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一下
覺得大家最近對 #病毒 特別的好奇,但如果是非三類組的人,應該印象只停留在國一生物吧。拿我比較熟悉的肝病中的B型肝炎病毒HBV來解釋也可以。
B肝病毒 跟新冠病毒一樣都是具有外套膜(envelope)的病毒,外套膜就是圖下方那張有一個外殼,相當於一般病毒的包膜,由脂質雙層和蛋白質組成。B型肝炎病毒在脂質雙層內含有B肝表面抗原HBsAg。B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細胞的關鍵是這個表面蛋白和肝細胞的結合,免疫系統產生的抗體會阻止這種結合,使得B肝病毒不能感染肝細胞,B肝病毒的對抗策略是,產生大量的表面抗原使得免疫系統產生的抗體無法完全阻斷表面抗原和肝細胞的結合,以量取勝。
而新冠病毒在脂質雙層上有棘蛋白(spike glycoprotein,S)鑲嵌突出。棘蛋白會與細胞膜上特定的細胞蛋白質結合,因為這種結合如同鑰匙和鎖的配對一樣具有選擇性,所以並不是每一種冠狀病毒都可以感染人類細胞。
(圖是網路上抓的:A.無包膜病毒;B.具包膜病毒。①衣殼,②核酸,③殼粒,④核衣殼,⑤病毒體,⑥外套膜,⑦刺突蛋白)
B肝病毒有三個抗原:
1. HBsAg 表面抗原 病毒的外套膜
2. HBcAg 核心抗原 病毒的核心
3. HBeAg e抗原 病毒的製造物
與上面三個抗原對應的是三個抗體:anti-HBs, anti-HBc, anti-HBe
除了HBcAg以外其餘抗原抗體都可以在血液中出現 也是醫生檢驗B肝常用的方法。
HBsAg表面抗原陽性就是B肝帶原者,但可能是不活動時期(病毒休眠 不具傳染力),或者是已經發展到慢性肝炎或肝硬化,需要再檢查作超音波等等。
HBsAg若陰性,可能未曾感染過,或是已經產生表面抗體且已經痊癒。
有些部分的病人血中病毒量HBV DNA濃度很低,所以一般檢驗方法測不到表面抗原,但可以用更敏感的實驗室方法跑ELISA抗原抗體結合實驗,偵測到有表面抗原的存在,這稱作「低效價帶原者」這個方法很麻煩,無法大規模檢驗。
若anti-HBs表面抗體陽性,表示對B肝病毒感染具有免疫力,這可能是施打B肝疫苗後產生的,或是以前感染過但已痊癒。
核心抗原HBcAg血液中測不到只能抽肝切片組織,而核心抗體anti-HBc陽性者,表示曾感染過,但不會消失,因此也可能是不活動型帶原者或已痊癒,要配合其他抗原抗體來判斷。
若核心抗體陰性,代表未曾感染過,理論上抗原也應該陰性此時要趕快注射疫苗。
最重要的 e抗原 HBeAg陽性,表示病毒的複製相當活躍傳染性高。
Anti-HBe抗體陽性者,表示病毒活動力大為降低被抑制,傳染性沒那麼高,但依然具傳染性。
有的時候e抗原陰性但e抗體也陰性,此時稱作e空窗期,追蹤一段時間,可能出現e抗體然後e抗原loss
(eAg loss and anti-Hbe陽性,維持很久這狀態,且其他肝指數都正常,病毒DNA量也測不到時,維持一年以上追蹤,醫師會視同痊癒)
但也可能停留空窗很久,少部分人可能又出現e抗原。
是不是很複雜😂 所以需要醫師判斷很長時間門診,配合肝指數,看病毒活躍曲線圖。B肝病毒研究很多年了,因此才可以做不同的臨床研究,並研發藥物。國外藥廠都會在台灣參與臨床研究,因為台灣是肝病研究的權威中心,還能研究台灣人肝病用藥停止是否復發,在國外的環境,外國人傾向吃藥抑制病毒一輩子,跟台灣人不同,所以在台灣研究用藥就更有挑戰。
