沒有低下的狀況。
另外在這個智慧型手機氾濫的時代,網路或手機成癮也會導致類似ADD的狀況,根據一個研
究,人類的平均注意力持續時間,2000年可以維持12秒,到2013年已經下降至8秒,比金
魚的九秒還短!!!!你各位比金魚還不如阿!! 所以假設你有手機使用過度的狀況,例如每
日螢幕使用時間比八小時還多,那就要思考是否要進行一下數位排毒了XD
五、如何治療或對抗它
目前最有效的還是藥物治療,
台灣主要治療ADD的藥物為中樞神經興奮劑Ritalin以及Concerta(專思達),兩
者成分皆是派醋甲酯,但持續時間不同。
但是,若你是邊緣系統型或是偏執型的ADD患者,那麼服用利他能可能不會有太好的效果
,甚至可能會加重偏執或憂鬱症狀,建議與醫師詳細諮詢來制定治療計畫。
一般來說,邊緣系統型會建議與抗憂鬱藥物一起服用,
偏執型可以考慮補充GABA或聖約翰草。
你可能會想問,真的要吃藥嗎?沒有別的方法可以控制這種狀況,
答案當然也是有的,只是藥物的確是最立竿見影也最有效的方法。
那到底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對抗ADD?
1.一周至少二~三次的有氧運動與重訓,
運動可以增加腦內啡跟多巴胺的分泌量,可以說是天然的藥物。
2.少攝取糖分及精緻碳水化合物
3.靜坐,沒辦法的話至少隨時提醒自己控制呼吸。
4.攝取營養補充品:酪胺酸、銀杏(孕婦不建議服用)、維他命D3、長春西汀(孕婦不可服用)
魚油、礦物質鋅 鎂 鐵
以上營養補充品若有疑慮,請向醫師諮詢後再服用,天然並不等於無害。
我個人服用心得是酪胺酸跟長春西汀吃起來很有感。
5.如果ADD已經影響到自尊及動力,那麼諮商的確會有幫助的,
但建議找真的了解ADD的諮商師
關於ADD我也有錄一集podcast:https://reurl.cc/Gd31Yv
裡面有一些我讀過的ADD相關書籍的推薦
想要更了解的朋友可以聽聽看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0.143.22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20185811.A.EE6.html
的確是不一定要吃啦XD 我現在也沒每天吃
生活習慣比較重要
但是因為專注力不夠導致實際成就偏低
我老闆的兒子小三確診,現在讀台大物理大四,
我有一個學生在服藥之前,學測成績5/5/3/7/8,現在要讀交大資工所了。
※ 編輯: megadevil (61.230.143.223 臺灣), 05/05/2021 11:52:33
以及Dr. Amen的著作所提到的「過動不是主要判斷標準」
而DSM-V裡面的正式稱呼其實也是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與最一開始的稱呼不同,中間加了個斜線,把注意力缺陷跟過動分隔開來,
不過我的表達方式讓您誤會,不好意思。
面對它並解決它才是根本之道。
但是一般診所大概就是拿個表格給你填一填判斷你有沒有
臺大醫院好像有專門的門診的樣子,而松德院區我確定有專門門診,
還有adhd的專門測試(自費需要3000元)
(偷問tyrosine吃哪牌的 我是吃nowfoo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