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歡《王牌冤家》(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2004),曾經被《變腦》(Being John Malkovich, 1999)或《蘭花賊》(Adaptation, 2002)搞得一頭霧水,又或許曾經感傷於寫實動畫《安諾瑪麗莎》(Anomalisa, 2015)的憂鬱與孤寂,那麼你有可能也會是查理考夫曼(Charlie Kaufman)的粉絲。
查理考夫曼的電影很有特色,無論是哪種類型的電影,總會有糾結在現實與幻象的劇情,以及糾纏在自我疑惑與自我突破。
除了有讓人難以理解的詭異想像力之外,也總是有深進入自我深不見底的黑洞探索,卡夫曼的電影很難一次看懂,總得看個兩三次,才能理解他在每個故事細節中的佈署與設計。
下面的《我想結束這一切》,看來次個恐怖電影,女主角的男朋友媽媽,是曾經把恐怖電影《宿怨》(Hereditary, 2018)演得加乘恐怖的東妮·克莉蒂(Toni Collette),她的笑總是讓我笑不出來,反而更加神經緊繃。
但是,想到這是考夫曼的電影,想到會被拖進人性黑洞與自我枷鎖的故事迷宮裡,在幻象與現實中攪和兩個小時,就興奮不已。於是,是不是恐怖電影就變得不重要,還好可以在N台看,只要抱著棉被躲在沙發裡,應該就不可怕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N7-vQCknTk&fbclid=IwAR2IsMf4Dc8Ev53HxXvUhdY-ldzgLQ6FhFpVDRrRSVb1zYc16FGXdYZcGKE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ミニマリストライフ,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https://amzn.to/2UUclbX 人前でググったり辞書ったりしても会話は始まりません。分からないのだったら「分かりません」と聞けば真の会話は始まります。(Amazonアソシエイトプログラムを利用しています) https://www.instagram.com/dougakaihou/...
being charlie kaufman 在 電影文學希米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相信《雲端情人》(Her, 2013)與《愛情不用翻譯》(Lost in Translation, 2006)是許多人的愛片首選。有天在想,為何這兩部電影明明時間差了七年,卻有種相互呼應的似曾相識。後來才注意到,《雲端情人》的導演 Spike Jonze 與《愛情不用翻譯》的導演 Sofia Coppola 曾有四年婚姻關係(1999-2003),或許就是天生的氣質原本相近,才會有愛情電影也有雷同風格之處。
有趣的是,就在1999年,當時的這對新人,曾經各自導演一部水準之上的口碑電影,Jonze 導演的是《變腦》(Being John Malkovich)而 Coppola 導演的是《死亡日記》(The Virgin Suicides)。在這兩個新銳導演的電影中,也分別都有位正在發光的女明星,在《變腦》裡的是Cameron Diaz,在《死亡筆記》的是 Kirsten Dunst。
《變腦》這部電影應該沒有在台灣的戲院中上映過(或許曾在影展上映),不過這部電影卻是美國口碑影評 Roger Ebert 的四顆星滿分,甚至譽為 1999 年的最佳電影。
讓我們回想一下1999年,當時好看的電影還有《鬥陣俱樂部》(Fight Club)《美國心玫瑰情》(American Beauyt)《駭客任務》(Matrix)《靈異第六感》(The Sixth Sense)等等,但是,在 Ebert 眼中,《變腦》最好。
為了這個《變腦》最好,我也特別朝聖看了一回,果然驚奇。並不只是讚嘆導演 Jonze 在人生中第一部電影就有如此表現,更驚嘆的是這個故事的創作者,也就是編劇 Charlie Kaufman,這個人的大腦裡到底裝了些什麼呢?
或許你會想說,誰是 Kaufman 呢?或許再介紹一部他曾編劇的電影,你就一定馬上入戲,不禁跟著想要拍手鼓掌。2004 年至今,所有談過戀愛的男女都會愛上的電影《王牌冤家》(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就是出自 Kaufman 這顆大腦的奇怪故事。
跟《王牌冤家》一樣,在《變腦》中也是有許多穿梭在人的主體意識之間的愛情故事,涉及同性和異性戀,也涉及變性。《變腦》的故事內容比《王牌冤家》複雜許多,大概從第一分鐘到最後一秒都能讓人驚奇。是的,直到最後一秒還是會被嚇一跳(會讓人不禁想到《黑鏡》中的〈黑暗博物館〉Black Museum )。
除了導演跟編劇都有經典的表現之外,飾演女配角的 Catherine Keener 也是讓人讚嘆,她絕對是這部電影最閃耀的靈魂。你或許也會想說,這個 Keener 是哪號人物呢?如果你也看過《逃出絕命鎮》(Get Out, 2017),肯定難忘劇中拿著咖啡杯的心理醫生母親,以及她那讓人無法拒絕而必須乖乖就範的傲氣、還有她那理所當然又最有道理的神秘魔氣。
Keener 在《變腦》中,美麗性感又聰明冷漠,每個愛上她的人都得經歷折磨,卻又讓人無法抗拒地乖乖受折磨,無論是自覺或不自覺,都受盡折磨。
《變腦》的故事,與換腦有點類似,於是,《變腦》與《逃出絕命鎮》也有許多情節相似之處,例如老人渴望永生不老、換腦就可以永生不老、還有秘密房間的「祖譜」(其餘就不能再多說,這是個不能暴雷的電影)。
看完《變腦》之後,我相信《逃出絕命鎮》的導演 Jordan Peele 肯定有看過《變腦》,一方面是因為其中有太多致敬畫面,另一方面就是 Keener 都是兩部電影的靈魂人物。
在《變腦》中的另一位重要人物是 John Malkovich,小時候最喜歡他的《危險關係》(Dangerous Liaisons, 1988)與《遮蔽的天空》(Sheltering Sky, 1990)。
看完《變腦》之後,決定要把 Kaufman 所有編劇與導演的電影通通看一輪,他或許不是地球人,才能想出那麼詭異離奇又多層次的故事吧。今晚先預約《紐約浮世繪》(Synecdoche, New York)。
... ... ... ... ... ...