最後我想說的是B肝病毒靠體液血液傳染,加上疫苗已經施打好多年了,我這一代的七年級生幾乎都沒有帶原B肝,真的要感謝所有研究單位的人的努力💪🏻
而新冠病毒是靠飛沫傳染,病毒的目的就是在被免疫系統殺死以前人傳人,因此最重要的就是隔絕人傳人途徑。
之前分享過一篇文章在講新冠病毒有分好幾種基因型,可以回頭追朔是全球地區的感染途徑,但因為新冠病毒的核心是RNA,單股更容易突變,每傳一個就容易產生變異,因此研究疫苗來得不容易,你只要想像每一年的流感疫苗,其實只是預測較為嚴重的病毒株來事先施打疫苗,但不等於你就不會得到流感,只是症狀比較輕微,或者是感染了不同的病毒株。
所以我覺得一般非生物背景的人,就是每天看中央防疫的直播,並做好個人手部清潔衛生,外出戴上口罩,回到家就換乾淨的衣服,清潔你的眼鏡跟手機,因為所有病毒都喜歡粘附在光滑表面的物品上,切記不要聽信謠言,#謠言也最喜歡人傳人了,更不要自己嚇自己,無知生恐懼,害怕的話就去買一本病毒學來看看吧❤️
#酒精跟次氯酸鈉的用法
1. 有外套膜的病毒可以用75 %的酒精殺死,濃度75 %正好可以半凝固膜狀的外殼,再穿透進病毒的核心,使核心的遺傳物質裂解。
2. 細菌也一樣怕酒精喔!
3. 次氯酸鈉是很強的氧化劑,就是市面上的漂白水,可以殺死沒有外套膜跟有外套膜的病毒,更可以殺死細菌。
4. 市面上的次氯酸水,因為濃度過低(我目前看到的都是在30 ppm左右)無法有效殺死病毒跟細菌。但還是不建議拿來清潔皮膚。
5. 用肥皂洗手可以洗掉藏在油汙裡面的病菌,乾洗手是很難除掉油汙的哦!而且裂解的病毒跟細菌一樣是在你的手上,不覺得蠻噁心的嗎😂
anti hbc 在 葉時孟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透析病人肝炎檢測和疫苗注射 – 臨床病例回顧
作者: 葉時孟醫師 ( Shih-Meng Yeh, MD )
從一個病人的故事開始
「病人來診所的這 2、3 年剛好經歷了 B 型肝炎轉陰的過程。今年恰好配合高醫肝膽科的研究計畫,幫病人作較完整的 B、C 型肝炎檢查,發現周媽媽的 B 型肝炎核心抗體 ( Anti-HBc ) 是陽性。但 B 型肝炎表面抗原 ( HBsAg ) 和 B 型肝炎表面抗體 ( Anti-HBs ) 都維持是陰性。」
「這樣的病人,在 B 型肝炎高盛行區的台灣,並不少見,尤其是像透析病人這樣免疫低下的狀況。」
透析病人B型肝炎疫苗持續效力短
有核心抗體,疫苗低反應
透析室建議的 B型肝炎檢測策略
https://shihmengyeh.blogspot.com/2018/12/blog-post_19.html
anti hbc 在 Dr 文科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被奪走的肝臟》
話說之前文科生上肝科課堂時,教授分享了一個案例,令文科生有點心酸。
一名52歲的K女仕突然出現七天的作嘔作悶(nausea)、厭食(anorexia)、偏深色的尿液、非常淺色的大便以及異常疲累(lethargy)來到醫院求診。
生化血液檢查發現肝酵素極高(AST, ALT高達3000)、膽紅素(bilirubin)高達230、凝血指數INR高達2.5、白蛋白(albumin)低至32。
沒錯,看到這裡大家應該大概知道這是典型的急性肝衰竭。肝臟不單止作為分解毒素的最大器官,更控制我們凝血因子的生成以及製造膽汁、蛋白的角色。當肝臟急性衰竭時,所有的功能都會隨之而衰退。
