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主管除了要授權,也要懂得把責任分配出去,讓部屬多扛起責任,這樣部屬才能依照他的意志去做決定。
每個主管都希望,每當交辦一項任務時,負責人能欣然承諾說:「沒問題!全部包在我身上。」接下來每隔一個階段,負責人會主動回報工作進度,不用催迫,就會拚命達成目標,為團隊得到預期的成果。
arci當責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自己也是工作了一段時間以後才學到這個概念 (最早是一位外商公司擔任高階主管的前輩告訴我的).
如果一個人必須為一件事情的成敗負責, 那他就必須擁有相對應的決策權. 有一段時間, 台灣有一大堆企業的主管在讀<當責>這本書, 但是...很多台灣企業的老闆有權無責, 底下的主管則正好相反; 再加上很多參與團隊的人喜歡發表意見, 但你真的要他負責? 他跑得比誰都遠... 我一直都覺得, 這是台灣很多公司很難真正推動當責的關鍵...
arci當責 在 smit採購協會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每個主管都希望,每當交辦一項任務時,負責人能欣然承諾說:「沒問題!全部包在我身上。」接下來每隔一個階段,負責人會主動回報工作進度,不用催迫,就會拚命達成目標,為團隊得到預期的成果。
「當責」是一種對成果負責的態度。因此,如果每個人在工作前,都能針對目標及成果,審慎地規畫行動方案,並且反覆思考:「我今天當責了嗎?」「我的想法符合當責嗎?」「為了達成目標,我們的做法當責嗎?」應該就能確保交出成果,並且將承擔責任的觀念與態度,逐漸擴及團隊、組織乃至整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