這幾天為了找幾個「在電影故事中漸漸發瘋的角色」,不小心分神,就多看了幾部好看的老電影。
1999年那些討論度最高的好看電影(《鬥陣俱樂部》《美國心玫瑰情》《駭客任務》《靈異第六感》),二十年後的今天,還有哪幾部繼續熱門於網路上呢?或許不久之後《變腦》也會熱起來,這也是個超越那個時代的故事,至今仍不嫌老。
being charlie kaufman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美國金牌製片人史提夫.高林(Steve Golin)辭世,享壽64歲。他的製片作品包括《變腦》(Being John Malkovich ,1999)、《王牌冤家》(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2004)、《火線交錯》(Babel ,2006)等作。並曾以《驚爆焦點》(Spotlight ,2015)榮獲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
外界對史提夫.高林早期的經歷所知不多,只知他在1981年畢業於美國電影學院。1986年,他與冰島製片人喬尼.史瓦森(Joni Sighvatsson)合夥開設了宣傳影業(Propaganda Films),並在短短幾年將之擴大為全球最大的MV與廣告製作公司,並親自栽培了一批新銳導演,包括大衛.林區(David Lynch)。林區榮獲坎城金棕櫚獎的《我心狂野》(Wild at Heart ,1990)便是該影業出品之作。
.
慧眼獨具的高林還在這段期間提拔了麥可.貝(Michael Bay)、史派克.瓊斯(Spike Jonze)、安東尼.富夸(Antoine Fuqua)、高爾.沃賓斯基(Gore Verbinski)和亞歷士.普羅亞斯(Alex Proyas)等名導。1991年,高林和史瓦森將宣傳影業出售給寶麗金(PolyGram),但他依然留在集團內部主導電影製作,其製作的大片包括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執導的《致命遊戲》(The Game ,1997)和史派克.瓊斯的《變腦》。直到西格集團(Seagram)於1998年接手寶麗金後,兩人才正式離開影業。
.
1999年,高林在加州與合夥人麥可.修格(Michael Sugar)創建了匿名內容(Anonymous Content),業務橫跨廣告、MV與電影,客戶包括奧迪、可口可樂、英特爾等大廠。而高林在匿名內容製作的第一部長片便是已經進入影史殿堂的《王牌冤家》,該片由法國導演米歇爾.龔特利(Michel Gondry)執導,故事的主人翁為了忘記舊情人而參與了一個「記憶手術」,卻在手術過程中反悔。
.
《王牌冤家》的劇本是由查理.考夫曼(Charlie Kaufman)執筆,高林早在1999年便將劇本買下,在考夫曼數度考慮退出計劃時堅持留他完成,是為促成這部作品的幕後功臣。最終查理.考夫曼以本片榮獲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
.
史提夫.高林在《王牌冤家》的成功之後,又在兩年後重回奧斯卡,推出了由墨西哥導演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執導的《火線交錯》,這部以聖經故事作為創作理念的野心之作,拍攝地點橫跨美國、加拿大、日本與摩洛哥。該片榮獲最佳影片等七項提名,高林也以製片人名義獲得首座奧斯卡獎提名。
.
未來幾年,高林推出的作品口碑多半平庸,許多過目即忘之作,包括《關鍵危機》(Rendition ,2007)、《追兇線索》(Cleaner ,2007)、《39號特案》(Case 39 ,2009)、《海狸先生》(The Beaver ,2011)、《鯨奇之旅》(Big Miracle ,2012)、《末日倒數怎麼伴》(Seeking a Friend for the End of the World ,2012)等片。
.
而批判維基解密(WikiLeaks)創辦人阿桑吉(Julian Assange)的《危機解密》(The Fifth Estate ,2013)也引來如潮惡評,票房奇差,是高林製片生涯的一大慘敗。所幸2014年由高林製作的美劇《無間警探》(True Detective)獲得艾美獎青睞,讓他得以重返榮耀。
.
2015年是史提夫.高林登上生涯顛峰的一年,除了獲頒蘇黎世影展終身成就獎之外,他精心籌劃的兩部大片《神鬼獵人》(The Revenant)和《驚爆焦點》雙雙橫掃獎季,《神鬼獵人》也是他第二次與伊納利圖合作。兩片最終都提名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雙料提名的高林最終以《驚爆焦點》獲得生涯首座小金人。
.