K小姐收入病房後,病情不斷惡化,持續地便得更昏昏欲睡(drowsy)以及inappropriate。臨床上你會懷疑是肝臟衰竭引起的肝性腦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
肝性的化驗測試顯示乙型肝炎抗源和抗體呈陽性反應(HBsAg, Anti-HBc IgM +ve)。在病歷上發現病人在跟丈夫離婚後和一位來自越南的伴侶發生四個月的性行為。教授的診斷為透過性行為感染的急性乙型肝炎引發急性肝臟衰竭。
K小姐持續惡化,凝血指數INR升至9.0,肝性腦病惡化至需插喉協助呼吸。由於惡化急速,K小姐被安排換肝,排第一位。在24小時後剛好有人捐肝而重獲新生,完全康復。
嗯,看到這裡,你會想這不是大團圓結局嗎?K小姐剛好有肝換而重獲新生。
This is preventable 整件事情是可以避免的
This is preventable 整件事情是可以避免的
This is preventable 整件事情是可以避免的
你知道嗎,乙型肝炎的疫苗是很有效的疫苗。研究顯示根足乙型肝炎疫苗的schedule可提供90%以上的保護。如果K小姐當初有打乙型肝炎疫苗的話,就很大可能不會感染乙型肝炎引發肝臟衰竭、就不會需要換肝、就不會需要終身服用抗排斥藥物。
你知道嗎,K小姐換肝的同時代表著排名單第二位的病人失去了這個肝臟、失去了重獲新生的機會,要繼續在那換肝名單中等待。對末期肝炎的病人來說,每一天的等候都是折磨,肝病引起的腹水腹漲、營養不良、骨痛、出血、腎臟衰竭等等,這些都是病人每天要面對的痛楚、唯一可以盼望的就是有死亡的病人能夠捐出他們的器官,重新出發。
你知道嗎,世界各地,特別是香港,器官捐贈的比率是非常的低,這些重獲新生的機會是可一不可再,每一個器官都是來自一個逝去的生命、都是來自一個grieving的家庭、都是得來不易的。
這些悲劇在現代醫學裡是可以避免的。醫學昌明,藥物發展日新月異,一些昔日醫學界出手無策的疾病變得可以避免。預防往往勝於治療。
但無奈的是,醫學進步的同時卻有一部分的人腦筋不斷退步,在社會上推行反疫苗,危害大眾的健康。我們要持之以恆的不斷譴責這些公共衛生的毒瘤,同時推廣疫苗的重要性。
這些悲劇,不可一,不可再
請向身邊的親朋好友灌輸正確的知識
向偽科學、向公共衛生毒瘤、向悲劇說不
#請支持器官捐贈
anti hbc 在 如何診斷肝炎? -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的相關結果
如何診斷肝炎? · 如果核心抗體(Anti-HBc)也是陽性:表示過去曾受到B肝病毒感染,其體內的B肝抗體是自己產生的。 · 如果核心抗體(Anti-HBc)是陰性: ... ... <看更多>
anti hbc 在 Anti-HBc Ab-檢驗項目內容 - 長庚醫院 的相關結果
感染B型肝炎病毒後,體內最早出現的抗體是Anti-HBc,抗體效價上升後可持續終生。 通常在B型肝炎表面抗原出現後不久,便產生核心抗體,核心抗體是患者對B型肝炎病毒核心的 ... ... <看更多>
anti hbc 在 Anti HBc B型肝炎病毒核心抗體 - 花蓮慈濟醫院 的相關結果
B型肝炎核心抗體(Anti-HBc),在感染B型肝炎的患者體內,是存在最久的一種血清標記。 · 通常在B型肝炎表面抗原出現後不久,即有核心抗體產生,所以可作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