由馬修.麥康納(Matthew McConaughey)主演的喜劇片《The Beach Bum》(2019)是高林最後一部主導製作的電影長片,口碑並不理想。然而,他生前的重心擺在電視劇集的製作上,致力於優質作品《無間警探》和《漢娜的遺言》(13 Reasons Why ,2017-2018)的監製工作。
.
在2014年接受《綜藝》(Variety)採訪時,高林給了製片人後輩的建議是:「當一部電影不成功時,掃開陰霾,重新站起來再試一次吧。」在他說出這句話的同一年,他正試著走出來《危機解密》的失敗,也果真在隔年證明自己能夠再次登上巔峰。
.
2019年4月21日,史提夫.高林因癌症於洛杉磯辭世。
.
.
(圖為史提夫.高林。)
being charlie kaufman 在 #ミニマリストライフ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https://amzn.to/2UUclbX
人前でググったり辞書ったりしても会話は始まりません。分からないのだったら「分かりません」と聞けば真の会話は始まります。(Amazonアソシエイトプログラムを利用しています)
https://www.instagram.com/dougakaihou/
Instagramやっています
「あなたがパーティで正直に”わかりません”と言い、誠意を持って本物の会話を始めるのを、世界は待っている」チャーリー・カウフマン(アメリカの脚本家) P145 クリエイティブと日課 オースティン・クレオン
The world needs you at the party starting real conversations, saying, 'I don't know,' and being kind. Charlie Kaufman Charles Stuart Kaufman (American screenwriter) Austin Kleon Keep Going P103
https://itunes.apple.com/podcast/id999164868
Podcastもやっています
https://youtube.com/c/jiheiorg/
チャンネル登録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
誰も考えない切り口でシンプルな生き方を提案します。物を軽く少なくする「ミニマリスト」「シンプルライフ」の知恵を応用した動画を公開中。 �
" �"
This movie has Japanese caption for learn Japanese.
機材
・iPhone SEのアウターカメラで撮影しています
グラスジャパン福 買いまし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list=UURwqTcUh7jMWqFjSYH3JHow&v=Pz0AOZGNPNI
人前でググったり辞書ったりしても会話は始まりません。分からないのだったら「分かりません」と聞けば真の会話は始まります。クリエイティブと日課 #ミニマリストライ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list=UURwqTcUh7jMWqFjSYH3JHow&v=K_jeSEkuH64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_jeSEkuH64/hqdefault.jpg)
being charlie kaufman 在 美劇癮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Netflix Sad爆燒腦影評】I'm Thinking of Ending Things 美劇癮
? https://youtu.be/vofJiKGdTWU ?
#我想結束這一切 #結局解說 #無痛失戀編劇
⚫『在女主演 Jessie Buckley 和 男主演Jesse Plemons 的出色表演幫助下,思考《 我想結束這一切》讓人感到有趣,導演Charlie Kaufman 盡其所能地以超現實方式剖析悲哀的人心狀態。』
⚫故事
第一幕老翁在家中看到街上一名女子,她等著男友Jake駕車前往男友鄉下的老家。
車上女子自稱Lucy,車上怪異的感覺漸見端倪,在Jake鄉下兩老及大屋的情況更營怪誕,謎團未有解決之餘漸漸往荒誕方向演變。而《 I'm Thinking of Ending Things 》 中 Lucy一直重複的想法 「結束一切」要結束的並不是Lucy與Jake的關係,而是.....
電影集合驚慄、詭異及一點點黑色幽默的元素。像是經歷一段怪異的旅程,但又無法得到一個所以然來。電影顛覆觀眾閱讀電影的模式,一段段古怪的情節看以不連實卻又是導演精心安排的暗示,讓觀眾不得不接受最終指向的悲哀事實。
N家傳送門 https://www.netflix.com/watch/80211559
⚫結局解說
~成年Jack, 中年Jake , 老年Jake , 音樂劇奧克拉荷馬
~豬
~Nobel Prize 頒獎禮、音樂劇 奧克拉荷馬 Lonely Room、A Beautiful Mind ? 有你終生美麗
~~~~粵語網台節目~~~~
■【TENET 天能影評】
5️⃣ 個優點 VS 5️⃣個缺點 美劇癮2020年9月
●【優點篇】
https://youtu.be/-EgopBQ5wWI ?
●【缺點篇】
https://youtu.be/CNYFopZotFQ ?
●【自問自答解謎篇】
https://youtu.be/Kyf5iZyYXpU ?
■【Netflix】Cobra Kai第1️⃣2️⃣季 總評 美劇癮2020年9月
? https://youtu.be/r4zHw_U88TU ?
~~~~Podcast自作業~~~~
■《香港人的有聲書 HKers AudioBooK》
收聽方法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hk/podcast/id1529549070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7JfuVYQEoBcHjCjeAeyoLs
或到你的Podcast程式搜尋 【香港人的有聲書】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ofJiKGdTWU/hqdefault.jpg)